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一、教学目标:I.掌握几种常见网络拓扑结构的原理及其特点2.掌握ISO/OSI网络参考模型及各层的主要功能3.掌握共享介质方式的CSMA/CD和令牌传递两种数据传输控制方式的基本原理4.了解几种常见的网络类型5.掌握TCP/IP协议的层次结构及各层上协议的基本功能6.了解几种典型的广域网技术二、教学重点、难点网络拓扑结构、OSl七层模型、TCP/IP协议模型三、技能培训重点、难点练习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协议四、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认真学习并思考、记忆;教师讲授与学生理解协调并重的教学法五、教具使用计算机一台、多媒体幻灯片演示六、教学内容与过程导入:提问学生对OSl的
2、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的理解。引导学生总结重要原理并认真加以研究。教师总结归纳本章重要原理的应用,进入教学课题。讲授新课:(多媒体幻灯片演示或板书)第三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3.1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3.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是指网络连接的形状,或者是网络在物理上的连通性。网络拓扑结构能修反映各类结构的基本特征,即不考虑网络节点的具体组成,也不管它们之间通信线路的具体类型,把网络节点画作点,把它们之间的通信线路画作线,这样画出的图形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图,不同的拓扑结构其信道访问技术、网络性能、设备开销等各不相同,分别适应于不同场合。它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设计、功能可靠性和通
3、信费用等方面,是研究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环节之一。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常见的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总线型2,星型3.环型4.树型5.网状型3.1.2总线型拓扑结构总线结构中,各节点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线路与公共总线连接.总线型结构简单、扩展容易。网络中任何节点的故障都不会造成全网的故障,可靠性较高。总线型结构是从多机系统的总线互联结构演变而来的,又可分为单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常用CSMAZCD和令牌总线访问控制方式。总线型结构的缺点:(1)故障诊断困难(2)故障隔离困难(3)中维器等配置(4)实时性不强3.1.3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的中心节点是主节点,它接收各分散节点的信息再
4、转发给相应节点,具有中继交换和数据处理功能。星型网的结构简单,建网容易,但可靠性差,中心节点是网络的瓶颈,一旦出现故障则全网瘫痪。星型拓扑结构的访问采用集中式控制策略,采用星型拓扑的交换方式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1)方便服务(2)每个连接只接一个设备(3)集中控制和便于故障诊断(4)简单的访问协议星型拓扑结构的缺点:(1)电缆长度和安装(2)扩展困难(3)依赖于中央节点3.1.4环型拓扑结构网络中节点计算机连成环型就成为环型网络。环路上,信息单向从一个节点传送到另一个节点,传送路径固定,没有路径选择问题。环型网络实现简单,适应传输信息量不大的场合。任何节点的故障均导致环路
5、不能正常工作,可靠性较差。环型网络常使用令牌环来决定哪个节点可以访问通信系统。环型拓扑结构的优点:(1)电缆长度短(2)适用于光纤3)网络的实时性好环型拓扑结构的缺点:(1)网络扩展配置困难(2)节点故障引起全网故障IEEE802.Ilcg和IEEE802.Ilqn标准。IEEE802.12IOoVG-AnyLAN快速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3.4.1以太网以太网可谓到目前为止最老也最成功的局域网标准,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为普遍的网络。以太网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甚至己成为局域网的代名词.以太网包括传统以太网(IOMbPs)、快速以太网(IooMbPS)、千兆以太网(IOooMbps)和万兆以太网
6、(IOGMbps),它们都符合IEEE802.3系列标准规范.从它的应用领域来看,以太网不仅是局域网的主流技术,而且采用以太网技术组建城域网也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网络技术3.4.2千兆以太网千兆以太网是近几年推出的IoOOMbPS高速以太网,以适应日益增多的用户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千兆以太网是对IOMbPS和100MbP$以太网非常成功的扩展,与现有以太网完全兼容,现有网络应用均能在千兆以太网上运行,可以为现有的以100MbPS为基础的网络提供平滑的过渡。特别是100OBaSe-T,能够在五类线上传送的千兆以太网,以一种简单而廉价的方式提升网络性能,实现将现有的快速以太网络向高速网络移植。千兆以太
7、网目前是局域网技术的主流,多用于主干网络.匹EE802.3工作组于1998年6月完成了IEEE802.3z标准。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定义了IOooBaSe-SX、IooOBaSe-LX和IooOBaSe-CX三种标准,分别使用三种介质系统,其中两种是光纤介质标准;另一种是铜线介质标准。1999年6月IEEE802.3委员会正式公布了第二个铜线标准IEEE802.3ab。3.4.3万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和以往的显著区别一是只支持全双工模式,不再支持单工模式;二是不使用CSMA/CD协议。万兆以太网技术提供更加丰富的带宽和处理能力,能够有效地节约用户在链路上的投资,并保持以太网一贯的兼容性、简
8、单易用和升级容易的特点。由于万兆以太网尚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宽带业务的广泛开展,万兆以太网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主流的组网技术.3.4.4ATM(异步传输模式)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交换技术,适合于传送宽带综合业务数字(B-ISDN)和可变速率的传输业务。异步传输模式是一种利用固定数据报的大小以提高传输效率的传输方法,这种固定的数据报又叫信元或报文。ATM信元结构由53字节组成,53字节被分成5字节的头部和被称为载荷的48字节信息部分.数据可以是实时视频、高质量的语音、图像等。ATM局域网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64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