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2013《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
《202032013《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32013《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行业标准项目名称: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项目编号:202032013送审行业标准名称:(此栏送审时填写)报批行业标准名称:(此栏报批时填写)承担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当前阶段:回征求意见送审稿审查口报批稿报批编制时间:2023年7月、I奇11 .任务来源12 .目的意义13 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24.王要工作过程3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42.确定规范主要内容的论据5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51.主要验证的分析和综述5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
2、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171.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172.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18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18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18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18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18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18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18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 .任务来源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上报2020年度自然资
3、源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批准。依托以上项目,规范起草单位制定了IW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规范制订申报时名称为无人机高光谱数据获取规范,经立项专家修改为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2 .目的意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高光谱遥感技术融合了光谱技术和成像技术,成为对地观测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遥感技术研究的热点围绕着高光谱遥感展开。随着遥感传感器的光谱分辨率不断提高,人们对地物光谱属性及特征的认知也不断深入。许多隐藏在狭窄光谱范围内的地物特性逐渐得以发现,大大加快了遥感技术的发展,使高光谱遥感成为21世纪遥感领域的重要研
4、究方向之一。目前高光谱遥感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矿产、植被监测、农业、环境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继传统的航天、航空遥感之后,无人机(UAV)遥感技术被视为第3代遥感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课题。无人机遥感技术可快速获取空间遥感信息,包括地理信息、资源及环境等信息,完成遥感数据的采集、处理及应用分析,具有机动、安全及经济等优点。目前,将无人机和高光谱相结合的技术已经得到极大发展,但各种产品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必须有相关标准指导,才能保证获取到高质量的高光谱数据。为统一、规范无人机高光谱数据获取,现计划编制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O3 .起草单位及主要起草人1)承担单位
5、和协作单位承担单位(主编单位):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是广东省全国首批甲级资质测绘单位,也是广东省首批开展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试验工作的测绘单位。单位基于HeadWallNanoHyperspec和NeoHypexVS-620高光谱成像仪进行了大量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协作单位(参编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州星博科仪有限公司。2)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本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见表Io表1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主要工作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所做的主要工作1付振华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总
6、负责人,统筹人员分工、组织实施和进度管理。2刘洪成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负责标准编写指导、内容审核、技术论证。3刘金沧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负责标准结构设计、内容框架搭建、需求调研。4王斌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负责主要技术指标设计、标准初稿编写、意见征集。5ULi英石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负责标准编写指导、内容审核、技术论证。6黄小川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负责资料收集、标准初稿编写、技术论证。7罗文斐华南师范大学参与标准审核、技术论证,提出修改意见。8李琴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参与标准修改和完善、意见收集。9张广运南京工业大学参与标准审核、技术论证,提出修改意见。10张洋广州星博科仪有限公司参与标准审核、
7、技术论证,提出修改意见。11赵国凤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参与需求分析、标准内容讨论。12叶发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参与需求分析、标准内容讨论。13夏进亮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参与资料收集、技术论证、标准初稿编写。14戴诗涛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参与标准修改和完善、技术论证。15梁森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参与标准内容讨论、技术论证。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所做的主要工作16鲁纳川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参与标准内容讨论、技术论证。17刘文建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参与标准内容讨论、技术论证。18白航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参与标准内容讨论、技术论证。19陆迪雄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参与标准内容讨论、技术论证。4 .主要工作过
8、程1)立项启动2020年,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立项,本规范列入2020年度自然资源标准制修订工作项目,由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负责项目实施,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广州星博科仪有限公司为参编单位共同参与完成该项目。2020年9月,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成立了规范编制组,编制任务启动。2)起草阶段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规范编制组组织相关单位积极开展准备工作,包括需求调研、资料收集分析、规范编制纲要讨论等。通过收集国内外现有的基于IMU/GNSS的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案例、技术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献资料和数据,在对资料进行总结、归纳、整合的基础上,确定了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
9、据获取规范编写的大体思路和纲要内容。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已有工作经验、前期项目研究、文献资料分析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调研的基础上,规范编制组组织召开多次研讨会,讨论并确定了开展技术规范编制工作的原则、程序、步骤和方法,于2021年4月形成了规范草稿。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规范编制组组织开展多次研讨会,就规范草稿的格式、规范的关键内容、技术难点等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于2022年11月形成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了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函。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按照征求意见要求提交相关材料,报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测绘分技术委员会审核。2023年4月至2023年
10、7月,按照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测绘分技术委员会建议,整合江苏省地质勘查技术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等完成的无人机低空高光谱遥感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技术规程,并召开了相关研讨,于2023年7月形成修改完善后的征求意见稿,编制了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函。3)征求意见2023年7月,提交修改完善后的征求意见稿与编制说明,经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测绘分技术委员会形式审查,公开征求意见。4)送审阶段5)报批阶段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1 .编制原则本规范编制中认真遵循了先进性、实用性、协调性和规范性等原则,并重点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D做好规范内容界定。经多次研究讨论,为避免规范覆盖
11、范围过大,将规范的内容范围界定为低空无人机高光谱航摄系统组成、低空无人机高光谱航摄组织实施、低空无人机高光谱数据质量检查等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内容。充分讨论了涉及到的高光谱成像仪类型,限制为市场主流的内置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充分讨论了基于IMU/GNSS航摄的实现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以保证数据可靠性。2)明确无人机高光谱遥感行业的术语。相关行业属新兴行业,有新概念、新设备、新方法不断问世,本规范的术语部分必须充分考虑此种情况,准确的描述和定义行业新概念、新设备、新方法。3)扣准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的特点,注重可操作性和成像效果以及数据精度。紧跟高光谱成像仪行业发展,在低空无人机高光谱遥感设备组装、航摄
12、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航摄数据的质量检查等方面进行规定,同时注重最终成果的绝对表征可靠性。4)注重编写质量,尽可能做到科学、严谨、实用,规范体例及文本编写严格执行GB/TL2020的要求。2 .确定规范主要内容的论据本规范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规范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等编制规则进行编写,依据现有的相关技术规范并结合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生产实践和技术发展趋势确定主要的技术指标和要求。确定本规范主要内容的技术依据主要包括:1 GB/T27919-2011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2 GB/T27920
13、.1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3 GB/T27920.2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1.主要验证的分析和综述(1)主要验证的技术指标和要求1)确定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工作准备阶段的要求,包括航摄平台和系统准备、航摄规划要求、空域使用申请要求、飞行前准备;2)确定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的要求,包括基本要求、地面GNSS基站数据获取要求、地面定标场光谱测量要求、地面光谱测量要求、原始数据质量检查要求;3)确定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预处理要求,包括光谱校正、几何校正、条带拼接处理、预处理质量检查;4)确定低空
14、高光谱数据获取数据产品分级与质量检查的要求;5)确定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成果整理与移交要求。(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验证分析本规范规定了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的工作准备、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预处理产品分级及质量、成果整理与移交等方面的主要技术要求。通过参考现有的相关技术规范、文献资料、研究成果,结合目前行业、市场的实际情况,组织多次交流讨论和技术论证,对主要的技术指标和要求进行了验证,验证分析情况具体见表2。表2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验证分析情况表内容技术指标指标设定及要求设定理由验证依据航摄平台和系统准备航摄平台和系统准备低空飞行平台要求应有足够的载荷能力,满足安装成像光谱仪及相
15、关配套设备的要求;主要考虑高光谱数据获取过程的安全,提高设备稳定性,从而提高数据获取质量。依据CH/T3005-2021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保证卫星导航定位信号接收正常;主要考虑高光谱数据过程设备的正常定位。依据GB/T39612-2020低空数字航摄与数据处理规范。应配有充足的电池或电源供电系统;主要考虑高光谱数据获取过程中供电不间断。根据数据获取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满足工作环境温度要求。主要考虑航摄平台和系统的安全性。根据航摄平台和系统所需环境条件进行设定。高光谱成像仪要求推扫式成像光谱仪谱段范围宜包含40Onnl250Onnb框幅式成像光谱仪谱段范围宜包含40Onnl100Onn1;主要
16、考虑无人机机载高光谱成像设备主要分为推扫式和框幅式两种路线,且对应的工作范围存在差异。根据目前市场上主流商用无人机机载高光谱成像仪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参数统计得来。谱段范围(VNlR)40Onm-100Onm,光谱分辨率应优于Ionn1;谱段范围(SWIR)100OnnI250Onnb光谱分辨率应优于15nm;主要考虑不同波段范围的探测器对不同谱段的光谱响应能力存在差异。参考了航天高光谱成像数据预处理产品分级对光谱分辨率规定,并结合目前被市场认可的VNlR高光谱成像仪和SWlR高光谱成像仪实际的光谱分辨率参数得到的统计结果。可见光近红外(VNlR)峰值信噪比优于200:1,短波红外(SWlR)峰值
17、信噪比优于100:1;主要考虑到可见光近红外谱段探测器和短波近红外探测器的平均噪声水平,模数转换位深等参数。根据国内外主流仪器制造商提供的特定环境条件和硬件参数条件下生成的信噪比变化曲线得到的汇总结果。性能稳定,工作前应经过辐射定标。主要考虑到高光谱成像仪的机载应用需求。根据外业高光谱遥感数据采集的实际应用需求汇总得到的基本要求。机载IMU/GNSS装置的要求机载GNSS接收机应为动态多频GNSS接收机,采样间隔不应大于0.2s;主要考虑到机载GNSS的采样率需满足高光谱成像仪高速成像对定位时间间隔需求。参考目前与高光谱成像仪适配的主流GNSS接收机实际的频率数量和采样率参数得到结果。内容技术
18、指标指标设定及要求设定理由验证依据航摄平台和系统准备GNSS天线应采用航空型产品,具有动态多频接收能力,并有精确定义和稳定的相位中心,能在低空、低速飞行状态下正常工作;主要考虑到高光谱成像仪主要是搭载在多旋翼无人机上,其GNSS天线需满足该应用场景。根据机载高光谱成像仪搭载在无人机载平台上时,对空间定位的基本需求总结出的要求。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IMU数据记录频率不应小于200Hz,框幅式高光谱成像仪IMU数据记录频率以不小于64HZ为宜;主要考虑到推扫式的成像方式帧率非常高,而框幅式成像方式帧率较低。根据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和框幅式高光谱成像仪二者实际采集的频率参数和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要求得到的
19、结论。IMU/GNSS联合解算测角中误差:横滚角和俯仰角不应大于0.3。,航偏角不应大于0.3。o主要考虑到高光谱成像仪的高精度几何校正和图像镶嵌对惯导参数具有极高的要求。根据高光谱成像仪直接使用IMU/GNSS解算后的姿态信息和当前通用IMU的测角精度参数综合考虑得到的结论。地面GNSS基站的要求基站GNSS接收机应为测量型多频GNSS接收机,最小采样间隔不应大于0.5s;主要考虑到IMU/GNSS联合解算需要的基站GNSS接收机最低的接收频率要求。为了获得高精度的解算后的POS信息,根据IMU/GNSS进行后差分解算时所需的基站数据,结合外场实验结果得到的结论。GNSS天线应带有抑径板或抑
20、径圈,具有双频接收能力;主要考虑到地面测量时应尽可能减小GNSS天线受到水平和以下的多径信号干扰,提高信号连接稳定性。为了使用吸波抑径板或抑径圈,屏蔽水平和以下的多径杂散信号,减小天线的相位波动,提高环境适应性和连接稳健性提出的要求。应配有充足的电池或电源系统,能保证航摄作业过程中供电不间断;主要考虑航摄作业的工作效率和飞行的安全性。依据GB/T27919-2011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应配有能适应满架次作业所需地面观测数据存储要求的存储器。主要考虑高光谱航摄作业数据量庞大,需要大容量存储器进行数据存储的需求。为了保证外业任务不会因为数据存储问题导致任务暂停或中断而提出的要求。地
21、物波谱仪谱段范围为可见光-短波红外,波长为40Onm2500nm;主要考虑高光谱成像波段有效范围。依据DB32/T4123-2021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规程O可见光范围光谱分辨率优于3nm;短波红外范围光谱分辨率优于7nm;主要考虑不同波段范围的探测器对不同谱段的光谱响应能力存在差异。依据DB32/T4123-2021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规程。光谱采集视场角为1主要考虑地物波谱采依据DB32/T4123-2021内容技术指标指标设定及要求设定理由验证依据25;集时视场角尽可能符合要求。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规程。地物波谱仪性能稳定,配带标准定标板。主要考
22、虑地物波谱仪的标定要求。依据DB32/T4123-2021生态地质环境调查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规程。摄备数获取航准和据用地面分辨率地面分辨率应根据测区的地物目标大小和地形特点,在确保满足影像用途和数据精度的前提下,本着有利于缩短作业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测量综合效益的原则,在表1的范围内选择。也可根据待识别地物目标的尺寸而定,分辨率不宜低于待识别目标地物尺寸大小的50%o有利于缩短成图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测绘综合效益。依据CH/T3005-2021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分区原则a)应根据测区大小、形状、地形条件等因素,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合理分区;b)当测区过长时,按照地面卫星导航定位基站有效控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IMUGNSS辅助低空高光谱数据获取技术规范 202032013 IMU GNSS 辅助 低空 光谱 数据 获取 技术规范 编制 说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82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