2023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
《2023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docx(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花城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总结教学计划执教者:教学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难教学策教学内容占八、卢/、略进度爱炳学老爱校一、温文尔雅,师生击拍互动,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对学生进行热爱老师和热爱学校的教育;对节拍的感受。感受二拍子和歌曲的节拍特点及强瞽规律多听,感受音乐为主。以听唱教学法为主。讨论分析、对比第周第三、通过歌曲我们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四、从生活入手,让学欣员、观赏、听辨等以听唱模唱教学法为主;周第快的始乐啰生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
2、的节拍特点以及强弱规律。一、学生才艺表演,(钢琴、朗诵、舞蹈)等凸显儒雅课堂。二、通过欣赏民乐合奏快乐的啰嗦,感受彝族舞曲的风格,熟悉音乐主题。三、能击拍、口读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稳运用击拍唱谱的方法独立演唱快乐的啰嗦,检验音高节奏的掌握程度。多演即编声唱兴部及创敲击小乐器、身体动作等多种方式来感受节奏。周第周五定拍子的辅助下,能独立击拍演唱乐谱。四、初步体验演唱快乐的啰嗦三声部的乐谱。教学设计第1课爱老师爱学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教学目标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
3、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组进行表演。教学目标三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编创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教学目标四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哨”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一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这是一首优美的三拍子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为AABBo歌词将学生比作鲜花、老师比作雨露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的敬爱之情。教数学设计1、可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
4、作为学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2、为了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如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具体方法能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喑示听唱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4、学
5、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拍手X跺脚X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或拍肩等。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6、开一个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组织学生将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贺卡、红花献给敬爱的老师们。二学唱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是继第3册学过的娃哈哈以后又一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活泼风趣的儿童歌曲。歌词中“亚克西”是新疆语“好”的意思歌词中唱道学校、老师和同学都“亚克西”表达了对学校、老师
6、和同学的热爱之情教材在新学年学校开学和教师节来临之际学习这首歌曲具有积极的意义。歌曲娃哈哈运用的是XXX节奏旋律显得活泼我们的学校亚克西中的“亚克西”运用的是XXX节奏旋律增添了风趣。歌曲共腕点个乐句结构为aba,b,c歌曲的旋律以变化重复的手法为主每乐句都有一个休止符更增添了歌曲的幽默和风趣。教法设计请学生夸夸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级和我们的同学,激发学生的爱校、爱师、爱班和爱友之情再导入新课。先复习歌曲娃哈哈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节奏特点可以按节奏拍一拍可以按节奏说人名如李小红、王大明等等也可以按节奏唱音阶如111、222、333。请学生聆听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在老
7、师指导下感受其中“亚克西”这三个字的节奏特点为XX照上面的方法也按节奏拍一拍、说人名、唱音阶等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学生用听唱学歌曲建议按以下步骤采用听唱法先跟着歌曲边做节拍练习边听熟歌曲拍手X拍腿2合着歌曲的节奏边拍手边朗读歌词注意XX节奏要读准,休止符要表现出来。3边渡到教师与学生做对接句的演唱“亚克西”三字全部由学生唱其他歌词由老师唱唱熟后再交换。要注意节奏和休止符百首歌的难点只有唱准了方可表现出歌曲风趣、幽默的风格。5、歌曲学会后可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新疆的人文知识结合听到的歌词内容画画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学生还可以在音乐中让同学们互相合作,每人用旧历
8、纸为自己折一顶新疆帽。通过对新疆人文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正确把握新疆歌曲的风格。6、歌曲熟练掌握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让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带领大家学一学教材上的“基本舞步”或运用在歌曲娃哈哈中学会的新疆舞的基本动作边唱我们的学校亚克西边表演,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可以有的跳、有的唱、有的拍节奏、有的用打击乐器参与伴奏等等。也可每种方法分到小组里完成让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分工和合作。使每个小组的同学在引而不发表演活动任务具体而明确的基础上井然有序地按小组表演到全班共同合作的过程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活动注意避免讨论和合作流于表面形式上的活动。7、按教材第5页要求自选打击乐器或
9、自编声势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为歌曲伴奏节奏型可按课本要求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第二课欣赏民乐合奏快乐的啰嗦教学内容:欣赏快乐的啰嗦学习目标:通过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分辨乐曲的段落,并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教学重点难点:欣赏弹拨乐合奏曲快乐的啰嗦,分辨乐曲的段落,并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欣赏快乐的啰嗦1、导言:同学们,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民族都用那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更是用那动人的音乐来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由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编而成的彝族弹
10、拨乐快乐的啰嗦。请同学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细心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乐曲表现了怎样一种场景?2、初听:(鼓励学生欣赏乐曲后,根据感受发表自己见解:热烈、奔放、欢快、载歌载舞)好,就让我们一同领略用如此炙热的音乐语言来倾吐心声的民族,有着怎样灿烂的民族文化,请同学们通过彝族人网查找关于彝族节日、民歌、舞蹈方面的资料。(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教师播放快乐的啰嗦)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a.节日:插花节、植树节、祭龙节、赏花节、火把节(多媒体播放火把节盛况)b、民歌:叙事歌、山歌、情歌、儿歌。(学生复习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c、舞蹈:阿细跳月、打拽舞、烟盒舞。(舞蹈队学生演示基本舞步)d.乐器:巴乌
11、、啖呐、月琴等30余种。(一学生用琵琶演奏快乐的啰嗦)4、复听:我们在对彝族文化有了一定了解之后,请同学们再来欣赏这首快乐的啰嗦,同时分辨一下这首乐曲可分为几段?学生用手指数表示(听的过程中用身体表现音乐。)5、分段听:a.教师出示主旋律,学生学唱,并请学生分辨其在第一乐段中出现了几次?学生将手放在头、胸、腹等高度来表示不同的音区。b、感受下一乐段,通过不同方式感受变化。c、感受三乐段在力度,速度上的变化。d、用a.b的形式表现音乐。6、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现喜欢的乐段:三、小结:同学们,今天的课让我们走近了彝族,更走近了彝族的音乐文化,相信那炙热豪放的音乐语言深深地打动了你我,今后我们还要利用
12、各种机会,更多地探究民族音乐文化的渊源,把民族音乐发扬光大!第三课大海啊,故乡课型:综合课课时:一课时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知识目标:1、能用亲切柔和,优美连贯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2、能准确拍击海浪的节奏并运用到歌曲中生动地演唱。能力目标: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表达歌曲情感。教学难点:海浪的节奏:XXX.xxxxx-I教具准备:音乐课件、钢琴。六教学过程:(一)创设
13、情境:(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学生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等。(一)学唱歌曲1、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2、配乐朗诵歌词,初步理解歌曲内涵。3、复听音乐教师范唱,进一步感受歌曲.学生随伴奏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4、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分析乐谱,感受歌曲带给的情感共鸣。1)旋律:歌曲中出现哪些音符和记号?有什么作用?2)节奏:这首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深入体验歌曲3)重复教师:“大海啊,故乡重狂出现,
14、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练习并讨论回答:“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啰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更进一步,使情感得到升华。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这份深情。4)旋律线(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重点唱高潮部分。教师:划出的旋律线像什么?学生:像大海的波浪。5、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领唱和齐唱)6、艺术处理学生小组讨论: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表现创造:教师:在音乐学习中,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使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现在就让我们以集体的智慧来为这首歌添上精彩的
15、一笔。分两种不同形式来表现歌曲:朗诵和演唱,并谈各自感受。四、拓展延伸五、教师总结六、音乐声中走出教室。牧童之歌教学目标:1、学生能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以及骑马的动作,了解并交流新疆的特产风景等,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疆的热爱之情。2、学生能用愉悦的声音演唱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教学重点:1、体会歌曲牧童之歌中小牧童的快乐,学会并表演歌曲牧童之歌。2、能明白不同的演唱形式,情绪速度和曲式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音乐感受.并进行大胆的尝试.教学难点:牧童之歌中连续附点的演唱教材分析:牧童之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民歌,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牧童放牧时的喜悦心情,刻画出天真可爱的人
16、物形象。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自然小调式。前两个乐句节奏平稳,和歌词紧密结合,描绘了大自然的景色。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基本上是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三乐句以连续的XX.xXXx.x节奏和旋律三度模进,行程紧缩型的短句,与前面有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骑马奔驰的形象。教学过程:一.兴趣导入1、谈话导入:(听娃哈哈音乐跳进教室)师:欢迎同学们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谁知道现在播放的歌曲是由哪个地方的音乐改编而来的?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新疆呢?生畅所欲言:新疆风景如画,特产丰富,新疆人能歌善舞等(你的知识真丰富!你真是个小百科!瞧你的口水都快掉下来了!你能不能来表演一下?你真行!)师:百闻不
17、如一见,让我们一起随着美妙的音乐走进新疆。牧童之歌伴奏(多媒体展示新疆的风土人情)谁能用一句话来赞美你所看到的新疆?(生:天山真是个美丽的地方!)如果学生话题方向统一,老师及时说:是啊,真想亲眼去看一看啊!把学生话题转移。二.节奏练习师: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到天山去走一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是谁从遥远的天山跑来迎接我们呢?老师用响板打击XXX.XIXXX.XI节奏模仿马蹄声(学生听完后回答)出示PPT师:原来是小牧童,他骑着一匹悠闲自在的小马,小马它跑起来可有节奏,你听出来了吗?你能用声音来模仿一下小马的跑步声吗?(23个学生模仿马蹄声节奏)XX.XXx.xI情况预设: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或
18、不准确,老师说: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随手圆舞板慢慢地再打一遍。(出示PPT)你的耳朵真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条节奏XX.XX.I(慢速)师小结:第三个音后面的小圆点叫附点。附点前的音要唱得长一些,附点后的音要唱得短一些。(范读)像这样:X.X来:生跟读两遍加上前面的节奏XXX.X一齐:生跟读两遍(慢慢地逐渐加快速度)情况预设:如果学生附点八分音符完成的不是很好,教师采用划拍练习帮助学生师:让我们配上音乐来一次。师:太棒了!那谁能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小牧童骑马奔驰的样子呢,最好能加上刚才学习的节奏!(1-2学生)情况预设:如果学生不太会,老师及时引导拉缰绳甩马鞭等动作模仿得真好,老师把你们的动作
19、综合一下,(师综合学生动作并表演)大家一起来试试。如果配上音乐旋律那就更好了,看老师的。XX.xXXx.xI(用啦来慢慢摸唱旋律,加以手上拉缰绳甩马鞭的动作)你们也来试试!(师生一起表演)和老师一起去草原上骑马吧!播放牧童之歌歌曲三学唱歌曲1. 师:看来,骑上骏马,唱着歌,在草原上奔驰,真是一件快乐的事。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叫牧童之歌,是一首新疆哈萨克族的歌曲。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认真地听一听,说说你觉得歌曲的情绪速度和演唱形式分别是怎样的?情绪:欢快速度:中速演唱形式:童声齐唱好,接下来让我们再听一遍。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畅所欲言)2. 师小结:是呀,
20、小牧童天真可爱,英姿飒爽,他的放牧生活更是悠闲自在,多么令人羡慕,多么让人向往呀!想不想和小牧童一起唱着歌,扬起马鞭,在辽阔的草原快乐地奔驰?(生:想)那就赶快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3. 出示歌谱看好歌谱,先用说悄悄话的声音来跟着老师的琴声哼唱歌曲旋律.跟着老师来唱一唱歌谱。解决高八度:注意66整整高了八度,唱的时候嘴巴圆圆的,提前换气,用气息支持,听老师唱:66,高音6不要吼,美美地来唱。你们来试试!你们学得真快,现在能不能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词放进去唱一唱呢?一起来试试吧。(完整唱一遍)解决难点乐句师:你们觉得哪个地方比较难唱?PPT出示:(连续附点处)解决方法:采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难点。教
21、师范唱9一一12小节,加附点和不加附点两种唱法进行对比。那我能不能把附点去掉呢?听老师唱一唱(教师范唱9一一12小节)再听一听没有去掉的(教师范唱9一一12小节)!学生肯定会说:不能去掉。说一说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加上附点更能体现小牧童的可爱和欢乐的心情)好,跟着老师再来唱一唱这一句!(生跟着一起唱)师:唱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还没有把小牧童骑在马背上放牧时高兴的心情完全体现出来,想一想怎样可以体现出牧童欢快的心情呢?(师边说边做一个快乐地神采飞扬地表情)启发学生用欢快的表情,愉悦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学生复唱)嗯,我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让我们试着完整地跟琴来唱一唱。配上音乐再来一遍。
22、(牧童之歌伴奏)四、歌曲表现1.师:你们动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也好想在辽阔的草原放声高歌。下面听听老师唱得再情绪和速度上与你们唱的有什么不一样呢?范唱(1) “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突出“慢慢地”“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表现出那种舒展(2) “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表现小牧童在天山脚下放牧的愉快的心情(3) “唱上一首歌呀”稍慢(4) “心花开放”突然加快速度引导学生回答:“红太阳,从天山慢慢地爬上”“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用稍慢的速度表现出天山的美,“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用稍快速度表现出小牧童放牧时快乐的心情。师:这样的改变给你带来一种怎样的感受?(生答:歌曲更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花城 音乐 三年级 上册 教学计划 教学 设计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44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