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docx
《2024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药物性肝炎是指由各类药物、保健品和膳食补充剂等导致的肝损伤,药物包括处方类和非处方类的西药和传统中草药。目前已知全球有IIoO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涵盖面广,涉及非苗体类抗炎药、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和代谢性疾病用药等多个方面。在传统中草药中,能引起肝损害的也不乏少数,其中以何首乌和土三七最为引人注目。药物性肝炎之所以高发与肝脏本身的功能有关,大多数药物进入人体后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或活性增强、或活性减弱,或形成无毒的化学成分排出体外,因而肝细胞容易受到损害。一、药物性肝炎的可能机制不知何时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这句话并不
2、科学,因为药物的毒性作用不全都与药物剂量有关,有的就与剂量无关。就药物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来说就有两方面。一是与药物剂量有关,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肝细胞,剂量越大损伤越大。比如我们所知道的利福平抗结核治疗可引起肝损伤,用药时间越长肝损伤越严重。这种药物性肝炎通常都是可预见的,可避免的,我们把它称为固有型药物性肝炎。药物的直接肝毒性可通过多种分子机制或免疫机制引起肝细胞炎性损伤和死亡。二是与药物剂量无关,而与个人特异体质有关,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特殊的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肝脏上。比如大多数人对乙酰氨基酚无反应,但极少数人对乙酰氨基酚就特别敏感,吃一片就可引起严重的肝损伤。这种药物性肝炎是不可预见的
3、,难以避免的,我们把它称为特异质型药物性肝炎。其发病机制多与个体药物代谢酶系(细胞色素P450等I相代谢酶系和多种II相代谢酶系跨膜转运蛋白及溶质转运蛋白的基因多态性有关,这些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观遗传特点导致了这些酶或转运蛋白功能异常,从而增加了个体对药物损伤的易感性。二、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急性药物性肝炎可在用药后1天或数日内起病,但大多在1周到1月内起病。可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并可出现黄疸、皮肤瘀点瘀斑、肝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慢性药物性肝炎可在用药后数月到1年起病。可表现为长期乏力、纳差、腹胀、瘀胆、皮肤瘙痒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表现,腹水、脾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药物性 肝炎 临床 特点 诊断 治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1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