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docx
《2023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2023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篇1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东方之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七年级第13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之综合欣赏课东方之珠。本单元以祖国统一”为题材,本课时主要包含”回归“和“盼归”两个部分,以“同为炎黄子孙”、“浓浓的思乡情怀“抒发“回归“、“盼归“、“渴望统一”的爱国情感。歌曲以含蓄而富于诗意的语言描绘了香港的地理位置、历史沧桑和迷人的夜色,并拟人化地表现了人们对香港的无比眷恋。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单元的安排上来讲,前面已经学了七子之歌一一澳门这篇课文,对如何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感做了很好的铺
2、垫。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需要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歌曲在本单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二、教学目标:根据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结合教材,我确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香港的地理位置,人文及相关的历史知识。技能目标:欣赏东方之珠,能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并在学唱、思考、讨论、探讨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情感目标:能够用歌声体验期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我将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设置为:突出本单元“祖国统一”的思想教育主题,深刻体验歌曲中
3、所蕴含的思归、盼归的真切情感。四、说教法:现在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师生互动为特征的学习共同体,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从而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索。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教授本课时,我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性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体验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而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五、学情分析:这节课我是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的。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步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本校地处农村学校,学生的知识面普遍较窄,音乐素质相对较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
4、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接受音乐的美感与音乐知识。六、设计思路:本单元的教育主题为: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期盼祖国早日实现统一。音乐是情感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音乐的美感。本课时包含”回归和“盼归”两个部分,因而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听、唱歌曲东方之珠,并在学唱、讨论、思考、探究的过程中,深刻体验歌曲中”依恋祖国、渴盼回归”的思想内涵;在师生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里,通过实践、对歌曲的再表现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七、说教学过程1 .
5、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古希腊学者普罗塔尔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创设情境,就好比是一把打开学生知识大门的钥匙,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使他们愉快的进入学习。教学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视频,同时提出问题:”这是发生在什么时间的一件什么事?”众所周知,多媒体课件非常直观、形象,而且视觉冲击力强,它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紧紧抓住孩子们的心,从而将他们的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相信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很快就能找到答案,而且能够自然而然的记住“香港回归”
6、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也对香港产生了好奇心。紧接着,我对香港的地理位置和相关历史稍作介绍,使学生对香港有个感性的认识。2 .”走进香港”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决是兴趣。”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那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香港一定充满兴趣。这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导游的身份,结合图片带领学生”游览”香港,让学生对香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并引出本课的课题一一东方之珠。3 ,欣赏歌曲东方之珠(1)视听结合,整体感知让学生随着多媒体画面完整地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音
7、乐所表现的意境。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声像一体、形神兼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对音乐所描绘的景象产生联想和想象。通过视听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借机引导:”这么美丽的地方,作者是怎样描述它的呢?”待学生欣赏完后,让学生谈谈对歌曲的感受,并适当的给予肯定。(2)熟悉旋律,教师自弹自唱,学生跟着哼唱。(师生互动)(3)分析歌曲,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以下问题:A.把你听到的优美抒情的旋律,用横线画出来,并用个符号表示这部分。B.把你听到的比较激昂的旋律,用波浪线画出来,并用个符号表示这部分。C.说说这两个部分分别描述了什么?D.歌曲中最能够表达作
8、者内心情感的是哪个部分?如何理解其含义?在这个环节中,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蕴含的”思归、”盼归“、渴盼统一”的思想感情,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这首歌曲是作者在香港回归之前创作的,香港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被英国占领了150多年,不能与祖国母亲团聚。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离开自己的妈妈那么多年,心情会怎样呢?请个别学生谈谈感受,以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体会“思归“、盼归”的情感。尤其是歌词中”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多次的强调,深刻地揭示了香港同胞同为炎黄子孙,渴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爱国之情,从而将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奉献给亲爱的祖国。”自主、合
9、作、探究”,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部分中,我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交流、合作、探讨、学习,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出看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5 .实践活动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1)在充分了解香港的基础上,教师弹琴,男女对唱表演,高潮部分大家一起唱。(在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里,通过对歌曲的演唱,再表现等激发学
10、生的爱国情感。)6 .拓展(1)欣赏香港回归十周年主题曲一一始终有你(简要介绍香港回归十年间的变化)7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8 .趣味作业,展示个性(1)爱写作的你,不妨写写你游香港的感受;(2)爱画画的你,不妨画一画你对香港的印象;(3)爱搜集资料的你,不妨到网上搜一搜与香港有关的资料与大家分享。(这样的趣味作业,在很大程度上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了独特的个性,同时也培养了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2023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篇2交响音乐是音乐中的高级形式,也是人们难以接近的高雅音乐,小学生更是如此。但是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和憧憬。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交响音乐,消除”
11、高雅音乐高高在上”的心理障碍,轻轻松松地接近交响音乐,步入音乐的殿堂,感悟音乐的无穷魅力,正是本堂课的教学定位。一、教材分析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教科书试用版,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神奇的童话”中的一首欣赏曲目。是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笛卡斯创作于1897年。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魔法师的弟子全曲分为序奏、谐谑曲、和结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较慢,9/8拍。由小提琴和单簧管先后奏出两个动机,描写了魔法师轻声咕哝,诵念咒语的情景。第二部分是由谐谑曲组成的主体部分,诙谐、跳跃的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扫帚拎水的情景,同时也使
12、人联想到魔法师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态。在这一部分里,拎水的主题不断的展开、升华,气氛越来越热烈,使人仿佛看到没有学会解除魔法咒语的弟子在滔滔不绝的流水面前,手足无措的慌张神情。结束部分由铜管奏出的号角性的音调,表示魔法师回来了。于是,乐曲又恢复到平静。二、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正处在小学向中学的过渡阶段,接受了近六年的音乐学习,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能听辨部分乐器的音色,能听辨简单的多声部音乐,而且小学生的心理却更具幻想,具有欣赏交响音乐的基础,是本堂课的一个有利因素,但是对音乐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而确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情感目标:
13、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感悟音乐魅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2,能力目标:初步学习欣赏交响乐的方法,提高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3.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和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教学重难点是:能听辨魔法师的弟子的主题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四、障碍分析及突破策略在本堂课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可能出现的阻碍学生欣赏音乐的障碍:(一)由于学生对高雅,严肃的交响音乐非常陌生,加上对西洋乐器也不熟悉,学生不容易听辨各种乐器的音色以及主奏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因此在介绍音乐的结构时,我分别展示各种主奏乐器的图片和音色,为后面的听辨打基础。这一点将在后面的教学流程中
14、详细说明。(二)由于音乐主题在整个乐曲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并且每次出现的速度、力度、和情绪都不同,甚至有时是主题的变化和展开,学生很难听辨准确,为此,我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我在介绍拎水的主题时,引导学生唱熟主题。二是结合视频、图片,我在影片中关键的地方加上提示性的字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便于引导学生听辨各次主题。并且将每次出现的主题进行对比,从而得出每一次主题的不同之处。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教学理念音乐新课标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见,上好音乐欣赏
15、课,对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同时指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生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为了落实和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一)童话激趣、引入新课孩子们都喜欢童话故事,本堂课我以孩子们讲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引入新课,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因为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喜欢幻想进入神奇的童话世界,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将高雅的交响音乐与神奇的童话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容易接近交响音乐,为本课的
16、学习创设一个活泼有趣的心理氛围。(二)介绍作品、作者、及时代背景。主要让学生知道:魔法师的弟子是一首童话交响诗,作者是迪卡斯,魔法师的弟子是他创作于1897年,乐曲以德国文学家歌德(17491832)的叙事诗魔法师的弟子为题材。音乐有生动的节奏和绚丽的配器,是他最具独创性的代表作品,被德彪西誉为一部”作曲法讲义”。然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他们最喜欢的节目主持人董浩叔叔和金龟子姐姐讲的故事,这样,就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乐曲表现的意境中,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进一步聆听音乐的欲望。(三)了解结构、认识乐器听完了故事,接下来就该介绍乐曲的结构:全曲分成序奏部、谐谑曲、和结尾三个部分。1.序奏:小提琴和单簧管
17、演奏,分别出示两种乐器图片及声音,要求学生听辨它们的音色。2 .谐谑曲:大管演奏,首先出示大管图片及声音。接着出示拎水的主题(演奏)。这个主题生动的描绘了扫帚取水的情景。由于音乐的主题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很多,学生不好把握。这里,我引导学生唱熟音乐的主题,然后通过聆听,在音乐中找出主题,使学生有重点地聆听音乐。3 .结尾:铜管乐演奏,出示铜管乐家族成员。听辨它们的音色。(四)运用媒体、视听结合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不分国界,可以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情感。音乐又是是听觉的艺术,再复杂多变的花样,到头来,聆听才是欣赏音乐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这里,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由中国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诗魔法师的弟
18、子,做到视听结合,既欣赏了音乐,又了解了交响乐队的一些基本知识。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这里,我要求同学们听到每一次出现主题时,能否模仿一下扫帚拎水的动作?或者用其他的动作表现出来?这样便将音乐语言和同学们的形体语言结合起来,更加便于理解音乐。(五)合作学习、讨论探究在突破本课的难点时,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问题:(1)拎水的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次?(2)它主要由什么乐器演奏?(3)每次在力度、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从而得出答案:随着音乐情绪的发展,拎水的主题力度一次比一次
19、强,速度一次比一次快,音乐情绪越来越紧张,象征着情况越来越危急!(六)课堂小结在这里,我提出了一个思考题:欣赏了童话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这个思考题,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生活中,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品格陶冶。六、教学特色(一)充分利用视频、字幕和图片,结合故事情节将严肃、高雅、难以接近的交响音乐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二)充分利用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视听结合。学生在音乐审美的过程中能获得愉悦的感受与积极的体验。总之,本节课,我将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将抽象的交响音乐变成易于接近的童话故事,唤起学生对交响音乐的热情向往,提高对音乐艺术的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大班 音乐 说课稿 范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9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