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老子》四章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老子》四章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老子》四章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子四章兼论儒道思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疏通文本大意2.理解老子四章中的“对待之理”及其现实意义3.探究儒道不同思想维度【教学难点】对待之理及其现实意义【教学过程】Ol【情境导入】论语有言:“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清静无为【师】儒家的“仁义礼智”给我们指明了一条人生终极目标,道家的“清静无为”是否就是“躺平”的渊源?我们带着疑问,走进今天的学习。02【作者介绍】1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
2、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2 .“至于龙,吾不知其能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犹龙也。(孔子的赞誉)三、【进入文本】【活动一】播放音频,跟读老子四章,校对字音。【活动二】梳理文章内容,提取老子中的“对待”之理。柳诒征说:“老子之书,专说对待之理”。何谓“对待”?我们听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结合道德经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道理,就能明白,所谓“对待”,就是两个对象之间看似意义相反却又有紧密的联系。接下来我们进入文本,寻找老子四章中的对待之理。(1)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
3、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学生依据文本,在理解三个例子的基础上,得出“有无相生”这一对待之理。教师借用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引导学生理解“有无相生”的道理。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跛足道人诠释到:”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好,便不了;若是好,须是了。”【师】好了歌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世上的人只看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子 统编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0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