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23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23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23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小麦春季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全国小麦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妍虫、麦蜘蛛、吸浆虫等。据预测分析,2023年春季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为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确保小麦稳产增收,特制订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螃虫等重大病虫,兼顾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吸浆虫等常发病虫。全国实现防治处置率9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54%以上,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各类高产创建示范片、绿色防控示范区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目标。二、防控策略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分类指导的原则,抓住重大
2、病虫、重点地区、关键时期,开展综合防治和统防统治,强化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减量用药,提高防控效果,实现小麦病虫防控目标,保障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三、重点防控对象(一)华北麦区。以麦螃、纹枯病、白粉病和茎基腐病防治为主,兼顾锈病、赤霉病、麦蜘蛛和吸浆虫等。(二)黄淮麦区。以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茎基腐病、麦穗螃等为重点,兼顾根腐病、白粉病、麦蜘蛛;黄淮南部应加强赤霉病预防。(三)长江中下游麦区。以赤霉病、纹枯病、麦鲂为主,兼顾白粉病、条锈病等病虫;湖北及豫南地区加强春季条锈病防治。(四)西北麦区。以条锈病、麦螃为主,兼顾白粉病、茎基腐病、麦蜘蛛、吸浆虫等病虫;新疆麦区需关注雪霉叶枯病。(五)西
3、南麦区。以条锈病、麦蜘蛛为主,兼顾白粉病、赤霉病、麦妍等,关注草地贪夜蛾潜在风险。四、防控措施在准确监测的基础上,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主攻对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返青拔节期:以防治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为重点,挑治螃虫和麦蜘蛛。对条锈病,要加强病情监测,实施分区防控。西南、汉水流域和河南南部、甘肃陇南等主要冬繁区,要封锁发病田块,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防治策略,减少菌源外传,延缓向黄淮和华北麦区扩散蔓延。在越夏区,春季要加强转主寄主小集四周麦秸堆的遮盖,控制条锈菌有性生殖,降低病菌毒性变异速率。黄淮春季流行区,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
4、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嘎醇、氟环嗖、丙环哇、咯咤核昔类抗菌素、丙哇戊嗖醇、丙硫菌嗖戊哇醇等。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时,可选用井冈蜡芽菌、嘎吠酰胺、戊哇醇、丙环嗖、烯嗖醇、井冈霉素、多抗霉素等进行防治。对小麦茎基腐病,参照防治赤霉病用药,选用丙硫菌嘤、氟嗖菌酰羟胺、氟烯菌酯、氟烯戊哇醇、喀菌酯丙环嗖等药剂防治。要注意加大水量,将药液喷淋在麦株茎基部,以确保防治效果。对麦蜘蛛,当平均33厘米行长蜻量达200头时,选用阿维菌素、联苯菊酯、马拉辛硫磷、联苯三哇磷等药剂喷雾防治,同时可通过中耕除草、合理肥水管理等农业措施,
5、降低田间虫量。对螃虫,当螃量达到百株500头时,应进行重点挑治。在病虫防控的同时,可结合当地苗情,适当添加生长调节剂或免疫诱抗剂如芸苔素内酯、赤乙芸苔、氨基寡糖素、二氢斗吩铁、嘎苯隆、多效哇等,促进弱苗转壮,控制旺苗徒长,提高抗病虫和抵御倒春寒等能力。(二)抽穗扬花期:以预防赤霉病为主,兼顾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等。对赤霉病,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等常年病害流行区,应抓住关键时期,主动预防,见花打药,遏制病害流行;对高感品种,如天气预报扬花期有阴雨、结露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鼠烯菌酯、丙硫菌哇、氟嚏菌酰羟胺、戊哇醇、丙嘎戊哇醇、氟烯戊嗖醇、叶菌嗖、枯草芽泡杆菌、井冈
6、蜡芽菌等,要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抽穗扬花期遇到适合病害流行的连续阴雨天气,需隔5-7天再用药防治12次,以确保防治效果。对苯丙咪嗖类药剂抗性水平高的地区,应停止使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等药剂使用,提倡轮换用药和组合用药。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他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进行兼治。对小麦吸浆虫,应重点做好抽穗期的成虫防治;在孕穗初期,当早上或傍晚手扒麦垄看到12头成虫,应及时选用毒死婢、辛硫磷、高效氯氟氟菊酯、氯氟叱虫琳等农药进行防治,重发区间隔3天再用药1次,以确保效果。对小麦白粉病、叶锈病,可以结合防治条锈病、赤霉病进行兼治;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选用环丙哇醇、庸
7、菌嗖等杀菌剂进行防治,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三)灌浆期。重点防控麦穗财,提倡综合用药,达到一喷多效。当田间百穗蜡量达800头以上,益害比(天敌:螃虫)低于1:150时,可选用咤虫眯、叱虫琳、抗螃威、高效氯氟氟菊酯、苦参碱、耳霉菌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地区,提倡释放奸茧蜂等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对白粉病和叶锈病等可结合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杀虫剂、杀菌剂科学混用,综合控制。五、主推技术(一)绿色防控技术。重点推广抗病品种和适期晚播、深翻、生态调控、保护及利用天敌等技术,提高药剂拌种或者种子包衣比例。对于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要加强监测预警,及早发现、采用生物农药及时处置;对重
8、点区域,应加强监测预防,必要时组织开展专业化应急防控,防止病虫大面积暴发危害。(二)穗期“一喷三防”技术。小麦抽穗至灌浆期是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叶锈病、麦妍、吸浆虫等多种病虫同时发生危害的关键期,可选用高效对路的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和调节剂等科学混用,综合施药,防病虫防早衰,达到一喷多效。(三)科学用药技术。做到抓住关键时期、选用对路药剂、用足药量水量、科学混配、交替用药,注意保护蜜蜂等非靶标生物;推广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静电喷雾器、植保无人飞机等高效施药机械喷雾防治,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时,应添加相应的功能助剂,每亩用水量不低于1.5升,确保防治效果。202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
9、案根据全国农技中心预测,2023年我国水稻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1.6亿亩次。其中,一类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偏重发生,稻瘟病总体中等发生;其他病害水稻纹枯病偏重发生,稻曲病中等发生;三化螟、大螟、稻秆潜蝇、黏虫、台湾稻螟、稻叶蝉、稻瘦蚊、穗腐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细菌性基腐病、附线蜻和紫秆病、水稻线虫病、福寿螺等病虫在局部稻区发生。为做好2023年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障水稻生产绿色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大病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总体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
10、52%以上,比上年增加2个百分点。二、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实现控害保产、减药增效。以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建立良好稻田生态系统、培育健康水稻为基础,落实生态调控和农艺措施,优先应用昆虫信息素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的绿色防控措施,合理安全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保障水稻生产高质高效绿色安全。三、防控重点(一)华南稻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自治区)的传统双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密切关注台湾稻螟、锯齿叶矮缩病、橙叶病、水稻线虫病、穗腐病、稻瘦蚊、附线蜻、紫秆病。(二)长江中
11、下游单双季混栽稻区。包括湖南、江西、湖北、浙江、福建等省的单双季稻混合种植区,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穗腐病、恶苗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密切关注水稻线虫病、大螟、稻蓟马、稻秆潜蝇、稻瘦蚊、稻叶蝉、附线螭、紫秆病。(三)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包括湖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省(直辖市)的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大螟、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白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密切关注水稻线虫病、条纹叶枯病、穗腐病。(四)黄淮稻区。包括河南、山东等省以及安徽和江苏北部的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黑
12、条矮缩病、稻曲病,密切关注水稻线虫病、稻纵卷叶螟、条纹叶枯病、穗腐病、鳏蚯蚓。(五)西南稻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陕西等省(直辖市)的单季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恶苗病、白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密切关注三化螟、水稻线虫病、黏虫、穗腐病、鳏蚯蚓。(六)北方稻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天津、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单季粳稻种植区,重点防治稻瘟病、恶苗病、纹枯病、二化螟,密切关注水稻线虫病、稻曲病、立枯病、稻潜叶蝇、穗腐病、黏虫、负泥虫、稻飞虱、稻螟蛉、赤枯病、鲤蚯蚓。四、防控措施(一)预防技术1 .选用抗(耐)性品
13、种。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稻瘟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褐飞虱、白背飞虱等水稻品种,避免种植高(易)感品种。注意根据当地稻瘟病、白叶枯病病原菌的优势小种,合理布局种植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2 .播种期和秧苗期预防。一是播种前药剂浸种或拌种,预防恶苗病、细菌性病害、稻瘟病、病毒病、线虫病、稻飞虱、稻蓟马、立枯病等种传或苗期病虫。二是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叶瘟、稻蓟马、稻飞虱和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三是水稻线虫病发生区,苗床土壤处理和移栽前使用药剂浸根处理。四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流行区,采用20-40目防虫
14、网或15-20克/平方米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育秧,或采用工厂化集中育秧,阻隔介体昆虫传毒,预防病毒病。五是秧苗期施用赤叫乙芸苔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氨基寡糖素等植物诱抗剂,提高水稻抗逆性,培育壮秧。3 .孕穗末期至抽穗期重点预防。水稻孕穗末期,施药预防稻曲病、穗腐病、叶鞘腐败病等病害;破口期至齐穗期,重点防控稻瘟病(穗颈瘟)、螟虫、稻飞虱、纹枯病等。4 .生物多样性控害。采用生态工程技术,田壤、路边沟边、机耕道旁种植芝麻、大豆、波斯菊、硫华菊、紫花苜蓿等显花植物,涵养和保护寄生蜂、蜘蛛等天敌,提高稻田生物多样性,增强天敌自然控害能力;种植香根草等诱集植物,丛距35米,降低螟虫种群基数。5 .农艺措施
15、。(1)翻耕灌水灭蛹。越冬代螟虫蛹期连片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降低虫源基数。(2)健身栽培。适时晒田,避免重施、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和硅肥。(3)低茬收割。秸秆粉碎后还田,降低螟虫残虫量。(4)清洁田园。螟虫、稻瘟病、细菌性病害重发田的稻草避免直接还田,应离田后综合利用。(二)非化学绿色防控技术1 .昆虫性信息素诱控。越冬代二化螟、大螟和主害代稻纵卷叶螟始蛾期,集中连片设置性信息素,干扰交配或群集诱杀。一是交配干扰,采用高剂量性信息素智能喷施装置,每3亩设置1套,傍晚至日出每隔10分钟喷施1次。二是群集诱杀,采用持效期3个月以上的挥散芯(诱芯)和干式飞蛾诱捕器,平
16、均每亩放置1套,田间均匀放置,高度以诱捕器底端距地面50-8()厘米为宜,并随植株生长调整高度。2 .人工释放赤眼蜂。在二化螟、稻纵卷叶螟主害代蛾始盛期释放稻螟赤眼蜂,每代放蜂23次,间隔35天,每亩每次放蜂量800010000头,均匀放置58点。蜂卡放置高度以分廉期高于植株顶端520厘米、穗期低于植株顶端510厘米为宜;可降解释放球可直接抛入田中。高温季节宜在傍晚放蜂。3 .稻鸭共育。有条件的稻田,水稻分窠初期每亩放入1520日龄的雏鸭10只左右,水稻齐穗时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和活动,减轻纹枯病、稻飞虱、福寿螺和杂草等发生为害。(三)药剂控害技术1 .二化螟。药剂防治指标为分孽期枯鞘丛率达到
17、8-10%或枯鞘株率3%;穗期重点防治上代残虫量大、当代卵孵盛期与水稻破口抽穗期相吻合的稻田,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k印楝素、氯虫苯甲酰胺等生物农药或低风险化学农药。2 .稻飞虱。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稻区重点防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黄淮稻区重点防治白背飞虱和灰飞虱。重点在水稻生长中后期施药,防治指标为孕穗期百丛虫量Iooo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西南和华南稻区还需注意分篥期迁入代的防治。优先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U球泡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和三氟苯咯噬、烯噬虫胺、嗽奸酮、叫菊酯、氟唉虫胺睛等高效低风险的化学药剂。3 .稻纵卷叶螟。水稻分篥期发挥
18、植株补偿功能,减少用药。药剂防治指标为分蔗期百丛水稻束叶尖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在卵孵化始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施药,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短稳杆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抱白僵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等微生物农药,或四氯虫酰胺、芾虫威、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等高效、低生态风险的化学药剂。4 .稻瘟病。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穗期若气候适温高湿,间隔7天第2次施药。选用枯草芽泡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三环嗖、丙硫嗖、咪铜氟环嘎、咯菌酯等药剂。5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华南、西南南部常发区采用内
19、吸性杀虫剂拌种和带药移栽。春季(4-5月)迁入白背飞虱带毒率大于1%或早稻中后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株率大于3%的稻区,中稻和晚稻秧田期和分集初期需防治。选用内吸性长持效期的三氟苯咯噬、嗽虫琳、嚷虫嗪、叱螃酮等药剂防治白背飞虱,联合使用毒氟磷、宁南霉素等防病毒药剂。6 .纹枯病。分荣末期至孕穗期病丛率达到20%时和破口抽穗初期结合保穗,选用井冈霉素A、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匏杆菌、多抗霉素、氟环哇、咪铜氟环嗖、嚷陕酰胺等药剂防治。7 .稻曲病、穗腐病和叶鞘腐败病。水稻破口前710天(10%水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如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药剂选用井冈蜡芽菌、氟环嘎、咪铜氟
20、环哇、申嗪霉素、苯甲丙环哇、肠菌戊哇醇等。8 .细菌性病害。针对细菌性基腐病、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病害,在种子处理和带药移栽的基础上,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施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前后施药预防。药剂选用嚷哇锌、嘎霉酮等。9 .其他病虫害(1)三化螟。水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重点防治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的稻田,方法同二化螟。(2)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秧田期至分篥前期施药防治灰飞虱。防治指标:条纹叶枯病为杂交稻秧田每亩灰飞虱带毒虫量1000头,大田初期每亩灰飞虱带毒虫量3000头,其他品种类型稻田可适当放宽指标;黑条矮缩病为一代灰飞虱成虫每亩带毒虫量6700头,二代若虫每亩带毒虫量Io
21、OoO头。药剂使用参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3)立枯病。苗床施药预防。秧田出现症状时,叶面喷雾。药剂可选用蛇床子素、寡雄腐霉、嗯霉灵。五、注意事项(一)性信息素应大面积连片应用,群集诱杀时不能将不同种类害虫的性信息素挥散芯置于同一诱捕器内。(二)化学药剂防治应达标用药,生物农药应适当提前施用,确保药效。(三)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流行期,慎用植保无人机施药。(四)稻鸭、稻虾、稻鱼、稻蟹等种养区和种桑养蚕区及其邻近区域,应慎重选用药剂,避免对养殖造成毒害。(五)稻田禁用含拟除虫菊酯类成分农药,慎用有机磷类农药。水稻分票期尽量少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破口抽穗期慎用三哇类杀菌剂,扬花期
22、慎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叱虫琳、烯唳虫胺、喂虫嗪等),减少对授粉昆虫的影响。(六)重视交替轮换用药,有效延缓和治理抗药性。提倡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合理轮用,避免同一种药剂在不同稻区间或同一稻区内循环、连续使用。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根据抗药性监测结果,限制使用已产生中等以上抗性的药剂。(七)严格遵守农药使用操作规程,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2023年玉米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2023年全国玉米病虫害预计总体偏重发生。其中,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华南偏重至大发生,江南、江淮、黄淮中等发生,部分晚播夏玉米有重发可能;玉米螟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偏重发生,东北、华北和西南华南局部中等发
23、生;二、三代粘虫总体中等发生,在华北、东西、西北和西南局部将出现集中危害;玉米大斑病在东北大部偏重发生;玉米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夏玉米产区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为做好2023年玉米重大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防控目标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棉铃虫、南方锈病、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弯抱叶斑病、褐斑病等病虫害,病虫害发生区防治处置率9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52%以上,重大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二、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分区域开展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采用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防控措施,加强中后期病虫害综合防治,促进提质增产,保障玉米生产安
24、全。三、防控重点(一)北方春玉米区。重点防控粘虫、玉米螟、棉铃虫、双斑长附萤叶甲、玉米螃虫、地下害虫、大斑病、茎腐病、玉米线虫矮化病、灰斑病、北方炭疽病。(二)黄淮海夏玉米区。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棉铃虫、粘虫、桃蛀螟、玉米螃虫、蓟马、南方锈病、小斑病、褐斑病、茎腐病、穗腐病、弯抱叶斑病。(三)西南及南方丘陵玉米区。重点防控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粘虫、螃虫、纹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白斑病、穗腐病。(四)西北玉米区。重点防控地下害虫、玉米螃虫、叶蜻、棉铃虫、玉米螟、双斑长附萤叶甲、茎腐病和大斑病。四、防控措施(一)根腐病、丝黑穗病、线虫矮化病、纹枯病和茎腐病等士传病害。选用抗(耐)病品种,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农技 中心 关于 印发 2023 粮食作物 重大 病虫害 技术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1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