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知识.docx
《科普-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知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普-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知识艾滋病是由破坏人体免疫功能的艾滋病病毒(HlV)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病毒侵入人体逐渐使人损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最终导致病人因各种感染或肿痛而死亡。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和疫苗。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经过平均5-10年的时间(即潜伏期)才发病。发病之前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发病之后为艾滋病病人。无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还是艾滋病人,都能把病毒传给他人。特别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感染者本人在潜伏期内可能没有任何感觉,而其他人也不能从外观上判断出来,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确诊。目前世界上90%的艾滋病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受到感染。因此,潜伏期是传播艾滋病病毒非
2、常危险的时期。艾滋病有哪些症状发病后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疤、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和伤口渗出液这几种体液中,主要有以下三种传播途径:Vol.1/血液传播1输入感染了Hl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2静脉药瘾者共用受HlV污染的、未消毒的针头及注射器。3.共用其他医疗器械或生活用具(如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也可能经破损处传染,但罕见。Vol.2/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通过怀孕、生孩子过程和喂奶也可能会把艾滋病病毒
3、传给胎儿或婴儿。VoL3/性传播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如何预防艾滋病Vol,1/注意血液安全1.不吸毒;2.不非法卖血贩血;3.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4.必须注射时,要求使用一次性针头和针管,或者使用经过严格消毒的针头和针管;5.不和其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物品,如牙刷、纹身、纹眉针、针灸针、剃须刀等。Vol.2/避免母婴传播1.艾滋病感染者应避免怀孕;2.艾滋病感染者应避免母乳喂养。Vol.3/安全性行为1.不卖淫嫖娼,只有一个固定的相互忠诚的性伴侣;2.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避孕套)可以大大降低感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普 艾滋病防治 宣传教育 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59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