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docx
《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卫星运行时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内容分析:卫星运行时间是第二学段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乘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范畴。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也是后续探索运算律以及四年级下册小数乘法和五年级分数乘法等知识的学习基础。本课教材内容先从“卫星运行时间”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后进行估算,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确定积的范围;多样化算法的呈现对乘法分配律和位值制都有所渗透,在交流多样化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此基础上,
2、教材接着安排了“试一试”进行知识拓展,涉及了几道学生易错的题目。最后的“练一练”从基础练习到变式练习再到综合应用层层递进,在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在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时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学生对旧知的正迁移将对本节课的学习带来帮助。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在理解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算理的基础上具有了一定的笔算能力;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估算意识并掌握了一些简单的估算方法;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活动经验: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合作
3、交流的能力;部分学生具有了通过知识的正迁移在合作探究来获得新知的能力。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极少了解“卫星运行时间”的内容;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学习障碍:学生对计算课的兴趣不太高;学生在笔算乘数(三位数)中间有O和乘数末尾有O的题目时容易出错。学习目标:1、学生运用旧知迁移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交流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3、学生能在交流估算方法的过程中确定两、三位数乘法的积的范围,并通过与笔算结果的对比感受到估算的价值。4、学生能通过独立思考和同伴讨论应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4、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笔算三位数(中间有0)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准备:直尺、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1、拆数游戏。(1) 14=()+(),14=()()(2) 63=()+()、63=()()(3) 206=()+()(4) 134=()+()+()师小结:拆数的目的是方便运算。【设计意图:面对学生的算法大都局限在“竖式”上的情况,通过一些铺垫引导其想出多样化的算法,因此设计了“拆数游戏”,在活跃气氛的同时为课中算法多样化的呈现埋下伏笔。】2、口算,并说出画线题目的口算过程。(1) 8X90(2) 232(3) 14X
5、5(4) 100X20(5) 120X20(6) 304X2师小结:恰当评价学生口算情况。【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在四年级的第一节计算课,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与计算相关的内容,因此有必要进行旧知复习。口算的5道题类型各异:第一道8X90相对简单,为了在一开始建立学生的信心;第二道23X2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题目;第三道14X5是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题目,难度比第二道大,但是也在学生的口算能力范围之内;第四道IoOX20为第五道的口算打下基础;第五道120X20虽然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但两个乘数末尾有0,所以学生也能在第四道的基础上口算出结果;第五道304X2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
6、,这是本节课两、三位数乘法的关键旧知。不仅如此,第五道和第六道题让学生说一说算法,有利于在后面突破本节课的难点。】3、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很丰富吧!在今年暑假的8月1日,我国又成功发射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迄今为止我们国家已经成功向太空发射了近百颗人造卫星了,其中第一颗是在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它是“东方红一号。请看!【课件】这就是“东方红一号二这些卫星都是绕着地球在转动的【课件演示】同学们“东方红一号”卫星绕地球转1圈的时间是114分钟。【出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卫星运行时间:【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由于“东方红一号”的
7、情况学生并不熟悉,故由老师直接介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课题。】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审题。师:这是卫星绕地球1圈的时间,那同学们你知道它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吗?【出示: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谁能把这个数学题完整地叙述一遍?预设:如果学生只读出“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教师应对“这只是问题,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应该包括已知信息和问题两部分,谁能完整地再来读一读?”如果学生读出“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绕地球21圈需要多长时间?”教师要肯定其非常完整。【设计意图:很多学生没有养成完整地叙述数学问题的习惯,因此在出示“已
8、知”和“问题”之后让学生将此题完整地叙述一遍,以培养其良好的审题习惯。】2、列式。师:解决这个问题要怎样列式呢?预设:如果学生只说114X21,教师则直接板书;如果部分学生在板书完114X21后又说21X114,教师肯定但并不板书;如果学生先说21X114,教师则肯定不板书后追问其它列式方法最后只板书114X21。师:你知道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吗?【学生思考后指名回答】(教师心中要明确的意义:114表示卫星绕地球1圈需要114分,21表示绕21圈,卫星绕地球21圈所需要的时间是21个114分相加,可以用乘法114X21或21X114来表示。但学生回答意思相符即可。)师小结:适当评价学生回答。【设
9、计意图:教材关注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在学生列出算式之后设计了交流算式意义的环节,旨在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真正理解运算意义,达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3、估算。师:在计算之前能不能先来估一估这颗卫星绕地球21圈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在独立思考估算的基础上交流估算方法】预设:学生把114看作100,把21看作20,100X20=2000,积大约是2000。(此种方法出现的概率很高。)应对:教师板书“2000分”,追问:“大约2000分,那究竟是比2000分多还是比2000分少呢?”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体会:原来的两个乘数114和21比看作的100和20大一些,所以积应该比2000大。添加板书为“比
10、2000分多一些J学生把114看作110,把21看作20,110X20=2200,积大约是2200。(此方法出现的概率较高。)应对:教师板书“2200分”,追问:“刚才我们估的是比2000分多一些(在预设之前已经出现预设的情况下说,否则不说。)大约2200分,那究竟是比2200分多还是比2200分少呢?“在交流中引导学生体会:原来的两个乘数114和21比看作的110和20大一些,所以积应该比2200大一些。添加板书为“比2200分多一些。”同时与预设比较,明确“比2200分多一些”更精确,擦去板书”比2000分多一些J(在预设之前已经出现预设的情况下有,否则没有。)学生把114看作120,把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星运行时间 四年级 上册 卫星 运行 时间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3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