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27.180F19DB61省地方标准DB61TXXXXXXXX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设计规范Codefordesignofrenewables-to-hydrogenprojects(征求意见稿)20XXXXXX 实施20XXXXXX发布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规定15水电解制氢系统15.1 一般规定15.2 工艺系统35. 3设备选择46储存系统76. 1一般规定76.2工艺系统86.3设备选择106.4工艺布置147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151.1 一般规定151.2 可再生能源容量配比151.3 接入系统161.4 4电气主接线171
2、.5 变压器171.6 6功补偿181.7 站用电系统181.8 配电装置181.9 过电压保护和接地191.10 电缆选择与敷设191.11 电气二次191.12 电气二次197. 13通信218仪表与控制系统217.1 一般规定217.2 自动化水平217.3 控制方式及控制室218. 4检测与仪表238. 5报警248.1 控制系统268.2 控制电源268.3 仪表导管、电缆及就地设备布置269给排水系统及消防2610建筑结构261.1 1一般规定261.2 抗震设计271.3 建筑设计271.4 地基与基础291.5 建(构)筑物结构2911暖通风及空调系统2912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3、2913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3013.1 一般规定3013.2 职业安全3013.3 职业卫生30图1典型压力型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2图2典型压力型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2图3可再生能源制氢站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框架结构20表1制氢系统能效等级3表2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原料水水质3表3碱性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液品质要求3表4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水质要求3表5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4表6设备、建筑物平米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Oi)6表7液氢容器与建筑物、构筑物等的防火间距7表8制氢装置报警优先级分布25表9建(构)筑物的安全等级划分27表10火灾危险性分类27表11防火间距(In)27表1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29
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陕西省能源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设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设计原则和方法。本规范适用于陕西省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工程的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
5、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3术语和定义3. 1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HydrogenproductionfromrenewabIeenergy使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发电力接入电解槽水电解制氢,并通过储氢罐设备存储为用氢用户提供氢能的过程。3.2水电解制氢Hydrogenproductionbyelectrolysisofwater在充满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入直流电,水分子在电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通过储氢罐设备存储为用氢用户提供氢能的过程。4基本规定4.1 可再生能源制氢设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相关
6、政策要求。4.2 可再生能源制氢设计应积极应用经运行实践或工业试验证明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材料和先进设备。4.3 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所在区域应有稳定、可靠、持续的可再生能源获得量。4.4 可再生能源制氢工设计的前应收集所在地区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基础资料4.5 可再生能源制氢设计应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条件,根据工程所在区域总体规划,并宜留有改建、扩建余地。4.6 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的扩建和改建设计应结合原有总平面布置、原有生产系统的设备布置、原有建筑结构和运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特点统筹考虑。4.7 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类型,应按下列因素确定:a)氢气站的规划规
7、模。b)当地氢源状况,制氢用原料及电力的供应状况。C)用户对氢气纯度及其杂质含量、压力的要求。d)用户使用氢气的特性,主要包括负荷变化情况、连续性要求等。e)制氢系统的技术经济要求、特性。f)工程所在地生态环境、消防、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交通运输的要求。5水电解制氢系统5.1.1 水电解制氢系统的主体设备为水电解槽,典型压力型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由碱性水电解槽、气液处理单元、压力检测单元、氢气纯化单元、氧气纯化单元、氢气罐、氧气罐组成,见图1;典型压力型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由碱性水电解槽、气液处理单元、压力检测单元、氧气干燥单元、氧气干燥单元、氢气罐、氧气罐组成,见图2。图1典型压力型碱性
8、水电解制氢系统图2典型压力型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5.1.2 水电解制氢系统工作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制氢系统所处的场所爆炸危险区域等级范围划分应符合GB50177和GB50058的有关规定,电气设施的设防等级应为1区。碱性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槽的工作温度宜为80C5C,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氧系统的工作温度宜为60C5Co5.2.1.1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a)设置压力调节装置,以维持水电解槽出口氢气与氧气之间的压力差值,宜小于0.5kPa.b)每套水电解制氢装置的氢出气管与氢气总管之间、氧出气管与氧气总管之间,应设放空管、切断阀和取样分析阀。c)水电解制氢系统应设有原料水制备装置,主
9、要包括原料水箱、原料水泵。原料水泵出口压力应与制氧系统工作压力相适应。d)水电解制氢系统设有碱液配制、回收装置。电解槽入口应设碱液过滤器。5.2.1.2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套水电解制氧装置的氢(氧)出气管与氢(氧)气总管之间,应设放空管、切断阀和分析取样阀;b)设有原料水制备装置,包括原料水箱、原料水泵等;原料水泵出口压力应与制氢系统工作压力相适应。5.2.1.3水电解制氢系统的电能消耗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电解制氢系统应符合GB/T19774的规定;b)制氢系统能效等级应按表1划分为3级,各级制氢系统单位能耗值不应低于表1的规定。表1制氢系统能效等级制氢系统类型能效
10、等级制氢系统单位能耗kWhmj制氢系统能耗值%小型(60m7h)14.57924.87435.169大型060m7h)14.38224.67734.9725.2.1.4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原料水水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采用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应符合GB/T2306及GB/T629的有关规定。表2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原料水水质名称单位指标电导率(25C)mS/m1铁离子含量mg/L1.0氯离子含量mg/L2.0悬浮物mg/L1.05.2.1.5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运行中,碱性水电解制氧系统电解液品质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电解液品质要求名称单位指标浓度a%27-32
11、CO含量mg/L100铁离子含量mg/L3注:a为浓度为采用KOH水溶液时。5.2.1.6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水质要求宜符合表4的规定。表4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水质要求名称单位指标电导率(25。C)mS/m0.IO可氧化物质含量(以0计)mg/L0.08吸光度(254nm,Icm光程)0.01蒸发残渣(105C2Omg/L1.0可溶性硅(以SiO:计)mg/L0.025.2.1.7冷却水的水压宜为0.15MPa0.35MPa。循环冷去表5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生U水的水质应符合表5的规定。目求名称单位指标pH(25oC)6.58.0氯离子含量mg/L200硫酸根含量mg/L200钙离子含量mg/L200
12、铁离子含量mg/L1.0离子含量mg/L1.0溶解硅酸含量mg/L505.2.1.8水电解制氢系统安全设施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电解制氢系统的氢气排空口前,应装设阻火器。b)阻火器的结构可采用砾石型、铜丝网型和波纹型。c)氢气阻火器应安装在靠近氢气排空口处。阻火器后的氢气管道应采用不锈钢管材,并设置防雨帽。d)水电解制氢系统应设置两路独立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以保障系统安全运行。e)在制氢系统箱体内排放的气体应该引到室外指定区域排放。f)压力泄放装置中安全阀的整定压力为1.05倍1.1倍工作压力,安全阀应符合GB/T12241的规定。5.3设备选择5.3.1主要设备5.3.1.1水电解槽5.
13、3.1.1.1水电解槽水电解制氢装置的型号、容量和台数,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5.3.1.1.2水电解槽是水电解制氢系统的主体设备,它的性能参数将决定水电解制氢的技术性能。水电解槽的性能参数、结构设计应以降低单位氧气的电能消耗、减少制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为基本要求。应合理选择水电解槽的结构形式、电解小室及隔膜的构造、涂层和材质。5.3.1.1.3水电解槽的氢气生产能力、纯度和杂质含量应按制造厂家的企业标准和用户的要求协商确定。5.3.1.1.4水电解槽电解小室的电极材质、涂层或催化剂等应根据电解槽类型/工作参数等因素确5.3.1.1.5当氢气站的供电电源波动或不连续时宜优先采用质子交换膜水电
14、解制氢装置。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中“电解小室”的极板基材宜采用钛板。负极侧可采用金属伯作为催化剂,正极侧可采用钉钺合金或他们的氧化物或混合物作为催化剂。5.3.1.1.6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槽以质子交换膜作为电解质,质子交换膜应具有足够化学稳定性以及质子交换能力,并保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一般要求膜材料致密不透气,厚度为150um250mo5.3.1.1.7密封垫片的选择应确保水电解槽在工作状态不渗漏,并能承受槽体开、停车时的工作状态变化。5.3.1.2压力容器5.3.1.2.1压力容器的材料、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应符合TSG21和GB/T150的相关规定。5.3.1.2.2各类压力容器的材
15、质选择,应充分考虑该容器氢侧和氧侧不同的使用要求和运行状态。5.3.1.3箱体5.3.1.3.1箱体内电气隔间应始终相对大气保持不小于5Pa的正压,并应根据箱体内部正压值、箱体的体积等确定排气量。5.3.1.3.2电气隔间与制氢隔间之间应采用无孔、洞的隔板分隔,当必须要穿孔时应在箱体底部开孔。5.3.1.3.3箱体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以保障全部设备和管路的安全。箱体同时要承担制氢系统在搬运、安装和操作过程中的受力和震动。5.3.1.3.4箱体应采用抗腐蚀材料制造,如不锈钢板或镀银钢板,其厚度应不小于0.6Innu5.3.1.3.5箱体的绝缘材料应通过机械或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固定,并应
16、防止任何形式的移动和毁坏。5.3.1.3.6箱体的内表面应平整,无氢气聚集空间,并在顶部设置排气口。如果有多处氢气聚集的空间,则应设置多处排气口,或在相关“空间内”设置通气孔洞。5.3.1.3.7箱体内应在方便检查和维修的位置设置检查口和维修口,检查口应设有视窗或盖板。5.3.1.3.8箱体内应设置固定式氢气检测报警仪,其技术性能应符合GB12358和GB16808的规定。当达到0.4%(体积分数)时,氢气检测报警仪应能报警并开启事故风机。5.3.1.3.9箱体应设有将水电解生成的氧气/氢气排放到室外指定区域的管路及其附件。对小型设备也可选择将气体排放到室内,但此时应在室内装设富氧监测系统或氢
17、气报警系统。5.3.1.4氢气罐5.3.1.4.1制氢系统应根据氢气使用特点和用户对氢气的要求设置相应的氢气罐。5.3.1.4.2氢气皤的储存容量应根据氢气产量、用氢特点、氢气压力等参数确定。5.3.1.5氧气罐5.3.1.5.1制氢系统应根据用户对氧气的要求进行设置,可回收利用或直接排入大气,当回收利用时,应对回收利用的氧气按要求设置相应的氧气罐,并应符合GB50177的有关规定。5.3.1.5.2氧气皤的储存容量应根据用氧特点、氧气产量、氧气压力等参数确定。、5.3.1.5,3氧气罐及其连接管道和附件均应按HG20202进行脱脂处理。5.3.1.6辅助设备5.3.1.7纯水制备装置a)原料
18、水制取装置的容量,应不小于4h原料水耗量;原料水储水箱容积应不小于8h原料水耗量;原料水泵供水压力,应大于制氢装置工作压力。b)原料水制取装置、储水箱及其水泵的材质,应采用不污染原料水水质和耐腐蚀的材料制作。c)碱性水电解制氢装置的碱液箱容积,应大于每套水电解制氢装置及碱液管道的全部容积之和;碱液泵的流量,可按每套水电解制氢装置所需碱液量和注入的时间确定。5.3.1.8氢气纯化单元a)氢气端化器主要用于去除氢气中的氧气和水分等杂质,可采用催化法去除氧气杂质、采用吸附法去除氨气中的水分。b)氢气纯化器中各类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均应符合GB/T150.4、GB/T151及TSG21的规定
19、。c)应采用自动控制装置对氢气纯化过程和温度等进行控制。d)氢气纯化后的氯、水分的微量杂质浓度的检测宜设置连续监测仪器,并应符合GB/T583kGB/T5832.1、GB/T5832.2和GB/T6285的有关要求。5.3.2水电解制氢装置适应可再生能源出力负荷波动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a)水电解制氢装置应匹配可再生能源波动特性;b)负载范围应能够满足30%100%的区间,并匹配可再生能源出力曲线。5.3.3水电解制氢系统与氢气储存系统相互衔接设计应满足下列规定:5.3.3.1氢气储存容量,应根据下列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a)氢气、供氢规模和氢气使用特性、技术参数以及变化状况;b)氢气站、供氢站
20、的电源、气源及变化状况;c)储氢系统输入压力、供氢压力;d)制氢、供氢系统的氢气压缩机配置状况;e)现场工作条件。5.3.3.2氢气储存压力容器的形式,应根据所需氧气储存容量、压力状况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当氢气压力小于6kPa时,应选用湿式储气罐;b)氢气储存压力为中、低压,单罐氢气储量大于或等于IOoOONm3时,宜采用球形储罐;c)氢气储存压力为中、低压,单罐氢气储量小于100OONm,宜采用筒形储罐。d)氧气储存压力为高压时,宜采用筒形储罐;当氢气储量不超过15000Nma,可采用大容积气瓶储氢瓶组。5.3.3.3液氢容器的容量,应按下列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a)氢液化装置液
21、化能力、连续生产要求和使用特性;C)液氢外运方式和液氢罐车状况;d)液氢容器的蒸发损失、灌注损失等。5. 3.4固态储氢装置应根据所需储存、供应的氢气容量和小时流量要求选择单个或多个储氢单元组成的储氢系统,储氢容器内装填的储氢材料种类应根据储氢和供氢压力确定。5.4工艺布置5.4.1 当氢气站内的制氢装置、储氢装置、压缩、氢液化装置和辅助装置等相关设备为室外布置时,可将氧气站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室外设备视为一套工艺装置。在装置内部,应根据氢气生产工艺需要将其分隔为设备区、建筑物区等。5.4.2 氢气站工艺装置内的设备、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6的规定。表6设备、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
22、距(m)项目控制室、变配电室、生活辅助问氢气压缩机或氢气压缩机间装置内氢气储存压力容器氢充装间、氢实(空)瓶间明火设备控制室、变配电室、生活辅助间-15151515氢气压缩机或氢气压缩机间15-9922.5装置内氢气储存压力容器159-915氢充装间、氢实(空)瓶间1599-15明火设备1522.51515-氧气站内的氢气储存压力容器总储氢量小于5000m时,可按上表装置内氢气储存压力容器的规定进行布置。注2:散发火花地点与其他设备防火间距同明火设备;表中“一”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43,装置内固定车位的长管拖车按氢气储存压力容器执行。5.4.3氧气站工艺装置内兼作消防车道的道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再生能源制氢工程设计规范 可再生能源 工程设计 规范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83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