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绝版经典一份非常好的参考教案】.docx
《湘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绝版经典一份非常好的参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绝版经典一份非常好的参考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嘀格傍儿的梦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唱好脚踏水车唱山歌2、能学会演唱嘀格调,并用明亮、流畅的生音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3、在听赏土家喜欢咚咚瞳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木管乐器及其音色,能自信大方的跳起摆手舞,并主动参与音乐听赏活动。教材重点与难点:能用明亮、流畅的声音表现歌曲及体会乐曲土家喜欢咚咚噪O难点是注意音色与节奏的把握教学准备:有关土家族风俗民情的音像资料教学光盘钢琴教学过程:一、课前工作。1、组织上课。2、总结上学期学习情况。3、本学期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二、新课学习。1、了解土家风俗。播放土家喜欢咚咚瞳。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谁知道
2、刚才乐曲是与哪个民族有关?(学生回答)你们回学过或听过那些土家族风俗:哭嫁对山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土家个、风俗民情)2、练唱脚踏水车唱山歌。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家寨,体验土家民情风俗,听,土家族的水车在唱着山歌欢迎我们呢?放光碟脚踏水车唱山歌I=E-C2/45115115434|5-1555515|555515J3322|1-|脚踏水车唱山歌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噜噜让我们来与他们一起唱一唱(要求:声音活泼,圆润,有弹性)3、学唱嘀格调。(Dffi:你们的声音真美,把土家族的娃娃也吸引过来了,他们正唱着山歌呢?我们来听听他们唱的什么歌?播放嘀格调师:你们从这首歌曲的歌词中知道了
3、他们唱些什么吗?有什么地方不明白?教师简介(2)你能给歌曲取名吗?师:嘀格调是根据一首土家山歌改变而成的歌曲,出示嘀格调曲,再次欣赏。土家族个个能歌善舞,让我们再来听一遍嘀格调,大家边听边在心里默默唱歌曲。(3)学唱歌曲。师:土家山歌通常采用对唱的形式,我们也来进行对歌的学习比赛。要求:a、自己选择对唱乐句,跟琴分乐句进行对唱。B、师播放嘀格调跟音乐进行对唱。C、查自学情况后评价,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句进行对唱。(4)唱旋律。师:你能根据歌词的唱法唱一唱嘀格调的旋律吗?学生完整的唱歌曲,这里要注意结束句。4、听赏土家喜欢咚咚喳。(1)播放土家喜欢咚咚口奎乐曲。介绍:冬冬喳施土家族的一种民族乐器,通
4、常由竹子制成,长约10厘米,乐曲为木管五重奏。学生看书,了解木管的形状。(2)随乐跳一跳。在三年级跳过摆手舞,学生们回忆,然后听音乐跳一跳。4、总结O师: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民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在欢快的歌舞中了解了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我国的少数民族众多,民间音乐舞蹈丰富多彩。希望大家多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走进精彩的民间文化大世界。二、西部放歌教学目标1 .在听赏歌曲黄河船夫曲时,感受陕西民歌的特点,并能模仿陕西方言随乐跟唱。2 .能学会唱走绛州,并在歌曲表现活动中了解其音乐形象与风格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西部民间歌舞的风格特点,并予以表现。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钢琴、课件、长毛巾等。
5、2 .学生准备:有关西部民间歌舞的资料、长毛巾。教学过程一、走进西部1 .歌声引进西部(1)音乐引路学生在歌曲黄土高坡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坐定后继续听完。(2)提问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它的风格怎样?你能唱上几句吗?生:黄土高坡,高亢,粗犷师:十多年前,这首歌曾红遍了全中国。这么高亢、这么粗犷、这么豪放的歌曲它源自哪里呢?咱们一起去找找看!2 .影片简介西部课件展示黄河、黄土高坡以及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师:走到这里,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了吗?生:黄土高原。师: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黄河与我们的闽江有区别吗?生: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是怎样的性格呢?在这么天
6、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为什么?生:师:咆哮怒吼的黄河与赤裸光秃的黄土高原赋予那里的人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空旷、高亢的声调与歌喉。听,他们的歌声传过来了!二、西部放歌1 .听黄河船夫曲(1)聆听师:这歌声来自哪里呢?生:黄河上。师:河面上飘来的歌声会是谁唱的呢?他们在干什么?生:船夫,在边划船边唱歌师:对,这首歌就叫黄河船夫曲。你听出它有几段歌词?以什么形式出现?生:两段,一问一答的形式。师:我有幸在黄河上
7、采集到了一段真正的船夫们的歌声,我们一起来听听!(课件播放船夫的歌。)师:太地道了。听完了这两个版本的黄河船夫曲,你能说说这首歌的风格特点吗?生:(引导学生说出粗犷、高亢、空旷、雄浑、质朴等特点。)师:这首歌的节奏是紧密的还是自由舒展的?生:自由舒展。师:这么悠长的节奏,让你感受到什么?生:黄河上非常开阔。(2)跟唱师:好,我们就在这开阔的黄河上,拉开嗓子,一起唱起黄河船夫曲。(全班随乐唱一唱,唱出它的高亢粗犷。)师:最后一句比较难一点,跟我唱。师:这一句中的“艄公”用了什么语言?生:陕北方言。师:还有哪句用了方言?生:“我晓得”的“我”,唱成“e”。师:我们一起学一学。(3)表演师:你觉得歌
8、曲的曲调和速度有什么特点?生:曲调有多处重复。速度比较慢。师:平稳稍慢的速度,让你感受到此时的船是在急流险滩中还是在平静的河面行驶呢?生:平静的河面。师:听了并唱了这首歌,你头脑中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生:黄河迂回曲折的河道和无数船只及艄公形象。在遇到风平浪静时,他们便时常会唱起有问有答的船夫们自己的歌黄河船夫曲师:船夫们是怎么划船的,你能学一学吗?(引导学生掌握划船、拉船的动作。)师:拉船的人就叫纤夫,你们带的毛巾可以派上用场了吗?怎么做才像是在一根绳上拉船呢?(引导学生将手肩互搭,让毛巾连起来。)师:歌曲开始处有一大一小两个吆喝声,这是怎么回事?生:是交错而过的两只船上的船夫在打招呼。师:那
9、我们就分成两组,每组排成一条船,一起来扮演一下黄河上唱着黄河船夫曲的船夫们。比比看谁唱得韵味更足。2 .唱走绛州(1)过渡语船靠岸了,船夫们坐下休息休息。高原上随处都能听到悠扬的歌声。你听,那边船夫的歌声刚落,这边又传来孩子们学唱的挑夫的歌!(2)听听走绛州师:同样是来自黄土高原上的民歌,它们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呢?生:师: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些什么?生:一根扁担软溜溜,担上扁担到绛州(3)说说“走绛州”师:对,歌中唱到“担上扁担走绛州”,“绛州”在哪里?为什么要“走绛州”而不是“坐车到绛州”?生:师:“绛州”是古称,在今天的山西省新绛县,明、清时期,这里是商业发达的繁华之地。我们现在要买东西都是拿钱
10、到超市去买。可那时候高原上沟壑纵横,交通不便,人们要买东西、卖东西都只能挑着担子走到绛州去。于是就有了“担上扁担走绛州”的说法。(4)学学挑担子师:你会挑扁担吗?能学学吗?(请12名学生学学挑担子的模样。尽量模仿各种不同的姿势,如:左肩挑右肩挑、换肩等等。)师:在教室里拿什么东西可以替代扁担来模仿挑担的动作?(生拿出自己带的长手巾模仿。)(5)随乐律动学生随音乐走绛州挑担律动,再次熟悉音乐。(6)学唱曲谱课件出示歌谱,学生随琴轻唱曲谱,并及时解决难点。这一句音比较高,不能喊叫,引导学生感受扁担一颤一颤的轻快的形象。切分节奏。引导学生想像切分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唱出它的重音。(7)学唱歌词A
11、.随琴唱词。B.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的虚词衬词,并说说它们的作用。(歌词只有一句,其余全是虚词衬词,刻画了软溜溜的扁担一上一下颤动的形态与颤动的声音,生动形象、幽默诙谐,表现了挑夫们苦中作乐的心境所以,要唱得轻快、活泼、幽默。)(8)情感处理师:挑夫们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可他们却能苦中作乐。请想一想,要怎么唱才能让他们肩上的担子变得更加轻松、脚步变得更加轻快呢?生:(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分析并体验。)(9)扮扮挑夫的模样师:你们看看挑夫的打扮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生:头上系着毛巾。擦汗、挡风沙。师:我们也来学学。(男生系前面,女生系后面。)(10)表演老师和全班同学系着头巾,挑着担子,边唱边表演
12、走绛州。三、采风归来1 .拓展延伸师:黄土高原的确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你还了解哪些高原的情况呢?2 .交流学生互相交流采风成果。(可以说说在课堂上的收获,也可以谈谈课前自己准备的有关西部音乐的资料,尽可能引导学生说说从所学的歌、舞中领悟到的更深层次的东西。)3 .今日黄土高原新貌(课件展示。)师:今天的黄土高原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看!贫瘠的土地上开垦出了肥沃的梯田;黄河大桥巍然耸立;高速公路穿过高原;南水北调工程正在启动黄土高原一步步走向繁荣。四、教师小结师:今天,我们领略了黄土高原上极具魅力的民间歌舞,它们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希
13、望大家都大胆地走近她,摘取她。三、鱼水情教学目标1 .在听赏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歌曲大红枣儿甜又香及洗衣歌所表达的军民鱼水之情。2 .能学会合唱唱支最美的歌,用明朗、甜美的歌声表达军民鱼水情。教学设想军民鱼水情跟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很难理解这i特殊情感。然而,一些经典革命歌曲常常记载着一定的历史背景,讲述着一段段难忘的流金岁月。为此本课以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和洗衣歌两首歌曲作为情感铺垫,以学唱唱一支最美的歌加深学生的体验,使学生能用明朗甜美的歌声表达真挚的军民鱼水之情。本课设计了感受军民鱼水情和表现军民鱼水情这两大教学板块。通过先“看录像片”了解大红枣儿甜又香和洗衣歌中内涵的军民鱼水情,使学生
14、融人到军民共欢乐的情境中,让学生真切感受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再以“演唱”唱支最美的歌等教学环节来表现军民鱼水情。教学重点体验和感受军民鱼水情。教学难点歌曲两个声部的协调、统一。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打击乐。教学过程一、感受军民鱼水情1 .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导入观看影片白毛女片段一一老百姓迎接八路军解放杨各庄片断。(以大红枣儿甜又香的音乐作为背景。)师:同学们,你们看过歌舞剧白毛女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片段,请大家欣赏。问:看了白毛女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呢?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2)介绍了解中国旧社会的历史。媒体播放农民受地主阶级剥削的各种画面。(边看影片,边述说中国历史。)师:这部舞剧描述了旧
15、中国东北农村的一户苦难人家的真实故事。在这些影片中也可以看到,在旧社会,中国老百姓深受三重压迫,他们不仅要受帝国主义的侵略,而且还要受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整个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全国军民奋勇抗敌,誓死保卫了我们的祖国。抗战胜利后,各地的老百姓都把八路军当成自己的救命恩人,他们纷纷拿出自家舍不得吃的蛋、粮食、枣儿等来欢迎八路军战士。(3)听赏大红枣儿甜又香了解歌词。师:请你们再听听刚才影片中的插曲,歌词都说了些什么?(4)唱大红枣儿甜又香随音乐哼唱大红枣儿甜又香的旋律。2 .观看洗衣歌(1)看歌舞一一洗衣歌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河北的老百姓拿出了他们的特产一一大红枣来欢迎八路
16、军叔叔,在我国的西藏老百姓又是怎样表现他们和解放军是一家亲的呢?(2) 了解歌词说说藏族姑娘为什么要帮解放军洗衣裳。(3)跳洗衣歌随音乐跟老师跳西藏舞的简单舞步,感受军民浓浓的鱼水情。师:让我们也加人到他们的行列中去好吗?我们也来帮解放军洗洗衣吧!二、表现军民鱼水情1 .学唱歌曲(1)初听唱支最美的歌,了解歌曲内容师:现在我国正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但解放军叔叔为了国家的安全仍在我国边境站岗。边防线上生活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你们听,他们要为解放军叔叔做点什么呢?师:原来他们在唱一支心爱的歌献给解放军叔叔。(2)二声部学习反复听歌曲二声部师:你们听到歌曲有几个声部呢?(根据学生情况,把他们分成两大
17、组,即两个声部。)师:你们能随着音乐找到自己的声部吗?并能随着音乐唱一唱。师:你们知道唱合唱部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休止符呢?学生分组随琴学唱二声部的高低声部。师:你能试着哼唱吗?学习方法:学生自由哼唱,老师用琴轮流弹奏两个声部的旋律。声部合作学习。师生之间合作:老师分别与高低声部同学合作。合作时,鼓励另一声部的学生聆听对方声部的声音,心里默唱自己的声部。学生之间合作:你在唱自己声部时,能听到对方的声部吗?试一试好指导学生用打击乐给合唱伴奏。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打击乐器,你能找一个适当的节奏和乐器来表现解放军叔叔上岗的脚步声吗?师:你还能找个适当的节奏和乐器模仿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吗?(3)学唱新歌再
18、次聆听全曲。师:你们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要怎样唱才能让解放军叔叔喜欢呢?(引导学生用明朗、优美的歌声来演唱。)随琴用U哼唱全曲。师:你们能随琴哼唱全曲吗?听老师用四三拍子弹奏歌曲。师:你觉得四三拍和八三拍哪种节拍更适合这首歌曲,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四三拍速度较快,适合表达欢快的歌曲;而八三拍是中速,适合表达优美的歌曲。)指出八三拍和四三拍的共同点一一强弱规律。随琴唱歌词。2 .演唱歌曲(1)有感情的试唱全曲师:你能用最美的歌声演唱唱一支最美的歌献给解放军叔叔吗?(2)演唱全曲,加以伴奏三、结束语师:其实解放军叔叔无时不在我们的周围,在去年衡阳113特大火灾中,就有二十名消防官兵为了国家的财产
19、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英勇牺牲。在往年多次特大洪灾中,也是解放军战士冲在最前线,保卫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解放军与我们老百姓就像一家人,永远心连心。第四课祖国在我心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了解6/8节拍,并能用律动边唱边伴奏。2、听赏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感受体验“我”和祖国之间那份真挚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6/8拍的教学2、能学会演唱祖国印象,用深情的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教学准备钢琴、课件教学过程一、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和大好河山(出示课件)师:看到我们这美丽的中国,你有何感想?1、让学生看看正在战争中的国家是什么样子,有何感想?(出示课件
20、)2、 没有钱读书,到处流浪的孩子,后何感想?(出示课件)3、 再看看坐在明亮宽敞的学生在认真地学习,有何感想?(出示课件)4、 师:我们能在这美丽校园,宽敞的教室上课,要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不要让父母、老师失望。二、歌咏比赛我们以祖国为主题,来进行歌曲接龙比赛。比赛的内容以学生已学过的有关“祖国”的歌曲为主。三、欣赏我和我的祖国1、我和我们的祖国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来欣赏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2、歌曲可听赏三遍。(1)、初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啪特点。(2)、复听歌曲的情绪和节拍特点。(3)、再听全曲,表现情感。表现方式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如:跟唱、舞蹈、3、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热情
21、奔放的合唱歌曲。歌曲朴实无华,音乐充满活力。轻盈、舒展的旋律和富有动力的节奏,抒发了少年儿童赞美祖国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第一乐段(1-16小节)有四个乐句组成,旋律成波浪型,舒展流畅,表达出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幸福感。第二乐段(17-24小节)由两个乐句组成,不仅音区提高,又加入了9/8节拍,演唱力度增强,情感更加奔放。反复一遍之后,又个结束段,旋律似从心中喷发出来,结束在高音。这首歌曲自始至终充满了节奏动感和愉悦的情绪,尽情抒发了我和祖国就如同“浪花”和“大海”一样彼此依存、永不分割的真挚的情感。)四、学习祖国Ell象1、听赏歌曲祖国印象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热情奔放的合唱歌曲。歌词朴实无华,音乐
22、充满活力。轻盈、舒展的旋律和富有动力的节奏,抒发了少年儿童赞美祖国时的自豪感和幸福感。2、学唱旋律。注意:1=E681 345551655.431571222|3,4322.|在上节课3/8节拍的基础上掌握6/8节拍,并划拍了解6/8节拍的含义,学生单独练习以下节奏3.4322655.43在视唱歌谱中这个节奏型贯穿全曲。第一乐段1-8小节,旋律密集,琅琅上口。第二乐段节奏拉宽,力度加强,情绪激动,形成歌曲的高潮。3、朗读歌词。有感情的朗读歌词。4、学唱歌词。学生听琴,自己填入歌词,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谱学唱美妙的歌声,能用二部轮唱来演唱歌曲。指导学生进行合唱指挥。2、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绝版经典,一份非常好的参考教案 湘教版 小学 年级 音乐 上册 教案 绝版 经典 一份 非常好 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14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