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葡萄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
《11 葡萄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 葡萄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葡萄沟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葡萄沟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家乡”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本文文质兼美,围绕总结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展开四个方面的内容:水果多而鲜;葡萄五光十色;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色鲜味甜。读之不仅让人对葡萄沟心生向往,更对那里的老乡充满了喜爱之情!【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随文识字,渗透字理,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茂
2、密、晾房”、“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 .阅读与理解:以读促悟,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从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之情,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 .交流与表达: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将以往积累的语言和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并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有效仿写,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4 .梳理与探究:通过学习,明白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教学重点】渗透字理,依据字理识字析词,理解课文,感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学难点】1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2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3、】(一)导入,走进葡萄沟1、同学们,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家乡”,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在鹳雀楼登高望远,在庐山感受瀑布的壮丽辽阔,在黄山见识怪石嶙峋,在宝岛台湾领略日月潭的秀丽景色,今天,我们还要走进新疆吐鲁番地区,聪明的你知道是哪里吗?2、找生读课题。3、请你观察“沟”这个字,猜一猜它和什么有关(三点水,和水有关),是指人工挖掘的水道或天然形成的水道,你还能给沟找个朋友吗?(水沟、河沟、山沟)任务一:预习情况我交流课文中是葡萄沟,接下来1、请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思考: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2、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啊?(4个),你和他标的一样吗。3、读完课文,谁想来说说葡
4、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文中也有一句话提示了你,谁找到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课文已经读流利了,老师相信这些词语宝宝也一定难不到你。谁来试着读一读这些词语。预设:钉容易读成一声,师领读。4、你们真是太棒了,接下来我请一位小老师来领读。5、让我们来开一列小火车吧,这列小火车开的又平又稳6、出示标红的字:这些红色的字就是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同桌两个再互相读一读7、出示第一个长句子,读好“热情好客”词语读好了,句子也难不倒你。这个长句子,谁来读?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四字词语是(热情好客),好还是个多音字呢,谁给好组词。8、出示第二个人长句子,读好多音字:分、干多音字难不倒大家,第二个长句子谁有信心读好?谁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葡萄沟 第二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第二 课时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_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9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