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夏回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第三章社会共治第四章运用与促进第五章管理与服务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维护尊重知识价值、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自治区内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知识产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就下列客体享有的专有权利:(一)作品;(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商标;(四)地理标志;(五)商业秘密;(六)集成电
2、路布图设计;(七)植物新品种;(八)法律规定的其他客体。第三条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遵循全面保护、激励创新、鼓励运用、重点突破、精准服务原则。任何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应当遵守诚信原则,不得滥用知识产权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第四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的领导,推行知识产权议事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和监督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具体工作由同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属地责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队伍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行政保护力度。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承担宁
3、东能源化工基地内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职责。第五条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稳定长效的知识产权发展投入保障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的专项经费应当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专款专用。第六条县级以上知识产权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知识产权工作的主管部门,依法负责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商业秘密的保护和促进工作。县级以上版权主管部门依法负责著作权的保护和促进工作。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林业和草原部门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和促进工作。发展改革、教育、科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公安、司法行政、财政、人力资
4、源社会保障、商务、卫生健康、金融监督管理、海关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紧密配合、信息共享、保障经费,做好知识产权工作。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部门统称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第七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地区特点和优势,加强对地理标志的保护和运用,支持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地理标志商标注册、产品登记,完善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制度,促进地理标志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绿色发展、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普
5、及知识产权知识,增强全社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崇尚创新、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设立知识产权奖项。鼓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优秀知识产权项目、知识产权权利人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先进工作者和优秀社会参与者给予表彰奖励。第九条自治区人民政府推进知识产权东西部对接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拓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知识产权文化交流,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全面深化知识产权领域的交流合作。自治区人民政府拓宽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合作渠道,做好“一带一路”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工作;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知识产权合作项目以及协同制度研究。第二章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第十条县
6、级以上人民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及有关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推动建立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与社会共治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保护机制。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查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著作权、植物新品种等领域的知识产权违法行为。第十一条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完善案件受理移送、调查取证、证据互认及应急联动等工作机制,协调配合跨区域联动查处假冒、侵权案件。第十二条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行使知识产权时,不得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第十三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当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保护与执
7、法,加强网络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第十四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制度,完善维权援助工作体系,指导行业组织、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为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提供维权事务咨询、纠纷解决方案等公共服务。第十五条鼓励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向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举报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举报应当有明确的举报对象,并提供被举报人涉嫌违法的初步线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将举报人个人信息、举报办理情况等泄露给被举报人或者与办理举报工作无关的人员。自治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应当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公开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处理并答复收到的投
8、诉、举报。自治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违法举报奖励机制,具体办法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另行制定。第十六条自治区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依申请处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作出行政裁决前,符合行政调解条件的,可以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行政裁决。自治区、设区的市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县级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并定期对行政裁决情况组织评估。国家对知识产权行政裁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七条应当事人的请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权,可以就侵犯知识产权的赔偿
9、数额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国家对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十八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查处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时,对可能需要承担行政责任的当事人,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情况;(二)对当事人涉嫌违法行为的场所进行现场检查;(三)查阅、复制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电子数据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四)检查与涉嫌违法活动有关的物品,抽样取证;(五)对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依法先行登记保存;(六)依法采取相关查封或者扣押措施;(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依法行使前款规定职权
10、时,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第十九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加强对侵权集中领域和易发风险区域的监督检查。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应当执行与司法裁判相统一的行政执法标准。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应当共同促进行政执法和司法裁判的有效衔接,推动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信息共享。第二十条对专业技术性强的知识产权案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选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调查官,参与知识产权案件办理,为查明案件技术事实提供咨询、出具技术调查意见和其他必要技术协助。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调查官选聘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自治区知识产
11、权管理部门与自治区司法机关另行制定。第二十一条鼓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工作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工作规范,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对行政裁决、行政执法、司法审判、仲裁调解等的专业技术支撑。.第二十二条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在查处知识产权违法行为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在作出移送决定之时起二十四小时内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办理涉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时,认为不构成犯罪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在作出不予立案或者撤销案件决定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第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
12、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落实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繁简分流,促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程序衔接,提高审判质效。加强自治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智慧法院建设,充分利用跨区域知识产权远程诉讼平台,实现信息化建设与知识产权审判深度融合,落实知识产权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将知识产权案件全面纳入调解平台。第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情节严重的故意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依法判令侵权人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第二十五条知识产权纠纷经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审查,并作出是否确认的决定。当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宁夏回族 自治区 知识产权保护 促进 条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9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