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与安全用药.ppt.ppt
《护士与安全用药.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与安全用药.ppt.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士与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选择与临床诊断相符合的药物,用恰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采取适宜的给药途径或方法,合理的联合,以适当的疗程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合理用药的4R法则。,一.正确的药物,根据临床诊断及各种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选择与诊断相符合的药物。颅内感染:选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头孢哌酮、含克拉维酸钾的抗菌药物的复方制剂,不对症。分析:上述药物的药动学特点,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即使在脑膜炎症时透过血脑屏障的药量也甚微,因此,在脑脊液中很难达到有的效治疗浓度。XX(发热、腹痛)查因:选用抗菌素,不对症。I型糖尿病:选用格列齐特,不对症。,二.恰当的剂量,诊断:盆腔炎处方:替硝唑1.0g,3
2、次/天,口服。分析:替硝唑使用超剂量,口服只需每日1次1.0g。因替硝唑口服吸收好、排泄慢、T1/2长,达12.6小时。该处方药物剂量超过正常剂量的3倍,极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如引起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甚至危及生命。,三.适当的时间,人体的各项生理指标(体温、血压、血糖)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而许多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因此,服药时间的不同将影响其药效和毒性。时辰药理学:一门研究因给药时间不同而导致药物体内动态和效果变化,进而阐明这些作用机制的学科。,餐前:进餐前3060分钟;餐时:餐前片刻或餐后即刻;餐后:进餐后1530分钟;餐前服用:说明书
3、上未特别者注明者一般指在餐前1小时服用;餐前由于胃和小肠内基本上无食物,此时服药,不会受食物的干扰而影响吸收,能迅速而完全的发挥药理作用,因此,凡要求吸收迅速、充分而本身又无刺激的药物均应在餐前服用。,餐后服用:指饱腹时服药,利用食物来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有刺激性的药物)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脂溶性大的药物)以及药物吸收速度需要减慢以达到缓慢平稳起效的,一般在餐后半小时服药。睡前服用:指睡前半小时服用,而不是吃完马上睡觉。,须餐前服用的药物,胃粘膜保护药:氢氧化铝片(凝胶)、铋剂、胃膜素等;苦味药:龙胆、大黄等健胃药;收敛药:鞣酸蛋白。解痉药:阿托品及其合成品、颠茄及其制剂、止吐、止泻药、
4、抗酸药等。利胆药:硫酸镁(小剂量)、胆盐及肠道抗感染药(磺胺脒、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对胃肠无刺激的一些滋补药物:人参制剂、鹿茸制剂等。促动力药:吗丁啉、胃复安、瑞复啉等。降糖药:达美康、美吡达、二甲双胍、拜糖平、文迪雅、诺和龙等。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等。吸附药:药用炭。,须餐后服用的药物,解热镇痛抗炎类药: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芬必得、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双氯芬酸等非甾体抗炎药。金属卤化物:碘化钾、氯化钾、氯化铵等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乙琥胺等。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奥氮平、帕罗西丁、阿米替林等,抗过敏药:扑尔敏、苯海拉明、息斯敏、氯雷他啶等。某些口服抗生素:红霉素类、头孢
5、呋辛、多西环素。其他:鱼肝油、硫酸亚铁、强的松龙、来氟米特、美西律、坦洛新、更昔洛韦。某些药物因食物的存在可减慢在胃中排空速度,缓慢而均匀地到达肠道的吸收部位,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如:地高辛、磺胺类药、维生素、心得安、卡维地洛(金络),须早晨服用的药物,盐类泻药:硫酸镁、硫酸钠等。抗高血压药:寿比山、速尿、络活喜、依拉普利、美卡素、安氯地平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等。抗结核病用药: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等。糖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倍他米松。,须睡前服用的药物,驱虫药:肠虫清、左旋咪唑等。催眠药:安定、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抗风湿类药:双氯芬酸、美洛昔康
6、等平喘药:麻黄碱、沙丁胺醇等。抗酸药:雷尼替丁、西咪替丁、尼莫替丁抗过敏药: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西比灵:在睡前服用有利于睡眠及扩张脑 部血管。治疗前列腺用药:特拉唑嗪、多沙唑嗪。,几类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抗高血压药:人体血压在上午910点为最高,随后逐渐下降,下午24点又出现一高峰,凌晨3点左右最低,因此,一天一次服用的长效或缓、控释制剂在早晨服用疗效好,如果夜间继续服用,则血压将下降得太低,易诱发脑梗死;一天二次用法的宜在下午24时加服一次。降糖药:凌晨4点人体对胰岛素最为敏,此时只需给予低剂量就可达到满意疗效。,平喘药:氨茶碱早晨7点应用效果好,毒性最低;其他平喘药以临睡前服用效果为佳抗贫
7、血药:铁剂等补血药于晚8点服用最佳,因此时的吸收率比早晨8点用药要高,且疗效可延长达34倍。利尿药:早晨7点服用氢氯噻嗪较其他时间服药不良反应小,上午10时服用呋塞咪利尿作用为最强。抗结核药:以清晨空腹一次顿服生物利用度高,对肝脏的毒性也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糖皮质激素在清晨68点量最多,然后逐渐减少,到午夜时分泌的量为最少。因此该类药物在上午6点比下午6点或10点用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对皮质功能的抑制)。,时间依赖型抗生素的使用:无首次接触效应,当浓度低于MIC时细菌很快生长,达到MIC时,可有效地杀灭细菌,但药物浓度超过MIC90时,增加药物浓度并
8、不能有效地增强抗菌活性,因此,这类药物临床药效的关键是延长或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代表药有PNC类、-内酰胺类。PNC类的T1/2很短,正确的用法应是q6h或q8h;而临床常常是在上午23小时内就用完了,使一天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药物浓度低于MIC,不但感染控制不好,而且还易筛选出耐药菌株。,浓度依赖型抗生素的使用:有首次接触效应和较长的抗生素后效应,这类药物临床药效的关键是浓度的高低,而非保持时间的长短,因此,一天一次给药无疑血药浓度会高于一天分三次给药。本类药的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其T1/2均较长。氨基糖苷类的耳、肾毒性与耳蜗及肾皮质中药物的浓度有关,1次/天给药,浓度低的时间
9、长,有利于耳蜗及肾皮质中药物回流入血液中,从而可以减少毒性。,四.适宜的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生物利用度。吸收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为:静脉吸入(舌下)肌肉皮下直肠口服皮肤。同一药物,采取不同的给药途径,不仅疗效不同,有时药理作用也会有异。如5%硫酸镁注射给药镇静、镇痉、降压;33%的口服给药导泻;50%的外用给药消肿。1%的依沙吖啶(利凡诺)注射剂用于中期引产,0.10.2%溶液局部外用消毒杀菌。,患者:希望病快点好。医生:希望患者以最快的速度痊愈。所以,除了选择最有效的药物外,还要选择最适宜的给药途径。打针好还是吃药好?应根据病情、病种、药物种类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如
10、细菌性痢疾,一般以口服痢特灵为好。眼科疾病:局部用药为主。皮肤科疾病:局部用药为主。,轻症、胃肠功能好时以口服为主;切记不要把循环系统当成消化系统。下列情况只能打针:1、呕吐频繁、吞咽困难。2、不被胃肠吸收或能被胃肠消化液破坏的药如胰岛素、青霉素、白蛋白等。3、病情危急,时间紧迫必须马上起效的药 4、打针与吃药没有更好之分,适宜就好。原则:能口服就不要注射,可皮下或肌肉注射就不要静脉注射,不仅是为了充分发挥药效,更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不宜肌内注射的药物:1、去甲肾上腺素、葡萄糖酸钙(包括各种钙盐)、氯化钾(包括各种钾盐)、维生素C、氨甲环酸(包括各种酸制剂)、碳酸氢钠(包括各种碱制剂)等。上
11、述药物肌注可引起局部强烈刺激性疼痛,甚至局部组织坏死。2、地西泮注射液、氯霉素注射液注射给药不及口服给药吸收完全,且易发生注射部位硬结。,不宜静脉推注的药物:氯化钾、硫酸镁、维生素B1、青霉素钾盐、庆大霉素、链霉素、氨茶碱、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维生素K1、呋塞米、利尿酸钠、缩宫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10%氯化钾注射液10ml中含氯化钾1g,推注后血钾浓度立即上升,损害心肌,可引起猝死。氨茶碱、苯妥英钠、利多卡因、维生素K1等,若速度过快,可引起患者死亡。25%硫酸镁不可静脉推注,静滴也须缓慢,速度过快引起高镁血症。呋塞米、利尿酸钠注射速度过快易引起突发性耳聋。,五.适宜的给药方法,需整片
12、(粒)服用的药物:四环素片、多西环素片、硫酸亚铁片、新诺明片等,这些药物对胃粘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不能掰开吃。肠溶片(胶囊)如:红霉素肠溶胶囊、奥美拉唑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胰酶肠溶片等,这些药物有的是对胃有刺激,有的是为了掩盖不良味道,有的是能被胃酸破坏,有的是影响胃的正常消化功能。,缓、控释片(胶囊)如:曲马多缓释胶囊、非洛地平缓释片、吗啡控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这些药物在生产时加入了特殊的材料,所含药物成份被分成速释和缓释两部分(缓释制剂)或通过特殊的制备技术制成膜控释制剂(控释制剂),以达到缓释、控释、速效、长效的目的。药片(胶囊)被掰碎后控释膜或控释骨架被破坏,药物就会迅速释放
13、出来,不仅达不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而且还可能因体内药物浓度骤然上升,造成药物中毒。,不宜用茶水送服的药物:1.含金属离子的药物:硫酸亚铁、葡萄酸钙、乳酸钙、维生素B12、次碳酸铋等。2.各种酶制剂:胰酶片、多酶片、乳酶生。3.抗菌药: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4.强心苷类:洋地黄、地高辛等。5.镇静、安神、催眠药: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异烟肼、痢特灵等。7.中药。,不宜用果汁送服的药物:1、磺胺药2、非甾体抗炎药3、常用抗感染药不宜用热开水送服的药物:1、助消化药:多酶片、酵母片等2、维生素C。3、止咳糖浆。4、微生态活菌制剂:金双岐、美常安等。,一些不能和牛奶同服的药物 1、抗
14、菌药物:四环素、多西环素、喹诺酮类等。因牛奶中的钙离子与上述药物在肠道中形成络合物,减少药物吸收,降低疗效或至完全失效。2、降压药:严重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同服牛奶或奶制品,可能引起血压骤升,严重者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甚至诱发高血压危象。3.强心药:服用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时喝牛奶,易产生中毒反应,因为牛奶中的钙,能增加强心苷的毒性。4、含铁药物:牛奶中的钙离子可与铁剂在十二指肠发生吸收竟争,使铁剂吸收减少,疗效降低。5、抗精神病药:与牛奶同服疗效降低。另外,牛奶主要是含钙,用来送服药片或与药物同服,很容易使肠胃出现钙化,导致药效散失,严重者更会生成胆结石、肾结石。,一些服用时不宜饮酒的药
15、物1、抗精神病药2、镇静催眠药3、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4、洋地黄类5、解热镇痛抗炎药6、抗过敏药7、利尿药及降压药8、头孢菌素及硝基咪唑类9、抗结核药及抗癌药,一些药物的正确服用姿势:服药姿势的不正确不仅影响药物疗效还会增加不良反应,如:阿仑磷酸钠片:应用不少于100ml的温开水服用,服后30分钟不得进食和卧床,氯化钾片、阿司匹林片服用时要多喝几口水,服后最好站立或走动1分钟,不要马上躺下。治疗胃溃疡药:服药后最好是静卧30分钟至1小时,并且根据溃疡位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卧姿:溃疡在胃体后侧壁,宜左侧卧位;溃疡在胃底后壁,宜仰卧。滴鼻剂:一般姿势为患者平卧床边,头悬空下垂,与身体平面呈90直角,
16、点鼻3分钟后再起身。滴眼剂:眼睛注视天花板,将眼睑下拉,点12滴药水在下眼睑内侧的结膜上,然后将眼睑放松,闭眼约1分钟;若需要避免药物的潜在的全身不良反应,则用手指压近泪管一段时间,以减少药物的全身吸收。,滴耳剂:滴药前要先用棉签轻轻拭净耳道内的分泌物,冬天滴药前,要把药瓶放在手里或内衣里稍加温后再用,滴药35滴后,用消毒棉球堵住外耳道或用手指压耳壳数次,使药液到达耳内各部,休息35分钟即可。糖衣片:不宜在口中久含。胶囊剂:不宜干吞。止咳糖浆:服后不宜喝水。磺胺类:服后要多喝水。,心绞痛患者发作时,立即取硝酸甘油1片放入舌下含化,不可吞下,同时将身体紧靠在椅子或沙发上,25分钟后即可奏效。如果
17、站着服药,因脑部缺血,易至昏厥造成摔伤;若卧床服用,会增加静脉回心血量,使发病时间延长。外用膏药的贴用:局部红肿时不要贴,贴后皮肤过敏,出现瘙痒、红肿可把膏药取下,过23天再贴,若反应严重应停用。孕妇忌贴脐、腰、腹部。贴膏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六.联合用药,有些疾病不是单一药物能够控制和治愈的,必须联合用药才能起到作用(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联合用药的目的主要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加治疗效果,有时还可通过减少彼此的用药剂量而减轻不良反应,也有的是利用其拮抗作用而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仅延误病情,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一些严重的不合理配伍用药1、致残的
18、联合用药:维拉帕米+普萘洛尔,红霉素+西咪替丁2、致死的联合用药:对乙酰氨基酚+乙醇,氟西丁+氯氮平 苯妥英钠+异烟肼,胺碘酮+造影剂 氨基糖苷类+二性霉素,红霉素+氨茶碱 特非拉定+克拉霉素,3、危及生命的联合用药:卡马西平+地尔硫卓,环磷酰胺+吲哚美辛 卡马西平+红霉素,胺碘酮+地高辛 对乙酰胺基酚+华法林,硝苯地平+镁 地高辛+伊曲康唑,诺氟沙星+茶碱 苯妥英钠+胺碘酮,布洛酚+替硝唑 依拉普利+别嘌醇,伊曲康唑+特非拉定 甲氨喋呤+复方新诺明虽然护士应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不可擅自更改医嘱,但对医嘱用药有疑问时,必须及时问明医生,不可盲目执行。,七.适当的疗程,疗程不够:达不到治疗效果,
19、疾病难以治愈或容易复发,如抗菌药物一般用至体温恢复正常后35天。疗程过长:易产生不良反应或蓄积中毒。疗程需足但也要即时停药。如抗菌药物疗程过长,易产生“鹅口疮”、“假膜性肠炎”“二重感染”等(克林霉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临床上有些药物是必须长期服用,甚至终生服用;有些药物在服用一段时期后宜及时停用;有些药须逐渐减量后慢慢停用,倘若骤然停止使用,可引起精神或身体的依赖性,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地高辛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护士应常规监测患者的脉搏,低于60次/分时,应即时停止使用,并报告医生。例:发热39的病人使用退热药有其适用症,因为长期高热不退,患者除难受外还,有损于机体;但退热药只能暂时降
20、温,治标而不治本,所以当患者体温下降至38以下时,已不再适宜继续使用,否则导致病人大汗淋漓,甚至虚脱;重复使用最好间隔4小时以上,连续使用一般不要超过3天,因为长期使用会对肝、肾和神经系统产生毒性以及引起胃部不适。一些不宜骤停的药物:降压药、降糖药、抗心律失常心绞痛药、抗癫痫药、镇静催眠药、抗抑郁抗精神病药、雌激素、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肝病用药、抗帕金森病药等。,八.注射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注射给药具有药效迅速、不在胃肠道被破坏、无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所以成为临床抢救、治疗疾病的主要用药途径,目前,有90%以上的住院病人是通过静脉用药达到治疗目的,尤其是在抗菌药物的治疗中
21、,绝大多数是经过静脉注射来实施。,合理使用注射剂的相关原则1、凡口服可以达到治疗效果的就不要注射。2、能够肌注的就不选择静脉注射。3、必须注射时尽可能的减少注射次数,积极采用序贯疗法。4、严格掌握注射剂的剂量和疗程,抗感染药物使用1周无效,应考虑停药或换药。5、尽量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以避免发生不良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注射剂的危害1、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多:因为药物是直接进入组织或血液中,吸收过程短或根本没有吸收过程,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其严重程度往往比口服药物或其他剂型药物要快要严重,同时由于使用频率高,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也比口服药多。2、注射剂中微粒带来的危害:微粒进入体内可以引起局部
22、循环障碍、血管栓塞、水肿、静脉炎、肉芽肿等。大于8um的粒子可以沉积于肺部,小于8um的粒子则沉积于肝、脾及骨髓中。,3、不安全注射带来的问题:注射器和针头可成为传播病原体的媒介。有相当多的乙肝和丙肝病毒引起的新感染是由重复使用注射器造成的。据统计,全球不清洁注射器具的重复利用每年造成800160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23047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816万人感染HIV病毒。这些感染引起约130万人早逝,消耗医疗费用5.35亿元。4、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输液反应,常见的一些输液反介绍如下:,常见的一些输液反应1、热原反应:药品本身含有热原,输液器或各种用具被热原感染,液体配制及操作不规范引入。2
23、、微粒反应:微粒多为不能代谢的物质,直径在50um以下时肉眼不能发现,因此,澄明度检查合格的注射剂不一定意味着微粒合格。配药针头带入微粒,静脉穿刺针头斜面滞留微粒,药品配伍增加微粒。,3、过敏反应:也称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再次接触某一药物相同抗原或半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常由输入全血、血浆、生物制剂、酶制剂、抗菌素类药物所致。4、细菌污染反应:活菌(包括各种细菌、真菌及芽胞)一旦污染注射液,可能出现霉团、浑浊等,但也可能肉眼不能发现(未长出菌丝前)。药液本身污染,临床操作时造成,输液器具带入。,5、静脉炎反应:毒性大的、刺激性强的药物如红霉素、庆
24、大霉素、肿瘤药物等尤其是其浓度过高时,常会引起注射局部发生疼痛,或药物刺激静脉壁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化学性的静脉炎。,少见的输液反应1、急性肺水肿:在执行输液过程中,所加药物对输液速度无特殊规定时,一般原则是先快后慢(尤其脱水、休克),如果一直输入过快,或输液总量过多,特别是心肺功能不良的婴幼儿、营养不良儿,可造成急性肺水肿或急性心力衰竭。2、空气栓塞:由于操作不当,使得空气进入静脉产生气栓,小气栓通过体内循环的肺小动脉和肺动脉,可以消失无症状产生,而大气栓则将引起气憋、呼吸困难等不适,3、水中毒:由于过多过快的输入低渗液体或单纯葡萄糖液,而导致细胞外液稀释,造成低钠血症,引发脑水肿及全身细胞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士 安全 用药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9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