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智能建筑5G设计标准.docx
《2023智能建筑5G设计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智能建筑5G设计标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能建筑5G设计标准目次次1ContentsI11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智能建筑5G系统总体架构455G基础设施部署要求55楼内基础设施要求55.2楼面基础设施耍求65.3地面基础设施要求66通信机房76.1一般规定76.2基站机房.76.3室内覆盖中心机房87管线系统87.1建筑物外通信管道87.2建筑物内信息管道107.3光纤接入系统18建筑外设施138.1塔桅再己套要求138.2缆线布放要求139电源设备149.1通信电源基本要求149.2室内电源设备耍求149.3室外电源设备及一体化机柜要求1410防雷接地及消防1610.1防雷与接地要求1610.2消防要求16本标准用词说明错
2、误!未定义书签。引用标准名录错误!未定义书签.H月+,.+,*.+,+.,*,.,”“,”,”+”,+”“,”,+”*,”,+”*,”,”+,*,”.+”,+”*,”-12术语13基本规定24智能建筑5G系统总体架构355G基础设施部署耍求45.1楼内基础设施要求45.2楼面基础设施要求45.3地面基础设施要求45通信机房56.1般规定56.2基础机房56.3室内覆盖中心机房57管线系统67.1建筑物外通信管道67.2建筑室内信息管道67.3光纤接入系统68建筑外设施78.1塔桅配套要求78.2缆线布放要求79电源设备89J电源通信基本要求89.2室内电源设备耍求89.3室外电源设备及一体化机
3、柜要求810防雷接地及消防910.1防雷与接地耍求910.2消防要求9Contents1Generalprinciples2Terms3Basicregulations4Overallarchitectureof5Gsystemforintelligentbuildings55GInfrastructuredeploymentrequirements5.1Infrastructurerequirementsinthebuilding5.2Floorinfrastructurerequirements5.3Groundinfrastructurerequirements6Communicatio
4、nroom6.1Generalprovisions6.2Basestationroom6.3Indoorcoveragecentralroom7Pipelinesystem7.1Communicationchannelsoutsidethebuilding7.2Informationchannelsinthebuilding7.3Opticalfiberaccesssystem8Facilitiesoutsidethebuilding8.1Towermastmatchingrequirements8.2Cablelayoutrequirements9Powersupplydevice9.1Co
5、mmunicationpowerbasicrequirements9.2Indoorpowerequipmentrequirements9.3Outdoorpowerequipmentandintegratedcabinetrequirements10Lightningproofgroundingandfireprotection10.1Lightningproofgroundingrequirements10.2FireprotectionrequirementsExplanationoftermsusedinthisstandard1.istofreferencedstandardsExp
6、lanation1Generalprinciples2Terms3Basicregulations4Overallarchitectureof5Gsystemforintelligentbuildings55GInfrastructuredeploymentrequirements5.1Infrastructurerequirementsinthebuilding5.2Floorinfrastructurerequirements5.3Groundinfrastructurerequirements6Communicationroom6.1Generalprovisions6.2Basesta
7、tionroom6.3Indoorcoveragecentralroom7Pipelinesystem7.1Communicationchannelsoutsidethebuilding7.2InformationchannelsinIhebuilding7.3Opticalfiberaccesssystem8FaCiIitiUSoutsidethebuilding8.1Towermastmatchingrequirements8.2Cablelayoutrequirements9Powersupplydevice9.1Communicationpowerbasicrequirements9.
8、2Indoorpowerequipmentrequirements9.3Outdoorpowerequipmentandintegratedcabinetrequirements10Lightningproofgroundingandfireprotection10Lightningproofgroundingrequirements10.2Fireprotectionrequirements1总则.o.为规范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与建筑物建设工程有序融合,促进社会信息化,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有5G网络建设需求的各类新建智能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的移动通信基
9、础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既有建筑的改建、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1.0.3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应与建筑物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1.0.4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设计、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2术语2.0.1通信机房Communicationroom主要包括基站机房、室内覆盖中心机房、室内覆盖设备间。2.0.2支撑设施Supportfacilities为安装各类通信塔桅(抱杆、美化天线等)而设置的结构构件。2.0.3通信电源Communicationpowersupply由电源、电力线路和电气装置组成,为通信设施提供的专用电源。2.0.4通信
10、管道Communicationconduit为连接通信设备器件的线缆提供敷设支撑、固定或保护的管道、导管等设施。2.0.5防雷与接地Lightningprotectionandgrounding由防雷和接地装置组成,用于保障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工作。2.0.6室内覆盖系统Indoordistributedsystem用于改善建筑物室内移动通信信号强度的-种解决方案。室内覆盖系统将移动通信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建筑物各个区域,以保证室内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质量。室内覆盖系统包括基带处理单元、基站远端设备、分布设备器件、传输设备、天线及连接线缆等。2.0.7基站机房Basestationroom机房内的设备
11、用于覆盖建筑物外部空间,安装设备主要有基站设备、传输设备、交流配电箱、蓄电池组、开关电源、空调、机柜、走线架、防雷与接地装置、光缆、电缆等。2.0.8室内覆盖中心机房Centralroomforindoorcoveragesystem机房内的设备用于覆盖建筑物内部部空间的移动通信信号,安装设备主要有基站设备、传输设备、交流配电箱、蓄电池组、开关电源、空调、机柜、走线架、防雷与接地装置、光缆、电缆、多系统合路平台(POI)等.2.0.9室内覆盖设备间IndOOrCOVerageeqUiPmentroom机房内的设备用于覆盖建筑内部空间,安装设备主要有基站远端设备,小型开关电源、接地装置、光缆、电
12、缆、多系统合路平台(POl)等。设备数量相比室内覆盖中心机房少,以壁挂设备为主。2.0.10天线Antenna无线电收发系统中,向空间辐射或从空间接收电磁波的装置。2.0.11槽盒Cablebox用于围护线缆,带有底座和可移动盖子的封闭壳体。2.0.12导管Conduit用于布设线缆,横截面通常为圆形的管件。3基本规定3.0.1民用建筑及有信息化需求的工业建筑宜配套建设移动通信基础设施。3.0.2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宜纳入建筑物所在地块的详细规划。3.0.3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宜优先选择安装在面向公众开放的场地和设施上,同时应符合城市市容和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4智能建筑5G系统总体架
13、构4.0.1智能建筑5G系统由室内覆盖系统和室外基站配套设施两部分组成,室内覆盖系统和室外基站配套设施可以相对独立或集成在一起。4.0.2智能建筑5G系统由通信机房、管线系统、建筑外设施、5G基础设施、电源设备及以上结构的防雷接地及抗震、消防装置组成。4.0.3建筑园区面积大于40,00011f(含40,000m)以及人员经常活动的地下场所和电梯井,宜预留室外基站配套设施。4.0.4交通建筑、大型以上体育建筑、单体建筑面积大于5,OOOm2(含5,O11)的教育建筑、卫生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以及单体建筑面积大于ZOOOOm2的其他民用建筑及有信息化需求的工业建筑,宜配套建设智能建筑5(;
14、系统。55G基础设施部署要求5.1楼内基础设施要求5.1.1室内覆盖天线应优先设置于公共区域,如过道、走廊、电梯厅等区域,且天线需位于天花吊顶平面或以下。宜同建筑机电设备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部署,减少设备裸露和明装。室内覆盖通信设备可采用吊顶天花材料、照明产品融合产品,鼓励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融合应用,并考虑便于后续维护升级.5.1.2每层公共区域应配置射频同轴电缆/光电混合缆布放的专用横向槽盒,其宽度应为200-600mm,高度不小于100mm,且应考虑易于布线、检修并位于吊顶以上的所有管线最卜方。5.1.3楼层之间相连的纵向槽盒宜设置于覆盖区域的中间位置,上下垂直贯通。不应设置在电梯或供水
15、、供气、供暖管道竖井中,不宜设在强电竖井中5.1.4天线类型,应满足各电信运营商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求,应支持5G相关频段的设备接入,需结合覆盖场景进行选取,天线间距也需随覆盖区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整,天线类型及对应的设置间距参考如下:表1天线类型及对应的设置可距序号天线/区域全向天线间距(米)定向天线间距(米)I空旷区域(地下停车场、厂房、仓库等)25-3530-402普通办公区/普通宾馆酒店客房/餐饮包房等9-153高档办公区/星级酒店客房/公寓/娱乐场所豪华包房等8-104隔断办公区(纤维板、石膏板、玻璃等)12-205大厅(酒店大厅、写字楼大厅等)20-3020-356放映厅、剧场、教室、
16、多功能厅等阶梯房间20-357商场超市15-3015-358封闭式电梯”5层楼9金属吊顶明装序号天线/区域全向天线间距(米)定向天线间距(米)10金属装饰墙体入户预留汾:9、IO金属吊顶宜采用天线明装,金属装饰墙体应提前做好入户预留5.1.5宜保证天线辐射信号到达用户终端宜最多只穿透一堵墙,对于进深较大(套房)或其他开放办公区,天线辐射信号到覆盖边缘超过该区域的最大覆盖半径无法满足覆盖要求或穿透两堵以上墙体时,天线宜布于房间内部。5.1.6电梯厅、卫生间、楼道区域等需兼顾覆盖,兼顾不到的情况下需单独增加天线进行覆盖O5.2楼面基础设施要求5.2.1楼面上的支撑设施宜设在角部或边缘、天线辐射方向
17、无明显遮挡物的位置。5.2.2设备层、避难层、架空层等楼面设置支撑设施时,应符合建筑的平面、立面等各项设计要求,不得有金属物件遮挡或覆盖。5.2.3设置通信设施的楼面应有楼梯或爬梯到达,当采用屋面上人孔时,上人孔的净尺寸不应小于800mm800mm5.2.4楼面杆固定在女儿墙时,女儿墙净高不宜小于12m,楼面杆高度不宜大于6m,楼面抱杆应安装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或构造柱上,用于安装楼面杆的钢筋混凝土女儿墙厚度不宜小于120mm,构造柱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240mmo5.3地面基础设施要求5.3.1当需要在地面设置支撑设施时,应遵循节约用地原则,并符合规划要求。5.3.2地面支撑设施不应
18、贴近强电磁源及震动源,应避开地面积水、排水区。5.3.3地面支撑设施不应设置在下方有燃气、给排水及电力等管线的区域。5.3.4地面支撑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物绿化带、道路旁等,并与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相协调。5.3.5地面支撑设施宜与建设项目中的路灯杆、监控杆等公共杆塔合设。5.3.6建筑所处园区内的路灯杆、监控杆等公共杆塔资源应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方开放,作为微站站址资源使用,且应有就近连通至地下弱电管井(如果有)的通道。微站站址占地面积不应小于Im2,宽度不应小于0.8m,地面覆土深度不应小于1.6m。6通信机房6.1一般规定6.1.1通信机房是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基站机房、室内覆盖中心机房与室内覆盖
19、设备间,应与建筑物同步设计.6.1.2通信机房应根据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选址,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1通信机房应远离强震动源、噪声源及电磁干扰场所,不宜与变配电室贴邻布置。2通信机房不应设置在易产生积水房间的正下方或贴邻设置。3通信机房不应设置在多层地卜一室的最底层,且不宜设在地卜人防区域。设置在地F室时应采取防水淹措施。4通信机房位置应便于设备搬运。5通信机房内不应有与移动通信工程建设无关的管道.6.1.3通信机房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应根据需求合理确定面积,梁下净高不应小于2.6m。6.1.4通信机房除机房门、馈线洞、空调洞及线缆孔洞外,墙体不应开设其他门窗孔洞。6.1.5通信机房孔洞下沿
20、要求内高外低,孔洞下沿向外倾斜510.6.1.6通信机房还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移动通信基站工程技术标准GB/T51431的相关规定。6.1.7机房内应设置检修插座,检修插座宜在机房四周墙壁距地0.3m安装,每侧墙壁至少预留一个。6.1.8机房应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X)16,且应满足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的相关规定。6.2基站机房6.2.1用地面积大于40000m2的建筑群,每40000|/宜在地理位置中部区域配置个居0机;,不足40000m2的部分按照40000m2计算。基站站址占地面积不应小于16i112,净宽度不应小于3m。6.2.2建
21、筑高度在45m(含)以下的建筑物,宜在地下一层或在屋面设置基站机房;建筑高度超过45m低于100m的建筑物,可在屋面、,层或地下层设置基站机房。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物,若在3515m高度范围内有裙房、避难层或设备层时,可在裙房顶、避难层或设备层设置基站机房,位置优先选择靠近弱电井、处迥室内覆盖设备间等适宜竖向放线缆的区域.6.2.3基站机房如设置在建筑物屋面,应在保障其它屋面设施可用和安全的前提下邻近其它建筑物屋面设施设置以节约楼面空间,位置优先选择靠近弱电井、电梯间等适宜布放下穿电缆区域。6.2.4基站机房应符合下列规定:1平面布局:机房平面形状宜采用矩形。2机房尺寸:(1)机房用于移
22、动通信设施的净面积不应小于lf,宽度不应小于3m:(2)机房净高不宜低干2.6m。3建筑构造:(1)机房墙体应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现浇混凝土或其它材质的可承重墙面,以满足设备壁挂要求。因消防要求需要将机房隔墙设为防火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O小时(h),且该墙上不应开设门洞。(2)除机房门、馈线洞外,机房墙体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3)建于屋面的基站机房外墙应预留两个馈线洞,馈线孔洞位于机房相邻的两面隔墙,并保证至少有一个馈线洞面向屋面开阔处。馈线洞尺寸为400*40Omm(宽X高),洞底距机房室内地面2.20m。馈线洞要求内高外低,向外倾斜510。(4)屋面设施建于基站机房上一层时,机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智能建筑 设计 标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70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