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脾利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脂代谢调控相关机制.docx
《2024脾利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脂代谢调控相关机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脾利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脂代谢调控相关机制.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脾利湿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脂代谢调控相关机制骨质疏松症(osteopor。SiS,0P)是由骨代谢失衡诱发的一种严重威胁中老年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表现为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退化1-2。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预计到2050年,OP或骨密度低的患者将达到2.12亿3。临床OP患者在发病过程中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4-5。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通过改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分化方向、促进脂毒性物质的产生、恶化骨髓微环境来影响OP的发生。最新研究认为,减少机体脂肪含量、促进骨髓中脂质降解、
2、抑制BMSCS成脂分化等调控脂代谢的过程可能是干预骨质疏松的重要途径6-10。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研究表明,脾虚湿困是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重要病机,中医临床常用健脾利湿药治疗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口1-12。对中医治疗OP的常用药物的分析发现,健脾利湿药同样是治疗OP的常用药13-14。这些线索提示,健脾利湿药调节骨代谢治疗OP,可能与其对脂代谢的调控存在关联,而这与OP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观点不谋而合。本文试探讨健脾利湿药物通过调控脂代谢干预骨质疏松的研究现状,为阐明健脾利湿治法治疗骨质疏松的机制厘清思路。1脾虚湿困中医药理论视角下的脂代谢异常与OP1.1 OP与脂代谢异常中医药认识的内在关联1.2
3、脂代谢异常这一概念与中医药理论中膏脂化生异常的描述相似15o医学正传疮疡中提到:津液稠黏,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丹溪心法赤白浊四十四有言:肥人多痰湿,表明肥胖与痰湿密不可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将湿病归属于脾病的范畴。中医现代研究表明,脾虚湿困是肥胖、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脂代谢异常相关疾病的重要病机16-18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可以使精微物质和水液化气生血,布散全身,达到濡养肌肉筋骨的效果。脾虚会导致运化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受阻,聚湿为痰,由痰致瘀,进而湿浊内生,诱发疾病。OP又可称为骨蚀,其发病与脾虚湿困密切相关19-20。李东垣在脾
4、胃论脾胃胜衰论中指出: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是为骨蚀,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说明骨蚀病位在骨,脾虚是其重要病机。医学纲目诸萎指出:痿属湿热。医经原旨卷六痹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说明湿气是骨痹等痹症的重要病机。现代中医常从补肾角度对OP进行论治,但有学者认为,脾喜燥而恶湿,补肾之品性多滋腻,若一味地补肾而忽视了补脾,会导致脾失健运、加重病情,因而健脾利湿治法成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常用手段21-22。1.3 健脾利湿药治疗脂代谢异常及OP的临床应用分析1.4 对历代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中医治疗肥胖的主要方法为健脾、利湿祛痰、补气,用药主要为健脾利水渗湿
5、类和补气类,其中大部分是健脾利湿的药物12。对肥胖病进行研究发现,使用健脾祛湿药膳是治疗肥胖病的有效方法23。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采用健脾利湿化浊法治疗后,患者肝脏功能得到修复,肝内脂肪蓄积减少24。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osteoporosis,POP)与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有关,病位集中在肾、肝、脾25。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发现脾肾阳虚是主要证型26。对秦汉至清代治疗POP相关疾病的古方进行分析发现,利水渗湿药茯苓在各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的用药中出现频次较高,位居第五27。对近20年POP用药规律进行探讨发现,近现代医家在治疗OP
6、上看重温补肝肾,健脾活血13。其中茯苓、白术等健脾利湿类药物使用频数大于35,排名前二十,为常用药物。应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对中医药治疗OP的处方进行分析发现,以茯苓等健脾利湿药为组成的组合是治疗OP的常用中药组合28。2脂代谢参与骨质疏松形成的病理机制2.1 BMSCs分化失衡是影响骨脂代谢的重要因素骨髓脂肪细胞与成骨细胞均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分化而来29。机体在健康状态下,BMSCS分化处于平衡状态;在衰老、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影响下,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降低,更倾向于向脂肪细胞分化,导致骨量减少并伴随明显
7、的脂肪堆积。Runx2和OSteriX是调控BMSCs成骨分化的重要转录因子,PPAR-田口CEBP-cB则在脂肪形成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止匕外,Wnt、NotchxHedgehOgS等信号通路也在调控BMSCS分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30。BMSCS倾向于成脂分化时会导致骨髓脂肪组织的过度累积,进一步恶化骨髓微环境,影响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及分化走向,造成恶性循环,加重骨质疏松及脂代谢异常的症状31-32。2.2 骨髓脂肪组织影响骨质疏松发生的病理机制骨髓脂肪组织释放游离脂肪酸(freefatacids,FFAS)及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造成骨髓脂毒性微环境,影响细胞活性及成骨分化,这是骨质疏
8、松形成的重要病理过程32-35。棕檎酸作为最常见的FFAs,已被证实能够抑制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功能,并抑制BMSCS成骨分化36-37脂肪细胞因子是由脂肪细胞等分泌的一类小分子多肽的总称,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机体内的骨代谢,常见的有瘦素、脂联素、抵抗素等。研究表明,瘦素能通过外周和中枢调节骨量38。脂联素可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的作用,脂联素受体激活具有促成骨、抗成脂和抗破骨作用39-40。通过Meta分析对脂肪细胞因子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P)发生率的相关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显示瘦素低含量、脂联素和抵抗素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脾利湿药 治疗 骨质 疏松 代谢 调控 相关 机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16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