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技术指南.docx
《湖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技术指南.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4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XXXXX-XXXX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技术指南GuidancetoterritorialspatialregulationrulesinHunanProvince(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实施XXXX-XX-XX发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目次前言IIl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类型25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维度26指标管制规则27名录管制规则38控制线管制规则48.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48.2
2、控制线管制规则69分区管制规则89.1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分区89.2 生态保护区管制规则109.3 耕地保护区管制规则129.4 城镇发展区管制规则139.5 乡村发展区管制规则1510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传导规则18附录A(资料性附录)编制依据清单19A.1法律法规规章19A.2有关文件20附录B(规范性附录)建议性指标测算方法22B.1地均GDP22B.2碳中和指数22B.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22附录C(规范性附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传导内容23C.1指标传导23C.2名录传导23C.3控制线传导23C.4分区传导23附录D(规范性附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制定关键技术模型24D.1市域管制分
3、区规则辅助决策技术模型24D.2中心城区管制分区规则辅助决策技术模型24D.3乡村发展区管制规则优化辅助决策技术模型26D.4生态控制区空间管制规则辅助决策技术模型27附录E(规范性附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关键参数设置30E.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参数设置30E.2用途分区主导功能比例参数设置30E.3工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率指标参数设置32附录F(规范性附录)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制图综合33F.1一般规定33F.2制图要求33F.3图件色彩和符号表达3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
4、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湖南师范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的“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的要求,建立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利用科学秩序,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规范各类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建设活动,故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文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技术指南1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监督以及各类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指南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
5、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GB/T19231-2003土地基本术语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50137-20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88-2007镇规划标准GB50180-2018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TD/T1065-2021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国土空间territorialspatial国家主权与主权权力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陆地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3.2国土空间规划territorialspatialpIanning对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利用、修复
6、作出的总体部署与统筹安排,包括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3.3规划分区planningzoning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空间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3.4三区三线threezonesdeIineatedbythreeIinesforIanduse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三条控制线。3.5管控单元controlunit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统筹确定各类约束性指标,并据此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行为进行控制的一定区域。3.6用地分类landus
7、eclassification为满足自然资源管理需要,依据国土空间的主要配置利用方式、经营特点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对国土空间用地类型进行归纳、划分,明确国土空间利用地域单元的基本功能或用途。3.7土地用途landuse项目用地申请或审批(许可)使用的用途。3.8国土空间用途管制territorialspatiaIregulation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土空间规划,对海陆所有国土空间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活动,按照规划确定的区域、边界、用途和使用条件等,核发行政许可、进行行政审批等管制行为。3.9管制规则regulationruIes针对各类国土空间分区,就开发利用方向、结构布局优化调整重点、自
8、然资源利用性质、开发利用行为规范、禁止性规定、限制性规定、激励性规定等作出的章法或条款。3.10正面清单positiveIist在特定国土空间范围内,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政府允许准入、以清单方式列明的城乡建设、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人为活动,及其用地类型、设施类型、规模、强度、布局等要求。3.11负面清单negativeIist在特定国土空间范围内,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政府禁止、限制准入、以清单方式列明的城乡建设、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利用等人为活动,及其用地类型、设施类型、规模、强度、布局、风貌等要求。4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包括指
9、标管制、名录管制、控制线管制、分区管制四大类。5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维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包括数量、边界和功能三个维度。6指标管制规则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指标包括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和建议性指标。各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指标应落实上级约束性指标要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确定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量化指标。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指标可参照表1设置,建议性指标测算应符合附B的规定。表1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指标表指标名称指标类型事权分级层级市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平方公里)约束性中央、省级市域用水总量(亿立方米)约束性中央、省级市域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平方公里)约束性中央、省级市域耕地保有量(平方公里)约束性中央、
10、省级市域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约束性中央、省级市域林地保有量(平方公里)约束性中央、省级市域基本草原面积(平方公里)约束性中央、省级市域湿地面积(平方公里)约束性中央、省级市域大陆自然海岸线保有率(%)约束性中央、省级市域常住人口规模(万人)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每万元GDP水耗(立方米)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每万元GDP地耗(平方米)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每千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张)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张)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城镇生活
11、垃圾回收利用率()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人均体育用地面积(平方米)预期性中央、省级市域国土开发强度()预期性省级市域补充耕地任务量(公顷)预期性省级市域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规模(亩)预期性省级市域新增生态修复面积(亩)预期性省级市域地均GDP(亿元)建议性属地市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元)建议性属地市域中心城区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约束性中央、省级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千米/平方公里)约束性中央、省级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约束性中央、省级中心城区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步行15分钟覆盖率(%)预期性中央、省级中心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预期性中央、
12、省级中心城区降雨就地消纳率(M预期性中央、省级中心城区人均公共停车场面积(平方米)预期性省级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预期性省级中心城区碳中和指数(吨)建议性属地中心城区7名录管制规则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名录包括生态保护要素管理名录、历史文化保护要素管理名录以及重大基础设施管理名录。各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名录应落实上级名录管制要求,结合本级事权优化细化名录要素和管制要求。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名录可参照表2设置,名录管制规则以表3对口法规政策文件具体规定为主。表2市级国土空间用途名录管制规则一览名录名称包含要素管制规则生态保护要素管理名录自然保护地、湿地、应用水源保护区遵循关于建立以国家公
13、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7修正)(林业局令(2013)32号)、湖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2017)历史文化保护要素管理名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修正四)(主席令(2002)76号)、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国令(2008)524号)重大基础设施管理名录规划能源、水利、信息、交通等重大基础设预留用地指标,遵循湖南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
14、行)(湘自然资办发(2020)153号)表3市级保护和开发要素管制内容及要求要素内容对口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名录管理自然保护地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2017修正)(国务院令(1994)167号)等湿地湿地保护管理规定(2017修正)(林业局令(2013)32号)饮用水源保护区湖南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2017)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修正四)(主席令(2002)76号)、湖南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
15、(湘自然资办发(2020)153号)规划能源、水利、交通、信息等区域相邻重大设施湖南省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湘自然资办发(2020)153号)8控制线管制规则8.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包括边界型控制线和结构型控制线。各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应落实上级控制线管制要求,结合辖区内资源禀赋条件进一步细化优化控制线。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可参照表4设置,其主要构成、管制对象及事权分级以表4规定为主。表4市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控制线一览层级类别控制线管制对象事权分级市域边界型控制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中央事权生态保护红线具备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保
16、护的区域中央事权城镇开发边界可集中进行城镇开发建设的区域省级事权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市文广新局、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结构型控制线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铁路、高速公路、架空220KV(含)以上电力线等中央事权省级事权生态廊道控制线具备生态连通性、系统完整性的生态空间结构性廊道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中心城区边界型控制线城市绿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市级综合公园、结构性防护绿地中央事权省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省级事权市级综合公园除外的城市公园、郊野公园市园林局城市紫线历史文化街区及大型遗址、革命历史文物以及其他重要文物等中央事权城市黄线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
17、通、给排水设施、500KV以上变电站及高压电力走廊、燃气设施中央事权区域级综合交通枢纽、轨道快线、给排水设施、500KV变电站及高压电力走廊、高压燃气管线省级事权市级综合交通枢纽、公共交通设施、给排水设施、220KV及以下变电站及高压电力走廊、环卫设施、综合防灾设施市住建委、市水务局、市城管局城市蓝线结构性水域岸线、市域主干河流、重要水库、国家级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中的水域、市级公园水面中央事权省管河道省级事权其他河道水网及湿地市水务局地下空间利用控制线城市重点地区地下空间集中利用区域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结构型控制线风貌控制线视觉通廊、历史文化风貌、城市特色风貌控制区域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8.2控
18、制线管制规则8.2.1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制规则严控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闲置、荒芜永久基本农田。坚决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农化”。确实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重大项目、临时用地、矿业权按照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1号第一款和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1号第七款执行。8.2.2生态保护红线管制规则生态保护红线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严禁任意改变用途。在符合现行
19、法律法规前提下,允许开展的活动按照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厅字(2019)48号)第四款和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实施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第三款执行。8.2.3城镇开发边界管制规则城镇集中建设区内采用“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方式进行管理,各类城镇建设活动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促进城镇建设用地去存量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效率。城镇弹性发展区以维持现状用途为主,仅允许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民生活必须的少量村庄建设。特别用途区禁止任何城镇集中建设行为,实施城镇建设用地总量控
20、制,不得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严格管控特别用途区内建设行为,在对生态、人文环境不产生破坏的前提下,可保留休闲游憩、自然和历史人文等相关功能,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态、人文景观服务。8.2.4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管制规则在历史文化保护控制线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相关保护规划的要求,不得损害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对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构成破坏性影响。涉及文物保护的,应按照文物保护相关规定执行。在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前提下,允许开展的和禁止开展的建设活动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国令(2008)524号)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八条规定执行。8.2.5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管制规则基
21、础设施廊道控制线内,允许开展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建设活动,禁止开展的建设活动及建筑后退基础设施廊道控制线要求可遵循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4)430号)、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1)593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2011修订二)(国务院令(1998)239号修订)等对应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规定执行。8.2.6生态廊道控制线管制规则生态廊道控制线内以生态用地为主,严格限制居住、商业以及除体育、文化以外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进入,禁止安排工业、仓储用地,现存的工业、仓储用地应调整为生态绿地或其他与生态功能兼容的用地类型。生态廊道控制线内
22、宜建设以下设施项目: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森林防火、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必要的管护设施以及必要的军事不安全保密设施、农村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垦殖生产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公园或旅游服务设施、科研设施。生态廊道控制线内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涉及生态廊道控制线的详细规划应对编制范围内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建设项目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等作特殊规定,在建筑类型、建筑体型、体量、色彩上应充分考虑所在地区生态廊道连通与景观协调的要求。8.2.7城市绿线管制规则城市绿线内应当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进行绿地建设。城市绿线内的用地,不得改作他用,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以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国土 空间 用途 管制 规则 技术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24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