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合成气.ppt
《第5章合成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合成气.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5章 合成气生产过程,5.1 概 述5.2 由煤制合成气5.3 由天然气制造合成气5.4 由渣油制合成气5.5 一氧化碳变换过程5.6 气体中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的脱除,5.1 概 述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英文缩写是Syngas。H2与CO的比值随原料和生产方法不同而异,其H2CO(摩尔比)由12到31。合成气是有机合成原料之一,也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来源,在化学工业中有着重要作用。原料:多种多样。C1化工技术:利用合成气转化成液体和气体燃料、大吨位化工产品和高附加值的精细有机合成产品,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技术。C1化学:凡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H4、CO、CO2、HCN、CH3OH等
2、参与反应的化学。C1化工:涉及Cl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和技术。,5.1.1 合成气的生产方法1.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方法 主要有转化法和部分氧化法。2.以重油或渣油为原料的生产方法 主要采用部分氧化法(parlial oxidation)。3.以煤为原料的生产方法 有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操作方式。4.其他含碳原料(包括各种含碳废料)制合成气在工业上尚未形成大规模生产,随着再生资源的开发、二次原料的广泛利用,今后会迅速发展起来的。以上几种方法的比较:,1.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合成气的成本最低;2.重质油与煤炭制造合成气的成本差不多,重油和渣油制合成气可以使石油资源得到充分的综合利用;3.轻质油价格很贵,
3、用它来制造合成气的成本较高,而它很容易经其他方法加工成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不必走合成气路线。,5.1.2 合成气的应用实例 1.已工业化的主要产品(1)合成氨(2)合成甲醇(3)合成醋酸(4)烯烃的氢甲酰化产品 合成气与不同烯烃可以合成不同产品。(5)合成天然气、汽油和柴油 2.合成气应用新途径(1)将合成气转化为乙烯或其他烃类,然后再进一步加工成化工产品;(2)先合成为甲醇,然后再将其转化为其他产品;(3)直接将合成气转化为化工产品。,表5-1 工业煤气的组成,%/(燃烧为焦碳)(1)空气煤气:以空气为气化剂制得。含大量的氮,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2)发生炉煤气(混合煤气):以空
4、气为主要气化剂,与适量的蒸汽混合进行气化制得。含有一定量的CO、和少量的CO以及一些由蒸汽分解所制得的氢。(3)水煤气:以蒸汽为气化剂制得。主要含有一氧化碳和氢、只含少量的氮。(4)半水煤气:半水煤气的气化剂为适量空气(或富氧空气)与水蒸气。是分阶段制得空气煤气和水煤气,然后将两者按一定比例配合,当混合气中H2十CO)与N2之比接近3.1:132:1,即含N2为2122%时、称为半水煤气。,5.2 由煤制合成气煤或焦炭中主要是碳元素,必须与水蒸气反应,才能生成CO和H2 5.2.1 煤气化过程工艺原理 1.煤的气化反应与机理 煤气化过程的反应主要有:水煤气:气化生成的混合气。以上均为可逆反应,
5、总过程为强吸热的。2.煤气化的反应条件(1)温度 高温;从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可知,温度对煤气化影响最大,至少要在900以上才有满意的气化速率,一般操作温度在1100以上。近年来新工艺采用15601600进行气化,使生产强度大大提高。,(2)压力 适宜的压力;降低压力有利于提高CO和H2的平衡浓度,但加压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并减小反应体积,目前气化一般为2.53.2MPa,因而CH4含量比常压法高些。(3)水蒸气和氧气的比例 氧的作用是与煤燃烧放热,此热供给水蒸气与煤的气化反应,H2OO2比值对温度和煤气组成有影响。具体的H2OO2比值要视采用的煤气化生产方法来定。5.2.2 煤气化的生产方法及主
6、要设备煤气化过程需要吸热和高温,工业上采用燃烧煤来实现。1.固定床间歇式气化制半水煤气法 原料:块状煤或焦碳该法的操作方式为燃烧与制气分阶段进行,所用设备称煤气发生炉。吹风 蒸气吹净 一次上吹制气 下吹制气 二次上吹制气 空气吹净(空气自下而上)(蒸气自下而上)(蒸气自上而下)(蒸气自下而上)(自下而上),表5-2 固定床层煤气发生炉中燃料层的各区特性,为了保证温度波动不致过大,各步经历的时间应尽量缩短,一般3min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缺点:非制气时间较多,生产强度低,而且,阀门开关频繁,阀件易损坏,因而工艺较落后。优点:只用空气而不用纯氧,成本和投资费用低。,2.固定床连续式气化制水煤气法:德
7、国鲁奇公司开发。优点:可控制和调节炉中温度,生产能力强;因无N2存在,不需放空,故可连续制气,生产强度 较高,而且煤气质量也稳定;操作管理简单。缺点:鲁奇法制的水煤气中甲烷和二 氧化碳含量较高,而一氧化碳 含量较低,在C1化工中的应用 受到一定限制,适合于作城市 煤气。5-2 鲁奇炉结构示意图1-煤斗;2-分布器;3-水夹套;4-水斗;5-洗气器,3.气流床连续式气化制水煤气法条件:一种在常压、高温下以水蒸气和氧气与粉煤反应的气化法。图5-3 德士古法煤浆气化示意图 1-磨粉机;2-悬浮槽;3-浆液泵;4-气化炉;5-灰斗;6-冷激器;7-冷却洗涤塔;8-沉降槽;9-水泵 图5-4 德士古气化
8、炉示意图 1-煤浆罐;2-燃烧炉;3-炉体;4-耐火砖衬;5-激冷室,5.3 由天然气制造合成气 5.3.1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工艺技术及其进展 5.3.2 天然气蒸汽转化过程工艺原理 5.3.3 天然气蒸汽转化过程的工艺条件 5.3.4 天然气蒸汽转化流程和主要设备,5.3.1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工艺技术及其进展天然气含量:甲烷含量一般大于90,其余为少量的乙烷、丙烷等气态烷烃,有些还含少量氮和硫化物。目前技术主要有:蒸汽转化法和部分氧化法。1.蒸汽转化法:在催化剂存在及高温条件下,使甲烷等烃类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CO等混合气,其主反应为特点:反应是强吸热的,需要外界供热。H2CO比值分析:
9、反应式由(5-20)可看出,蒸汽转化法每转化CH4,1mol,生成CO 1mol和H2 3mol,合成气中H2CO比高达3,这较适宜于生产纯氢和合成氨,其中的CO可与水蒸气反应转变出更多的H2;,然而,对于合成一系列有机化合物而言,H2CO=3是太高了。由表5-1可看出,合成一些有机化合物所需的H2/CO理论比值均低于3。2.部分氧化法由甲烷等烃类与氧气进行不完全氧化生成合成气特点:该过程可自热进行,无需外界供热,热效率较高。,O2的来源:但若用a、传统的空气液化分离法制取氧气,则能耗太高;最近国外开发出用,b、空气代替纯氧的工艺,实践证明,合成气中N2的存对合成液体燃料油无影响,而成本和能耗
10、大大降低;国外正在研制一种c、陶瓷膜,可在高温下从空气中分离出纯氧,这将避免N2气进入合成气,并可降低能耗。H2CO比值:理论值为2的合成气。为了提高合成气中CO含量,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和开发既节能又可灵活调节H2CO比值的新工艺。现在已有两种新工艺取得了很大进展,这就是自热式催化转化部分氧化法(ATR工艺)和甲烷-二氧化碳催化转化法(Sparg工艺)。,(1)ATR工艺:由丹麦Topse公司提出并已完成中试。工艺过程基本原理:把 CH4的部分氧化和蒸汽转化组合在一个反应器中进行。进料:天然气、纯氧和水蒸气,其中O2烃=0.550.6(摩尔比)。反应器:反应器为圆筒形,内衬耐火材料,燃烧段入口
11、装有耐火材料保护的金属燃烧器。上部为无催化剂的燃烧段,在此处一定量的CH4按下式进行不完全燃烧,释放出热量。下部为有催化剂的转化段,利用燃烧段反应放出的热量,进行吸热的甲烷蒸汽转化反应见式(5-20)。下部的反应条件:2.45 MPa,9501030,(下部的)颗粒状镍催化剂(以含氧化锰和氧化铝的尖晶石为载体,具有很高的活性和耐高温性能,可采用较高空速进行反应)。,优点a.合成气中的H2CO可在.992.97之间灵活地调节;b.反应器的设计合理地利用了反应热,不需外部供热,提高热效率。(2)Sparg工艺:利用C2来转化CH4,要采用催化剂。主反应为:特点:热效应比蒸汽转化反应更大的强吸热反应
12、;CH4与CO2的反应更容易在催化剂上结炭;解决结炭途径:改进现有镍基转化催化剂(硫钝化的镍催化剂)、开发新型抗结炭催化剂和优化反应条件等,国内外就此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优化反应条件的例子:预先转化器+主转化反应器。设置预先转化器的目的?主转化器:多管式反应器,反应管垂直置于转化炉中,管外燃烧燃料供热,转化温度900左右,操作压力0.71.2 MPa,利用烟道气余热来加热各种原料。调节原料混合气的CO2CH4和H2OCH4之比,可使转化后合成气中H2CO在1.82.7之间变动。,天然气中若含有较多的 C2及更重的烃类时,因为经硫钝化的镍催化剂其活性较原来镍催化剂低,重烃在反应器中易裂解结炭,所以
13、要在主转化反应器前加一个温度较低的预转化器,并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使用未硫化的镍催化剂,使C2及更重烃类预先转化。预转化器内温度为300350。,5.3.2 天然气蒸汽转化过程工艺原理 5.3.2.1 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和化学平衡 5.3.2.2 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动力学 5.3.2.3 甲烷水蒸气转化催化剂,5.3.2.1 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和化学平衡热力学的研究对象:热力学研究宏观体系变化过程的可能性、方向性;1.转化反应:甲烷水蒸气转化过程的主要反应有可能发生的副反应主要是析碳反应,它们是:烃类蒸汽转化过程要特别注意防止析碳: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必须在催化剂存在下才能有足够的反应速率。倘若
14、操作条件不适当,析碳反应严重,生成的碳会覆盖在催化剂内外表面,致使催化活性降低,反应速率下降。析碳更严重时,床层堵塞,阻力增加,催化剂毛细孔内的碳遇水蒸气会剧烈汽化,致使催化剂崩裂或粉化,迫使非正常停工,经济损失巨大。,2.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影响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平衡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水碳比和压力。(1)温度的影响 从分析反应特征(吸热和放热)入手:高温的有利面:生成合成气的反应,见式(5-24),高温对平衡有利,甲烷与水蒸反应生成CO和H2是吸热的可逆反应,即H2及CO的平衡产率高,CH4平衡含量低。(一般情况下,当温度提高10,甲烷的平衡含量可降低11.3。)高温也会抑制一氧化碳歧化和还原
15、析碳见式(5-28)(5-29)的副反应。高温的不利面:高温对一氧化碳变换反应见式(5-26)的平衡不利,可以少生成二氧化碳;温度过高,会有利于甲烷裂解,当高于700时,甲烷均相裂解速率很快,会大量析出碳,并沉积在催化剂和器壁上。见式(5-27)虽然高温对合成气的生成有利,但不能太高,温度一定要适宜!,(2)水碳比的影响 水碳比:由各种析碳反应生成的存在下列平衡:由热力学计算可求得开始析碳所对应的H2O/CH4的摩尔比,称为热力学最小水碳比。甲烷转化影响重大,高的水碳比有利于转化反应式(520),在800、2MPa条件下,水碳比由3提高到4时,甲烷平衡含量由8降至5,可见水碳比对甲烷平衡含量影
16、响是很大的。高水碳比也有利于抑制析碳副反应。,(3)压力的影响低压有利于:式(5-24,5-25)甲烷蒸汽转化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低压有利平衡;(当温度810、水碳比4时,压力由2MPa降低到lMPa时,甲烷平衡含量由5降至2.5)低压也可抑制一氧化碳的两个析碳反应。低压不利面:(式5-27)但是低压对甲烷裂解析碳反应平衡有利,适当加压可抑制甲烷裂解。压力对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平衡无影响。结论:单从反应平衡考虑,甲烷水蒸气转化过程应该用适当的高温、稍低的压力和高水碳比!,5.3.2.2 甲烷水蒸气转化反应动力学动力学研究对象:体系变化过程中的速度和机理问题。由以上方程式可知,对于一定的催化剂而言
17、,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和组成。(1)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常数k增大,由式(5-44)和式(5-45)看,反应速率在增大;在式(5-46)中还有一项Kp1也与温度有关,因甲烷蒸汽转化是吸热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结果反应速率也是增大的。,(2)压力的影响 总压增高,会使各组分的分压也增高,对反应初期的速率提高很有利;此外加压尚可使反应体积减小。(3)组成的影响 原料的组成由水碳比决定,H2OCH4过高时,虽然水蒸气分压高,但甲烷分压过低,反应速率不一定高;反之,H2OCH4过低时反应速率也不会高。所以水碳比要适当。在反应初期,反应物CH4和 H2O的浓度高,反应速
18、率高。到反应后期,反应物浓度下降,产物浓度增高,反应速率降低,需要提高温度来补偿。甲烷水蒸气转化,在无催化剂时的反应速率很慢,在1300以上才有满意的速率,然而在此高温下大量甲烷裂解,没有工业生产价值,所以必须采用催化剂。(让其在较低的温下即以很快的速度转化),5.3.2.3 甲烷水蒸气转化催化剂I.转化催化剂的组成和外形1.组成:镍转化催化剂+助催化剂(也称促进剂)+载体a.镍转化催化剂,许多研究表明,一些贵金属和镍均具有对甲烷蒸汽转化的催化活性,其中镍最便宜,又具有足够高的活性,所以工业上一直采用镍转化催化剂;b.助催化剂(也称促进剂),转化催化剂的促进剂有铝、镁、钾、钙、钛、镧、铈等碱金
19、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c.载体 甲烷与水分子的反应是在固体催化剂活性表面上进行的,所以催化剂应该 具有较大的镍表面。最有效的方法:采用大比表面的载体;载体的作用:a.来支承、分散活性组分,有较大表面积;b.并通过载体与活性组分间的强相互作用而使镍晶粒不易烧结,从而稳定了镍表面;c.载体还应具有足够机械强度,使催化剂在贮藏、运输、装卸和使用中不易破碎或粉化;d.为了抑制烃类在催化剂表面酸性中心上裂解析碳,往往在载体中添加碱性物质来中和表面酸性。,2.工业上采用的转化催化剂有两大类一类是负载型催化剂 因活性组分集中于载体表层,所以镍在整个催化剂颗粒中的含量可以较低,一般为1015(按NiO计)
20、;二类是粘结型催化剂3.外型 多孔物质。催化剂颗粒内部毛细孔的表面总称之为内表面,其上分布有活性组分。因为催化剂内表面积比外表面大得多,所以内表面积对反应速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高温烧结的a-A1203或MgAl204尖晶石等材料为载体,用浸渍法将含有镍盐和促进剂的溶液负载到预先成型的载体上,再加热分解和煅烧。,转化催化剂以硅铝酸钙水泥作为粘结剂,与用沉淀法 制得的活性组分细晶混合均匀,成型后用水蒸气养护,使水泥固化而成。因为活性组分分散在水泥中,并不集中扯成型颗粒的表层,所以需要镍的含量高些,才能保证表层有足够的活性组分,一般为2030(以NiO计)。,.转化催化剂的使用和失活1.使用:
21、转化催化剂在使用前是氧化态,装入反应器后应先进行严格的还原操作,使氧化镍还原成金属镍才有活性。还原条件不合适或操作不当,会使催化剂还原不完全,或因超温而烧结,损失活性。注意:催化剂还原活化后不得暴露于空气或接触含氧量高的气体,否则立即自燃而毁坏。催化剂活化完成后转入正常运转,甲烷-水蒸气混合原料气的负荷由低逐渐增加至正常值。2.失活:转化催化剂在使用中出现活性下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老化、中毒、积碳等。(1)老化:催化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受高温和气流作用,镍晶粒逐渐长大、聚集甚至烧焦,致使表面积降低,或某些促进剂流失、导致活性下降。(2)中毒:a最重要、最常见的毒物是硫化物,暂时中毒;烃类蒸
22、汽转化过程要求原料气中总硫的体积分数不得超过0.510-6(即0.5mlm3),长期操作时最好控制在0.l10-6以下。,b.砷 中毒是不 可 逆 的,气体中的 砷 化物体积分数 达 l 10-9(即luL/m3)时,就 能 使催化剂中毒,而且 砷 化物易沉积到反应管壁上,若不铲除这些污物,即使更换了新催化剂,也会很快中毒。铜、铅的影响类似于砷,它们在催化剂中的含量也应严格控制。c.卤素会使镍催化剂烧结而造成永久性失活,原料气中氯的体积分数应该小于5109。氯化物往往出现存水中,故要严格控制和监视工艺蒸汽和锅炉给水中的氯含量。(3)析碳影响因素:a.要看析碳速率与消碳速率之比,当析碳速率大于消
23、碳速率时,会有积碳;相反,当消碳速率大于析碳速率时,则不会积碳。这与温受、压力、组分浓度等条件有密切关系。b.催化剂床层 可 能有“架桥”现象而存在大空隙,为甲烷均相热裂解提供了场所,发生空间积碳;c.催化制裁体的酸性若太强,可引发催化裂化而结焦;d.镍和某些助催化剂对烃类的深度脱氢析碳和一氧化碳歧化析碳有催化作用。,措施:a.始终保持足够的水碳比,使有利于抑制析碳和消除已析出之碳;b.严格净化原料气,脱除毒物,防止催化剂中毒而活性降低,因活性低时甲烷与水蒸气反应量少,甲烷本身会大量裂解而积碳;c.选用低温活性高 且 活性稳定的催化剂和抗碳性 能优良的催化剂;d.合理控制反应器温度分布,其具体
24、方法将在操作条件和反应器节中阐述。3.催化剂活性显著下降可由以下三个现象来判断:反应器出口气中甲烷含量升高;出口处平衡温距增大;平衡温距:出口实际温度与出口气体实际组成对应的平衡温度之差。出现“红管”现象。,5.3.3 天然气蒸汽转化过程的工艺条件在选择工艺条件时,理论依据是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以及化学工程原理,此外,还需结合技术经济、生产安全等进行综合优化。转化过程主要工艺条件有压力、温度、水碳比和空速,这几个条件之间互有关系,要恰当匹配。1.压力 从热力学特征看,低压有利转化反应;从动力学看,在反应初期,增加系统压力,相当于增加了反应物分压,反应速率加快;但到反应后期,反应接近平衡,反应物浓
25、度很低,而产物浓度高,加压反而会降低反应速率,所以从化学角度看,压力不宜过高。从工程角度考虑:加压有利!a.适当提高压力对传热有利;b.为了增大传热面积,采用多管并连的反应器,这就带来了如何将气体均匀地分布的问题,提高系统压力可增大床层压降,使气流均布于各反应管。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结论为:甲烷水蒸气转化过程一般是加压的,大约3 MPa左右!,虽然提高压力会增加能耗,但加压的优点:a.但若合成气是作为高压合成过程(例如合成氨、甲醇等)的原料时,存制造合成气时将压力提高到一定水平,就能降低后序工段的气体压缩功,使全厂总能耗降低;(综合化联合生产的体现)b.加压还可减小设备、管道的体积,提高了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成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8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