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抑郁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ppt
《脑卒中后抑郁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后抑郁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ppt(1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脑卒中后抑郁-不可忽视的临床问题,主要内容,post-stroke depression第一部分:PSD临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PSD的早期识别第三部分:PSD的正确治疗第四部分:PSD发生机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是与脑卒中事件相关的、临床表现抑郁心境的情感障碍性疾病,第一部分:PSD临床研究现状,流行病学临床危险因素PSD与脑卒中病灶的关系PSD与ADL、认知功能、神经缺失功能、死亡率的关系,普通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不按性别分,患病率 5.8%终身患病率 17.1%,男性终身患病率 7-12%女性终身患病率 20-25%,按性别分,抑郁症流行病学,综合性
2、医院抑郁症的患病率概况,门诊病人 9-20%住院病人 22-33%,Adapted from:WPA/PTD Educational Program on Depressive Disorders.Gavard JA,et al.Diabetes Care.1993;16(8):1167-1178.,躯体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患病率,综合医院不同疾病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的比例,内科住院病人 16.84%(1)外科住院病人10.46%(1)癌症住院病人42%脑中风后47%心肌梗塞45%帕金森氏病39%糖尿病住院病人40.43%(2)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人74.47%(3)血液病住院病人35%(4),1
3、.叶维菲、徐俊冕等 1995 2.孙建英、徐俊冕等 19993.周安琪、季建林、徐俊冕 1994 4.刘 跃、徐建民、徐俊冕 1999,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重型抑郁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5-6倍总体发病率:20-79%(多数40-50%)病程不同阶段发生率不同最危险时期:卒中后头2年高峰期:特别是头3-6月;卒中后1-3月(60%)脑出血急性期5-9天:55%自杀意念高达17%,PSD临床相关因素,年龄:双峰表现:“青年”“老年”性别-女男(?)病程:急性期 恢复期(?)再次中风首次卒中抑郁病史(独立危险因素2.6倍)(Larson 2000;Jonas et al.,2000)、家族史,脑卒中后
4、抑郁与脑病灶相关性,大量文献报道PSD与脑病灶的关系不同研究中PSD与脑病灶的关系疾病不同时期PSD与脑病灶的关系不同人群中PSD与脑病灶的关系,与抑郁障碍病理改变相关的皮层区域,A:脑外侧面 B:脑内侧面 C:脑冠状面,大量文献报道PSD与脑病灶的关系,不同研究者观察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Favours Right,Favours Left,不同时期观察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Favours Right,Favours Left,不同人群观察PSD与卒中部位的关系,Favours left,Favours right,脑卒中后抑郁与脑病灶相关性,PSD与脑卒中病灶关系研究层面大脑半球对称性
5、损伤容积损伤前界距额极的距离皮质或皮质下损伤脑萎缩 等等结果矛盾:选择性偏移 方法学缺陷?,脑卒中后抑郁与脑病灶的相关性,病灶部位是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期(?)左半球病灶左前半球皮质或皮质下病灶左额背外侧病灶(BA9、46)病灶近距离于左额极((Robinson et al 1984a;Robinson and Szetela 1981;Starkstein et al 1988b;Starkstein et al 1987),脑卒中后抑郁与脑病灶的相关性,卒中后1-2年(?)与右侧半球病灶大小及病灶离枕极远近有关(Shimoda etal,1999)Carson etal(2000
6、):大脑前部损害Morris etal(2000):靠近额极病变与PSD程度具有特异性关系,但未证明抑郁半球偏利性Singh etal 2000 Stroke和Carson AJ 2000 Lancet报道相反结果近来相关荟萃分析表明PSD的发生与脑损害部位的关系不确定(Bhogal et al,2004),脑卒中后抑郁与脑病灶的相关性,与抑郁相关的主要部位:前部脑叶、颞叶、基底节、枕叶而顶叶和桥脑与PSD无关梗死灶数目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皮层下脑萎缩-重要易感素质?!,脑卒中后抑郁对康复的影响,死亡率增加自杀率增高康复疗效差认知功能障碍增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生活满意度下降,脑卒
7、中后抑郁对ADLs的影响,在脑卒中后2年中,卒中后抑郁是延缓康复的最重要的因素.-63例患者两年随访研究(Parikh et al 1990)显示,住院时抑郁评定分值与ADL损害程度呈独立正相关-在脑卒中后3月和12月抑郁的严重程度与ADL损害严重程度均显著正相关(Herrmann et al 1998)-ADL受损的严重程度,尤其是卒中后1月功能状态是预测卒中后3个月发生抑郁最有力指标,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失的相关性,神经功能缺失因素与发生抑郁无直接关系,但是最主要的加速因素?神经功能缺失不能诱发心理反应性抑郁,但重度抑郁可延缓神经功能恢复,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的关系,Kauhanen
8、et al(1999)采用Mini-Mental State Exam(MMSE)和其他神经心理测试量表评估了106脑卒中后患者:脑卒中后抑郁与记忆损害、不用语言的解决问题能力、注意能力和精神运动速度能力障碍相关尤其左半球损害:定向、语言、视觉、执行功能受损慢性期PSD可因认知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下降导致生理和心理平衡失调出现反应性抑郁症状,脑卒中后抑郁对死亡率的影响,死亡率是脑卒中后抑郁加重导致的最严重的结果.-Wade et al(1987)报道在脑卒中后3周利用Wakefield Self-Assessment Depression Inventory(Snaith et al 1971)
9、评定9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访1年后比无抑郁症的卒中患者死亡率高50%!,第二部分: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识别,临床危险因素的确定影像学危险因素的确定社会心理危险因素的确定医师的高度重视和扎实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和娴熟的精神检查技能/技巧诊断标准的正确应用评估量表的正确使用,PSD早期识别,临床危险因素:年龄 性别 病程 病史 家族史神经影像学危险因素:病灶部位、容积、数目等社会心理因素:人格特征、社会功能、社会家庭角色转变、社会支持度、社会家庭环境“抑郁”是临床表现情感障碍等精神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像的诊断主要靠医师具有厚实的专业知识、仔细观察、感悟、精神检查技巧的应用,PSD漏诊的可能因
10、素,漏诊率高达70%:自问卷形式诊断困难与局限:例如:失语症、失认症、认知智能障碍、言语障碍、情感障碍(Spencer et al 1997)采用不同评定量表和诊断标准神经系统症状或非特异性忧伤等负性情绪混淆(Schramke et al 1998)医生家属重视程度不够?神经内科医师具有的精神科和医学心理科知识尚欠系统欠完善?,脑卒中后抑郁诊断,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1921:Kraepelin提出PSD的概念;1924:Bleuler发现“卒中后患者常伴有行为和心理障碍”;是“卒中后躯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心理反应”诊断标准:DSM-III、DSM-IIIR、DSM-
11、IV诊断标准ICD 10CCMD IIR、CCMD III,PSD诊断标准:DSMIV,ICD10,CCMD3+,卒中病史及卒中后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抑郁临床表现,且抑郁出现和卒中的发生有明显关系,通常在卒中后数天就可以出现;抑郁症状是非短暂性,通常持续2周以上?;“抑郁”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积极参与神经功能恢复 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抑郁,如兴奋药物过量、催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物戒断反应,脑卒中后抑郁评定量表,最常用评定量表(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12、-贝克抑郁问卷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ZSRDS-Zung自我评定量表老年PSD:美国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R),脑卒中后抑郁评定量表,自我评定量表:geriatric depression rating scale-老年抑郁量表GDS、ZSRDS*、CES-D-R检查量表:HDRScomprehansive psychopathological rating scale depression CPRSD-病理心理学综合抑郁量表Cornell量表?,新量表不断推出,PHQ-9:The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
13、re 9-item depression scale SADS:The stroke aphasic depression scale SADBD:Structured Assessment of Depression in Brain Damaged IndividualsPDRS:Post-stroke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MADD:Multimodel Approach to Diagnosi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选择原则:选择国际上权威学术机构认可的量表 具备殷实的精神病学和医学心理学知识 量表评定的客观性、一致性高,蒙哥马利
14、抑郁量表(MADRS)的应用,观察到的抑郁抑郁诉述内心紧张睡眠减少食欲减退,集中注意困难懒散感受不能悲观思想自杀观念,简易、方便、信度效度高、尤其使用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MADRS,观察到的抑郁:指反映在言语、表情和姿势方面的悲伤忧郁和沮丧失望。按观察到的抑郁程度和“高兴不起来”的程度评分。抑郁诉述:指主观体验到的心境,包括心境抑郁、情绪低落、沮丧失望、感到无助、或其它类似诉述。按其强度、时间及受环境经历影响的程度评定。内心紧张:指讲不清楚的不舒服,紧张不安、内心混乱、精神紧张直至苦恼和恐怖。按照对被试需要的安慰保证的程度、频度、时间及范围评定。睡眠减少:指与往常相比,主观体验的睡眠深度或持续
15、时间减少。,MADRS,食欲减退:指与以往健康时相比,食欲有所减退或丧失。注意集中困难:指难以集中思想,直至完全不能集中思想。懒散:指日常活动的发动困难或缓慢,始动困难感受不能:指主观上对周围环境或原先感兴趣的活动缺乏兴趣,对周围事物或人们情感反应的能力减退。悲观思想:指自责、自罪、自卑、悔恨和自我毁灭等想法。自杀观念:指感到生命无价值,宁可死去,具自杀的意念或准备。,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分型,重型抑郁:抑郁症状:悲伤、焦虑、早醒、食欲减退、厌世或自杀自然病程:1年脑损害部位:左半球额叶皮质或基底节轻型抑郁:抑郁症状:能力减退、社会性退缩、兴趣丧失、睡眠障碍、流泪自然病程:1-2年脑损害部位:不恒
16、定,第三部分: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抗抑郁药物发展史抗抑郁药物精神药理机制抗抑郁药物的选择和临床应用心理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治疗,早期识别 尽早治疗首选药物治疗足疗程治疗选择安全性高 有效性强的新型药物联合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联合治疗无效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抗抑郁剂的发展史,Mirtazapine,2000s,?,抗抑郁药作用模式,单胺氧化酶抑制再摄取抑制自调受体阻断突触后受体阻断,增加突触间隙 5-HT/NE水平或 神经递质传递功能 导致突触后受体下调/低敏?,抑郁症的单胺神经递质假说,再摄取抑制,Diffusion,Postsynapticreceptors,Dep
17、artingelectricalimpulse,Arrivingelectricalimpulse,Autoreceptor,Reuptake inhibition,Presynaptic neuron,Synaptic cleft,Postsynaptic neuron,五羟色胺神经传递,5-HT1A,5-HT1B/1D,Serotonin(5-HT),Reuptake inhibition,Autoreceptor stimulation,5-HT neuron,Postsynaptic receptors,Westenberg J Clin Psychiatry 1999;60(Supp
18、l 17):4-8,神经递质改变对受体的影响,受体下调与抗抑郁起效时间,SSRIs类,作用机理:提高突触间隙5-HT的浓度;常用药物:西酞普兰、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草胺等;常见副作用:恶心、呕吐、厌食、激越等副作用;总之这类药物安全性及耐受性极高。这类药物起效较慢,对睡眠的改善不明显。,关注5-HT受体三个亚型的效能,5-HT的效能是通过突触后膜的三个受体亚型(5-HT1、5-HT2、5-HT3)介导的。5-HT1兴奋时可能与其抗抑郁和抗焦虑效能有关;5-HT2和5-HT3兴奋与不良反应有关:5-HT2兴奋时与失眠、焦虑/激动不安和性功能障碍有关;5-HT3兴奋时与恶心、呕吐、头痛有
19、关。,Stephen Stahl.J Clin Psychiatry,1998,SSRIs之间的差别,5朵金花SSRIs都具有5-HT再摄取抑制的共同作用机制,但各自的受体药理学、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特征和不良反应有明显差异对5-HT选择性不同对非作用靶点受体作用不同对肝脏P450酶的作用不同不同的受体药理学特征决定了不同的药效学和不良反应特征,SSRI的药理学特征,SRI,NRI,氟西汀,CYP 2D6,5HT2C,CYP 3A4,临床优势-治疗贪食暴食-对睡眠过多有效-改善精神运动性迟滞,临床劣势-引起焦虑(短期)-导致惊恐(治疗初期)-加重失眠(短期)-激越(短期)-与通过2D6和3A4代
20、谢的药物 合用有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SSRI药理学特征,临床优势-抗焦虑(短期)-有较好治疗强迫症的研究精神病症状抑郁,临床劣势-胃肠道不良反应-镇静作用-与通过1A2和3A4代谢的药物合 用有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CYP3A4,SRI,氟伏沙明,CYP 1A2,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SSRI 药理学特征,临床优势-抗焦虑(短期)-上市焦虑谱系障碍适应症(panic,OCD,social phobia,PTSD)-对
21、失眠有效,临床劣势-阿尔采默氏症-认知损伤与通过2D6代谢的药物合用有明显 的药物相互作用-撤药综合征,CYP2D6,SRI,NRI,m-ACh,NOS,帕罗西汀,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SSRI 药理学特征,临床优势对认知功能/注意力缺陷/阴性症状有效适合女性病人(对催乳素水平影响不大)-适合儿童和青少年(副作用小),临床劣势-焦虑(短期)-惊恐障碍(需要逐渐增加剂量),DRI,SRI,舍曲林,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SSRI的药理学特征
22、,临床劣势-OCD,panic惊恐,social anxiety社会焦虑没有在中国批准适应症-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安全性目前缺乏资料,临床优势-“纯净”的SSRI,不良反应最少-没有显著的药物相互作用-没有显著的激活/焦虑/失眠(短期)-胃肠系统的耐受性 较好/治疗激惹性 肠炎,西酞普兰,SRI,Adapted from Stahl SM.J Clin Psychiatry 59:12,1998,药代动力学:影响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因素,*去甲氟西汀为活性代谢产物能明显加强氟西汀对CYP酶的阻滞作用,使得半衰期延长,Greenblatt et al.J Clin Psychiatry,1998.Dat
23、a on file,Forest Laboratories,Inc.,药物相互作用一览表,1.Greenblatt DJ et al,1998 2.陈彦方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3.顾牛范精神医学新进展,0=少或无抑制;+=轻度抑制;+=中度抑制;+=强抑制;-=不详,脑卒中后抑郁药物治疗,SSRI具有双重药理作用:-抑制突触前膜再摄取5-HT,提高神经细胞突触间隙5-HT浓度-控制抑郁;-5-HT递质活性增强,5-HT促进突触形成、促进脊髓运动神经元功能、调制或促进目的性的运行反射,改善并促进神经细胞运动功能-恢复损伤脑功能!治疗有效率94%,PSD治疗药物的选用,适合老年人使
24、用:推荐SSRIs类药物鉴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物时,推荐使用喜普妙,以减少出血发生的危险(个人观点)。,脑卒中后抑郁药物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预防,Narushima et al 2002:随机双盲研究:去甲替林nortriptyline,fluoxetine和安慰剂治疗3月,药物治疗组脑卒中患者无抑郁发生。Rasmussen et al 2003:双盲临床验证:137例卒中后1月内的患者sertraline和安慰剂治疗1年后,药物治疗组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下降。双盲随机对照试验:18周起比安慰剂组抑郁发生少,52周显著降低PSD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降低;
25、卒中后用SSRI 3月,生存率提高50,无抑郁者心血管事件也降低。结论:抗抑郁药可预防和治疗卒中后抑郁,并可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并能减少死亡率。,SNRI类,作用机理:提高突触间隙5-HT,NE的浓度;常用药物:万拉法新(怡诺思 博乐欣)常见副作用:恶心、呕吐、厌食、激越等副作用。治疗特点:起效较SSRI类较快,对睡眠有改善作用。适于伴有焦虑的抑郁。,药理学特征:万拉法新,临床优势-较轻的镇静作用-可改善认知功能,临床劣势-恶心-高血压-兴奋激越-撤药综合征-两个剂量?,SRI,万拉法新,DRI,NRI,NOTE:改善认知 DRI/高血压-NRI,Adapted from Stahl SM.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卒中 抑郁 不可忽视 临床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4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