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docx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团体标准XXXXX-XX-2020T/GDSCEAXXXXX-2020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orsafetymonitoringofexistingbuildingstructures(征求意见稿)XXXX- XX-XX 发布XXXX-XX-XX实施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发布前言根据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关于同意学会标准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技术标准立项的公告(粤建学2022058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近年来我省及省外相关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项目,以及其他领域的结构健康监测项目等实践经验,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参照
2、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本标准共分为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及运行维护、监测预警、数据分析与反馈。本标准由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负责管理,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21号,邮政编码:510500)本标准主编单位: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广州市番禺区房屋租赁和安全管理所湛江市建设工程质量事务中心广州市白
3、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广东省工程勘察院广东中煤江南工程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城安物联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睿科科技有限公司基康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岩土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焦柯何钦赖鸿立梁柏波李淦泉何祖钧蒋运林练裕锋赵骗吴桐刘阳张冬至林春海吴远宏梁敬豪刘思华李继宏陈锦新兰汉东史华良李建锋雷霆张齐李新球胡成恩杨静怡陈树波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次I总则12术语33基本规定54监测项目104.1 一般规定104.2 仪器监测114.3 巡视检查144.4 监测频率155 AlIL0175.1 一般规定185.2 水平位移监测195.3 倾斜监测205
4、.4 沉降监测215.5 裂缝监测235.7 应变监测265.8 周边环境监测286 jLj.贝!Sl彳丁i*296.1 一般规定296.2 监测系统硬件306.4 监测系统运行和维护337监测预警357.2 监测预警值36S数据分析与反馈38,卜小di:L司l,lW4口附录A结构安全状态判定42附录B专业巡查表46附录C日常巡查表47附录D巡视检查预警表481总则.o.为规范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工作,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提高既有建筑结构安全动态监测技术能力,做到技术先进、数据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我国对建筑结构有相应的建设法律法规和系列的标准,主要集中在建筑结构安全鉴定,例如
5、: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工业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144)、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l25)等,但相应的结构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比较缺乏。日前现行的大多数监测技术规范主要集中在基坑、桥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上,而建筑结构的信息化、数字化监测规范较少,现行主要规范为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GB5098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等。近几年来,低层、多层及自建房等建筑结构安全问题突出。由于目前检测鉴定成本较高,会影响到业主选用该方法对建筑结构安全进行评估,而建筑结构安全监测可以与检测鉴定工作互补,成本相对而
6、言较低,因此采用监测方法对结构安全进行监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建筑结构的形变、应力等参数自动化量测、计算、传输、分析、预警等技术己成熟,可达到动态监测并预警的目的,且具tf较多的成功应用案例,因此,亟需相应的监测技术标准来加以指导和规范。1 .0.2本标准适用于低层及多层等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条文说明:湖南长沙429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造成了特别垂大的社会影响,之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全国自建房进行全面排查工作,并要求建立城乡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本规范主要针对现存的自住或经营性低层及多层结构,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规范规定
7、,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建筑高度不大于27.0m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0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24.0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和多层民用建筑。对于在现有的自建房排查中发现存在超过27m且建筑高度不大于100m的建筑,可参考本标准执行。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适用范围。1.0.3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建筑结构需要遵守的标准很多,本规范只是其中之-;在实际监测工作中,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执行国家、省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将本标准和国家、省现行的有关标准结合使用。2术语2.0.1既有建筑existingbuildin
8、g已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建筑,本规范特指建成且投入使用的低层及多层建筑。2.0.2结构安全监测structuresafetymonitoring采用仪器监测、卫星遥感监测、智能巡检、人工巡查等手段,长期、持续地采集建筑结构变形、损伤和相关影响因素(如地下水等)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信息,并进行计算、分析、预警的活动。2.0.3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系统existingbuildingstructuresafetymonitoringsystem本标准中简称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能够实现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及信息发布等功能,达到数据协同、自动预警和防危解危的目的。2.0.4比对测量co
9、mparisonmeasurement为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在满足规范及监测项目测量精度要求前提下,采取不同测量方法或不同测量设备对同一监测点进行量测并比较其测量结果的过程。2.0.5专业巡查professionalinspection由具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按照固定周期或相关要求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局部病害情况、结构安全状况和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等进行的巡检排查活动。2.0.6日常巡查routineinspection由具备专业技术人员或经过培训的社区人员开展,对建筑物是否出现明显的缺陷、破损、危及安全的异常现象、周边环境改变等情况进行的巡视检查并记录的活动。2.0.7监测设备monitori
10、ngequipment监测系统中,传感器、采集仪等硬件的统称。2.0.8监测预警值precautionvalueformonitoring为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或质量及周边环境安全,对表征监测对象可能发生异常或危险状态的监测量所设定的警戒值。2.0.9倾斜inclination包括基础倾斜和上部结构倾斜。基础倾斜指的是基础两端由于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差异沉降现象;上部结构倾斜指的是建筑的中心线或其墙、柱上某点相对于底部对应点产生的偏离现象。2.0.10周边环境监测aroundenvironmentalmonitoring建筑结构基础所处工程地质为岩溶、软土地质等特殊的地质、周边环境存在地下工程施工、
11、建筑周边存在河蚀、海蚀、暗渠等以及周边环境存在爆破或者施工等振动工作时,可能会对既有建筑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既有建筑周边环境安全监测包括对地下水位、深层水平位移、振动等项目的监测。条文说明:本章主耍对规范中使用的术语作出说明,以便丁理解和使用;参考了相关国家标准及相关资料。本规范术语给出了推荐性英文术语以供参考。3基本规定3.0.1有以下情况的既有建筑应开展结构安全监测:1存在安全隐患;2周边环境改变导致可能出现结构安全隐患;3超过设计使用年限;4运营期因使用功能变化进行改造或自身荷载变化较大;5既有建筑及荷载发生变化。条文说明:本条是对本标准应用对象的界定。3 .0.2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应
12、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条文说明:既有建筑监测包括仪器监测和巡视检查。仪器监测可以得到定量的数据,从而进行定量分析;以目测为主的巡视检查更加及时,可以起到定性、补充的作用,从而避免片面的分析和处理问题。既有建筑监测应采用仪器监测与巡视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多种监测方法互为补充、相互佐证,以便及时、准确地分析和判断结构安全状态。仪器监测和巡视检查对应安全防范范畴中的技防和人防。其中技防,指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例如传感器等,开展实时监测工作,及时反馈房屋安全状态,对房屋开展实时隐患防治工作;人防,指的是利用镇街网格员、房屋周边群众等开展现场巡查工作,结合现场查看及人工测量等手段,对危险房屋
13、开展房屋危险防治工作。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中,单一的人防和技防无法同时达到技术先进性和成本经济性的目标,因此,采用人防(含专业人员和一般群众)加技防的方式进行安全监测,是现行较为合适的技术方案。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第4.1.2条4 .0.3存在安全隐患的以下既有建筑应加强监测:1影响公共安全的既有建筑;2改建、扩建或者加建的既有建筑;3从事经营性活动的既有建筑。条文说明:擅门的改扩建可能会导致结构产生安全隐患或者存在异常情况;当改变房屋功能,将其变为经营性场所时,人员流动量会增大,也会对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宜更为严格的对其展开相关监测工作。3 .0.4既有建筑
14、结构安全监测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条文说明:设置专、M技术人员,有利于确保监测工作质量。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结构、测量等相关知识,应能够准确把握既有建筑安全关键部位及选择其监测项目,确保监测项目有效实施和运行。4 .0.5监测工作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I现场踏勘,收集有关资料-:2制定监测方案;3实施现场监测;4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反馈;5提交阶段性监测成果;6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完整的监测资料。条文说明:本条给出了监测单位进行监测工作应遵循的一般工作程序。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第3.0.4条3 .0.6监测方案编制前宜收集并分析水文气象资料、工程地质资料、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15、、安全风险评估报告、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并进行现场踏勘。条文说明:收集水文气象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安全风险评估、既有监测资料等重要监测背景资料,同时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有利于监测单位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及指导开展监测作业。开展现场踏勘与核查工作时需要注意以卜内容:1环境对象与结构的位置关系及场地周边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2对结构有影响或者受结构影响的-定范围内的建(构)筑物、桥梁、地卜构筑物等环境对象的现状。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第3.1.4条4 .0.7监测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2建设场地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及工程风险特
16、点;3监测目的和依据;4监测范围;5监测对象及项目;6基准点、监测点的布设方法与保护措施,监测点布置图;7监测方法和精度;8监测频率:9监测控制值、预警等级、预警标准及异常情况下的应急监测措施;10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要求;11监测信息反馈制度:12监测仪器设备、元器件及人员配备;13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及其他管理制度。条文说明:监测方案是监测唯位实施监测的重要技术依据和文件,为了规范监测方案、保证监测质量,本条给出了制定方案宜包括的主要内容。监测对象、监测项目、基准点及监测点布设方法与保护要求、监测频率、监测预警值、异常情况监测措施、监测信息采集处理叮反馈等是监测方案的重要内容。参考城市
17、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第3.1.5条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第3.0.7条3.0.8监测点的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满足结构安全监测的要求。条文说明:监测点的布设是确保监测工作开展的基础,监测点布设时耍认真分析结构和周边环境的特点,做到既能反映出结构和周围环境对象安全状态的变化情况,又能节约监测成本。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第3.1.6条3.0.9监测点的埋设位置应便于监测,不应影响和妨碍监测对象的正常受力和使用;监测点应埋设稳固,标识清晰,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未经许可不得改变测点或损坏传感器、电缆、采集仪等监测设备。条文说明:监测
18、点的埋设不能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和使用,监测点埋设的质量好坏会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另外,为了便于监测工作的管理,应对监测点按照一定的编号原则进行编号,标明测点类型、保护要求等,并喷涂标识或挂标识牌。监测测点及传感器、电缆、采集仪等监测设备是保证监测工作正常进行的最基本条件。如果在监测期间,监测测点及监测设备被改变或者损坏,就会影响监测的功能,因此在监测期间,任何对监测测点和监测设备的改变必须经监测技术单位许可,以确保监测工作的正常运行。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第3.1.7条3.0.10监测信息的采集频率和周期应反映监测对象变化的全过程。条文说明
19、:监测信息采集的频率和监测周期应满足监测对象特点、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条件综合确定,并应满足反映监测对象变化的耍求。参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第3.1.9条3.0.11监测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设备的防护等级、精度及量程应满足监测要求;2监测平台应具备设备监控、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信息发布及数据归集等功能。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第3.0.15条3.0.12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应设定监测预警值,监测预警值应满足既有建筑、周边环境安全的控制要求。条文说明:监测预警是建筑结构实施监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预防工程事故发生、确保结构及周边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
20、。监测预警值是监测工作实施的前提,是监测期间对结构正常、异常和危险不同状态进行判断的重要依据,应分级制定,因此建筑结构安全监测必须确定监测预警值。3.0.13监测单位应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对监测成果负责,当在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分析、反馈预警。条文说明:为了确保既有建筑监测工作质量,保证既有建筑的使出安全,防止在监测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的情况,本条着重强调了监测?.位的责任。现场监测人员及每次巡检专员需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数据分析人员要对每次监测报告的内容负责,保证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已发现安全隐患或安全风险高的结构存在的风险很大,须对其进行实时监测,随时能够
21、监测其异常现象,做到及时预警。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第3.0.12条3.0.14监测结束阶段,监测单位应向建设方提供监测总结报告,并将下列资料组卷归档:1监测方案;2基准点、监测点布设及验收记录;3阶段性监测报告;4监测总结报告。参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第3.0.16条4监测项目1.1.2 一般规定4.1.1 既有建筑结构安全监测对象包括建筑结构及周边环境。4.1.2 仪器监测宜采用人工监测与自动化监测结合的方式进行。条文说明:人工监测主要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精密测量仪器开展结构安全测量作业,具备技术成熟、测量精度高等优点,但存在人力成本高、时效性
22、差、测量频率低、测量条件严格、测量内容有限等缺点;自动化监测主要是指基于物联网技术,采用智能监测仪器开展结构安全自动化测量作业,具备远程操控、实时在线、测量频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仪器监测宜同时采用人工监测与自动化监测结合的方式进行,实现结构安全监测监测时效与频率上的提高,监测成本上的平衡,监测效果上的互促。4.1.3 既有建筑仪器监测应包括水平位移、沉降、倾斜、裂缝等项目,必要时可增加挠度、应变等监测项目,对监测内容、精度、监测频率等的选择,宜结合结构类型和结构现状来确定。条文说明:对既有建筑进行安全监测时,水平位移、沉降、倾斜、裂缝等是常用的监测参数,对这些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既有 建筑结构 安全 监测 技术标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51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