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docx
《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个中心建设标准(胸痛卒中创伤)随着医院的各级医院的发展,根据人类健康高频率出现的疾病,国家卫健委牵头,要求各级医院建设三个中心,即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这个体现一个医院发展和救治水平的的重要标志,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体现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职责所在。卒中中心建设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卒中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制定医院卒中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原则(试行)(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有关医院可以参照指导原则进行建设与管理。一、二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1 .二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2 .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3 .从事卒中相关诊
2、疗工作的人员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及其他医疗卫生技术资格。4 .具备满足重症卒中患者救治标准的重症监护病房。5 .具有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康复医学科诊疗科目。(二)组织管理。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2 .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3 .建立健全保证卒中救治质量和安全的相关管理制度、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4 .依据卒中有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各类卒中病种的救治技术规范,建立绿色通道,建立并落实定期考核制度及
3、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措施,加强继续教育及科研工作。5 .由专人负责,加强卒中患者的随访、健康宣教,加强相关诊疗信息的登记、统计与分析。(三)建设要求。1.医院布局合理,开辟卒中急救绿色通道、卒中宣传专栏和明显提示标识,配备满足卒中患者救治需求的设备、设施。6 .急诊应成立包括急诊医师、神经科医师和介入、检验及影像科医师等在内的卒中急救小组,做到24小时/7天在岗。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脑血管病专病急诊室。7 .卒中救治小组由具备货质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负责(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小组成员由经过相关培训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影像科、康复科医师,及掌握颈动脉彩超、TCD、TCCD(TCCS).
4、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的超声科医师,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团队等组成。8 .卒中救治团队专业人员反应快速,业务熟练,能够为卒中患者提供诊断、评估、救治及转运上级卒中中心等,为争取急救时间窗提供规范、快速的诊疗服务。9 .建立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帮扶和协作关系,建立与院外急救体系对接和接受上级医院会诊、远程卒中救治及患者转诊的机制和制度。10 建立符合标准的卒中病例信息登记、统计分析、随访系统及数据库。(四)工作要求。1 .实施卒中急性期规范化救治,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对于确诊的急性卒中患者,及时接诊评估、完善相关检查并开展救治。2 .按照适应证选择溶栓等治疗。3 .执行规
5、范化的卒中一、二级预防。4 .开展早期卒中康复治疗。5 .能够开展脑卒中基本病因学及常见相关危险因素检查。6 .保证全天候开展心电图、胸片检查。7 .保证全天候开展颅脑CT平扫。8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卒中量表进行评估。9 .对卒中患者采取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常见并发症的必要措施。10 .对卒中患者常规进行液体和营养状况评估,不能正常进食但胃肠条件允许的患者能够早期进行鼻饲,并进行有效监测。11 .门诊医生能积极倡导并推广卒中防控5项简易措施:规范干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卒中危险因素;进行体力活动及常规锻炼;健康饮食,避免肥胖;戒烟限酒;掌握识别卒中预警症状和应对方法,
6、定期体检。12 .制定社区卒中健康教育与预防计划,开展本区域内的群众健康宣教工作。组织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进行卒中防治培训工作。二、三级医院卒中中心(一)基本条件。1 .三级综合医院或相关专科医院。2 .设置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医学科、介入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与卒中诊疗相关的诊疗科目。3 .开设符合设置标准的脑血管病诊疗病区。4 .设置符合标准的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或床位,开设床位10张以上。5 .开设卒中专科门诊,能够开展规范的卒中筛查、高危人群干预及随诊。6 .开设卒中康复门诊或病房,或与有关康复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7 .建立脑卒中健康宣教、专业技术培训及卒中中心工作
7、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体系。8 .卒中中心要按照病历书写管理有关规定,并结合专科特点,开展病历信息化建设;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诊疗数据、随访数据等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以规范卒中诊疗,加强临床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二)组织管理。1.成立以医院主管业务领导为主任,以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技和信息部门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卒中诊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部门职责及工作制度。9 .成立以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医学科、急诊医学科医师、护士为主体,卒中诊疗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为依托的救治小组。设立脑血管病急诊窗口,保证卒中中心绿色通道畅通。10 按照卒中相关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各类卒中病种救治预
8、案和工作流程。11 建立卒中住院登记及随访登记数据库,建立专人负责的卒中病例管理、随访管理的相关制度。12 设置专人负责的卒中健康宣教、继续教育、科研工作小组。(三)建设要求。1.设置脑血管病急诊绿色通道,建立急诊值班(24小时/7天)制度。脑血管病急诊值班负责人应由经过卒中专业培训的具备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医师担任。2,配置具有相关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3 .具有卒中单元多学科协作小组,能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支持、功能锻炼及综合物理治疗等。4 .建立脑卒中急症患者诊疗“绿色通道整合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组成卒中急性期溶栓、血管内治疗及外科手术专业小组;与
9、本地区急救中心及有关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对于转诊至本中心的脑血管病急诊患者及时接收、有效处置。5 .能开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颈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引流术、动脉瘤夹闭手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动静脉畸形手术及血管内治疗等。6 .具备开展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条件和技术能力,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语言疗法、认知及心理疗法等技术项目及治疗设备。具备营养障碍管理医师。7 .建立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及双向转诊制度;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8 .根据脑卒中相关疾病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及临床路径,制定本中心脑卒中诊疗流程,并定期审核及修订。(四)服务要求。
10、1.规范卒中诊疗,提高符合适应证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率,降低症状性和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9 .康复医学科早期介入,及时对患者进行基本功能评定,尽早开始康复治疗。3,能够24小时提供医学影像检查诊断服务,对卒中患者实施CT或MRl优先检查;可开展CT和MRl的灌注成像、血管成像等检查。4.能够进行全脑血管造影(24小时/7天)和血管功能评估。1.1 够采用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和介入治疗科等专科技术手段治疗或预防各种类型卒中: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血管畸形、动脉瘤等。6.能够向各级医院双向转诊患者及提供远程会诊,实现卒中信息数据网络直报。附录:
11、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医院卒中中心诊疗流程及质控指标一、主要诊疗流程1.接诊诊疗服务1.l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命体征评估;1.2 实施头部影像学检查、血生化等辅助检查;1.3 相应时间窗内应用LtPA或尿激酶;知情告知;动、静脉溶栓,机械取栓、介入、开颅手术等治疗。2. 入院后诊疗3. 1抗血小板治疗;4. 2预防深静脉血栓(DVT);5. 3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6. 4早期康复评估及治疗;7. 5早期营养支持治疗;2. 6早期吞咽功能评价;2.7 健康宣教(戒烟等);2.8 血压评估与管理;2.9 血糖评估与管理;2 .10血脂评估与管理;3 .11血
12、管功能评估。3.出院前诊疗3. 1出院时抗栓治疗;3.2出院时卒中合并症患者的相应用药;4 .3膳食平衡原则及个体化康复指导;4.4 卒中危险因素控制,卒中发作预警,用药依从性等宣教;4.5 出院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5 .出院后随访二、主要质控指标1.卒中患者抵达急诊接受NIHSS评分的比例。6 .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溶栓时间窗内接受静脉溶栓患者的比例。7 .在抵达医院60分钟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患者的比例。8 .在发病6h内到达医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到达急诊至开始做多模式头颅CT/CTA或MRI/MRA的时间。完成头颅CT1.4)患者从入院到给予促凝血治疗后INR达标的平
13、均时间。21 .各类型卒中,颅内外动脉狭窄,SAH或TIA患者入组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的比例。英文注释:TCDTranscranialDoppler经颅多普勒。一维多普勒超声,用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TCCDTranscranialColorCodedDoppler/TCCSTranscranialColorCodedSonography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用于颅内动脉血流成像及血流动力学检测。TCCD与TCCS为相同的检查技术不同的英文缩写表达。CTComputed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扫描。CTA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C
14、T血管造影。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磁共振成像。MRAMagneticResonanceAgiography磁共振血管造影。MRS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磁共振波谱分析。NIHSS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用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卒中量表“)or-tPARecombina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急性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药物。CEACarotidEndarterectomy颈动脉内膜切
15、除术。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运重建的外科治疗方法。CASCarotidArteryStent颈动脉支架。针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血运重建的外科微创(介入)治疗方法。SAHSubarachnoidHemorrhage珠网膜下腔出血。因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等导致的蛛网膜下内的出血OICHIntracranialHematoma颅内血肿。AVM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脑动静脉畸形。INRInternationalstandardRatio国际化标准比值。凝血四项检查中的一项对照标准。TIATransientischemicattack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缺血症状或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
16、者。卒中绿色通道标识标志主体是融合了人的头像、脑心图案、通道及圆环等元素经过艺术构思巧妙组合设计而成。主体为人的头像造型,体现了通道主要针对脑血管病为主,以人为本的理念;脑心结合的形象是引入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标识的艺术化展现,体现了国家的重视与意志,也传递医护人员所具备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职业素养,更是寓意脑心同治、共同预防的慢性病防控理念;下部两条绿色的通道标识突出了快速及时和转诊畅通的理念;金色的圆环整体为圆形,代表着太阳,象征着光明,也寓意着通过急诊通道让患者恢复健康。同时更蕴含了卒中急救1小时黄金救治圈的理念。标志以白、绿、金三色为标准色,白色代表洁净和安全感;绿色
17、代表生命与快速;金色代表时间和荣誉。标志构思巧妙、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易于接受、识别、记忆,便于宣传推广,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鲜明的象征意义。创伤中心建设标准一、基本要求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有区域领先的医疗、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具有较为丰富的严重复杂创伤救治经验,在区域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中处于引领地位。配套设施完善,创伤救治相关的诊疗科目齐全,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具有能够满足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医疗设施、设备,且有相对成熟合理的运行机制。坚持公益性,认真落实医改相关工作要求,具备承担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治的能力和经验。承担区域内创伤救治中的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积极参
18、加创伤医学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本区域创伤医学发展。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一)创伤中心实体化,规模满足功能定位,具备独立的创伤复苏单元、创伤病房、创伤重症监护病房,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相关专业固定的医务人员,医院每年向创伤中心投入一定的建设发展经费;(二)建立创伤综合救治团队,由核心科室(专业)和支撑科室(专业)固定人员组成,其中核心科室(专业)包括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急诊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支撑科室(专业)包括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精神科、康复医学科、介入放射科、
19、中医科、输血科等;(三)核心科室(专业)与支撑科室(专业)中获得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分别21个。二、医疗服务能力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应当具备常见创伤、严重创伤和创伤并发症的综合诊疗能力,掌握严重创伤救治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具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并具有将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能力,推动区域内创伤医疗救治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一)临床、医技科室设置。具有独立设置的创伤中心以及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烧伤科、整形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精神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输血科、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科、中医
20、科。(一)诊断服务项目。能够常规开展心电图,胸部、骨盆、四肢X片,全身快速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创伤超声重点评估(FOCUSedAssessmentSonographyinTrauma,FAST)等辅助检查和其他必需的实验室检验。(三)创伤及其并发症诊疗能力。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伤救治流程,具备常见创伤、严重创伤和创伤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能力;曾收治病种覆盖严重创伤病种和严重创伤并发症的90%以上(详见附表1、2)。严重创伤患者到达急诊后,具备快速评估及抢救的流程和能力,能够在1小时内实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手术和损伤控制性手术
21、,具备开展各项急诊手术的能力和条件,具备严重创伤生命支持能力及相关仪器设备。能够开展或指导开展创伤康复治疗。(四)关键技术开展情况。具备创伤救治先进理念及技术,能够开展创伤复苏、损伤控制手术、确定性手术和康复治疗所涉及的完整创伤救治技术,包括创伤核心技术清单(详见附表3)所列的90%以上。(五)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信息联动系统。具有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预警联动系统,在创伤患者经急救中心(站)救护车转运到达医院前,能够完成患者基本信息及医疗信息传输,并根据创伤的严重程度启动相对应的预警级别和准备工作。三、教学能力承担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教学能力与硬件设施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个 中心 建设 标准 胸痛 创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31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