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
《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观察动物1鲫鱼与青蛙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2 .让学生把握观看生物外形的大体方式。3 .培育观看、记录、归纳,判定的能力。4 .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发联想,想象;了解鲫鱼与青蛙变态发育进程的不同。5 .培育学生从小酷爱小动物,酷爱自然的高贵情操。6 .在学习观看中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生长、发育,变态进程方面的科学知识。教学重点: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和它们的变态的区别。教学难点:熟悉什么是两栖类,什么是鱼类如何区别它们。教具预备:1 .十个白色的玻璃瓶子。(并别离编上编号,五个为1号,五个为2号)2 .把蝌蚪和小鱼
2、分养在玻璃瓶子里。3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窗们,咱们生活在农村,对小鱼,小虾,蝌蚪这些小动物是超级熟悉的,是常常看到的,它们的生活环境咱们也很清楚,它们都生活在水池里或是水沟里。但它们和长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你们有没对它们进行饲养过或是观看过呢?从中你们熟悉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们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好吗?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有关“小鱼和蝌蚪”这些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希望同窗们和我一路来认真学习。(板书课题:9.鲫鱼与青蛙)二、教学新课:1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窗们,考虑到你们的人身平安,课前教师没有要求你们去捕捉蝌蚪和小鱼进行观看并作好记录。此刻请同窗们看看
3、教师饲养在这些编号不同的瓶子里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是如何游动的?它们有什么一起的地址和不同的地址?2 .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让学生先观看1号瓶子里的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那个1号瓶里养的是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B.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板书: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眼睛黑黑的)2)引导学生观看讲义中的插图,提问:A.图中画的是什么?和教师养在那个1号瓶子里的蝌蚪是不是一模一样呢?B.蝌蚪和小鱼长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窗们观看讲义第二幅插图。(指导学生观看讲义插图)3)让学生观看2号瓶里的小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这2号瓶里养的又是什么?
4、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和1号瓶里养的小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址?B.它们的样子和蝌蚪一样吗?C.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请说说看。(板书:小鱼脑袋不那么圆,尾巴不细不长,眼睛有个眼圈,游起来快)4)让学生认真观看1号与2号中的小动物,教师提出活动要求。A.看看两个瓶子里的小动物,找出它们一起的地址与不同的地址,然跋文录下来。1.蝌蚪和小鱼在外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2 .让学生把握观看生物外形的大体方式。3 .培育观看、记录、归纳,判定的能力。4 .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发联想,想象;了解鲫鱼与青蛙变态发育进程的不同。5 .培育学生从
5、小酷爱小动物,酷爱自然的高贵情操。6 .在学习观看中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生长、发育,变态进程方面的科学知识。教学重点: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和它们的变态的区别。教学难点:熟悉什么是两栖类,什么是鱼类如何区别它们。教具预备:1 .十个白色的玻璃瓶子。(并别离编上编号,五个为1号,五个为2号)2 .把蝌蚪和小鱼分养在玻璃瓶子里。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窗们,咱们生活在农村,对小鱼,小虾,蝌蚪这些小动物是超级熟悉的,是常常看到的,它们的生活环境咱们也很清楚,它们都生活在水池里或是水沟里。但它们和长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你们有没对它们进行饲养过或是观看过呢?从中你们
6、熟悉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们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好吗?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有关“小鱼和蝌蚪”这些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希望同窗们和我一路来认真学习。(板书课题:9.鲫鱼与青蛙)二、教学新课:1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窗们,考虑到你们的人身平安,课前教师没有要求你们去捕捉蝌蚪和小鱼进行观看并作好记录。此刻请同窗们看看教师饲养在这些编号不同的瓶子里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是如何游动的?它们有什么一起的地址和不同的地址?2 .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让学生先观看1号瓶子里的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那个1号瓶里养的是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B.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板书
7、: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眼睛黑黑的)2)引导学生观看讲义中的插图,提问:A.图中画的是什么?和教师养在那个1号瓶子里的蝌蚪是不是一模一样呢?B.蝌蚪和小鱼长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窗们观看讲义第二幅插图。(指导学生观看讲义插图)3)让学生观看2号瓶里的小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这2号瓶里养的又是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和1号瓶里养的小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址?B.它们的样子和蝌蚪一样吗?C.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请说说看。(板书:小鱼脑袋不那么圆,尾巴不细不长,眼睛有个眼圈,游起来快)4)让学生认真观看1号与2号中的小动物,教师提出活动要求。A.看看两个瓶子里的小动物,找出它们一起的地
8、址与不同的地址,然跋文录下来。L蝌蚪和小鱼在外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真观看,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2 .让学生把握观看生物外形的大体方式。3 .培育观看、记录、归纳,判定的能力。4 .培育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发联想,想象;了解鲫鱼与青蛙变态发育进程的不同。5 .培育学生从小酷爱小动物,酷爱自然的高贵情操。6 .在学习观看中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生长、发育,变态进程方面的科学知识。教学重点:熟悉两栖类和鱼类的一起特点和它们的变态的区别。教学难点:熟悉什么是两栖类,什么是鱼类如何区别它们。教具预备:1 .十个白色的玻璃瓶子。(并别离编上编号,五个为1号,五个为2号)2 .
9、把蝌蚪和小鱼分养在玻璃瓶子里。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同窗们,咱们生活在农村,对小鱼,小虾,蝌蚪这些小动物是超级熟悉的,是常常看到的,它们的生活环境咱们也很清楚,它们都生活在水池里或是水沟里。但它们和长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你们有没对它们进行饲养过或是观看过呢?从中你们熟悉到了什么?等一下请你们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好吗?今天咱们一路来学习有关“小鱼和蝌蚪”这些小动物的相关知识,希望同窗们和我一路来认真学习。(板书课题:9.鲫鱼与青蛙)二、教学新课:1 .教师谈话导入新课:同窗们,考虑到你们的人身平安,课前教师没有要求你们去捕捉蝌蚪和小鱼进行观看并作好记录。此刻请同窗
10、们看看教师饲养在这些编号不同的瓶子里的小动物,看看它们是什么?是如何游动的?它们有什么一起的地址和不同的地址?2 .引导学生进行观看:(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1)让学生先观看1号瓶子里的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那个1号瓶里养的是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的外形有什么特点?B.它们是什么样子呢?(板书:蝌蚪脑袋圆圆的,尾巴长长的,眼睛黑黑的)2)引导学生观看讲义中的插图,提问:A.图中画的是什么?和教师养在那个1号瓶子里的蝌蚪是不是一模一样呢?B.蝌蚪和小鱼长相有什么不一样,请同窗们观看讲义第二幅插图。(指导学生观看讲义插图)3)让学生观看2号瓶里的小动物,教师提出问题:A.这2号瓶里养的又是
11、什么?咱们一路来观看,看看它们和1号瓶里养的小动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址?B.它们的样子和蝌蚪一样吗?C.你们是如何看出来的?请说说看。(板书:小鱼脑袋不那么圆,尾巴不细不长,眼睛有个眼圈,游起来快)4)让学生认真观看1号与2号中的小动物,教师提出活动要求。A.看看两个瓶子里的小动物,找出它们一起的地址与不同的地址,然跋文录下来。1.蝌蚪和小鱼在外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址?2蜻蜓与麻雀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2课。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实践活动到户外去观察”、“活动2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活动3寻找蜻蜓和麻烦的伙伴”等五个教学
12、环节。本课教学情景导入从“麻雀和蜻蜓都会飞,为什么麻雀是鸟而蜻蜓不是”的问题,驱动学生以麻雀和蜻蜓为具体观察个例,探究鸟类和昆虫的一般特征。”活动1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从蜻蜓和麻雀的都会飞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两者的翅膀有哪些不同,初步获取蜻蜓和麻雀不是同一类别动物的信息。”活动2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在“活动1”基础上引导学生从翅膀的比较观察延伸至全身的比较观察,进一步引导获取蜻蜓和麻雀的不是同种动物的更多证据,并初步归纳两种动物的身体外形特征。“活动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探究的视野,到大自然中寻找与蜻蜓或麻雀相似的动物,归纳与蜻蜓或麻雀相似的动物具有共同的身体特征,从而初步认
13、识鸟类或昆虫的一般共同特征,并能以此对周围的动物进行辨别。”实践活动到户外去观察”旨在于引导学生走出实验室到自然界中进行自然观察,发现自然环境中蜻蜓或麻雀等更多昆虫或鸟类动物的更多特征,获取更多有用的科学信息,丰富他们对动物的认识。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小动物非常感兴趣。蜻蜓和麻雀(树麻雀)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小动物,它们都会飞。不少学生已经知道蜻蜓是昆虫,麻雀是鸟。但为什么同样都会飞,蜻蜓和麻雀却属于不同类别的动物呢?具有什么特征的动物才是昆虫?具有什么特征的动物才是鸟?对这些问题,学生未必深入思考过。本课以麻雀和蜻蜓为个例引导学生一系列的探究,通过观察和比较归纳鸟类和昆虫的一般特征。三年的
14、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认知上比较依赖具体的事物,他们的归纳能力还需建立在具体的、形象的直观素材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标本、图片和视频等直观的资料,为学生的进行思考提供必要的思维支架。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对动物的敏感期。他们对自然观察活动非常感兴趣。但由于年龄特点,他们的观察比较无序,安全意识也比较弱。因此,在开展户外活动时,还需教师和家长进行引导和陪同。三、教学目标1 .能应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探究蜻蜓和麻雀的不同特征;2 .能描述昆虫或鸟类的一般特征,并根据该类动物的特征判断某种动物是否属于昆虫或鸟类;3 .初步感知动物的多样性,对
15、研究动物的分类感兴趣;4 .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观察,珍爱身边的小动物。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比较的探究技能,初步归纳蜻蜓和麻雀的一些主要特征。教学难点:对蝙蝠进行分类。六、教学准备蜻蜓和麻雀的标本、活动手册、PPT课件、标有序号的各种鸟类和昆虫的彩图卡片,放大镜、观鸟望远镜。7、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L展示与讲述:郊外的草地上,蜻蜓飞舞,麻雀在啄食草地上的种子吃。四个小学生琪琪、妍妍、彬彬、波波刚好到这里玩耍,吓得麻雀和蜻蜓纷纷飞起。媒体:本课情境图片。2.提出问题:麻雀和蜻蜓都会飞,为什么麻雀是鸟而蜻蜓不是?(二)活动探究1.活动1:比较蜻蜓和麻雀的翅膀媒体:蜻蜓和麻雀的标本问
16、题:蜻蜓和麻雀都会飞,都有翅膀。它们的翅膀一样吗?活动:观察蜻蜓和麻雀的标本,比较它们的翅膀有哪些不同。交流: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哪些不同。小结:蜻蜓和麻雀的翅膀有很多不同。蜻蜓的翅膀有2对,膜质,光滑,透明,有脉纹,较薄,无骨骼,不可伸展。麻雀的翅膀只有1对,外披羽毛,较厚实,内有肌肉和骨骼,可伸展。2.活动2:观察蜻蜓和麻雀的外形媒体:蜻蜓和麻雀的标本、活动手册。问题:除了翅膀外,蜻蜓和麻雀在外形上还有哪些不同?活动:观察蜻蜓和麻雀的身体各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并把观察发现记录在本课活动手册第1个任务中。交流:汇报观察发现,描述蜻蜓和麻雀的身体外形特征。小结:蜻蜓的身体分为
17、头、胸、腹三个部分,头部长有触角、复眼,胸部长有2对翅膀,3对足;麻雀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翅膀和足)、尾五个部分。头部长有眼、喙等器官。体表覆盖着羽毛。3.活动3:寻找蜻蜓和麻雀的伙伴(1)与蜻蜓和麻雀相似的动物各具有什么特征问题:在自然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些与蜻蜓相似,有些与麻雀相似。你能找到它们吗?媒体:PPT出示蜜蜂、蝴蝶、啄木鸟和翠鸟等动物的图片。活动:观察比较蜻蜓、麻雀和蜜蜂、蝴蝶、啄木鸟和翠鸟等动物,将它们分成与蜻蜓相似的、与麻雀相似的两类动物,并归纳这两类动物的共同特征。交流:分类结果和分类依据。总结:与蜻蜓相似的动物身体都分为3个部分,长有2对翅膀、三对足。这
18、类动物属于昆虫。与麻雀相似的动物,体表覆盖着羽毛,有一对翅膀,属于鸟类。(2)判断哪些动物是昆虫,哪些动物是鸟类问题:你能判断下面哪些动物是昆虫还是鸟类吗?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媒体:苍蝇、瓢虫、家鸡、太阳鸟、蝗虫、蝙蝠、缝叶莺、蚱蟠、喜鹊的彩图卡片。活动:根据鸟类和昆虫的一般特征给翠鸟、苍蝇、瓢虫、家鸡、太阳鸟、蝗虫、蝙蝠、缝叶莺、蚱螃、喜鹊等动物进行分类,并完成活动手册第2个任务。交流:分类结果和分类依据。总结:自然界中有很多动物与蜻蜓相似,它们身体都分为3个部分,长有2对翅膀、三对足。这类动物属于昆虫。与麻雀相似的动物,体表覆盖着羽毛,有一对翅膀,屈于鸟类。蝙蝠也会飞,但它既不是昆虫,也不
19、是鸟类,那么它属于什么动物呢?我们课后可以查阅资料进行了解。4.课后实践活动:到户外进行自然观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请在家长的陪同下,到户外观察蜻蜓和麻雀等更多昆虫和鸟类动物。鸟类3壁虎与小猫【教材分析】本节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壁虎、小猫为例,先从动物不同的运动方式入手,对爬行动物(代表动物为壁虎)与哺乳动物(代表动物为小猫)两种动物类群的异同的基础上,归纳出这两类群动物的基本特征。本课设计了“观察壁虎和小猫的运动方式”、“观察壁虎和小猫的外形”、“壁虎小猫找亲戚”三个活动,让学生在以小组为单位的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对图片
20、资料、实物或标本、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材料的观察,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学习知识,提高探究的能力。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不同,激发学生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都可以看到壁虎和小猫,有的学生家里养有小猫,对它们已经比较熟悉,但是否是同一类动物,学生们就不太理解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壁虎和小猫,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能力与方法目标:1、培养观察、记录、归纳、判断的能力。2、学习比较的方法。3、学习通过研究代表动物而归纳出该类动物一-般特征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乐于与人合作。2、培养爱护小动物的情操。【教学重
21、难点】通过比较观察壁虎和小猫的运动方式和外形的不同,认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教学准备】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标本、图片若干,课件,壁虎和小猫的实物,放大镜,实验汇报表。【设计理念】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行探究,经历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全员参与合作完成,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大家知道哪些动物是在陆地上,这些在陆地上的动物是同一类动物吗?2、学生自由回答。3、结合学生的回答交代本课探究任务:壁虎和小猫都生活在陆地上,都能用四肢行走,它们是同一类动物吗?二、观察
22、对比,收集事实。1、活动1:观察壁虎和小猫的运动方式。1)谈话:壁虎和小猫都生活在陆地上,靠什么行走?(四肢),它们的身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2)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猜想。3)各小组运用标本、图片、实物对壁虎和小猫进行观察,并把我们的想法写在课本记录表上。(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交流。5)小结评价。2、活动2:观察壁虎和小猫的外形。1)谈话:壁虎和小猫外表上只是它的运动方式不同吗?外形上还有其它不同吗?我们来继续观察它们的其它部位,可以按怎样的顺序来观察呢?2)引导学生了解观察顺序(要求能从整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观察)。3)指导学生分小组自由观察壁虎和小猫身体的各个部分,并填写实验
23、记录表较现(教师巡视指导)实验记录表班别名:年月日外形的比壁虎小猫身体各部分身体表面通过观察,我发4)组织学生表达与交流。5)结合学生汇报情况小结评价。3、活动3:壁虎小猫找亲戚。1)出示一些标本或图片,让学生说说它是壁虎还是小猫的亲戚,为什么?2)玩给壁虎和小猫找亲戚的游戏(让学生把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图片贴在一起)。3)展示交流。4)结合分类情况讨论两类动物外形上的共性,认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三、拓展延伸,开阔视野。观察有关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生活,有什么有趣的事情?4草地里的小动物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观察动物”的第4课。本课包括情景导入、”活动1藏在草丛里的小动物
24、”、“活动2藏在土壤里的小动物”、“实践活动寻找小动物的生活痕迹”等四个教学环节。“活动1”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草丛里的动物怎样生活,初步发现草丛里动物的多样性,同时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意识到生活在草丛中的小动物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活动2”主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生活在土壤里的小动物的身体特征,并归纳它们共同特征,从而初步知道这些小动物具有适应土壤生活的身体特征。“实践活动寻找小动物的生活痕迹”是该课课堂活动的延伸,旨在于鼓励学生主动亲近自然,寻找发现草丛里小动物生活的痕迹,培养他们热爱自然观察的环保意识。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粤教版 三年级 科学 上册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91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