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重点内容.docx
《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重点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重点内容.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重点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善,我国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在过去十几年中大幅下降,但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这与公众对疫苗接种认知不足、接种人员预防接种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有关。本共识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临床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及专家临床经验,就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传播特点、临床表现、免疫预防等提出了建议,为进一步指导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免疫预防;共识呼吸道感染(respiratorytractinf
2、ections,RTI)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可引起机体产生不受控制的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发生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脑炎、多器官衰竭等症状。RTl常与呼吸道病原相关主要包括麻疹病毒(measlesvirus,MeV、流感病毒(influenzavirus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X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I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pertussisX白喉杆菌(Corynebacteriumsdi
3、phtheriaI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influenzae,HiX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MTB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Nm)及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Spn)等。呼吸道病原的流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正如全球大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截至2021年7月8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184820132例死亡4002209例1L疫苗接种是RTI及其严重并发症预防,减少病原传播的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如流感疫苗、麻腮风疫苗、百白破疫苗、Hi疫苗、Spn疫苗等
4、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预防疫苗均可为儿童提供较好的免疫保护。近年来,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在疫苗接种知识宣传、接种技术培训以及疫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相较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仍普遍较低。因此,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知,规范疫苗接种服务,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指导意见尤为必要。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临床证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临床现状及专家临床经验,制定了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免疫预防专家共识。本共识适用于从事相关病原防控的各级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
5、儿科、呼吸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共识今后亦需要定期更新、完善。1、病毒相关性疾病免疫预防1.1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免疫预防1.1.1病原学及疾病负担麻疹、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均是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其中麻疹和风疹为发疹性传染病。这3种疾病不仅在全球流行广泛,而且也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三者的病原体均为RNA病毒,且均只有1个血清型。麻疹的病原体为MeV,MeV属副黏病毒科MeV属。目前全球发现A-H8个进化枝至少24个基因型2,我国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为Hl型。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估计2018年全球约近1OoO万
6、例麻疹病例和约14.2万死亡病例3o麻疹可有喉炎、肺炎、心肌炎、脑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多种并发症,其中肺炎是导致麻疹患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原体为腮腺炎病毒(mumpsvirus,MuV),属副黏病毒科MUV属,MuV根据SH蛋白基因的差异分为A、B、C、D、F、G、H、I、J、K、L、N12个基因型,中国的主要流行毒株为F基因型,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使用的减毒活疫苗毒株主要是A基因型,不同基因型病毒抗原产生的抗体具有交叉保护性4-5MuV可引起膜脑炎、睾丸炎、心肌炎、胰腺炎、肾炎等严重并发症。2008年起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加入国家计划免疫,2008年我国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310
7、826例,2009年共报告299329例,2020年共报告129120例,患病人数呈下降趋势6-81风疹也称为德国麻疹,由风疹病毒(rubellavirus,RV)引起,RV为披膜病毒科RV属,RV有2个分支共13个基因型,其中12个为正式基因型(1B、1C、1D、1E、1F、1G、IH、11、1J、2A、2B、2C),另外1个为临时基因型(1a入当前我国流行的优势基因型为1E、2B基因型91风疹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可以并发心肌炎、关节炎、肾炎、肝炎及脑炎等。妊娠前12周的RV感染对宫内发育的胎儿可能是灾难性的,可导致流产、早产、宫内胎儿死亡、宫内发育迟缓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ongeni
8、talrubellasyndrome,CRS),出生的第1年死亡率很高,85%有低出生体质量。2008年起含风疹成分疫苗加入国家计划免疫,2009年共报告风疹69860例,发病率较2008年降低42.25%;虽然2019年较2018年风疹感染人数增加28609例,但在2020年又降至2201例,发病率为0.1568/106-8,10-11J11.1.2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麻疹和风疹传染源均为感染病毒的患者,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为腮腺炎患者和健康病毒携带者,3种疾病均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麻疹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冬春季是发病高峰。麻疹好发于6月龄5岁儿童。我国1978年开展计划免疫
9、后,麻疹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局部地区仍有小范围流行,主要与少数儿童未接种麻疹疫苗或未进行强化再接种有关。麻疹的潜伏期为618d,平均为Iod左右,前驱期主要为发热和上呼吸道及眼结膜炎所致的卡他症状,此期具有诊断意义的是麻疹黏膜斑(Koplik斑X出疹期体温升高,淡红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开始,渐及额、面、颈,延至躯干及四肢,疹间皮肤正常。恢复期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疹退后皮肤有棕色色素沉着。出疹前后5d有传染性,有并发症患者可延长至出疹后Io5流行性腮腺炎终年均有发病,在春、冬季节多发,主要发生在3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我国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呈现高度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状态,学校为该病的主
10、要发生场所120造成该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为该病的疫苗接种率低,且该病疫苗首次接种的保护效果不稳定。流行性腮腺炎潜伏期为1425d,平均18d。腮腺炎早期为一些非特异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呕吐、肌痛、厌食和全身不适等。随后出现腮腺肿痛,可表现为单侧,70%-80%的患者双侧腮腺肿大,腺体肿胀约3d内达到峰值,维持2d后慢慢消退。风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多见于学龄前期或学龄期儿童。传染源为风疹患者,潜伏期一般为1421d前驱期症状轻微,可出现低热、头痛、眼痛、咽喉痛,耳后和枕部淋巴结大是风疹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发热12d后出现淡红色斑丘疹,最早见于面部,1d内可遍布全身,多在3d内消
11、退,疹退后不留色素沉着。孕早期RV感染可导致多种出生缺陷,白内障、先天性心脏缺陷和感觉神经性耳聋是CRS的典型三联征,还可致视网膜病变、腭裂或唇裂、小头畸形以及肝炎、间质性肺炎和脑膜炎等1301.1.3免疫预防指导建议MeV、RV和MUV具有稳定的抗原性,接种疫苗是预防这3种传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措施。WHO建议所有儿童接种2剂次含麻疹疫苗measlesvaccine,MCV),在麻疹死亡风险性高的国家,推荐9月龄接种第1剂MCV,1518月龄接种第2剂MCV(2剂间隔最短为4周);在婴儿麻疹感染危险性较低的国家,可在12月龄接种第1剂MCV,1518月龄接种第2剂MCV14但近年数据显示,在已经
12、消除或接近消除国家及地区出现了疫情反弹的情况15,2016年至2017年全球报告的麻疹病例增加了31%160儿童进行风疹疫苗接种减少RV传播,更重要的是预防CRS0自1969年风疹减毒活疫苗问世到2016年将风疹疫苗作为儿童期免疫计划的WHO成员国数量达到152/194个(78.4%)17o目前的策略是在适当的时间间隔接种2齐IJ,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由于风疹的既往病史不是免疫的可靠指标,所有没有疫苗禁忌的儿童均应该接种。维持儿童风疹疫苗的高接种率可降低其流行,减少育龄期妇女的感染机会。风疹疫苗可以作为单一成分皮下注射,1971年美国默克公司研制并推广了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measles
13、-mumps-rubellavaccine,MMR)三联疫苗,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目前更多使用的是MMR组合疫苗。美国J用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AP)推荐接种2剂次疫苗用于风疹预防,1215月龄接种第1剂,46岁接种第2齐I18o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使用前,超过90%的儿童在20岁前都感染过,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入腮腺炎疫苗后,大大降低了感染的发生以及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最初以单价疫苗的形式生产,目前绝大部分国家使用MMR0我国于2002年开始生产MMR疫苗,由于MMR具有一次接种可预防3种疾病的优点,同年便获批在国内上市使用,200
14、8年加入国家计划免疫。2剂MMR疫苗至少间隔1个月皮下注射。据报道,单剂MMR疫苗的有效率为85.4%(95%CI:67.3%93.4%)(对防控腮腺炎感染作用有限。2剂MMR疫苗的有效率为88.5%(95%C1:78.1%93.9%)19,不如预期的高。因此,即使发达国家疫苗覆盖率高的青少年人群中也时有MuV感染暴发。已有文献提及对风险人群使用第3剂MMR来控制腮腺炎暴发200孕妇意外接种麻疹、风疹及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不是终止妊娠的绝对指征,但2017年WHO关于MCV的意见书指出,慎重起见妊娠期间避免接种MCV及其联合疫苗。夏蝉等21报道对近3个月无生育计划的育龄期妇女接种MMR,可提升其待
15、产时麻疹IgG抗体水平,并有利于提升出生婴儿的胎传麻疹抗体水平。对于麻疹抗体阴性或低IgG抗体水平(200IUmL)的育龄妇女建议接种MCV,接种后3个月内避免怀孕。鉴于RV有致胎儿畸形的风险,对育龄期妇女血清RV-IgG检测未达到有效抗体滴度水平者,建议强化接种1剂MMR22,接种后至少1个月内避免妊娠。参考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0版)及特殊状态儿童预防接种的专家共识23J,建议(1)如无禁忌证,建议8月龄儿童接种第1剂MMR,18月龄儿童接种第2剂MMR。(2)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出生的18周岁人群,如未完成2剂含麻疹成分的疫苗接种,建议补种MMRo(3)MMR疫苗可与其
16、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特别是免疫月龄有交叉的甲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等。(4)如需接种多种疫苗但无法同时完成接种时,则优先接种MMR疫苗,若未能与其他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则需间隔之28do(5)注射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3个月接种MMR,接种MMR后2周内避免使用免疫球蛋白。(6)对已知疫苗成分过敏或既往接种同种疫苗后有严重过敏反应;对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除外);母亲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生儿童或有其他暴露风险并经医疗机构诊断出有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或免疫抑制相关症状的原则上不予接种。(7)正在接受化疗、放疗及中等或大剂量全身糖皮激素泼尼松及其他等效
17、药物2mg/(kgd)或220mg/d治疗的儿童,MMR减毒活疫苗暂缓接种。(8)中度或严重感染性疾病通常推迟接种,待恢复后再进行接种。1.2流感免疫预防1.2.1病原学及疾病负担流感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是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A、B、C、D)4型,根据表面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可分为多个亚型24o目前引起全球和我国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包括2009新型甲型HlN1、甲型H3N2、乙型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
18、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25o不同流感病毒的型别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流感罹患率为20%30%,在暴发流行季节,儿童流感的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25.-项关于流感罹患率(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感染)的系统性回顾性研究提示,18岁以下儿童流感罹患率约为22.5%,而成人流感罹患率约为10.7%260与其他人群相比,学龄儿童的流感感染率最高,尤其在流感流行初期,多数流感病例发生于学龄儿童,而且儿童感染流感后排泄病毒时间较长,因此,流感在社区、学校和家庭的持续流行和传播中,儿童起了重要作用270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
19、以上均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25o大量证据表明,流感是导致儿童就诊和住院的重要原因。据估计,每年有10%15%的儿童因流感感染而需就诊,国内一系列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研究表明,门急诊就诊的儿童流感样病例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流感检测阳性率为3.2%25.8%,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中为1.4%35.4%28ID流感相关住院集中在O5岁儿童和65岁老年人,季节性流感导致的儿童死亡率为1/10万人年,而超额死亡集中在65岁老年人28Io孕妇患流感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影响,出现死产、婴儿死亡、早产和出生低体质量等29o1.2.2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流感病毒潜伏期17d,常见14d,平均2d,从
20、潜伏期末至发病急性期均具传染性,儿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传染期更长。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飞沫传播,或直接/间接接触患者口、鼻、眼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我国流感病毒通常每半年或1年流行1次,流行高峰多发于冬春季,甲型H3N2在冬、夏季最为流行用型H1N1pdmO9.乙型Yamagata和Victoria则常在冬、春季流行30-31JO由于流感的表现与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十分相似,无十分明显的特征。因此最初发生的病例不易诊断,需要根据流行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病原学检验综合进行诊断。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主要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临床
21、实验室T殳采用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抗原检测的方法,用于快速检测流感病毒,血清抗体一般用作回顾性检测。儿童患流感时其临床症状常因年龄不同而各具特点,年长儿症状与成人相似,多表现为普通流感型,起病急骤,有高热、畏寒、头痛、背痛、四肢酸痛、疲乏等,不久即出现咽痛、干咳、流鼻涕、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以及局部淋巴结大,肺部可出现粗啰音,可伴随腹痛、恶心、腹泻、腹胀等消化道表现,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更常见。婴幼儿临床表现与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相似,不易区分,炎症涉及上呼吸道、喉部、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部,病情较严重,幼小婴儿可有严重的喉、气管、支气管炎伴黏稠痰液,甚至发生呼吸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患者往
22、往出现嗜睡、拒食及呼吸暂停,婴儿流感表现易激惹、喂养困难或单纯发热,临床类似细菌感染所致脓毒症,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流感以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常见。儿童甲型和乙型流感临床症状和表现无明显差异,丙型流感大多表现为轻症上呼吸道感染。无并发症的流感发热一般持续34d,热退后全身中毒症状减轻,但干咳及体力衰弱可持续12周。流感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主要包括中耳炎、鼻窦炎、细支气管炎、喉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在婴幼儿更常见,还可引起热性惊厥和脑病等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脏损伤、急性良性肌炎等,罕见并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危重症患者可发展为多器官衰竭、坏死性脑病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导致死亡。1.2.3免
23、疫预防指导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明显降低流感发病率,还可降低流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流感相关住院及死亡32-340随机对照试验显示,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对于儿童实验室确诊流感的保护效力为43%91%35,2012年Meta分析显示,6月龄7岁儿童接种流感疫苗的保护效果为83%361开展基于学校的流感疫苗接种可有效减少学龄儿童流感感染的发生,在流感病毒疫苗株与流行主导株匹配的流行季,开展北京市流感疫苗大规模集中接种,可使流感集中发热疫情的发生风险大幅降低(OR=0.111)37o中国香港特区2017年至2018年季节研究中纳入1078名6月龄17岁儿童,研究对象接种的大多为
24、四价灭活流感疫苗,结果显示流感疫苗对确诊流感住院总的保护效果为65.6%,对甲型流感的保护效果为66.0%,对乙型流感的保护效果为65.3%38o美国开展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2010年至2014年间流感疫苗对儿童的免疫保护作用,发现流感疫苗可以减少65%的流感确诊病例的死亡,且对健康儿童的保护效果高于伴有基础疾患的儿童39o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主要分为流感灭活疫苗(inactivatedinfluenzavaccine,IIV)和流感减毒活疫苗(IiVeattenuatedinfluenzavaccine,LAIV)250根据生产工艺,又可分为基于鸡胚、基于细胞培养和基因重组的流感疫苗,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常见 呼吸道 病原 免疫 预防 专家 共识 重点 内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54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