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的救护ppt.ppt
《急性中毒的救护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中毒的救护ppt.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急性中毒的救护 讲 义,2,中毒救治发展史,是一门新兴而古老的临床医学科学,是毒理学中一个重要分支。追溯人类五千年的发展史,人同有毒物质的斗争从未停止过。淮南子:“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面遇七十毒”。十六世纪Paracelsus通过对铅、砷等毒性的研究,提出了化学物质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概念的基础。1815年Orfila从化学与生物学角度对多种有毒物质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出版了第一本化学物毒作用的专著,对现代毒理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毒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仅40多年的历史,而其理论体系及方法的建立和更深入的发展才是近30余年来的事情。作为毒理学分支的中毒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卫
2、生毒理学、职业病学、药物性疾病、中草药中毒、军事毒理学、防化医学、急诊医学和蛇毒学等的内容存在大量交叉。中毒救治学就是要在现代科学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病理学及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基础上来解决这些问题。,3,中毒救治发展史,急性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涉及各种毒物中毒的毒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急性中毒一旦发生,其临床经过往往十分复杂,涉及的病理过程具有全身性、多系统性及突发性等多方面的特征。可惜的是不少急性中毒目前尚无快速的特异性诊断方法或特效解毒剂。这就要求从事中毒救治的医学工作者们要继续努力。,4,引 言,急性中毒是威胁人类的一类特殊疾病。随着全球工业技术的迅猛发展,生
3、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接触的有毒物质必然日益增多,发生中毒的机率与日俱增。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每年约有十余万人发生各种急性化学毒物中毒,中毒事件屡见不鲜,急性中毒的救治已成为临床医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本讲座即寓意以期提高各位中毒救治水平。,5,例1 乌头碱急性中毒,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及其炮制品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是治疗风湿顽痹的常用药物。我国民间广泛用乌头碱类药泡酒饮或炖肉食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痛及其他关节疼痛等病症。由于此类植物有较大毒性,因煎煮时间不当、饮用过量、误服等常发生中毒,导致死亡的事件常有报道,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法,6,例1 乌头碱
4、急性中毒,乌头碱急性中毒的心电图特点:乌头碱急性中毒及相关的心律失常在世界各地十分常见,心脏损害心电图异常率可达80.1%88.0%,呈多型性改变,称紊乱性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可表现为房性、交界性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颤),严重者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室颤。缓慢型心律失常也比较常见,如窦缓、AVB等,还可表现为STT变化和QT间期延长等。乌头碱急性中毒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表现为频发多源性室早,其中伴发多形性室速、单形性室速或尖端扭转型室速多见。,7,例2 百草枯中毒,1.中文名称:百草枯;对草快;克无踪;1,1-二甲基-4,4-联吡啶。2.急性中毒:人
5、经口致死量约为3g,8,学 习 提 示,1掌握急性中毒的概念、诊疗原则及监护原则。2熟悉常见急性中毒的抢救及护理。3了解毒物的种类。,9,第一节,概 述,10,一、急性中毒概念,1.毒物:凡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2.中毒:当毒物接触或进人人体,在效应部位积 累到一定量,造成组织器官的结构破坏和功能损害,称为中毒。3.急性中毒:毒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或毒性剧烈的毒物突然进入人体,迅速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称为急性中毒。,11,一般中毒及毒物的基本概念,一般毒物的毒性 致死剂量(lethal dose;LD)指毒物接触或进入机体后,引起死亡的剂量。外源性化学物质的毒性常以此
6、物质引起实验动物死亡数所需的剂量表示。其中常用的有:半数致死量(half lethal dose;LD50)指毒物对急性实验动物的群体中引起半数(50)动物死亡的剂量。最小致死量(minimum lethal dose;MLD)指引起一组动物中个别死亡的剂量。绝对致死剂量(absolute lethal dose;LD100)指引起一组动物中全部(100)死亡的最低剂量。致死剂量常以毫克/公斤体重(mg/kg)或毫克/平方米体表面积(mg/m2)作为单位。,12,一般中毒及毒物的基本概念,一般毒物的毒性 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LC)系指经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毒物在空气
7、中的浓度,此浓度可以引起机体中毒死亡。其中常用的有:半数致死浓度(half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指气态毒物对急性实验动物的群体中引起半数(50)动物死亡的浓度。最小致死浓度(minimum lethal concentration;MLC)指引起一组动物中个别死亡的浓度。绝对致死浓度(absolute lethal concentration;LC100)指引起一组动物中全部(100)死亡的最低浓度。致死浓度常以毫克/升(mg/L)、毫克/立方米(mg/m3)、百万分之一(ppm)作为单位。,13,二、毒物的分类,1.根据来源、用途分类:工业性毒物药物 农药 有
8、毒动、植物 毒气,14,二、毒物的分类,2.根据作用部位和性质分类: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等)神经毒物(如麻醉药、镇静剂等)血液毒物(如亚硝酸盐、一氧化碳等)内脏毒物(如毒蕈、鱼苦胆等),15,二、毒物的分类,3.根据溶解特点分类:水溶性毒物 脂溶性毒物,16,三、病因和中毒机制,(一)病因 1职业性中毒 人们在生产、运输、保管或使用等工作过程中,未注意劳动防护或未遵守安全防护制度,与有毒的生产原料、辅料、中间产物或成品密切接触而发生中毒。2生活性中毒 误食、用药过量、自杀、谋杀或意外接触有毒物质等,导致过量毒物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17,三、病因和中毒机制,(二)毒物的体内过程 毒物摄入途
9、径分析,92.7%的毒物经口摄入,其次是吸入。中毒原因分析,91.3%为事故,主要发生在1岁未满至12岁的儿童和65岁以上的老人。3.9%为自杀,主要发生在13岁至64岁的成年人。1.4%为自然灾害引起。中毒发生的场所分析,91.1%发生在室内,2.1%在室外,仅0.9%发生在工作场所,18,三、病因和中毒机制,(二)毒物的体内过程 1.吸收:毒物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咬伤、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2.代谢:毒物吸收后进人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进行代谢。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可明显降低(解毒过程),但有少数毒物代谢后毒性反而增加,如对硫磷经
10、代谢后形成毒性增大数倍的对氧磷。3.排泄:毒物代谢后大多数由肾脏和肠道排出。一部分毒物以原形由呼吸道排出,少数毒物经皮肤黏膜排出,也可从乳汁排出。,19,三、病因和中毒机制,(三)中毒机制:根据毒物的种类不同、作用不同,其中毒机制各不相同,常见的中毒机制如下:1缺氧 窒息性毒物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硫化氢、氰化物等中毒,它们以不同的作用途径阻止氧的吸收,转运和利用,从而抑制细胞呼吸和ATP的产生,造成机体的严重缺氧。2麻醉作用 部分强亲脂性毒物如苯、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及吸人性麻醉药可通过血脑屏障蓄积于脑细胞膜而抑制脑细胞的功能。3局部刺激、腐蚀作用 具有腐蚀性的毒物如强酸、强碱等可吸收组织中
11、的水分并与蛋白质或脂肪结合,导致组织细胞变性,坏死。,20,三、病因和中毒机制,(三)中毒机制:4抑制酶的活性 许多毒物或代谢产物是通过抑制酶的活性而产生毒性作用。如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酯酶、氰化物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5受体竞争 某些毒物可阻断神经受体而产生毒性作用。如毒蕈和某些阿托品类物质中毒可产生毒蕈碱和阿托品样中毒综合征。6干扰细胞膜及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某些毒物及代谢产物可破坏细胞膜、细胞器的组织结构,干扰细胞膜的离子运动、膜的兴奋性及干扰细胞的能量代谢等而产生毒性作用。如河豚鱼毒素、酚类、卤碳水化合物和二些重金属等。,21,第二节,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及监护原则,22,一、临床表现,各种
12、急性中毒的表现及严重程度取决于各种毒物的毒理作用和机体的反应性。熟悉中毒表现有利于正确判断毒物的种类、及时诊断和救护急性中毒的病人。,23,一、临床表现常见的急性中毒表现,主要表现 常见毒物1.皮肤黏膜表现(1)皮肤黏膜灼伤 强酸、强碱、甲醛、苯酚等(2)皮肤黏膜紫绀 麻醉药、镇静催眠药、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臭丸(萘)等(3)皮肤潮红 酒精、阿托品类、抗组织胺药、血管扩张剂等(4)皮肤樱桃红 一氧化碳、氰化物(5)皮肤湿润 吗啡类、酒精、拟胆碱药等(6)黄疽 鱼苦胆、毒蕈、四氯化碳、蛇毒等,24,一、临床表现常见的急性中毒表现,主要表现 常见毒物2.眼睛表现(1)瞳孔缩小 有机磷农药、氨基
13、甲酸酯类农药、吗啡类、镇静催眠药、拟胆碱药、咖啡因、毒蕈等(2)瞳孔扩大 阿托品、莨菪碱类、酒精、三环类抗忧郁药、氰化物、抗组织胺药、苯、可卡因等(3)色觉改变 洋地黄、山道年等(4)失明 甲醇、硫化氢、苯丙胺、肉毒等,25,一、临床表现常见的急性中毒表现,主要表现 常见毒物3.呼吸系统表现(1)特殊呼吸气味 酒精(酒味)、有机磷农药(大蒜味)苯酚(酚味)、氰化物(苦杏仁昧)、硝基苯(鞋油味)等(2)呼吸过速或过深 呼吸中枢兴奋剂、水杨酸类、甲醇 二氧化碳等(3)呼吸麻痹 麻醉药、吗啡类、镇静催眠药、一氧化碳、蛇毒等(4)肺水肿 有机磷农药、磷化锌、刺激性气体(氨、氯)等,26,一、临床表现常
14、见的急性中毒表现,主要表现 常见毒物4.神经系统表现(1)昏迷 麻醉药、镇静催眠药、有机磷农药、吗啡类、酒精、氰化物、亚硝酸盐、硫化氢、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2)谵妄 阿托品、酒精、抗组胺药等(3)抽搐 中枢兴奋剂、一氧化碳、亚硝酸盐、硫化氢、氰化物、异烟肼、氯丙嗪、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氟乙酰胺等(4)瘫痪 一氧化碳、蛇毒、河豚、汞、铅、钡等(5)肌纤维颤动 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等(6)精神失常 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酒精、阿托品、苯类、四乙铅,27,一、临床表现常见的急性中毒表现,主要表现 常见毒物5.循环系统表现(1)心动过速 阿托品类、拟肾上腺素类药、颠茄、氯丙嗪、氨茶碱
15、等(2)心动过缓 洋地黄、拟胆碱药、夹竹桃、毒蕈、利血平、乌头类等(3)血压升高 拟肾上腺素类药、有机磷农药、烟碱 烟草等(4)血压降低 降压药、镇静催眠药、氯丙嗪、乌头类、砷、锑等,28,一、临床表现常见的急性中毒表现,主要表现 常见毒物6.消化系统表现(1)口干 阿托晶类、颠茄、麻黄(2)流涎 有机磷农药、拟胆碱药、毒蕈、乌头类等(3)呕吐、腹痛、腹泻 细菌性食物中毒、酒精、有机磷农药、毒蕈、铅、氨茶碱、腐蚀性毒物、拟胆碱药、磷化锌、汞、钡、砷等,29,一、临床表现常见的急性中毒表现,主要表现 常见毒物7.泌尿系统表现(1)尿色异常 蓝色(亚甲蓝)、棕黑色(亚硝酸盐、酚、苯胺)、黄色(重金
16、属、四氯化碳、砜类、氯 仿)、绿色(麝香草酚)等(2)血尿、少尿、无尿 氨基甙类药物、磺胺类、毒蕈、鱼苦胆、升汞、酚、四 氯化碳、蛇毒等,30,一、临床表现常见的急性中毒表现,主要表现 常见毒物8.血液表现(1)溶血性贫血 砷化氢、硝基苯、苯胺 等(2)白细胞减少及骨髓抑制 氯霉素、免疫抑制剂、苯类等(3)出血 肝素、双香豆素、蛇 毒、阿司匹林、氯霉 素、免疫抑制剂等,31,二、诊断要点,集体先后或同时发病,且症状类同,起病急,迅速发生多器官功能受害,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突出而原因不明者,已出现某些中毒迹象,周围环境有导致中毒的可能,有自杀的动机,已出现症状体征无法用其他疾病解释者。,32,二、
17、诊断要点,急性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是毒物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辅助查。(一)毒物接触史 详细询问病史是诊断非常直接而重要的环节,可从病人、同事、亲属、亲友、现场目睹者中调查,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身边有无药瓶(药袋)等,必要时深入现场,寻找毒物的对不明原因的中毒应注意以下情况:(1)疑诊食物中毒,应详细了解进食的种类、来源和同餐人员的发病情况。(2)疑诊自杀者,应调查病人发病前的精神状态。(3)疑诊服药量过多,应了解病人的服药史、服药种类、服药量等。(4)疑诊气体中毒,应详细了解中毒现场空气是否流通,是否有毒气产生或泄漏等。(5)疑诊职业性中毒,应详细了解病人的职业史,包括工种、工龄、接触毒物的
18、种类、接触时间、防护条件等。,33,二、诊断要点,(二)临床表现 尽量寻找急性中毒特异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以尽快明确诊断,在病情允许的情下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34,二、诊断要点,(三)辅助检查 对疑诊中毒或不明原因的中毒应尽早选择性采集标本进行毒物分析,如呕吐物、胃内容物、血、尿、便、唾液及剩余的可疑食品、物品等。注意:送检标本尽量不加防腐剂。,35,二、诊断要点,实验室检查 特异性化验检查:有机磷中毒:血液胆碱酯酶活性 一氧化碳中毒:碳氧血红蛋白含量 亚硝酸盐类中毒:高铁血红蛋白含量,36,二、诊断要点,(四)预测中毒的严重程度 准确判断急性中毒的严重程度有利于合理救治病人,降低死亡率。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中毒 救护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