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ppt
《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2,据WHO统计,全世界滥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人数5000万,其中 滥用阿片者约600万人 滥用镇静催眠药者400万人 滥用兴奋剂和致幻剂者约500万人世界上 10万人/年 因吸毒而死,3,世界范围内的查毒、禁毒和体育运动比赛中查禁兴奋剂方兴未艾,每年6.26为联合国禁毒日目的:毒品对身体和社会的危害 认识和掌握药物依赖性 科学合理地管理依赖性药物,4,第1节 定义 1.药物滥用 2.药物依赖性:身体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 交叉依赖性 3.药物耐受性,5,1.药物滥用(drug abuse)持续地或偶尔过量用药,此用药与公认的医疗实践不一致或无关。,6,2.药物依赖性(
2、drug dependence)(WHO 1969年)由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也包括身体状态,强迫性或定期使用该药,追求体验其精神效应,并避免因停用药物所致的不适,可能产生对该药的耐受性。同一人可以对一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7,(1)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亦称生理依赖和药物成瘾性。它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当中断用药后产生一些强烈的身体方面的损害,即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ndrome),8,(2)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又称心理依赖性和药物习惯性。可产生愉快满足的欣快感觉,并在精神上驱使用药者周
3、期性或连续用药的欲望,产生强迫性用药行为,以便获得满足或避免不适感。它与身体依赖性不同之处在于断药后不出现戒断症状。,9,(3)交叉依赖性(cross dependence)一种药物可以抑制另一种药停药后的戒断症状,并有代替或维持后者所产生的身体依赖性状态和欣快的能力。阿片类药物之间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之间具有交叉依赖性。镇静催眠药如巴比妥和苯二氮卓类与酒精之间有部分交叉依赖性。,10,3.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反复用药,机体对该药的反应减弱,药效降低,为获达原来相等的药效,必须加强用药剂量的现象。多数依赖性药物在反复用药过程中对药物效应产生耐受性。,11,第2节 致依赖性药
4、物的分类 国际禁毒公约将依赖性药物分为两大类进行国际管制,它们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以国际公约为依据,可将依赖性药物分为以下三大类.,12,一、麻醉药品(联合国1961年麻醉品单一公约)1.阿片类(opioids)天然来源:阿片(opium)以及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如吗啡(mophine),可待因(codeine)人工合成:二醋吗啡(即海洛因,heroin),哌替啶(度冷丁,pethidine),美沙酮(methadone),芬太尼(fentanyl)等。,13,2.可卡因类(cocaines)包括可卡因,也包括古柯叶(coca leaf)等3.大麻类(cannabis)包括各种大麻制品,1
5、4,二、精神药物(联合国1971年精神药品公约)1.镇静催眠药及抗焦虑药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安定)、氯氮卓(利眠宁)、氟西泮(氟安定)等。巴比妥类:巴比妥、苯巴比妥、戊巴比妥等。其他:水合氯醛、甲喹酮(安眠酮)等 2.中枢兴奋剂:苯丙胺(amphetamine)和咖啡因等 3.致幻剂:麦角酰二乙胺(LSD),15,三、未被国际管制的其它物质合法毒品 1.酒精(alcohol)2.烟碱(nicotine)3.挥发性溶剂:丙酮、四氯化碳,16,第3节 各类药物的依赖性特征 绝大部分依赖性药物同时兼有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如阿片类和镇静催眠类药物。少数药物只产生精神依赖性而无身体依赖性,如致幻剂
6、。一般规律是,在反复用药进程中,先产生精神依赖性,后产生身体依赖性,而且一旦产生身体依赖性后,将会使精神依赖性加重。,17,精神依赖性是造成滥用者不断追求用药的最主要因素。产生明显身体和精神依赖性的药物均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戒断症状以中枢兴奋为主,是一种“反跳高兴奋性”表现形式:吗啡型表现为身体和植物神经系统普遍性高度兴奋 镇静催眠型表现为精神病行为和惊厥,致依赖性药物分类及特性,_ 依赖性 药物 中枢 耐受性 作用 精 神 身体 酒精,巴比妥类 抑制+阿片类(吗啡型)抑制+苯丙胺型 兴奋+可卡因型 兴奋 0+大麻型 兴奋(+)+(+)致幻药型 兴奋+0 挥发型化合物 兴奋或抑制(+)+(+
7、)烟碱型 兴奋(+)+(+)无:0 轻度:+中度:+重度:+怀疑:(+),19,20,21,一、阿片类 分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及拮抗剂,形成依赖性的主要是激动剂 种类多,但依赖性表现相似,只是强度、发作时间有个体差异 纯激动剂中,镇痛强度愈大,依赖性程度愈严重 起效快、维持时间短的药物,重复应用的频率高,容易形成依赖性,22,反复用药 产生欣快感 产生继续用药的强迫感 耐受性 依赖性(连续用药时间愈长,耐受性强度愈大、依赖性程度亦愈严重)一旦停药产生戒断症状,23,1.阿片类药物的耐受性(1)易产生耐受,剂量增加幅度大 如吗啡和哌替啶,治疗量分别为10mg和50100mg,而其依赖者可达 2(2)
8、该类药物之间具交叉耐药性,即对一种药物耐受后,也能耐受其他药物,24,(3)各症状的耐受性产生快慢不一 欣快感耐受最快 镇痛、镇静、致吐和呼吸抑制作用较慢 缩瞳和致便秘则几乎不发生耐受 不断加大剂量,那些不产生耐受性的药物作用就会明显加重,增大中毒的危险,(4)耐受性产生快慢与给药途径有关,25,在疼痛的治疗中,尽可能使用口服、长效制剂,而不用注射剂型,可延缓耐受性的发生。,26,2.阿片类戒断综合征 与滥用方式(静注)、用药间隔时间(短)和药物作用时间(短)有关。一般停药812h出现症状 24h症状加重 36h达高峰 1W逐渐缓解,27,戒断症状CNS反跳性兴奋 植物神经系统机能亢进:出汗、
9、流泪、流涕、散瞳、呕吐等 精神行为异常:焦虑、不安、易激惹等 躯体症状:痛觉过敏、震颤、无力等 后两部分迁延很长时间,也是复吸的原因之一,28,这一过程有自限性,即当外源吗啡停止进入体内,内源性脑啡肽的形成和释放又逐渐恢复正常,最终达到康复目的 康复期由于各个系统恢复过程不平衡,所引起的种种稽延性,症状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表现形式、程度、持续时间因人而异,29,机制 兰斑核:由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组成,存在密集的阿片受体和去甲肾上腺素能受体 脑啡肽:为内源性阿片样活性物质,脑内分布与阿片受体分布一致,与阿片受体呈立体特异性结合,抑制兰斑核放电,产生吗啡样作用,30,(1)正常状态:内源性脑啡肽与
10、部分吗啡受体结合 控制兰斑核放电(2)吗啡效应:应用外源性吗啡后,与吗啡受体结合增加 使兰斑核放电受抑 产生镇痛作用,31,(3)耐受性:反复应用外源性吗啡后,与吗啡受体结合增加 通过反馈性调节机制,使内源性脑啡肽形成、释放减少 需较多吗啡产生药理效应 耐受性(4)戒断症状:停用外源性吗啡,与受体结合的配体减少,正常脑啡肽机制尚未恢复正常,吗啡受体处于所谓“空载状态”兰斑核放电 递质释放 戒断症状,32,3.阿片类药物的精神依赖性 典型表现:产生欣快、忧愁消除和满足感,继而产生用药的渴求感 程度:与药物作用的强弱、起效的快慢、用药途径有关,以起效快、效应强的药物,静脉注射时显著 心理障碍:人格
11、障碍31%,情感障碍30%和思维障碍29%,33,二、镇静催眠药 是一类广泛被使用的药物,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已成世界范围的问题,滥用人数超过阿片类滥用人群。70年代报道,美国因用药致死的人中有3/4是应用巴比妥类药物造成的。近十年在镇静催眠和抗焦虑时,苯二氮卓类占镇静催眠药90%以上。,34,1.耐受性和依赖性 反复使用治疗失眠和焦虑 疗效降低,产生耐受现象 加大剂量 形成高水平的耐受 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 一旦中断用药出现戒断症状。,35,产生镇静作用的安定,首次使用剂量为5-10mg,反复使用耐受剂量增致数百毫克,甚至 1000mg/d。反复应用所致的耐受性和依赖性与阿片类相比,产生较慢
12、及较轻,以至应用更为随意,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更严重,36,耐受性产生机理(1)酶诱导作用,加速自身代谢(2)反复应用,导致CNS神经元发生代偿性改变,N组织对药物适应性加强 成瘾者对其催眠效力的耐受大于其致死的耐受,故治疗指数降低,37,2.依赖性共同特征 为反跳性兴奋,精神病行为和惊厥 这类药物有共同的药理特性,可出现交叉耐药 戒断症状程度取决于不同药物,与用药时间与剂量相关3.合并用药 酒精+巴比妥类 协同作用 药效增强(中枢抑制)中毒致死,38,三、中枢兴奋剂 1.苯丙胺(amphetamine)类药物的依赖性 包括苯丙胺(安非他明,1929年合成)、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二氧基甲
13、基苯丙胺(摇头丸)等 治疗儿童多动症、减肥、减轻疲劳、增加兴奋性等,39,主要表现为精神依赖性,明显的欣快感,体力和脑力均明显增强,精神兴奋、性欲亢进、对食欲和睡眠的需求减低 长期大剂量应用,也能产生身体依赖性。,40,大剂量可引起 中毒性精神病:冲动、暴力行为和类偏执狂精神分裂症的类似症状 出现丰富的幻觉和妄想,并有行为怪异(迷魂药)出现和心血管系统严重反应,如高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41,2.可卡因的依赖性 古柯叶中提取 美国2500万吸毒者大多数服此 可卡因是短效药,其欣快效果在1次吸入或注入后持续不到1h。同海洛因一样具高度依赖性,42,(1)对CNS产生兴奋性,长期用药者表现出进
14、行性精神效应:欣快期 心情不佳期 幻觉期 精神障碍期(2)长期大量滥用可产生身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43,3.大麻(cannabis)类药物的依赖性 精神效应:一般剂量下产生欣快感,长期大剂量使用时可产生中毒性精神病。自60年代后被滥用波及全球,成为使用最多的成瘾药物之一。美国青少年人群中有60%曾吸用大麻,英国青年中有2050%的学生每周吸1次以上的大麻。,44,四、酒精、尼古丁滥用和精神依赖性 巴西神经生物学家、WHO顾问马苏尔指出:合法吸毒对人体的危害同非法吸毒一样,现在到了非重新认识这个问题不可的时候了。,45,(一)酒精 饮酒现象在我国十分惊人,我国现有酒厂6万多家,年产酒1
15、000多万吨。据估计,我国现有16岁以上酒民1.6亿人,还有8000万612岁的小酒民 酒精可引起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造成心理、身体和社会功能损害,46,长期饮酒会对酒精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酒精依赖者饮酒后产生愉快、舒服、疲劳解除的感觉,表现出强烈的对酒渴求的一种心理状态,47,1.急性酒精中毒(1)神经系统:降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注意力不集中,淡漠。血浓和急性CNS影响呈正相关:20 mg/100ml 松弛感觉 30 mg/100ml 中度欣快 50 mg/100ml 轻度共济失调 100 mg/100ml 明显共济失调 300 mg/100ml 昏迷 400 mg/100ml 深度丧
16、失知觉、呼吸抑制,48,(2)循环系统: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汗腺分泌,内脏血管收缩,心肌兴奋性增强:HR、CO、BP、脉压(3)其他:胃酸分泌,胃黏膜充血急性胃炎;高尿酸血症痛风,49,2.慢性酒精中毒(1)神经系统:行为改变,淡漠,对社会、家庭不负责(2)消化系统:脂肪浸润肝,酒精肝炎(3)其他:死亡率高,减少寿命,孕妇可影响胎儿。3.酒精停药反应:震颤性谵妄。,50,(二)烟碱 2001年卫生部于世界无烟日(5.31)公布:中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量最大国家,在全球11亿烟民中,中国3.6亿,比美国总人口多 1.7万亿支,是世界消费总量的1/3。全国15岁以上的烟民有3亿2千万,尤其是青少年中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依赖性 滥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6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