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胃底腺型肿瘤临床及病理学特点.docx
《2024胃底腺型肿瘤临床及病理学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胃底腺型肿瘤临床及病理学特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4胃底腺型肿瘤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胃底腺型肿瘤为一组具有胃底腺分化的肿瘤,根据浸润及细胞分化特点,可将该组肿瘤分为泌酸腺腺瘤、胃底腺型腺癌和胃底腺黏膜型腺癌。泌酸腺腺瘤和胃底腺型腺癌属于低级别胃底腺型肿瘤,预后好;胃底腺黏膜型腺癌属于高级别胃底腺型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性和脉管侵犯率。胃底腺型肿瘤为具有胃底腺分化的罕见胃肿瘤亚型,起源于黏膜固有层的主细胞或壁细胞前驱细胞,主要包括泌酸腺腺瘤(OXyntiCglandadenoma,OGA)、胃底腺型腺癌(gastricadenocarcinomaofthefundicglandtype,GA-FG)及近年来新提出的胃底腺黏膜型腺癌(gastir
2、icadenocarcinomaoffundicglandmucosatype,GA-FGM)根据2021年Ueyama等的组织学分类,胃底腺来源肿瘤包含3种组织学类型,分别为OGA、GA-FG和GA-FGMoOGA和GA-FG具有相同的组织学特点,唯一的鉴别点在于有无浸润,二者复发及进展的风险极低,属于低级别胃底腺型肿瘤,而GA-FGM除了伴有胃底腺分化以外,还伴有小凹上皮和/或颈黏液腺分化,具有侵袭性,属于高级别胃底腺型肿瘤。L低级别胃底腺型肿瘤:(1)临床特点:低级别胃底腺型肿瘤包括OGA和GA-FG,二者具有相同的临床及病理特征,鉴别点为是否伴有黏膜下浸润。OGA为具有胃底腺分化的位于
3、黏膜内的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良性,由向主细胞或壁细胞或混合分化的细胞组成,有约60%的病例可进展为GA-FGoGA-FG为具有胃底腺分化的低异型性分化型腺癌,伴有黏膜下浸润。80%的病例发生在胃的上1/3,多发生在胃中上部,以胃底部居多,老年人多见,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66岁,男女比例2.2:1.0z平均最大径Wmmz也可以发生在异位的胃黏膜。大多数背景黏膜为非萎缩性黏膜,与HP感染无关。白光内镜下:形态多样,息肉样或小的黏膜下隆起型最为多见,其次为扁平型和凹陷型,约70%呈褪色调或白色调,可见扩张的树枝样血管,90%的病例背景黏膜无萎缩性改变。内镜窄带成像(narrowbandimag
4、ing,NBI)特点:无清晰的边界,隐窝开口增大,间距增宽,缺乏不规则的异形血管(图69)。(2)组织学特点:肿瘤由胃底腺黏膜底部发生,小的病灶主要位于黏膜深层,增大后,肿瘤边缘仍以在黏膜深层增殖为主,但中心部可向黏膜下层浸润,具有向黏膜全层发育的倾向,表面覆盖正常胃小凹上皮,与周围正常胃底腺界限清楚。肿瘤性腺体由高分化的柱状细胞组成,异型性小,伴有嗜碱性胞质和轻微增大的细胞核,可见小的核仁;腺体结构异型性明显,非常不规则,管腔开放,伴扩张及侧向分支,呈不规则分支状、迷路状,完全位于黏膜内的病变诊断为OGN图10),伴有黏膜下浸润者诊断为GA-FG(图11)。根据细胞分化分为主细胞型、壁细胞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胃底腺型 肿瘤 临床 病理学 特点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16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