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顾问职业病的预防.ppt
《咨询顾问职业病的预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咨询顾问职业病的预防.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咨询顾问职业病的预防,之经脉穴位,2,人体的经脉与穴位要点概述,经脉共有十四条,包括十二正经和任、督二脉。穴位共有409个,包括14条经络上361个穴位和48个经外奇穴。其中有108个穴位遭受外力击打或者点击后会有明显的症状。而这108个穴位中,有36个大穴在遭受重力击打后若救治不及则有性命之忧,即历代武学所称“死穴”。,头面门百会、印堂、睛明(左右双穴)、太阳(左右双穴)、人中、耳门(左右双穴)、哑门、神庭(左右双穴)、人迎;躯体部位:膻中、乳根、期门(左右双穴)、神阙、中极、关元、气海、章门、太渊(左右双穴)、膺窗(左右双穴)、乳中(左右双穴)、鸠尾、巨阙、曲骨;脊背门:肩井、大椎、命门、
2、长强、肺俞(左右双穴)、厥阴俞(左右双穴)、肾俞(左右双穴)、气海俞(左右双穴)、志室(左右双穴)、海底;腿足门:足三里(左右双穴)、三阴交(左右双穴)、涌泉(左右双穴)。,3,脏腑与经络的生理关系及功能,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人体的脏腑分为脏与腑二大类。脏以化生和贮藏精气为一般功能;腑以腐熟水谷、传化糟粕、排泄水液为一般功能。,心、肺、脾、肝、肾,称作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作六腑。,如素问五脏别论中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下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此外,将某些器官(如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称为奇恒之腑。,人体是脏腑、经络、
3、气血、津液和皮肉、筋骨等器官组织和物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网络全身,联系四肢百骸、五官七窍,并通过卫气营血、精津等物质来进行人体的生命活动。在脏腑之间、脏腑与各组织器官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关系,即一种互相连接、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的整体关系。,心主血、肺主气、脾胃主肌肉和四肢、肝主筋、肾主骨,4,第一部分:经脉穴位的关系,5,十四经脉,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任脉督脉,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6,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本经共有20穴。15穴分布在上肢背面的桡侧
4、,5穴在颈、面部。首穴商阳,末穴迎香。本经腧穴可主治眼、耳、口、牙、鼻、咽喉等器官病症,胃肠等腹部疾病、热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各种鼻病,泄泻,便秘,痢疾,腹痛,上肢屈侧外缘疼痛等。,7,手三阳经手太阳小肠经,本经共有19个穴位。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背面的尺侧,11个穴位在肩、颈、面部。首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腧、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末穴为听宫。本经腧穴可主治腹部小肠与胸、心、咽喉病症,神经方面病症,头、颈、眼、耳病症,热病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咽喉肿痛
5、、癫狂及肩臂外侧后缘痛等。,8,手三阳经手少阳三焦经,本经一侧有23穴。其中有13个穴分布在上肢背面,10个穴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本经腧穴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证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病证。例如头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颊肿、水肿、小便不利、遗尿以及肩臂外侧疼痛等证。,9,手三阴经手厥阴心包经,本经共有9个穴位,其中8个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1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天池,末穴中冲。本经腧穴可主治胸部、心血管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和本经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心胸烦闷、癫狂、呕吐、热病、疮病及肘臂挛痛等,10,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本经共有11个穴位。其中9个
6、穴位分布在上肢掌面桡侧,2个穴位在前胸上部。首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末穴少商。本经腧穴可主治呼吸系统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咳嗽,喘息,咳血,胸闷胸痛,咽喉肿痛,外感风寒及上肢内侧前缘疼痛等。,11,手三阴经手少阴心经,本经共9个穴位。1个穴位在腋窝部,8个穴位在上肢掌侧面的尺侧。首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末穴少冲。本经腧穴可主治胸、心、循环系统病症、神经精神系统病症以及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心痛心悸、失眠、咽干、口渴、癫狂及上肢内侧后缘疼痛等。,12,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本经共有45个穴位,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前
7、外侧面,30个穴位在腹、胸部和头面部。首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末穴厉兑。本经腧穴可治疗胃肠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头、眼、鼻、口、齿等器官病症和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胃痛,腹胀,呕吐,泄泻,鼻衄,牙痛,口眼涡斜,咽喉肿痛,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等。,13,足三阳经足太阳膀胱经,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
8、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14,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本经共有44个穴位。15个穴位分布在下肢的外侧面,29个穴位在臀、侧胸、侧头部。首穴瞳子髎,末穴足窍阴。本经腧穴可主治病症头面五官病症、神志病、热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例如:口苦、目眩、头痛、颔痛、腋下肿、胸胁痛、缺盆部肿痛、下肢外侧疼痛等。,15,足三阴经足厥阴肝经,本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
9、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例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16,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本经共有21个穴位。11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面,10个穴位分布在侧胸腹部。首穴隐白,末穴大包。本经腧穴可治疗脾、胃等消化系统病症。例如胃脘痛、恶心呕吐、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及下肢内侧肿痛、厥冷等。,17,足三阴经足少阴肾经,本经共有27个穴位,其中10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17个穴位分布在胸腹部前正中线的两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咨询 顾问 职业病 预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7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