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第一章健康教育概论.docx
《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第一章健康教育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第一章健康教育概论.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健康是对于自己的义务,也是对于社会的义务。-富兰克林G队G第一章健康教育概论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 了解什么是生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理解生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对身体的危害。i1核心概念健康教育(healtheducation)生理健康(PhySiCalhealth)影响健康的因素(factorsinfluencinghealth)亚健康(SUb-health)行为因素(behaviorfactor)生活方式(Iifestyle)引导案例请同学们做下面的选择题,简单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1)请问你一周是不是有3天及以上不吃早餐?(2)请问你
2、晚上入睡时间通常是在11点以后吗?(3)请问你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6个小时吗?请问你是不是平均每天用电脑、手机的时间是8小时以上?(5)请问你是不是愿意吃烧烤等风味小吃?(6)请问你是否有抽烟、酪酒、节食、熬夜、暴饮暴食等习惯?(7)请问你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是3次以下吗?(8)请问你是过敏体质吗?是否知道过敏源?(9)请问你是否经常有心律失常现象?(10)请问你进行剧烈运动时是否发生过晕倒、晕厥现象?(11)请问你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吗?(12)请问你是否有将军肚早现呢?(13)请问你是不是心算能力越来越差?(14)请问你是不是易于疲乏,或无明显原因却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15
3、)请问你是不是注意力不集中,不明原因地走神,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案例分析亚健康(SUb-health,SH)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过渡状态,表现为过早出现疲劳增加、活力反应能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等症状。它的潜在危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后期,作为一个特殊的时期,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常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苦恼、疲劳等症状,这种亚健康状态已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所以要引起广泛重视。我们可以对照以上15道题自我检查评估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7题考察生活习惯是不是合理,812题
4、考察身体机能如何,1315题考察心理和精神面貌。如果有一半以上都回答是,那就确定为疲劳综合征,说明你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调整和改变,努力达到健康的标准。什么是健康的定义和标准?长期以来我们把健康单纯理解为无病、无伤、无残,注重的只是表面。现在公认的健康定义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宪章中提出的: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现代意义上的健康,已经大大超出了无病的范畴。一个人健康与否,应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来评价。世界卫生组织不但提出了健康的定义,而且提出了健康的标准,共10条。(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5、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做事细心认真。(3)应变能力强,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4)善于休息,睡眠好。(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头发有光泽,头屑少。(8)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9)牙齿清洁,无摘齿、无疼痛,牙齿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健康的标志内容可扫本章最后一页二维码获得。学习指导本章的重点是让大学生了解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明确健康教育的意义,提高健康意识,养成锻炼身体、保证睡眠、规律作息、合理膳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
6、升大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第一节高校健康教育概述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部署和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形式、落实载体、完善制度,全方位、多途径、多形式开展高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健康管理能力,增强维护全民健康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一、高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一)健康生活方式1 .目标树立现代健康意识,掌握健康管理和健康决策的基本方法,养成文明健
7、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觉规避、有效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2 .内容现代健康的概念;高校学生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健康的因素;健康决策和健康管理的基本原则;饮食行为与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其应用,日常生活常见的食品安全隐患及其防范(食品安全五要素);睡眠与健康,睡眠不足与唾眠障碍的危害,劳逸结合,规律作息,预防网络成瘾;运动与健康,科学锻炼原则及方法,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烟草危害及戒烟策略,毒品(新型毒品)危害及禁毒,物质滥用(酗酒、滥用镇静催眠药和镇痛剂等成瘾性药物等)的危害及防范;环境卫生与健康。(二)疾病预防1 目标增强防病意识,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原则和预防措施,提高防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
8、性疾病的能力。2 .内容常见传染病(如流感、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的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的基本知识、预防原则和预防措施;抗生素滥用对健康的危害,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意义和项目选择;常用的健康指标、正常范围,测定身体健康状况的常用方法(如测量腋温、脉搏、血压等);正确选择必要、有效的保健与保险服务。(三)心理健康1 .目标树立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掌握正确应对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必需的相关技能,提高心理适应能力。2 .内容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相关社会因素;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表现,
9、自我心理调适的技能,促进积极情绪与缓解不良情绪的基本方法;维护良好人际关系与有效交流的方法;心理咨询与服务利用,常见心理问题或危机的辨识与求助。(四)性与生殖健康1 .目标树立自我保健意识,掌握维护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维护性与生殖健康的能力。2 .内容性与生殖健康的基本知识;友谊、爱情、婚恋、家庭与伦理道德;优生优育与适宜有效的避孕方法;非意愿怀孕和应对措施;常见生殖健康问题与自我保健方法;无保护性行为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常见性传播疾病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流行与控制,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和预防措施,艾滋病咨询、检测和服务,预防性侵害的方法和技能。(五)安全应急与避险1 .目标树立安
10、全避险意识,掌握常见突发事件和伤害的应急处置方法,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2 .内容突发事件与个人安全防范,意外伤害(触电、溺水、中暑、中毒、运动创伤等)的预防、自救与互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无偿献血的基本知识,无偿献血是公民的义务;休克、晕厥、骨折等急症的现场救护原则,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入院前急救技能;动物(犬、猫、蛇等)抓伤、咬伤后的应急处置;防范网络安全风险,甄别不科学、不健康信息的技能与方法;实验、实习等场所的安全要求与防护技能,旅行卫生保健的基本要求,规避旅行中的健康与安全风险的基本措施和策略。二、高校健康教育实施途径(一)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
11、用。高校应按照本纲要确定的原则、内容,因校制宜制定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设健康教育公共选修课,安排必要的课时,确定相应的学分。针对高校学生关注的健康问题,精选教学内容,吸引学生选修健康教育课程。拓展健康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军训等时机,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预防、安全应急与急救等专题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学生社团活动、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经常性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合各种卫生主题宣传日,集中开展各类卫生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阶段性、季节性疾病预防,以防病为切入点,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及疾病预防的知识和技能。(二)多形式开展健康实践融入学生管理工作。
12、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素养和生活作息等行为习惯,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把学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学生志愿服务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传播健康理念和知识。创设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配备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设置必要的卫生警示和标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卫生行为习惯。(三)多途径开展教学建设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充分发挥在线课程作用,开发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慕课(MooC)、微课等在线课程,为全体学生提供便捷的健康教育学习平台,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开展健康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
13、高校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培育健康教育特色,提高健康教育教学质量。丰富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开发学生健康教育科普读物、教学图文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保障健康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发挥专业组织的协同推进作用。积极争取卫生部门和健康教育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及专业指导。聘请专业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师资、开展专题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开展高校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问题导向与健康需求相衔接。围绕学生的健康需求,针对学生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合理科学地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健康教育取得实效。(2)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相
14、促进。健康行为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关键。健康知识和技能是促进健康行为形成的前提。要以健康行为养成为出发点,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健康素养。(3)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协调。课堂教学是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课外实践是践行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域。要结合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健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知识的运用与行为的形成。(4)维护个体健康与增强社会责任相统一。个体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促进全民健康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既要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也要增强学生在维护和促进全民健康方面的社会责任感和示范引领作用。(5)总体要求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各地学生面临的健康问题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不
15、尽相同,各地应在国家有关健康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原则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并适当调整补充。第二节生理健康及影响因素一、生理健康的定义生理健康就是单纯地从生理学上谈健康,是指人的发育正常,所有脏器没有缺陷;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的位置协调;反应灵敏,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头发光泽无头屑;肌肉皮肤有弹力,行走轻松步伐稳健。总之,生理健康是指人体生理功能健康状态的总和,只有生理健康了,才能抵抗疾病。同时,广义的生理健康范畴还包括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性与生殖健康、安全应急与避险等。生理健康也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
16、重要组成部分。新健康教育是以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为主,人文环境的改善为辅,为老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提供科学、健康、专业的指导。在现实生活中,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根本,疾病的痛苦会使人整天郁郁寡欢,心情压抑,导致心态失衡。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进而导致人的免疫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二、影响生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健康的因素有许多种,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类。1 .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
17、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结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肥胖症、性传播疾病、精神性疾病、自杀等均与行为和生活方式有关。(1)行为。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影响健康的因素都与行为有关,例如吸烟与肺癌、肺气肿、缺血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0酗酒、吸毒、婚外性行为等不良行为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2)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受个体特征和社会关系所制约,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它建立在文化继承、社会关系、个性特征和遗传等综合因素基础之上,包括饮食习惯、社会生活习惯等。不良的生活方式
18、会严重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近年来恶性肿瘤及心脑血管病己成为我国临床病例的主要死因。2 .生物学因素(1)遗传。己知的人类遗传性疾病有近3000种(约占人类各种疾病的1/5),据调查,全球每一年都会新增数百万个新生缺陷儿,而我国则是出生缺陷的多发国。遗传还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色盲、血友病等疾病的发生有关。(2)病原微生物。一直到20世纪中期,人类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取代生物学因素成为现代人类的“健康杀手”。(3)个人的生物学特征。个人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形态和健康状况等。例如,不同的人处在同样的危险因素下,所受的危害不尽相同
19、。3 .环境因素健康不仅应立足于个人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更应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强调健康、环境与人类发展问题不可分割。发展必须包含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保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探索健康生态学的基础。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环境与健康委员会的报告中将“维护和促进健康”放在环境与发展应该关注的中心。1993年,WHO提出持续发展所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人类,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为此,人类必须投入广泛的行动,整合和平衡目前或今后将要面临的环境一健康一发展问题,以减少损失,防止可预测的不良后果出现;并指出健康与环境的整合是要实现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20、环境有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之分,前者指机体的生理(内部)环境,后者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推动着人心理和生理的发展。(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气候、地理位置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健康的根本。保持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对维护、促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有益于健康的居住环境比有效的医疗服务更能促进健康。如若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例如滥砍滥伐给人类带来水土流失和洪水灾害,大量废气的超标排放造成空气污染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等。(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又称文化一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
21、、文化、教育、人口、民族、职业等。社会制度确定了与健康相关的政策和资源保障;法律、法规确定了对人健康权利的维护;经济决定着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文化决定着人的健康观及与健康相关的风俗、道德、习惯;人口拥挤会给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民族影响着人们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职业决定着人们的劳动强度、方式、环境等。社会环境还包括人际关系、社会状态等。4 .健康服务因素健康服务,又称为卫生保健服务。2016年10月25日,我国制定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7年10月18日,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再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并明确指出: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健康 对于 自己 义务 也是 社会 富兰克林 第一章 教育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7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