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食品卫生.ppt
《第9章食品卫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食品卫生.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预防医学基础课件(第二版),第九章 食品卫生,学习目标 1.阐述食品污染和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2.说出食品添加剂、肉类、奶及奶制品的卫生要求 3.说出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4.叙述食物中毒的概念、特点、分类及预防措施 5.概述食物中毒的调查和现场处理 6.说出公共饮食行业的卫生要求和餐具消毒的方法,第1节 食品污染,食品污染是指外来有害因素被人们不经意地混入食品,改变或降低了食品原有的营养价值或卫生质量的现象。食品从种植、养殖、运输、生产加工直到食用的整个过程中均可受到污染,污染物的来源广泛而复杂,常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生物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 人们食用了污染的食品可引起机体
2、的各种疾病和损害,主要包括:1传染病 2.寄生虫病 3.慢性中毒 4.远期危害,一、食品的细菌污染和腐败变质,(一)食品的细菌污染 1.常见的食品细菌 由于非致病菌中大多数为腐败菌,从影响食品卫生质量角度,应注意以下几种常见的食品细菌:假单胞菌属 微球菌属 肠杆菌科各属 弧菌属与黄杆菌属 2.评价食品细菌污染的指标及意义 评价指标有菌落总数与大肠菌群。前者既是食品卫生状态的标志,又可预测食品的保质期;后者反映食品是否受到人和畜粪便的污染,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二)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的腐败变质是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食品成分及感官性状的变化。1.食品的腐败变质原因
3、(1)微生物污染 是引起食品腐败变质主要原因。(2)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 食品多是动植物的组织,自身含有的酶可以引起食品组成成分的分解,加速腐败变质。(3)环境因素 环境的理化因素也是导致食品变质的因素,2.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变化,(1)蛋白质的腐败(2)脂肪的酸败(3)糖类的分解,3.腐败变质食品对人体的主要危害,腐败变质食品感官性状恶化,如有刺激性气味、异常色泽、酸臭味道、组织溃烂有黏液、污秽感,不堪食用。同时还伴有成分分解,不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分解破坏、而且维生素、无机盐等也大量破坏和流失,降低或失去了原有的营养价值。腐败变质食品含有大量微生物,甚至致病菌和霉菌毒素,食用后可引起食
4、物中毒或各类疾病。腐败变质产生的各种分解产物,氨、醛、酮等对人体具有一定毒性,亚硝胺、脂肪聚合物等还可能致癌。因此腐败变质食品一般不能食用。,(三)食品污染和腐败变质的预防,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根据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可表现为:急、慢性中毒、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防止食品污染与腐败变质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和控制污染 在食品生产、运输、加工、销售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遵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食品卫生法,避免或减少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2.科学储存食物 为防止食品腐败可采用低温、高温、脱水等方法抑菌或杀菌,防止腐败变质。3.杀菌或抑菌 对易受到污染的食物,部分可以
5、通过高温灭菌后方可食用,温度以达到不破坏营养成分且可杀菌或抑菌最为适宜。,二、霉菌毒素污染及控制措施,(一)霉菌的繁殖和产毒条件 影响霉菌繁殖和产毒的重要因素是食物基质的水分含量和环境的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等因素。1.水分 食品中的水分是影响霉菌增殖和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适量的水分有利于霉菌增殖和产毒。2.温度 大部分霉菌温度在2028都能生长,小于10、大于30时生长显著减弱,在0几乎不长,但有镰刀菌如拟枝孢镰刀菌能耐受低温-20。3.基质 主要是糖和少量氮、矿物盐,是霉菌的营养来源,故霉菌在含糖的饼干、面包等类食品中极易生长。,(二)黄曲霉毒素,1.理化性质 黄曲霉毒素(AF)是黄曲霉菌和
6、寄生曲霉菌中产毒菌株的一类代谢产物,目前已发现20多种,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B1最多见,毒性和致癌性最强。黄曲霉毒素不溶于水、易溶于一些有机溶剂,黄曲霉毒素的毒性较稳定,耐热性强,一般的加工烹调不被破坏,加热至280才能发生裂解。中性和酸性溶液中稳定,在PH9PH10的强碱溶液中迅速分解。2.污染食物 大多数农产品普遍受到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粮油及其制品。3.毒性 黄曲霉毒素有很强的毒性,可表现为:(1)急性毒性(2)慢性毒性(3)致癌性,(三)预防措施,1.防霉 是预防食品被霉菌毒素污染最根本的措施。真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气温、气湿及氧气,还与粮食含水量有关。2.去毒 可
7、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将毒素去除或破坏毒素。如挑选霉粒法,适用于花生;碾轧加工法,适用于大米和玉米,可脱掉毒素;加水搓洗、加碱或高压锅煮饭,适用于家庭大米去毒;植物油可加碱去毒等。3.执行食品中最高允许量标准 限制各种食物中AF含量,也是一项重要控制措施。我国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见表格 9-1。,表9-1 我国食品中AFB1允许量标准,三、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控制措施,N-亚硝基化合物(N-nitroso-compound)是一类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包括亚硝胺和亚硝酸胺。亚硝胺在体内经过转化后致癌,亚硝酸胺可直接致癌。天然食品中的亚硝胺化合物含量很低,但其前体物质如亚硝酸盐、氮氧化物、
8、胺及其它含氮化合物等则广泛存在自然界中(pH 3 以下)可形成亚硝胺或亚硝酸胺。在适宜条件下,人体也可合成亚硝胺,这可能是人体内亚硝胺的主要来源。,(一)主要污染的食品,食品中亚硝基化合物的含量以腌制的鱼类最高,其次是肉类制品,因肉类制品常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发色剂。啤酒尽管亚硝胺检出的量不是很高,但由于啤酒饮用量大,故啤酒中的亚硝胺其意义胜过肉类制品。此外,许多蔬菜(如白菜、芹菜、萝卜等)和发酵食品(如酱油、醋等)中硝酸盐可被某些微生物还原为亚硝酸盐;食物霉变也可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二)对健康的危害,1.致癌作用 亚硝基化合物对动物的致癌是肯定的,在100多种亚硝基化合物中,已经证实其中
9、的80多种可诱发动物不同组织器官的肿瘤。2.致畸作用 研究证实,亚硝酸胺可使仔鼠产生脑、眼、肋骨、脊柱畸形,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但亚硝胺致畸作用很弱。3.致突变作用 研究证实,亚硝酸胺是一类直接致突变物,能引起细菌、真菌、果蝇和哺乳类动物细胞发生突变;亚硝胺需经哺乳动物的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代谢活化后有致突变性。,(三)预防措施,1.防止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保证食品新鲜,避免微生物污染,这是降低食品中亚硝基化合物含量的重要措施。2.控制食品中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含量,保证食品卫生质量,改进食品加工的工艺;腌制肉、鱼制品时减少亚硝化合物前体的使用量;腌制青菜时要有足够的时间;啤酒麦芽干燥避免用直接加
10、热等。3.适用钼肥 蔬菜种植中试用钼肥,可减少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4.增加维生素C摄入量 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胺在体内合成,在饮食中可多吃些新鲜蔬菜、水果,这是控制和减少亚硝胺的最佳方法。5.许多食物成分对防止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有作用 6.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第2节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感官性状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的物质。食品添加剂既不是食品中原有的成分,也不具有营养价值,主要用于食品保藏、改变食品的感官性状、作为食品加工辅料以及加工工艺所需等。一、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 随着食品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与人们的生活与健康关系越来越密切。一
11、些原来认为无害的食品添加剂,经研究发现可能存在慢性毒害或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孕妇、老人、病人等需要特殊保护人群,严格遵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学标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按照国家制订的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符合以下卫生要求:1.食品添加剂经过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对人体安全无害,也不含有其它有害物质。2.使用食品添加剂应不影响食品的感官、理化性质,不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严格遵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4.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经加工、烹调或储存时能被破坏或排除。5.严禁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腐败变质,取缔非定点生产
12、厂、无生产许可证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6.婴幼儿食品不得使用糖精、香料、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儿童。,二、常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种类很多,现就我国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介绍如下。(一)抗氧化剂 能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并延长储存期。抗氧化剂包括脂溶性抗氧化剂和水溶性抗氧化剂。我国允许常用的抗氧化剂有以下几种:1.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二丁基羟基甲苯(BHT)3.子酸丙酯(PG)4.丁基对苯二酚(TBHQ),(二)漂白剂,漂白剂是能破坏或抑制食品中所含有的呈色成分使其成为无色的一类物质。分为氧化型漂白剂和还原型漂白剂两类。1.氧化型漂白剂 通过强氧化作用使着色物质被氧化破坏而达
13、到漂白的目的,主要用于面粉漂白处理。常用的有偶氮甲酰胺、过氧化苯甲酰,其用途及用量均有限制。2.还原型漂白剂 大多属于亚硫酸及其盐类化合物,通过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还原作用使其作用的物质褪色,如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等。亚硫酸盐类不使用于动物性食品,以免产生不良气味。,(三)着色剂,着色剂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1.合成色素 是指用人工合成方法所制得的有机色素,如苋菜红、柠檬黄等。2.天然色素 是来自动、植物组织的色素,其品种多,如有红曲色素、姜黄、高粱红等。(四)护色剂 护色剂又称发色剂,是指食品加工工艺中使肉及其制品呈现良好色
14、泽的物质。我国允许使用的护色剂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五)防腐剂,防腐剂是指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我国允许使用的防腐剂达30多种,分为酸性防腐剂、生物防腐剂、和酯型防腐剂等。1.酸性防腐剂 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和丙酸及其盐类。其抑菌效果取决于它们未离解的酸分子,其效力随pH值而定,酸性越大抑菌效果越好,在碱性中几乎无效。(1)苯甲酸及钠盐(2)山梨酸及其盐类 2.生物型防腐剂 如乳酸链球菌素对肉毒杆菌等厌氧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但对霉菌和酵母影响较弱。3.酯型防腐剂 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六)甜味剂,甜味剂是指凡能产生甜味的物质,按其
15、来源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常用的甜味剂有以下几种:1天然甜味剂 有蔗糖、果糖、麦芽糖等。它们可按正常生产需要加入食品中安全无毒害。2人工合成甜味剂 有糖精钠、甜蜜素和阿斯帕坦等。无任何营养价值,但甜度比蔗糖高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第3节 各类食品的卫生要求,各类食品的卫生问题与人们的健康关系密切。若食品受到致病微生物或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可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食品必须具备基本的卫生学要求。,一、粮谷类及豆类,(一)主要问题 1.农药残留 2霉菌及其代谢毒素污染 3虫害 4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二)卫生要求 1防霉变 保持粮谷在生长、收割、运输过程中安全,防止霉变。2防虫害 储存和使用粮谷
16、时,防止虫蚀。3合理使用农药 农药的科学使用和灌溉用水的无害化处理,是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有效方法。,二、蔬菜、水果类,(一)主要卫生问题 1.人畜粪便 2.有害化学物质 3.腐败变质(二)卫生要求 1.防止肠道致病菌及寄生虫卵的污染 2.防止农药污染 3.合理储藏,三、肉 类,(一)畜 肉 1.主要卫生问题(1)腐败变质(2)人畜共患传染病(3)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2.畜肉的卫生要求(1)严格的卫生检疫(2)加强卫生管理(3)销售放心肉 3.肉制品的卫生,(二)禽肉的卫生,1.禽肉的卫生问题 2.禽蛋的卫生问题 3.卫生要求(1)加强卫生检验(2)合理宰杀(3)保鲜,表9-2 健康禽与病禽的
17、签别要点,四、奶及奶制品,(一)奶的卫生问题 1.腐败变质 2.病畜奶 3.奶的污染(二)鲜牛奶的卫生要求 1.牧场设备符合卫生要求 2.挤奶的卫生要求 3.净化处理 4.奶的消毒,(三)奶制品的卫生要求,1.全脂奶粉 应为浅黄色、无结块、颗粒均匀,冲调后无团块,杯底无沉淀,并有牛奶的纯香味。2.甜炼乳乳白色或微黄色、均匀、有光泽、黏度适中、无异味、无凝块、无脂肪漂浮和粘稠液体。3.酸牛奶呈乳白色或略带微黄色,具有纯正的乳酸味,凝块均匀细腻,无气泡,允许少量乳清析出。4.奶油均匀一致的浅黄色,组织状态正常,具有奶油纯香味。,五、水产品,水产品是指鱼类、贝壳类、海藻类等,品种多,但主要指前者。1
18、.主要卫生问题 鱼类的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两方面:一是腐败变质;二是农药、重金属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污染。2.卫生要求 防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水源,禁用粪便作为饲料喂鱼,以保持水的清洁卫生;在水产品的运输、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保持新鲜度;禁止出售腐败变质的水产品,防止生熟交叉污染;禁止含毒的鱼类和河豚鱼上市。,六、食用油脂,食用油脂主要是指炼制动物脂肪和油料植物制取的植物油。其存在以下主要卫生问题:1.油脂的酸败油脂酸败是指油脂储存在不适宜条件下,发生一系列感官性状及化学性质的变化。2.油脂污染 油料如花生、油菜籽等易受到黄曲霉毒素、多环芳烃等化合物的污染。3.天然存在的有害物质 油料天然存在
19、一些对人体健康产生毒害的物质,如芥子苷(油菜籽中含量较多)、芥酸(存在于菜籽油中)、棉酚(存在于棉籽油中)等。,七、酒 类,酒类是人类最早利用微生物发酵制造的精纯食物之一。在现代社会中,酒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一)蒸馏酒的卫生问题 1.原料 酿酒的原料主要有高粱、大米、玉米和小麦等。原料要求具有正常的色泽和良好感官性状,使用前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合格。2.蒸馏酒中的有害物质(1)甲醇(2)醛类(3)杂醇油(4)铅,(二)发酵酒的卫生问题,发酵酒的主要卫生问题是:N-二甲基亚硝胺(来自大麦芽的直火烘干)、黄曲霉毒素(原料受到霉菌污染)、二氧化硫残留(用量不当或发酵时间短)及微生
20、物的污染。(三)配制酒 配制酒所使用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卫生要求,酒基必须符合我国酒类卫生标准。,第4节 食源性疾病,一、食源性疾病的概念 食源性疾病(food borne diseases)污染的食物导致机体通常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广义的食源性疾病指凡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均属于食源性疾患。它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食物中某些污染物引起的慢性中毒和食物营养不平衡所造成的慢性退行性疾病。这类疾患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通过进食行为而发病,这就为预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即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平衡膳食,控制食
21、品污染,提高食品卫生质量,又有效地预防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二、食源性疾病的分类,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按性质可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三类。1.生物性病原物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是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1)细菌及其毒素(2)真菌(3)病毒(4)寄生虫及其虫卵 2.化学性病原物 危害最严重的是化学农药、重金属、N-亚硝基化合物,滥用食品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也是食物化学污染的主要因素。3.物理性病原物 来源于放射性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三、食源性疾病的现状与管理,食源性疾病分布广泛,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存在严重威胁,是当今世界上最广泛的卫生问题。全国每年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卫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9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