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立体定向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ppt
《脑立体定向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立体定向内窥镜技术的临床应用.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神经内窥镜的临床应用,前言,神经外科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大体神经外科到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现已近于完成,下一步迈向微侵袭神经外科则是个当代的课题。”1992年,德国学者Hellwig和Bauer首先提出微侵袭神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Neurosurgery)这一概念,当时即指神经内窥镜技术(Neuroendoscopy)。1993年,第一届国际微侵袭神经外科会议在德国召开,我科论文为中国唯一入选论文。由于现代神经内窥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度高、康复快、费用低廉等优点,已成为近10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内最为活跃发展最快的分支之一。,神经内窥镜手术历史回顾,1910年,芝加哥泌尿
2、外科医生Victor Darwin Lespinasse(18781946)使用小的膀胱镜对两例婴儿脑积水进行双侧脉络丛烧灼,1例术后死亡,1例存活5年。此为内窥镜在神经外科领域的最早尝试。(Neurosurgical Surgery 1936,p405),神经内窥镜手术历史回顾,1922年,美国神经外科医生Walter E.Dandy(18861946)确立并首先使用“脑室镜”这一新名词(Cerebral ventriculoscopy.Bull Johns Hopkins Hosp 33:189,1922)。在膀胱镜直视下行脉络丛烧灼,但手术未取得完全成功,后改行开放手术。,神经内窥镜手术
3、历史回顾,1923年,Mixter用尿道镜首次(对9个月的婴儿)实施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1931年,Burman首次用内窥镜观察椎管内结构。1934年,Putnam在脑室镜中使用特制的双极电凝。1946年,Scarff使用的脑室镜已具备现代神经内窥镜的雏形,包括照明、冲洗和操作系统。1959年,Scarff报道39例神经内窥镜脑积水手术患者长期随访结果,18例患者死亡,其余效果也不佳。,神经内窥镜手术历史回顾,当时内窥镜效果差的主要原因是:严重脑损伤、热透射、难以控制的脑水肿、脑室的过度冲洗、脑室过度塌陷引起严重出血以及颅内感染等。特别是脉络丛电凝时热辐射向基底节扩散,导致了
4、致命性损伤。如此疗效难以令人满意,使该技术难得研究推广。,神经内窥镜手术历史回顾,1974年,Prott报告用直径5mm的内窥镜经迷路入路观察桥小脑角区。1977年,Crue用直径1.7mm的纤维内窥镜成功地观察了枕大池。同年,Apuzzo用侧视角Hopkins内窥镜在手术中观察鞍内病变、Wills环上的动脉瘤和退变的腰椎间盘。,神经内窥镜手术历史回顾,1978年,Fukuskima报告用直径1.45mm的内窥镜在人尸上观察了枕大池、桥小脑角、C1-2蛛网膜下腔和Meckel腔。1983年,Apuzzo报告CT导向的立体定向内窥镜在诊治颅内占位性病变方面的应用。1985年,Auer用直径6mm
5、的内窥镜行脑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窥镜手术历史回顾,此后,神经内窥镜逐步发展,并同立体定向技术、术中B超导向技术、激光技术以及超声吸引器等融合,联合使用,使内窥镜具备了定位准确、创伤小、功能多的特点,治疗效果越来越好,治疗范围越来越广。,神经内窥镜手术历史回顾,1988年,Auer正式将其命名为内窥镜神经外科(Endoneurosurgery)。标志着神经内窥镜技术已发展成为具有临床特色的独立的分支学科。90年代以来,随着立体定向技术和高清晰影像检查技术的普及,更重要的是神经导航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床应用,神经内窥镜的应用发展进一步加快。,神经内窥镜手术历史回顾,我国神经内窥镜的应用起始于1
6、993年,海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大庆油田总医院、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新疆军区总医院、山东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开封第一人民医院、安徽省淮南市朝阳医院等都有相关文章发表,其中海军总医院和北大医院有文章在国外期刊发表。取得了一定临床经验。,神经内窥镜手术历史回顾,我科2000年开始临床应用神经内窥镜。到目前,已实施下列神经内窥镜手术和神经内窥镜辅助下手术:脑积水 第三脑室胶样囊肿 蛛网膜囊肿 高血压脑出血 脑室内出血 斜坡胆脂瘤 经口鼻-蝶垂体瘤切除等,神经内窥镜及其附属设
7、备,目前世界上使用的神经内窥镜主要由德国、美国和日本生产,大体上分硬质内窥镜和可弯曲的纤维内窥镜两种。后者主要用于术中检查和观察。,神经内窥镜及其附属设备,经典的硬质神经内窥镜镜鞘有照明和光纤通道、液体冲入通道、吸出通道和手术器械通道四个通道组成。手术器械通道一般尽可能宽大,直径23mm,可通过特制的活检钳、异物抓钩、显微剪刀、双极电凝、各种激光光导纤维和特制的CUSA管芯。神经内窥镜的外径过大则失去微侵袭意义,最大不超过8mm,国外神经内窥镜的外鞘多为4.5mm和6mm。更细的纤维内窥镜多用于检查,没有工作道。神经内窥镜的长度多为2030cm,可与立体定向仪配套使用。内窥镜有多种视角,0,3
8、0,90和120等用途各异。照明系统采用高亮度冷光源。内窥镜直接与摄像系统连接,术中TV监视。,神经内窥镜及其附属设备,神经内窥镜的主要附属设备包括立体定向仪、单极或双极高频电凝器、激光和CUSA等。立体定向仪利于术中准确定位;电凝仪是基本止血工具;管芯口径较细的CUSA有助于清除硬质血块和实性肿瘤;各种激光(半导体激光、钬激光等)用于术中止血和气化组织。内窥镜的固定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与床旁固定的自持牵开器连接固定,另一种是借助于立体定向仪固定。,神经内窥镜手术操作,1.脑实质内:如脑内异物取出、小的囊性或实性肿瘤的活检或切除、脑脓肿、脑寄生虫病病变切除以及脑血肿清除等。手术采用全麻,偶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立体 定向 内窥镜 技术 临床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92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