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幻灯片.ppt
《病毒性肝炎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性肝炎幻灯片.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毒性肝炎,概述,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按病原学分类,目前已确定的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最近发现的庚型肝炎病毒和输血传播病毒是否引起肝炎未有定论。甲型和戊型经粪-口途径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甲型和戊型肝炎多表现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型肝炎大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目前对病毒性肝炎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甲型和乙型肝炎可通过疫苗预防。,病原学,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是肝炎病毒
2、,目前已证实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是病毒性肝炎的致病因子。庚型肝炎病毒、输血传播病毒等是否引起病毒性肝炎未有定论,亦不排除仍有未发现的肝炎病毒存在。一些病毒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黄热病毒、SARS冠状病毒等,亦可引起肝脏炎症,但这类病毒所致的肝炎是全身感染的一部分,不包括在“病毒性肝炎”的范畴内。,(一)甲型肝炎病毒(HAV),HAV是1973年由Feinstone等应用免疫电镜方法在急性肝炎病人的大便中发现的,1987年获得HAV全长核苷酸序列。1981年HAV归类为肠道病毒属72型,但由于其在生化、生物物理和分子生物学的特征与肠道病毒有所不同,1993年将
3、HAV归类于微小RNA病毒科中的嗜肝RNA病毒属,该属仅有HAV一个种。HAV直径2732纳米(nm),无包膜,球形,由32个壳粒组成20面体对称核衣壳。HAV负染后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有实心的和空心的两种颗粒,两者比例不等,实心颗粒为完整的HAV,有传染性;空心颗粒为未成熟的不含RNA的颗粒,具有抗原性,但无传染性。HAV基因组为单股线状RNA,由7478个核苷酸组成,分为Pl、P2、P3三个编码区,Pl编码结构蛋白,P2、P3编码非结构蛋白。根据株间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可将HAV分为7个基因型,其中工、型来自人类。、V、型来自猿猴。目前我国已分离的HAV均为工型。在血清型方面,能感染人的血清
4、型只有1个,因此只有1个抗原抗体系统。感染后早期产生IgM型抗体,一般持续8一12周,少数可延续6个月,IgG型抗体可长期存在。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 则是过去感染的标志。,许多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狨猴、狒狒、恒河猴、猕猴、短尾猴等均对HAV易感。1979年在狨猴原代肝细胞中培养HAV获得成功。肝癌细胞,二倍体成纤维细胞,猴肾细胞和Vero细胞等,细胞培养中HAV生长复制缓慢,接种后约需4周才可检出抗原。一般不引起细胞病变,不阻断宿主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在细胞内易形成持续感染状态,很少释放到细胞外,经多次传代后,HAV的致病性大大减弱甚至消失,据此已制备出HAV减毒活疫苗。,生物学特性
5、 HA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耐酸碱,能耐受60 30分钟,室温生存l周,干粪中25 能存活30天;在贝壳类动物、污水、淡水、海水、泥土中能存活数月。80 5分钟或100 1分钟才能完全灭活。在-20-70 数年后仍有感染力,在甘油内-80 可长期保存。对有机溶剂较为耐受,在420乙醚中放置24小时仍稳定。采用紫外线、余氯,甲醛可将其灭活。,(二)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1965年Blumberg等报道澳大利亚抗原,1967年Krugman等发现澳大利亚抗原与肝炎有关,故称其为肝炎相关抗原(HAA),197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定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称HBsAg。1970年
6、Dane等在电镜下发现HBV完整颗粒,称为Dane颗粒。1979年Galibert测定了HBV全基因组序列。HBV是嗜肝DNA病毒科中正类嗜肝DNA病毒属的一员,该属其他成员包括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及地松鼠肝炎病毒(GSHV)。而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则是同科中禽嗜肝DNA病毒属的一员。,1形态及生物学特性,在电镜下观察,HBV感染者血清中存在三种形式的颗粒:大球形颗粒:为完整的HBV颗粒,直径42nm,又名戴恩(Dane)颗粒,由包膜与核心两部分组成,包膜厚约7nm,内含HBsAg、糖蛋白与细胞脂肪;核心直径28nm,内含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DNAP)、核心抗原(HBcAg
7、)是病毒复制的主体。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丝状或核状颗粒:直径22nm长1001000nm。后两种颗粒由HBsAg组成,为空心包膜,不含核酸,没有感染性。血清中一般情况下小球形颗粒最多,Dane颗粒最少。,HBV的生物学特性 HBV的抵抗力很强,对热、低温、干燥、紫外线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均能耐受。在37 可存活7天,56 6小时,在血清中30 32 可保存6个月,-20 可保存15年。煮沸10分钟、65 10小时或高压蒸气消毒可被灭活,对0.5过氧乙酸敏感。,2.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HBV基因组又称HBV DNA,其结构独特而精密,由不完全的环状双链DNA组成,长的为负链,短的为正链。负
8、链约含3200个碱基(bp),正链的长度可变,相当于负链的50一80。HBV基因组中4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均位于负链,分别是S区,C区,P区和X区,其中S区完全位于P区内,C区和X区分别有23%和39%与P区重叠,C区和X区有45%重叠,ORF重叠的结果是使HBV基因组利用率高达150%。,S区又分为前S1、前S2及S三个编码区,分别编码包膜上的前S1蛋白(preSl),前S2蛋白(preS2)及HBsAg。三者合称为大分子蛋白;preS2与HBsAg合称为中分子蛋白;HBsAg则称为小分子蛋白或主蛋白。大、中、小分子蛋白的分子量分别为39kD、33kD和24kD。前S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9、,HBV的嗜肝性主要由前S蛋白与肝细胞受体之间的识别和介导的。HBsAg的抗原性比较复杂,有一个属特异性的共同抗原决定簇“a”和至少两个亚型决定簇“dy”和“wr”,据此将HBsAg分为l0个亚型,其中两个为混合亚型,主要型是adw,adr,ayw和ayr。各地区的亚型分布有所不同,我亚国长江以北以adr占优势,长江以南adr和adw混存。根据HBsAg抗原性表现进行的分型与基因分型并不完全一致,分型在流行病学上有一定意义,在其他方面的价值则有待探讨。,C区又分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编码HBeAg 和HBcAg。从前C基因开始编码(含前C基因和C基因)的蛋白质经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即为HBeAg
10、,从C基因开始编码(仅含C基因)的蛋白质为HBcAg。在HBV感染者中,前C基因1896位核苷酸是最常发生变异的位点之一,变异后导致蛋白表达终止,不能产生HBeAg,形成HBeAg阴性的前C区变异株。,P区是最长的读码框架,编码一个大分子碱性多肽,分子量约为90kD,含有多种功能蛋白,包括具有反转录酶活性的DNA聚合酶、RNA酶H等,参与HBV的复制。,X基因编码X蛋白,即HBxAg,分子量约16kD。HBxAg具有反式激活作用,可激活HBV本身的、其它病毒的或细胞的多种调控基因,促进HBV或其它病毒(如艾滋病毒)的复制。另外,HBxAg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HB
11、V基因组易突变,基因变异主要发生在前基因组mRNA反转录为负链DNA的过程中。迄今发现的几十个HBV分离株全序列中,没有发现完全相同的基因组序列。大部分突变为沉默突变,无生物学意义。但某些关键位点的突变可引起HBsAg亚型改变或HBsAg阴性乙型肝炎(在S基因)、可引起HBeAg阴性抗HBe阳性乙型肝炎(在前C区)、可致抗HBc阴性乙型肝炎(在C区)、可导致复制缺陷或复制水平的降低(在P区)。HBV基因组变异除了影响血清学指标的检测外,可能与疫苗接种失败、肝炎慢性化、重型肝炎和肝细胞癌(HCC)的发生等有关。,对HBV易感的动物很局限,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是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在体外培养HBV尚未
12、取得满意效果,但通过HBV DNA转染获得的一些细胞株(如HepG2)则可支持完整病毒的复制和病毒蛋白的分泌。,HBV的抗原抗体系统:1.HBsAg与抗HBs:成人感染HBV后最早l一2周,最迟11一12周血中首先出现 HBsAg,少数可延续6个月。IgG型抗体可长期存在。IgM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则是过去感染的标志。,急性自限性HBV感染时血中HBsAg大多持续l一6周,最长可达2。周(见图32)。在无症状携带者和慢性患者中HBsAg可持续存在多年,甚至终身(见图33)。,图33 慢性乙型肝炎各项指标的关系,2PreSl与抗PreSl:PreSl在感染早期紧接着HBsAg而出现于血液中,
13、在急性期很快转阴提示病毒清除和病情好转如果PreSl持续阳性,则提示感染慢性化。PreSl阳性是HBV存在和复制的标志。抗PreSl被认为是一种保护性抗体。PreSl与抗PreSl还未作为一项常规诊断指标应用于临床。,3PreS2与抗PreS2:PreS2可作为判断HBV复制的一项指标。抗PreS2在急性乙型肝炎恢复早期出现,并发挥其保护性抗体作用,抗PreS2亦可作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指标。,4HBcAg与抗HBc:血液中HBcAg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的核心,游离的HBcAg极少。肝组织中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核内。血清中的抗HBc出现于HBsAg出现后35周,当时抗HBs
14、尚未出现,HBsAg已消失,只检出抗HBc和抗HBe,此阶段称为窗口期。HBcAg有很强的免疫原性,HBV感染者几乎均可检出抗HBc,除非HBV C基因序列出现极少见的变异或感染者有免疫缺陷。抗HBc IgM是HBV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绝大多数出现在发病第一周,多数在6个月内消失。抗HBc IgG出现较迟,但可保持多年甚至终身。,5HBeAg与抗HBe:HBeAg是一种可溶性蛋白,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急性HBV感染时HBeAg的出现时间略晚于HBsAg,在病变极期后消失,如果HBeAg持续存在预示趋向慢性。在慢性HBV感染时HBeAg是重要的免疫耐受因子,大部分情况下其存在表示患者
15、处于高感染低应答期。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血清转换。每年约有15病例发生自发血清转换。转换过程通常意味着机体由免疫耐受转为免疫激活,此时常有病变活动的激化。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态,传染性降低。,HBV的分子生物学标记1HBV DNA:血液中HBV DNA主要存在于Dane颗粒内,检测前须裂解病毒。HBVDNA是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直接标志。定量检测HBV DNA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2。HBV DNAP:位于HBV核心部位,具有反转录酶活性。血清中HBV DNAP活力是判断病毒复制、传染性高低的指标之一。但因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其
16、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三)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HCV)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认识到一种肠道外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病原的存在,直到1989年经分子克隆技术发现了该病原,即HCV。它是在缺乏形态学和病毒分离研究的情况下,经反向病毒学方法甄别和鉴定的第一个人类病毒。因为HCV的基因组结构类似黄病毒属和瘟病毒属,1991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将其归为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HCV是一种直径3060nm的球形颗粒,外有脂质外壳、囊膜和棘突结构,内有由核心蛋白和核酸组成的核衣壳。HCV对有机溶剂敏感,如10氯仿可杀灭HCV。煮沸、紫外线等亦可使HCV灭活。血清经60 10小时或l1000福
17、尔马林37 6小时处理后,可使HCV传染性丧失。血制品中的HCV可用干热80 72小时或加变性剂使之灭活。,HC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9.4kb。基因组两侧分别为5和3非编码区,中间为ORF,编译30103030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蛋白前体。编码区从5端依次为核心蛋白区(C),包膜蛋白区(E1,E2NS1),非结构蛋白区(NS2,NS3,Nf54,NS5)。5非编码区内含核糖体进入位点,对HCV的复制和翻译起调控作用。核心蛋白富含碱性氨基酸,有线性表位,可作为包被抗原检测抗体。核心蛋白与核酸结合组成核衣壳。包膜蛋白为病毒外壳主要成分,可能含有与肝细胞结合的表位,推测其可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
18、抗体。NS3基因区编码螺旋酶和蛋白酶,NS3蛋白具有强免疫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在临床诊断上有重要价值。NS区编码依赖RNA的RNA多聚酶,在病毒复制中起重要作用。,HCV基因组具有显著的异质性,表现在:同一基因组不同区段变异程度有显著差别。5非编码区最保守,因此在设计用于诊断HCV感染的聚合酶链反应(PCR)引物时,此区段是首选部位,可使检测敏感性优于其他区域。E2NS1区变异程度最大,此区含有两个高变区(HVR1HVR2);同一病例存在准种特性,即体内的HCV是由一系列不同的但紧密相关的基因群体组成。在群体中有优势株和非优势株;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HCV基因组序列不同;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
19、,不同国家或地区的HCV基因组序列有所差异。,根据基因序列的差异可将HCV分为不同的基因型,同一基因型中可再分为不同亚型。在多种分型方法中,以Simmonds的分型命名系统得到较多的认同,基因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亚型则在基因型后加英文字母。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地域性,la多集中于欧美,1b在远东,我国以lb为主,lc在印尼、黎巴嫩等,2a在日本、中国、苏格兰等,2b在日本、美国等,3a在新西兰、日本等,4a主要在中东国家,6a在中国香港 黑猩猩对HCV易感,是目前最理想的动物模型。体外细胞培养非常困难,尚无较满意结果。,HCV的抗原抗体系统:HCV Ag与抗-HCV 血清中HCV Ag含量很低,
20、检出率不高。最近发展的酶免疫试验检测HCV核心抗原(HCV)有较高的检出率HCV Ag与HCV RNA有良好的相关性。HCV Ag检测对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及药物疗效的评估有一定的意义。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抗HCV又分为IgM型和IgG型。抗HCV IgM在发病后即可检测到,一般持续l3个月。如果抗HCV IgM持续阳性,提示病毒持续复制,易转为慢性。,HCV RNA:感染HCV后第1周即可从血液或肝组织中用RT-PCR法检出HCV RNA,但其含量少,并随病程波动。HCV RNA阳性是病毒感染和复制的直接标志。HCV RNA可定量,定量测定有助于了解病毒复制程度、抗
21、病毒治疗的选择及疗效评估等。对HCV RNA尚可进行基因分型,基因分型在流行病学和抗病毒治疗等方面有一定意义,但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四)丁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1977年在HBsAg阳性肝组织标本中发现s因子,1983年命名为HDV。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有HBV或其他嗜肝DNA病毒(如WHV)的辅助才能复制、表达抗原及引起肝损害。但在细胞核内的HDV RNA则无需HBV的辅助而能自行复制。HDV定位于肝细胞核和细胞浆内,在血液中由HBsAg包被,形成直径3537nm的球形颗粒。HDV基因组为单股环状闭合负链RNA,长1679个核苷酸。其二级结构具有核糖酶活性,能进行自身
22、切割和连接。黑猩猩和美洲土拨鼠为易感动物。HDV可与HBV同时感染人体,但大部分情况下是在HBV感染的基础上引起重叠感染。当HBV感染结束时,HDV感染亦随之结束。,HDV的抗原抗体系统:HDAg是HDV惟一的抗原成分,因此HDV仅有一个血清型。HDAg最早出现,然后分别是抗HD IgM和抗HD IgG,一般三者不会同时存在。抗HD不是保护性抗体。HDV RNA:血清或肝组织中HDV RNA是诊断HDV感染最直接的依据。,(五)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HEV是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1983睜采用免疫电镜在病人粪便中观察到HEV颗粒,198
23、9年通过分子克隆技术获得HEV cDNA。陣认为HEV是。病毒亚组的成员。HEV为二十面对称体圆球形颗粒,无包膜,直径2734nnm。HEV在碱性环境下较稳定,对高热、氯仿、氯化铯敏感。目前已发现黑猩猩、多种陣类、家养乳猪等对HEV易感,HEV可在多种猴类中传代,连续传代后毒力无改变。有报陌HEV接种至食蟹猴初代肝细胞、2BS和LLC-MK2细胞系中能生长。,HEV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7.27.6kb,含3个ORF,ORF-1编码非结构蛋阳,ORF-2编码核壳蛋白,ORF-3与ORF-2部分重叠,可能编码部分核壳蛋白。从世界各地2分离出的HEV株核苷酸序列有很大差异,同源性为76.5一
24、93.7。根据同源性可将HEV分为至少两个基因型,分别以HEV缅甸株和HEV墨西哥株作为代表,从中国新疆分离的州EV株与缅甸株同源性较大,属同一亚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约40戊型肝炎病例肝组织标本中,发现HEAg,它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浆。血液中检测不到HEAg抗HEVIgM在发病初期产生,大多数在3个月内阴转。因此,阳性是近期HEV感染的标志。抗HEV IgG持续时间在不同病例差异较大,多数于发病后6一12月阴转,但亦有持续几年甚至十多年者。,HEV RNA:戊型肝炎病人发病早期,粪便和血液中存在HEV,此时用RT-PCR法可检 测到HEVRNA,但持续时间不长。,流行病学,我国是病毒性肝
25、炎的高发区。甲型肝炎人群流行率(抗HAV阳性者)约80。全世界 HBsAg携带者约35亿,其中我国约12亿。HBV感染者中,约25最终将死于重症慢性 肝病、肝硬化及肝癌。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上述数字将逐步下降。全球HCV感染者约 l。7亿,我国约3000万。丁型肝炎人群流行率约l,戊型肝炎约17。,(一)甲型肝炎,(一)甲型肝炎,1、传染源 甲型肝炎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后者数量远 较前者多。患者中无黄疸型病例占病例总数的50一90,尤以儿童为多见。粪便排毒期在 起病前2周至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高峰期后工周少数患者可延长至其病后30天。当血清抗HAV出现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毒性肝炎 幻灯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702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