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第三部分 安全控制措施.docx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第三部分 安全控制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第三部分 安全控制措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第三部分安全控制措施1、基础工程施工容易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基坑坍塌、中毒、触电、机械伤害,其中坍塌事故尤为突出。2 .基坑发生坍塌以前的主要迹象:(1)周围地面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展。(2)支撑系统发出挤压等异常响声。(3)环梁或排桩、挡墙的水平位移较大,并持续发展。(4)支护系统出现局部失稳。(5)大量水土不断涌入基坑。(6)相当数量的锚杆螺母松动,甚至有的槽钢松脱等。3 .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1)挖土机械作业安全;(2)边坡与基坑支护安全;(3)降水设施与临时用电安全;(4)防火施工时的防火防毒安全;(5)基坑施工的安全防范。4、土方开搀专项方案主要
2、内容包括:放坡要求、支护结构设计、机械选择、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监测要求。5、基坑工程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监测和周边环境的监测。重点是做好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地下水位等监测。6、基坑开搀发生渗水或漏水,应采取的措施:应根据水量大小,采用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7.水泥土墙等重力式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如果位移持续发展,超过设计值较多时,则应采用水泥土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加大垫层厚度和加设支撑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8、悬臂式支护结构位移超过设计值时,应采取加设
3、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卸土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如果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深层滑动时,应及时浇筑垫层,加厚垫层,以形成下部水平支撑。9、支撑式支护结构发生墙背土体沉陷,应采取增设坑外回灌井、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或采用配筋垫层.设置坑底支撑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10、对于轻微的流砂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住流砂。对于较严重的流砂,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进行处理;IL如果发生管涌,可以在支护墙前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与支护墙间进行注浆;12、对邻近建筑物沉降的控制一般可以采用回灌井、跟踪注浆等方法。13、对于基坑周围管线保护的应急措施一般包括增设回灌井、打设封闭
4、桩或管线架空等方法。14、脚手架地基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平整坚实,应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应设置排水设施,搭设场地不应积水;冬期施工应采取防冻胀措施。15、脚手架施工安全要点:(1)钢管脚手架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应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Omm的木垫板。(2)严禁将支承件固定在作业脚手架上。严禁在作业脚手架上悬挂起重设备;(3)落地作业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的搭设应与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同步,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最上层连墙件2步,且自由高度不应大于4mo每搭设完一步距架体后,应及时校正立杆间距、垂直度及水平杆的步距、水平度;(4)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随架
5、体同步搭设;(5)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宜3跨;(6)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7)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钢管底端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8)连墙点的水平间距不得超过3跨,竖向间距不得超过3步,连墙点之上架体的悬臂高度不应超过2步;(9)在架体的转角处、开口型作业脚手架端部应增设连墙件,连墙件竖向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层高,且不应大于4m;(10)对高度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钢筋与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只有钢筋的柔
6、性连墙件。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11)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设置,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每道剪刀撑的宽度应为4-6跨且应6-9m;剪刀撑斜杆与水平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1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16、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拆除顺序:(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拆除后再拆脚手
7、架;分段拆除高差应2步,如高差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3)拆除作业设专人指挥;(4)拆除的构配件应采用起重吊装设备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17、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首层水平杆搭设后;G)作业脚手架每搭设一个楼层高度;悬挑脚手架悬挑结构搭设固定后;搭设支撑脚手架,高度每24步或不大于6m018、脚手架搭设达到设计高度或安装就位后,应进行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材料与构配件质量;(2)搭设场地、支承结构件的固定;(3)架体搭设质量;(4)专项施工方案、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及检测报告、检查记录、测试记录等技术资料。19、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
8、:(1)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3)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满堂脚手架,高度在20m以上的满堂支撑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4)架体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20、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模板支撑系统设计;(2)模板支拆施工安全;(3)钢筋加工及绑扎、安装作业安全;(4)混凝土浇筑高处作业安全;(5)混凝土浇筑用电安全;(6)混凝土浇筑设备使用安全。21、现浇混凝土工程安全控制要点主要内容:1)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的
9、编制;(2)现浇混凝土工程模板支撑系统的选材及安装的安全技术措施;(3)模板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制。22、模板及支撑体系专项方案必须专家论证的范围包括:(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以上。23、保证模板安全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1)模板工程安装高度超过3.0m,必须搭设脚手架,除操作人员外,脚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2)模板安装高度在2m及以上时,临边
10、作业安全防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有关规定;(3)施工人员上下通道必须借助马道、施工电梯或上下人扶梯等设施;(4)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临时堆放的模板宜3层,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的施工总荷载其设计值;(5)高出支模作业人员所用工具和连接件应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6)当钢模板高度超过15m以上时,应安设避雷设施,避雷设施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7)遇大雨、大雾、沙尘、大雪或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暂停露天高处作业。雨、雪停止后,应及时清除模板和地面上的积水及积雪。(8)应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24、侧模拆除要求、底模拆除根据的试块、后张法预应力拆模要求、拆模申请及拆模顺序:(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
11、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时,即可进行拆除;(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进行拆除;(3)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模板的拆除,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其混凝土强度达到侧模拆除条件即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值时进行,底模必须在预应力张拉完毕方能拆除;(4)拆模作业之前必须填写拆模申请,并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5)如果模板设计无要求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2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考点梳理第三部分 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 管理 实务 考点 梳理 第三 部分 安全 控制 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46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