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望诊 中医诊断.ppt
《第二章 望诊 中医诊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望诊 中医诊断.ppt(3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二 章 望 诊,【目的要求】,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常色和病色以及五色所主病证的特征及临床意义。2.熟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3.了解望形体、望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学习时数】6学时,【概念辨析】,神志失常与失神的鉴别【重点与疑难点】一、重点:1.望神的主要内容。2.得神、少神、失神、假神的特点及临床意义3.五色主病的内容及临床意义。4.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二、疑难点:1.何谓假神?有何临床意义?2.应明确气与色比较,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比色更重要。,望诊概说,一、概念: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2、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等以诊察病情的方法。“望而知之谓之神”,说明望诊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望诊的内容:1、全身望诊:(望神、色、形体、姿 态)。重点掌握 2、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3、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4、望小儿指纹(附:望鱼际络脉爪甲)。5、舌诊:舌诊内容极其丰富,故列专 章讨论。,三.注意事项:,1.注意光线 2.注意诊室温度 3.注意受检部位充分暴露 4.注意整体判断 5.注意动态观察 6.注意望诊与其它诊法有机结合,第一节 全身望诊,概念:全身望诊是医生在诊察病人时,首先对病人的神色形态等整体表现进行
3、扼要观察,以了解整体情况的诊病方法。,意义:可对病情的轻重缓急和病性的寒热虚实,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为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诊察病情打下基础。,“一会即觉”源于丰富的经验,而医生经验的产生,往往是一个多次运用模式后概率的增值过程,经验丰富的医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储存的疾病模式多,模式识别的能力强,因此,他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直接心悟”,甚至可直接对某些脉症作出“经验性诊断”或“下意识的顿悟”。,所谓“医者,意也”,这种经验性心悟往往是医生的医术炉火纯青时的真知灼见。所以,只要能储存大量的生理,尤其是病理变化的信息,是可以达到一针对即觉的,张仲景“单见一症便是,不必悉俱”即是实例。,一、望 神,(一)概
4、说1、有关概念(1)神神是对生命现象的高度概括,指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是神气与神志的综合判断。(2)望神从整体生命活力的综合表现,来诊察病情的方法。,2、望神的原理,神是生命之主宰,为人身三宝之一,与精气关系密切。神是可以通过色泽形态的综合表现流露于外。,3、望神的意义:通过望神,可以从总体了解脏腑精气之盛衰,生机之存亡。以此决病情之轻重安危,预后之远近善恶。如“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移精变气,(二)望神的主要内容,神的表现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望神的重点则在于两目、神情、气色和体态四个方面。1.两目:眼睛是心灵之窗,人的精神活动,往往于无意中流露于目光;又目系通于脑,其活
5、动受心神支配,所以眼睛是可以传神的。灵枢大惑说:“目者,心使也”。,2.神情:指人的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即心所主之神志,心乃“君主之官”,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气色:“指人的周身皮肤(以面部为主)和体表组织的色泽,其荣润或枯槁,是脏腑精气盛衰的重要表现。医门法律说“色者,神之旗也,神旺则色旺,神衰则色衰,神藏则色藏,神露则色露”。4.体态:指人的形体动态。其动作自如否是机体功能强弱的主要标志。,(三)神态的分类与判断,按神的盛衰、病的轻重,可以将神大体分为:得神、失神、假神、少神、神乱五大类。下面根据望神的方法,列出各类的表现特点和主病意义。,1、得 神,即有神,是精充气足神旺的
6、表现【表现】神志清楚,两目精彩,呼吸平稳,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肌肉不削,动作自如,反应灵敏。【主病及分析】提示正气充足,精气充盛,机体功能正常,为健康的表现。,心的精气充足:神志清楚,语言清晰,面色荣润,表情自然;肝肾精气充足:目光明亮,精彩内含,反应灵敏,动作灵活,体态自如;脾肺精气充足:呼吸平稳,肌肉不削。总之,这是正常人的神气,即使有病,也是脏腑功能不衰,预后良好。,得 神,2、少神,轻度失神的表现。【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动作迟缓。【主病及分析】提示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机体功能较弱。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亦可见于体质虚弱者。少神多因于心
7、脾两虚或肾阳不足使然。,少 神,表现:精神不振,两目乏神,面色少华,肌肉松软,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意义: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多见于轻病或恢复期病人,亦可见于体质虚弱者。,虚证,少神,形象:目无神采,精神萎靡,面色苍白,下颏青黑,沉浊色微 主病:久病气虚阳虚;气血双亏;思伤心脾 阳虚胃脘痛。脾阳不振.病例:肝木乘脾(十二指肠溃疡),虚证少神,形象:目光呆滞,眼睑下垂,面色淡黄,沉微而散,头发作穗 主病:脾气虚弱;气血双亏 病例:睑废。脾气虚弱(重症肌无力),3、失神,概念:又称“无神”。是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的表现临床表现:(参教材P36)意义:提示无论虚实,皆为病重。虚者系正气大伤。精气亏虚
8、;实者,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挟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心的精气衰败:言语错杂、面色晦暗。肝肾精气俱衰:两目晦暗,反应迟钝,动作艰难。肺脾精气衰竭:呼吸气微,喘促形体羸瘦。热扰神明:壮热烦渴,四肢抽搐。邪陷心包: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是线,的表现。,失神,表现:两目上视,眼珠固定,称为“戴眼”。本患者为药物中毒导致昏迷、呼吸衰竭,两目失神。意义:提示阳气将绝,生命垂危。,失神,失神,表现:两目直视,面部肌肉消脱,形体羸瘦,是眼和形体的失神表现之一。本患者为子宫癌,久病精气耗竭。意义: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失 神,表现:精神萎糜,面色无华,两目晦暗,呼吸气微或喘促,语言
9、错乱,形体羸瘦,动作艰难,反应迟钝,甚则神识不清。意义:提示正气大伤,精气亏虚,多见于慢性久病病人,属病重。,无神(昏迷),形象:两目呆滞,目陷睛迷,口开不闭,表情呆板,面容消瘦,色虽不华,尚较明润。主病:阴阳俱衰,病重失神。仍属善色。病例:虚痨发痉。肝肾不足,阴阳俱衰。(高度营养不良原因待查;震颤麻痹;泌尿系感染;股骨颈骨折),无神(昏迷),形象:目陷睛迷,双睑下垂露睛;面色黧黑,沉浊而甚;口开不闭,呼之不应;表情呆板,项强痉挛 主病:精气衰竭;神志昏迷;预后不良 病例:风痰发痉。精气衰竭,肝风挟痰,迷于心窍,目暗睛迷无神,形象:目不欲睁,暗淡无光,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消瘦口开。主病:阴阳具
10、衰,气血双亏 病例:脑血栓形成,风中脏腑,重病失神,形象:两眼发直,目无神采;面容瘦削,萎黄晦暗,夭然不泽,口唇眼窝发黑。主病:脾肾俱衰;气血双亏;阴精耗伤;阳气不振。病例:虚损。脾肾俱衰,气血耗竭。(风湿性心脏病,脑栓塞),4、假 神,概念:病人出现的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是临终前的预兆。意义:提示精气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何谓假神?有何临床意义?分析:假神是重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一般为久病、重病本已失神,突然神识清醒,目光转亮而浮光外露,欲进饮食,想见亲人,面色无华而两颧泛红如妆等。局部症状的“好转”与整体病情恶化不相符。提示脏
11、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 绝,属病危。,医原望病须察神气论中说:“目有眵有泪,精彩内含者,为有神;无眵无泪,白珠色蓝,乌珠色滞,精彩内夺,及浮光外露者,皆为无神气”。有报道说“病人出现假神后448小时内死亡。回光返照一词,本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描述,如太阳将落时,由于空气的折射作用,天空可暂时转亮,但很快就会暗下来,中医学借此以形容人之阴阳离决时的一种危重象。,假 神,表现:久病本已失神,突转神识清楚,目光转亮而浮光外露,言语不休,欲进饮食,想见亲人,两颧泛红如妆。意义:提示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属病危。,形象:面色苍白沉浊,忽然微有红润;周
12、身大肉已脱,腹大青筋气喘,突然目光有神,言语响亮。鼻出血血迹未干 主病:“回光返照,残灯复明”阴不敛阳,虚阳浮越;预后不良 病例:臌胀。癥积日久,精气衰竭,虚阳浮越。(肝硬变并发肝癌),病危假神,假神,表现:原来面色十分晦暗,突然在颧颊部泛现红色,称为“戴阳”,是垂危患者临终前出现的假神。意义:提示正气衰竭,阴不剑阳,虚阳浮越。图为白血病患者临终前的面色表现。,得神、少神、失神、假神鉴别表,5、神 乱,概念:又称“精神错乱”或“神志失常”。是指由于正气不足或病邪内扰,殃及神明,导致意识障碍的异常表现。多见于癫、狂、痫、脏躁病人。临床表现:焦虑恐惧、狂躁不安,淡漠痴呆,卒然昏倒等,且大多反复发作
13、而缓解期不出现神志失常。,须指出的是,神志失常只能作为诊病的依据,而不具备前述“失神”的临床意义。表现:见心病辨证。神乱之主病亦应了解之。,【概念辨析】:神志失常与失神的鉴别分析神志失常是临床上一些专有的神志病变。如痰阻心神的癫病,痰火扰心的狂病,肝风挟痰的痫病以及毒气攻心的狂犬病、破伤风等病,在发病时可出现神志失常的症状,但与失神的临床意义不同。,因为上述病,出现神志失常,是由于其本身的病因、病机及其发病规律所决定的。出现烦躁、昏迷或精神痴呆等症状,并不意味着病情的严重性。而失神时出现的神志昏迷,目 睛呆滞,表情淡漠,反映迟钝等症状则是疾病后期脏腑精气与功能极度虚弱所致,多属病情严重,预后不
14、佳。,焦虑恐惧多属虚证,可见于卑蹀、脏躁等病,多由心胆心虚,心神失养所致狂躁不安多属阳证,主见于狂病等,多由痰火扰乱心神所致淡漠痴呆多属阴证,主见于癫病、痴呆等,多由痰浊蒙蔽心神所致卒然昏倒多属痫病,多由肝风挟痰上逆,阻闭清窍所致,烦躁:烦属自觉症状,躁属他觉症状;烦为“神”不安,躁为“身”不宁;烦者热轻,躁者热(重)盛。抑郁三联征: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言语行动减少。狂躁三联征:情绪高涨,思维敏捷,言语行动增多。,脏躁,形象:泪眼模糊,哭泣面容,面色苍白,微黄而沉,虽较明润,仪表不整,抬上病床,数问不答。主病:肝气郁结,肺气不足;心气虚,神不足。病例:脏躁。心肺气虚,金不制木(癔病),神乱(手
15、舞足蹈),神乱,神志异常,痴呆,形象:两眼发直,内眥距宽,眼裂开大,呈倒八字型。面色粉白(因反射强光而有失真),头发作穗 主病:神志痴呆,智能不全;气血不足,心神失养。病例:痴呆。肾气不足,心血亏虚(先天智能发育不全,愚鲁型),(四)补充说明,1、失神与假神的关系。两者皆是正气衰败,预后凶险之候。故本质大致相同,现象则各有真假。假神是失神的本质,出现了假象的特殊类型;是走向死亡的一种特殊反映。前人比喻为“残灯复明”、“回光返照”。,2、得神与假神的鉴别 一为精气内充,一为精气外泄。表现虽似,但必同中有异。如:本症鉴别:目光、面色等是否有根病史鉴别:与病程过程等是否一致素体鉴别:与体形舌脉等是否
16、相得,(五)望神的注意事项:,1重视诊察病人时的第一印象。应做到“一会即觉”。因患者所流露的表现于无意时最真。2做到形神合参 因形与神关系密切,有一致性,亦有不一致性,如形羸而色败,虽神志尚清醒,亦属失神。,3抓住重要症状和体征。因有些症状和体征对判断失神具有重要意义,如神昏谵语,骨枯肉脱等,一量出现,即示病重。4注意假神与重病好转的区别。重病好转时,其精神好转是逐渐的,并与整体状况的好转相一致,假神是精神突然好转,与整体病情的恶化不相符合。,The end,二、望 色,观察病人面部及全身皮肤的颜色与光泽。色皮肤的颜色,色调变化。(赤青黄白黑)泽皮肤的光泽,明度变化。(光明润泽或晦暗枯槁),值
17、得提及的是,望色实际上还包括对体表粘膜、分泌物和排泄物颜色的观察,只是本节重点叙述面色,其它参见有关章节。,(一)望色诊病的原理:,1面部血管丰富,为脏腑气血之外荣,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而反映出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2面部不同部位,为内在脏腑之外应,观察面部不同部位色泽的变化,可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把整个面部的名称分为:,鼻明堂。眉间阙。额庭(颜)。颊侧藩。耳门蔽。,庭-面首阙上-咽喉。阙中(印堂)-肺。阙下(下极,山根)-心下极之下(年寿)-肝。肝部左右-胆。肝下(准头)-脾。方上(脾两
18、旁)-胃。中央(颧下)-大肠。挟大肠-肾。明堂(鼻端)以上-小肠。明堂以下-膀胱子处。,素问刺热篇把五脏与面部相关部位,划分为:左颊肝 右颊肺 额心 颏肾 鼻脾,面部是整体的完整缩影:“创立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的全息生物学是一门新的前沿科学,其原理表明:生物的整体与相对独立的部分之间存在着全息关系,一切系统的整体信息贮存于各相对独立的部分之中,因此,可以从部分认识整体”。望面部色泽变化诊断全身病变的原理即是全息生物学理论的体现。摘自 黄岑汉 面部色诊法中的全息思想初探 广西中医药 1993(3):29,现代研究:运用红外热象仪配合摄象机与电视进行彩色照像,以辨阴证、阳证、寒证、热证,可获客观指标。
19、,(二)色与泽的意义:,1可反映疾病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脏腑的疾病。面部颜色属血、属阴,能反映血液的盛衰和运行情况。灵枢五色说:“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2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面部光泽属气、属阳,是脏腑精气外荣的表现,凡面色荣润光泽者,提示脏腑精气未衰,为无病或病轻,凡面色晦暗枯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属病重。,望诊遵经说:“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明确指出了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病情更为重要,即“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色与泽的临床意义比较:色侧重反映病因与病位,而泽侧重反映病情的轻重与预后,故光泽的有无,比五色的改变更为重要。,(三)望色的方法,1、
20、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搏、泽夭。(1)浮沉分表里:浮是色显于皮肤之间,主病在表;沉是色隐于皮肤之内,主病在里。初浮后沉是病自表入里;初沉后浮是病由里出表。,(2)清浊辨阳阴:清是清明,其色舒,主病在阳;浊是浊暗,其色惨,主病在阴。自清而浊,是阳病转阴;自浊而清,是阴病转阳。,(3)微甚辨虚实:,微是色浅淡,主正气虚;甚是色深浓,主邪气盛。(4)散抟知远近:散者疏离,其色开,主病邪将解;抟者壅滞,其色闭,主久病邪渐聚。先散后抟,病虽近而邪渐聚;先抟后散,病虽久而邪将解。,(5)泽夭观胜败:,泽是气色润泽,主生;夭是气色枯槁,主死。先夭而渐泽,精神复盛;先泽而后夭,血气益衰。总之,十法可从
21、总体上辨表里、阴阳、虚实、久近、成败。,(四)常色与病色,1.常色:(1)概念: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2)表现:面部皮肤光明润泽。(3)意义: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中国人正常人面色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这就是有胃气、有神气的常色。但是由于体质禀赋不同,有人可能偏红、偏黑或偏白;由于生理活动的变化,有时可能偏青、偏白、偏红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所以不论何色,只要有神气、有胃气,便是常色。有神气:即光明润泽;有胃气:即隐约微黄,含蓄不露。,常色,【表现】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意义】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22、(4)分类:常色可分为主色和客色。主色: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主黄色,形象:面黄明润,腮红含蓄,口角生疮。主病:牙痛、火疖。风火客于阳明。三叉神经痛。,主色白,形象:无论男女老幼,其色皆含蓄不露,荣润明朗,目光炯炯有神,主色黑,形象:无论男女老幼,其色皆含蓄不露,荣润明朗,目光炯炯有神,主色黄,形象:无论男女老幼,其色皆含蓄不露,荣润明朗,目光炯炯有神,客色:是因季节、气候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春应稍青,夏应稍红,长夏应黄,秋应稍白,冬应稍黑,四季皆黄。人的面色也可因情绪变化、剧烈运动、饮酒、水土影响等而发生变化,但只要明润含蓄,均非病色。,客色赤,形象:满面
23、通红,浮露而(左颧白色是反射强光之故)主病:刚刚服过药酒,2.病色:特点是晦暗暴露(1)概念:疾病时的面部色泽。(2)表现:一切反常的色泽都属病色。病色的出现,不论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皆为病色。,(3)分类:善色恶色 善色:即面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称为气至。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素问五脏生成篇“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善色,左腮独红,形象:主色面黄而独,左腮浮红而聚,环口晦暗,明堂亦浊。主病:肝火上炎;肾水侮脾;湿热蕴结。病例:痺证。肝经湿热(多发性大动脉炎),恶
24、色:面色枯槁晦暗。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称为气不至。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故称恶色。,常色与轻病、重病面色鉴别表,五 色 正常 轻病(善色)重病(恶色)青 如以缟裹绀 如翠羽 如草兹赤 如以缟裹朱 如鸡冠 如衃血黄 如以缟裹栝蒌实 如蟹腹 如枳实白 如以缟裹红 如豕膏 如枯骨黑 如以缟裹紫 如鸟羽 如炲,轻病(善色)赤如鸡冠,重病(恶色)黄如枳实,望诊遵经所说的“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明确指出了气的盛衰有无,对判断病情更为重要,即“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死”。,3.病色交错(1)概念:正病正色病与色相应。病色交错病色不相应。,色生病:吉中之顺 病
25、色交错相生为顺 病生色:吉中小逆生克顺逆 病克色:凶中之顺 病色交错相克为逆 色克病:凶中之逆,白(金)凶中之逆 黄(土)凶中之顺肝病(木)青(木)正病正色 黑(水)相生之顺 赤(火)相生之逆,病 色 交 错五脏 正病正色 色生病 病生色 病克色 色克病 肝 青 黑 赤 黄 白 心 赤 青 黄 白 黑 脾 黄 赤 白 黑 青 肺 白 黄 黑 青 赤 肾 黑 白 青 赤 黄 吉中之顺 吉中小逆 凶中之顺 凶中之逆,颜色包括青赤黄白黑,属阴属血,光泽为光明润泽(枯槁晦暗)属阳属气。所以说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值得提及的是,望色所见的并非一般所见的五色,而是三原色(赤青黄)按油的比例组合的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望诊 中医诊断 第二 中医 诊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7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