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TGXAS-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GXAS-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团体标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3年第十批团体标准制修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3)50号)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河池市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规程获批立项(项目编号:2023-1006)o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蚕桑业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国际茧丝业中处主导地位,我国的原料茧和生丝产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丝织品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二以上,在世界茧丝业中处主导地位。十五”以来,我区
2、蚕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蚕桑产业被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列为11大新兴优势产业之一,是重要的扶贫产业,为广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我国的养蚕业一直面临严重的病害威胁,其中家蚕血液型脓病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给蚕桑产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广西蚕区位于南亚热带,气候闷热多湿,利于病原的繁殖传播,是此病的高发地区,严重影响了广西蚕业的经济效益。家蚕血液型脓病是由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侵染蚕体引起的传染性和致病性很强的一类病,能通过食下感染和创伤感染2种途径感染蚕体。此病传染性极强,病程快,难控制。选育对血液型脓病具有抗性的家蚕品种,从根本上解决养蚕生产有效控制血液型脓病的
3、难题,是从遗传上控制血液型脓病的有效措施。家蚕抗血液型脓病品种选育过程需要大量使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o一对抗血液型脓病家蚕新品种的育成,需要添食病毒进行资源筛选、然后选配、固定成纯种。其中抗性资源的筛选需要经过育种工作者多年累代通过添食接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进行蛾区或个体筛选;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投入使用后,其母种也要再进行添食接种病毒从而维持品种的抗血液型脓病性能。目前广西己育成多对抗BmNPV家蚕品种并推广应用,但尚未有相关标准对该病原(BmNPV)的扩繁、提取方法、保存方法等方面作出相关规定。为了确保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选育的正常进行,需要规范病原的制备技术,
4、因此需制定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规程。本项目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家蚕育种和技术推广,取得了相当的进展。2012年已育成并通过广西农作物审定对血液型脓病具有高抗性的桑蚕新品种桂蚕N2、桂蚕8号、桂蚕9号、桂蚕10号等。经过前期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2套方便高效规范的家蚕脓病病原(BmNPV)扩繁方法(活蛹注射、经口添食5龄起蚕)。扩繁得到的病蚕、病蛹经破碎、过滤,差速离心提取、即可收集保存备用。制备的病毒的活性和浓度均能满足抗家蚕血液型脓病品种选育需要。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团体标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
5、蚕业技术推广站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起草单位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编制工作。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备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查阅前人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的研究情况。草案编写组负责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标准编制说明、送审稿及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后期召开征求意见会、网上征求意见,以及标准的不断修改和完善。标准实施组负责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发布后,对标准进行详细解读,让相关从业技术人员了解标准,并根
6、据标准要求规范工作,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对团体标准提出修正意见。(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备的文献资料。主要有:DB44/T1239-2013油桐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技术规程,DB51/T1207-2011桑蚕血液型脓病诊断技术规程DB42/T675-2010茶尺燃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生产及应用技术规程NY/T3279-2018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Y/T3280-2018病毒微生物农药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
7、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讨,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的术语定义、设施设备、复壮、扩繁、提取技术及保存。(四)调研及形成草案、征求意见稿工作小组在实地调研及实验基础上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并对本项目组多年来的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2023年3-4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要求,并结合广西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制备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的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团体标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
8、)制备技术规程(草案)。2023年5月,标准起草工作组以草案为基础,提炼核心技术细节,并实际征求意见,通过收集的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草案进行了反复修改和研究讨论。进一步讨论完善标准草案,形成团体标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一)实用性原则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调研行业病毒制备技术情况,在现有国家、行业标准相关昆虫多角体病毒的制备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分析其它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备现状,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多年的病毒制备经验而总结起草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便于理解掌握。(
9、二)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家蚕病毒制备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三)规范性原则标准在试验验证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制定,以满足行业需求为目的,实现病毒制备的规范性。标准起草工作组严格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本标准确立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的程序,界定了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制备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设施设备、制备原则的要求,以及病毒复壮、扩繁、提取保存等操作指示。(一)术语和定义明确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GXAS 家蚕 核型 多角体 病毒 BmNPV 制备 技术规程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71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