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学教育综合楼工程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批准:审核:编制:集团有限公司二O一六年二月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3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目的24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目标25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36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机构37施工现场网格管理人员职责48保证措施及奖惩办法59工作措施610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控制要点811奖惩制度2112附件一安全管理从零工作法2813附件二项目安全生产网格化巡查日志331编制依据1.1 青岛市崂山区城乡建设局关于在全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通知(试行)(崂建(2016)14号)1.2 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关于加强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精细化管
2、理的通知(青建管质字(2015)10号)1.3 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切实落实建筑安全网格化监督管理责任,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医学教育综合楼2建设单位青岛市建筑工务局、青岛大学、青岛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勘察单位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窕院4设计单位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青岛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5监理单位青岛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6施工单位集团有限公司7计划工期2015年9月13日至2017年3月15日8工程地点青岛大学校园内,南邻宁德路,西邻青岛市软件园9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主体结构创青岛市优质结构10主要功能办
3、公室,实验室,解剖室,动物房,尸体库,地下车库等2.2建筑和结构特征本工程建筑性质为高层公建。地上结构分为A#、B#、C#、D#、E#、F#六部分,共设计一个地下室。地下一层,地上主楼A#14层,C#16层,F#12层,建筑总高度70.9米。地下部分为车库,地上部分为办公室、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为5160811f,其中地下建筑面积为634311f,地上面积4526511f0地下室层高4.5-6.3m。标准层层高为4m。本工程地下一层防火分区一(车库)为人防工程。地上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外墙外保温系统使用年限25年。本
4、工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措施按照设防烈度六度取用。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加防水板。A#、C#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余塔楼均为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三级。3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目的3.1 根据岛市崂山区城乡建设局关于在全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通知(试行)(崂建(2016)14号)要求,为确保工程现场的安全和质量,完善工程的质量安全责任保障体系,落实安全质量责任,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本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中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3.2 工程网格化管理,是指依托统一的工程管理平台,将管理区域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格中工程、场地、
5、人员的巡查,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协调的主动发现、及时处置的工程动态管理的一种方式。3.3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在总承包统一管理基础上,将管理区域按施工阶段、施工内容等划分成单元网格。通过制定强势管理措施,对各个区域实施网格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件。通过对施工现场危险源进行提前识别以及制定控制管理措施,尽可能降低事故发生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减少轻伤事故,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4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目标在强化项目经理、总监、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职责的基础上,通过推行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做到管理、责任、考核、整改四到位,最大限度
6、的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提高本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水平。4.1 安全目标确保施工生产重大事故为“零”;事故负伤率控制在0.15%以下;杜绝重大伤亡、火灾、交通、管线、设备、食物中毒等重大事故;4.2 文明施工目标施工现场必须创建“青岛市标准化样板工程”,争创“山东省安全文明标准工地”。5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6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机构本工程建立以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项目总监为“网格总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专职安全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代表和安全监管人员为“网格分管负责人”,施工、监理单位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为“网格管理员”的网格化管理体系。6.1 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本
7、工程建立以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项目总监为“网格总负责人”的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日常管理领导工作。各单位网格总负责人安排如下:建设单位:青岛建安建设集团公司网格总负责人:郑志峰职务: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集团公司网格总负责人:丁兵职务:项目经理监理单位:青岛市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网格总负责人:刘卫东职务:项目总监6.2 网格化管理的管理小组施工单位项目专职安全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代表和安全监管人员为“网格分管负责人”,施工、监理单位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为“网格管理员”的网格化管理体系。网格名称施工单位卫惮位监理单位骨位网Jl三的网缔您
8、喇网缔您A、B、C楼卢璐王玮博海建设乔刚王鹏翔工程建设监理D、E、F楼徐洪滨邵占平博海建设乔刚王鹏翔工程建设监理起重机械卢璐孙学忠博海建设毕洪亮钱乔生工程建设监理施工用电及机具徐洪滨苗华明博海建设毕洪亮钱乔生工程建设监理临建及消防设施刘彬秦红玉博海建设毕洪亮黄晓丽工程建设监理地下结构及裙房刘彬江树才博海建设毕洪亮黄晓丽工程建设监理7施工现场网格管理人员职责7.1“网格总负责人”职责: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组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全面掌握现场安全生产状况;认真落实网格化管理考核制度,对存在的
9、安全隐患安排、督促责任人进行整改落实;7.2 “网格分管负责人”职责: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协助“网格总负责人”做好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填写安全管理从零工作法日志,汇总安全隐患并安排、督促责任人进行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未能按时整改或责任人拒不整改的,要及时向“网格总负责人”书面汇报并跟踪落实。7.3 网格管理员”职责:负责对所管辖网格内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每天对网格内安全生产巡查不得少于2次,并填写XX项目安全生产网格化巡查日志;在巡查中发现的隐患要及时督促责任人整改,对重大安全隐患、不能按时整改或拒不整改的,要及时向“网格分管负责人”或
10、“网格总负责人”进行书面汇报,并跟踪落实。8保证措施1、总包企业及分包企业必须按照建筑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标准配备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总包企业要强化对项目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促使其更好履行网格化管理的相关职责。2、施工、监理企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网格化管理方案,完善网格化管理机构、人员、职责、考核和奖罚标准;各施工、监理企业要对“网格管理员”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安全生产标准规范,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重安全、人人管安全。3、项目部结合项目实际特点合理安排“网格管理员”,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设置医学教育综合楼项目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公示牌4 .各区域管理小组每月进
11、行一次网格化管理运行情况检查、自评,考评情况报工作小组。5 .工作小组对现场监护工作进行监督,第一次发现问题警告,第二次经济处罚,第三次人员调整。6 .领导小组对工作小组进行综合考评,对考评优良的管理网格管理员和分管负责人给予奖励。奖惩制度详见第11条“奖惩制度”。9工作措施9.1 施工现场网格的划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安全生产网格包括以下内容:1、土石方及基坑:主要包括土石方施工阶段的车辆和机械、边坡支护以及深基坑的沉降监测等;2、建筑单体:主要包括单体所涉及的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临边防护、水平防护、楼层施工用电、楼层内使用的机具、吊篮等;各建筑单体划分为2部分:A、B、C楼,D、E、
12、F楼。3、起重机械:主要包括塔吊、起重吊装机械、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等;4、施工用电及机具:主要包括施工现场内的临时用电和施工机具及其防护设施(包含楼层施工用电和机具)等;5、临建及消防设施:主要包括工地围挡、宿舍、食堂、厕所等七小设施以及涉及工人生产生活使用的所有临建设施和消防灭火设施等;6、地下结构及裙房:主要包括地下室及裙房工程所涉及的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临边防护、水平防护、楼层施工用电、楼层内使用的机具等;7、其他生产生活区域。9. 2检查措施1 .巡查人员每天必须做好检查记录,每日向工作小组汇报工作情况。2 .工作小组每周向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工作9. 3动态管理措施1工程网格
13、化管理必须贯穿于工程自开工至竣工的全过程。2随着工程的进展,幕墙、机电、装饰等各专业分包单位陆续进场,必须将分包单位及时纳入网格管理体系。3总包、分包各单位责任人员安排做到层层落实,明确岗位职责,实行条块管理。4根据平面与立面分区分块,在各责任区域内醒目位置悬挂相对应的责任人、分区位置标示牌。9.4信息反馈及处置机制1由总承包负责收集并汇总网格化运行情况。2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做好网格化管理运行记录和档案,尤其对不良事件的发现、处置、销项进行过程记录,必要时保存影像资料。3建立良好的信息互动共享体系,对于现场能及时处置的,网格管理人员应及时处置并记录在案;对于现场不能及时处置的,网格管理人员必须
14、在第一时间上报工作小组和领导小组,由工作小组组织及时处置。4项目建立和实施安全保证体系,旨在通过提供体系所提供的结构化和系统化的运行机制,基于策划(P)实施(D)检查(C)改进(八)构成的动态循环过程,能够有效地自我控制在建项目施工活动中可能对安全、环境有负面影响的各种危害和环境因素,使本项目结构实现和系统地控制自身设立的安全绩效水准,从而达到持续改进的最终目的。9. 5安全管理措施1以安全生产作为标准化管理重点,严格执行现场标准化管理规定及有关各项措施,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六大纪律及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普通脚手
15、架安全技术规定、施工现场防火规定、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规定、施工现场电气管理规定等有关各项规定,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明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由项目经理进行书面交底。3做好安全交底工作;全体管理人员牢固树立起“抓安全一刻不忘,安全管理理直气壮”的观念,做到施工现场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发现违章立即制止,确保项目安全目标的达到。4所有参加施工的作业人员,须经安全技术操作培训合格。操作人员有权拒绝违反安全规定的指令,严禁酒后作业。5每周组织各部门及各分包单位进行安全设施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6现场设十牌二图,在重点部位、作业点、危险区、通道口,根据情况挂安全
16、宣传标语、警示牌。7凡市建委和劳动局规定的要求持证上岗人员,必须持证上岗。8严禁非现场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区域。9对专业分包单位的强势管理措施将分承包商纳入安全管理体系,签订合同时同时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及现场违章经济处罚条例。与外包队伍和分包单位签订防火协议,落实防火责任。审核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分包单位的安全员配置人数和到岗情况实行每日点名考核制度。分包单位若需要使用安全设施,总包办理书面移交手续,并进行安全交底,落实责任主体,总包在过程中加强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分包单位的动火作业,由总承包统一签发动火证,并将每日动火区域及时上墙,加强过程中监控。分包单位进行下道工序作业时,及时组织上
17、道工序分包单位进行作业面移交,明确责任主体。10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控制要点1落地式与悬挑式脚手架1.落地式与悬挑式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搭设要求、基础处理、杆件间距、连墙杆设置等内容。并附设计计算书、施工详图及大样图。方案的编制和审批程序执行第一条第3款的要求。2 .脚手架搭设立杆纵向间距不得大于1.5m,内外立杆横向间距不得大于1.2m,大横杆步距不得大于1.8mo3 .严禁使用木、竹脚手架和钢木、钢竹混搭脚手架。架体高度超过Ionl严禁使用单排脚手架。4 .钢管、扣件进场时,供应单位必须出具证明其产品合格的相关资料,外径、壁厚等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规定
18、;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按规定对现场钢管扣件进行联合检查、抽样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证明材料及验收记录应存档备查。严禁不合格钢管、扣件进入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时,搭设人员应对钢管、扣件进行检查。5 .脚手架应由项目负责人、项目总监、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及搭设人员进行联合验收,并履行验收签字手续。脚手架在下列阶段必须进行检查验收:5.1 脚手架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5.2 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5. 3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6. 4达到设计高度后;6.5 遇有六级风以上、雨雪天气后;6.6 停用超过28天。6 .脚手架基础必须夯实平整,设置木垫板、钢底座和纵横向扫地杆,排水良好。
19、7 .架体与建筑物拉结应按规定设置,拉结可靠牢固;拉结点应设明显标志。8 .按规定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必须沿脚手架高度连续设置。脚手架高度在24m以下的,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m;脚手架高度在25m以上的,剪刀撑必须沿长度连续设置。9 .脚手架搭设应高于操作层L5m以上,外侧应按规定设置密目安全网,密目网应设在外排立杆里面。10 .在操作层上,脚手架外侧大横杆与脚手板之间要按要求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和挡脚板,上栏杆高度为L2m,下栏杆高度0.6m,挡脚板高度为18cm。11 .操作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严禁出现探头板。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
20、间距不应大于40cm;使用木脚手板时,接头处应采用对接平铺,接头处下方必须设置两个小横杆,并用定型化的脚手板卡带固定。12 .脚手架操作层下方三步架内,必须按照操作层的要求,层层加设防护栏杆、挡脚板,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内侧与墙体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13 .架体内每隔两层且高度不超过IOm设层间安全平网,距地面3.2m处设首层安全平网,操作层下设随层安全平网,安全平网应架设牢固、封闭严密。14 .内立杆与建筑物距离大于15Cm必须进行封闭。15 .建筑物高度低于30m时,可采用落地式外脚手架按规范一次性搭设;建筑物高度大于30m时,应采取悬挑式脚手架分段搭设,每段搭设高度不得超过20m。16 .
21、悬挑式脚手架悬挑梁必须使用工字钢,悬挑梁与建筑物的固定方法须经计算确定,悬挑梁通常应使用16号以上工字钢,悬挑梁尾端应按规定在两处以上使用616以上圆钢固定在楼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悬挑梁前端应采用614以上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17 .卸料平台必须有设计计算书,施工荷载不得超过8KN,设置荷载限制标志牌,标明使用要求和限载数额。18 .接料平台应安装使用定型化、工具化产品,并为独立的受力系统。19 .接料平台悬挑梁应采用16号以上工字钢,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以上采用不小于616以上圆钢固定在楼板等钢筋混凝土结构上,悬挑梁前端应采用2道614以上的钢丝绳进行吊拉卸荷。20 .接
22、料平台四周围护高度为L5m,其周边按规定设置两道防护栏杆,并用竹胶合板进行硬防护。平台底板应满铺,固定牢固,材质应符合要求。21 .未规定事宜按照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执行。10.2基坑支护1.基坑开挖前,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必须对基坑周边环境、土质等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应按照第一条第3款的要求编制、审批专项施工方窠,并严格按方案组织施工。2 .基坑施工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要做到分段开挖,分段支护,严禁超挖或一挖到底。3 .基坑开挖应按规定要求进行放坡,不具备放坡条件的要根据现场情况,对
23、坑壁进行加固与支护。4 .深基坑的加固与支护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基坑内应搭设上下通道,作业人员应有安全立足点,禁止垂直交叉作业。5 .基坑及周边应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并满足施工、防汛要求。6 .基坑周边应设置防护栏,严禁堆放土石方、料具等荷载较重的物料。对周边原有建筑物、公共设施等必须设置观测点,专人负责,及时观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7 .对基坑应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要求进行监测。8 .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完工后、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前,必须由建设、深基坑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对深基坑工程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地下结构施工。9 .建设单位将深基坑工程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安全生产 网格 管理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34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