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年考题七年级文言文《活板》汇编(9篇).docx
《北京历年考题七年级文言文《活板》汇编(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历年考题七年级文言文《活板》汇编(9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历年考题七年级文言文活板汇编(9篇)北京历年考题七年级文言文活板汇编(9篇)活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外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E)置铁板上,乃密布6)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8)。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CS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6)用之,瞬息)可就(24)。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
2、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3),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3)。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S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羲)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2),用讫2再火。4)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侬)沾污。并死,其印为于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注释】选自梦溪笔谈。活板,就是活字版。板,通“版”.在印刷术上,从雕刻整块的木板发展到使用可以装拆的活字版,是很大的进步。活字版最初使用瓦字,以后改用木字、铜字,现在一般用铅字。(板印)用整块木板雕刻印刷。(尚未盛为之)还没有大规模地使用。之,指“板印书籍”。我国在公元六百年左右已经发明雕板印刷术,但那时
3、板印书籍还没有被广泛地使用。(已)通”(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庆历中)庆历年间(1041年一1048年)。庆历,宋仁宗年号。(布衣毕昇)平民毕昇。古代平民百姓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毕昇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比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术早四百多年,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一项卓越贡献。为)做。(钱唇)铜钱的边。(印)这里指泥活字。(11)(令)使。(12)(和(hub)混合。(13)(冒)盖。(14)(范)框子。(15)(布)摆,排。(16)(持就火炀(y6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熔。(17)(药)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物。(18)(字平如砥(di)(所有排在
4、版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平。(19)(止)仅,只。(20)(已自)已经另外。(21)(具)准备好。(22)(更(geng)互)交替,轮流。(23)(瞬(ShM)息)极短的时间。瞬,一眨眼。息,一呼吸。(24)(就)完成。(25)(以纸帖之)(把活字分类)用纸条贴在上面(作为标记)。(26)(每韵为一帖,木格贮(Zh(I)之)把字按韵分类,分别在木格里存放。(27)(奇字)不常见的字(生僻字)。(28)(素)平时。(29)(旋)随即,很快地。(30)(文理)这里指木纹。文,通“纹”。(31)(兼)并且。(32)(燔(fdn)就是上文中说的“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燔,烧。(33)(用讫(ql)用完
5、,指印完。(34)(火)烤。作动词用。(35)(殊不)一点儿不。(36)(予群从)我的弟侄辈。从,堂房亲属,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译文】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去做。自从五代开始印刷五经,以后的书籍,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仁宗)庆历年间,有个平民毕昇,又制作了活字版。方法是:用胶泥刻字,薄得像铜钱边儿一样。每个字刻成一个泥活字,用火烧使它坚固。先设置一块铁板,那铁板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等类东西敷盖上。想要印刷时,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于是密密地排上泥活字,排满一铁框子算做一板,拿到火上烤它;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那字面,于是字面平得像磨刀石一样。如果只印三两本
6、,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上百、上千本,就快极了。通常用两块铁板,一块板印刷,一块板另外去排字,这块板才印完,那第二块板就已经准备好了,交替使用,很短时间就能印出很多。每个字都有几个泥活字,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泥活字,用来防备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把活字分类标志出来,每一韵部算作一类,把它收藏在木格里。有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临时现刻,用草火烧,转眼间就可以制成。不用木头做活字的原因,是因为木纹有疏有密,沾了水就高低不平,并且与药物互相粘在一起,不能拿下来;不如用火烧的黏土(制成的活字),用完了再用火烧使药物熔化,用手扒拉它,那活字就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
7、沾上脏东西。毕昇死后,他的泥活字被我的弟侄辈们所得到,一直到今天还珍贵地保存着。知识点一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一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它们都是由中国相继传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称“刻板印刷术”。刻板印刷在我国唐代已开始盛行,宋代庆历年间,毕昇首创泥活字板,使书籍印刷更为方便。活板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毕昇活字印刷术的一篇科技说明文。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天文学方面、物理学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晚年,沈括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潜心
8、写作,将平生见闻和科学研窕记载于梦溪笔谈之中。为了纪念沈括的功绩,人们将小行星2027命名为“沈括小行星”。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体著作,现存26卷,内容涉及天文学、数学、地理、地质、物理、生物、医学和药学、军事、文学、史学、考古及音乐等学科。著名科学家李约嘉称誉沈括“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赞许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的特点一一活:(1)、每字为一印一一字是活的(2)、密布字印一一排版是活的(3)、每字皆有数印一一字印数目是活的(4)、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一一作法是活的(5)、更互用之一一用法是活的(6)、以手拂之,其印自落一一拆法是活的(2019北
9、京海淀二模)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能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10、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节选自沈括活板【乙】凡白土日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凡造杯盘无有定形模式,以两手捧泥盔冒之上,旋盘使转。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就大指薄旋而上,即成一杯碗之形。功多业熟,即千万如出一范。凡手指旋成坯后,覆转用盔冒一印,微晒留滋润,又一印,晒成极白干,入水一汶(图1)O漉上盔冒,过
11、利刀二次(图2)过刀时手脉微振,烧出即成雀口)。然后补整碎缺,就车上旋转打图。圈后或画或书字,画后喷水数口,然后过釉。凡瓷器经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共一匣钵。钵佳者装烧十余度,劣者一二次即坏。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软如绵絮,以铁叉取一以验火候之足。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节选自宋应星天工开物注:四裔四方边远之地。饶郡江西饶州府,即指浮梁县景德镇。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每韵为一帖,
12、木格贮之。3 .【甲】文第段在介绍活板制作的方法时,是按照制字、排字、的顺序说明的;【乙】文第段在介绍瓷器制作的方法时,是按照_、晒坯、利坯、画坯、的顺序说明的。4 .结合【甲】文第段和【乙】文第段的内容,说说制字之“活”和烧瓷用火的特点各体现在何处。(2018北京海淀二模)【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异,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
13、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选自宋沈括活板)【乙】(毕昇)活字之法,斯其权舆。然泥字既不精整,又易破碎。松脂诸物亦繁重周章,故王桢农书所载活字之法,易以木版。其贮字之盘,则设以转轮,较为径捷,而亦未详备。至陆深金台纪闻所云铅字之法,则质柔易损,更为费日损工矣。是编参酌旧制,而变通以新意。(选自清金简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有删改)5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B.若止印三二本若无兴德之言C.则第二板已具问所从来,具答之
14、D.每一字皆有数印扶苏以数谏故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7 .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传播、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甲】【乙】两文展现了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程:由唐代的到宋代毕昇的泥活字印刷,再到元代王桢记载的,明代陆深记载的铅活字印刷。到了清代,金简奉旨勘印四库全书,要“变通以新意可见,我们的祖先从未停止过改良印刷术的脚步。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2018北京九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板印书箝,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
15、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燃土,用讫再火令药燧,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于群从所得,至今保
16、藏。【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找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较,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日:“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法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一一(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梵天寺木塔)【注】钱氏:指五代割据江浙的吴国的吴越王及其子孙。喻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浙江杭州一带人。弥束:全部紧束。六寐:文中指立方体的上、下、左、右、前、后六个面。8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OA.患其塔动出则无敌国外患
17、者B.用讫再火令药熔但逐层布板讫C.钱帅登之辍耕之垄上D.人皆伏其精练惧有伏焉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持就火炀之(2)有奇字素无备者10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前一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甲文的活板突出“活比如“每字为一印”,可以看出字是活的;,可以看出字印数目是活的;“更互用之”,可以看出印刷是活的。乙文的木塔则求“稳喻皓采用的方法解决了木塔不稳定的问题。从毕昇的发明和喻皓的方法中你可以感受到。(2019北京平谷二模)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一)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
18、:【甲】用胶泥刻字,/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丙】用讫再火令药塔,以手拂之,其印
19、自落,殊不沾污。异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选自沈括活板)(二)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缭帛者谓之为纸。绿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节选自范晔后汉书)注:秘佥IJ皇室用的剑。书契书籍文契。绿CjiAn)双丝的细绢。造意想出一个主意。11 .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OA.唐人尚未盛为之/礼尚往来殊不沾污/殊途同归B.有奇字素无备者/素不相识旋刻之/天旋地转C.字平如砥/坦荡如
20、砥瞬息可就/一蹴而就D.兼与药相粘/德才兼备更互用之/少不更事12 .翻译(一)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翻译:用黏土刻字,字模的边缘薄得像铜钱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理解:说明活字的制作过程。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说明了活字比较薄,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B.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翻译: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理解: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板印刷数量越多,印刷效能越高的优势。C.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
21、,其印自落翻译: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押,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理解:“拆版”是活板排版的最后一道工序,可以利用特殊的药物来完成,掉落下来的字模可以重复使用。13.“活板”和“造纸术”都是在原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活板”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的优势;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则是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弥补了“”的缺陷。它们均具有的优点,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空用原文回答,空用自己的话回答)(2018北京丰台二模)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板 北京 历年 考题 年级 文言文 汇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28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