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合成路线的选择.ppt
《第2章合成路线的选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合成路线的选择.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合成路线设计与合成方法,第2章,2,本章内容,2.1 概述2.2 合成子与逆向合成法2.3 分子设计和分子工程2.4 组合化学合成,3,2.1.1、合成路线设计的意义,合成路线设计主要是指从理论上讨论分析如何设计合成路线以及合成的策略技巧。合成路线是合成工作者为待合成的目标化合物所拟定的合成方案。20世纪70年代后,合成化学家们开始总结合成的规律和合成设计等问题。较早提出合成路线设计问题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科里(Corey)教授(获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在1964年提出“合成子法”(synthon approach),得到化学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外关于合成战略的讨论虽然只有30多年的历史
2、,但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很大成绩,如今已发展到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合成路线。对于无机化合物和材料的合成来说,现代合成设计的重点是分子设计和分子工程的应用。,2.1 概述,4,2.1.2、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1)原料决定,在药物、农药等的研究工作中,往往需要制备一系列的同系物或合成一系列类似物(只改变分子结构中的某一部分),以便从中筛选出效果最佳的化合物并保留药物的有效基本结构。进行这种类型的合成工作时,往往是确定了合成目标以后,原料是否容易得到对合成工作起着主要作用。,5,(2)反应决定,有些情况下,在实验室的基础研究工作中会发现一些预料之外的化学反应,或反应产物。这些产物的结构很特殊而又与
3、某种天然有机物的结构相似,因此往往以这个产生特定结构的反应出发,找寻具有相似结构特点的有意义的目标分子,然后再确定适当的起始原料,从而确定整个合成路线。,6,(3)目标分子决定,该方法也即反向合成分析。这是经常采用并已发展成为有一定规律可循的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7,2.1.3、合成路线的评价,合理的反应机理 即从单元反应来分析应该是可行的,其组合能够达到合成所需化合物的目的。合成效率高 即力求减少副反应以提高产品的收率。合成路线简捷 反应步骤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合成路线的经济性。一个每步产率为90%的十步合成,全过程的总产率仅为35%;而五步合成,则总产率可提高为59%,若合成步骤仅三步时,其总
4、收率就升高为73%。因而就尽可能采用短的合成路线。原料、试剂等来源丰富,毒性小,能耗低。温和的反应条件,操作简便安全。尽可能符合绿色合成的原则。,8,2.2 合成子与逆向合成法,碳链的构筑和碳环的形成是有机化合物合成过程中最基本的任务。一是利用碳负离子或带有较高负电荷密度的碳中心试剂(亲核试剂,电子给予体,donor)与碳正离子或带有正电荷密度的碳中心试剂(亲电试剂,电子接受体,acceptor)的结合。,9,二是利用碳中心自由基的偶合反应。,10,三是利用周环反应来形成碳环。,11,2.2.1 合成子的概念,合成子是分子内在的、与合成操作有关的结构单元。合成子是目标分子切断后产生的假想的分子
5、碎片,可以是正离子、负离子或自由基,也可以是相应的反应中的一个中间体。,12,合成乙烷,自由基合成子,简称r-合成子。,给电子的合成单元,被称作给电子合成子,简称d-合成子。,CH3 CH3,接受电子的合成单元,被称作受电子合成子,简称a-合成子。,具有合成子功能的试剂被称为该合成子的合成等价体。,13,2.2.2 常见的a-合成子和d-合成子,根据合成子内反应中心碳原子与相应官能团(FG)间的位置不同,a-合成子又可以细分为a0an 合成子,d-合成子分为 d0dn合成子。其中n值表示反应中心碳原子与相应官能团间的相对位置。a3:+C3-C2-C1-FG d3:-C3-C2-C1-FG,14
6、,2.2.2.1 d-合成子,常见的d-合成子主要do、d1、d2和d3几种类型。烷基负离子可以看做是烷烃分子RH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但由于烷烃的酸性一般都非常弱,烷基负离子通常由相应的卤代烃与金属间发生金属-卤素交换反应来制备的。与此类似,烯基负离子和芳基负离子也可以由同样的反应制备得到。,15,末端炔烃的酸性较强(pKa22),其负离子可以由炔烃与强碱,如NaNH2、RLi和RMgX等直接反应得到。,一些连有强拉电子取代基的甲基或亚甲基化合物,因-H具有较强的酸性,在强碱作用下易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稳定的一合成子。常用的合成等价体有:CH3NO2、CH3SOCH3、CH3SO2CH3、HCN
7、、R3SiCH2CI、Ph3P+-CH2RX-、硫叶立德试剂和硫代缩醛等。,16,一些连有醛基、酮基、酯基和氰基的甲基或亚甲基化合物,因CH具有相当强的酸性,在强碱作用下易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稳定的d2-合成子。常用的合成等价体有:RCH2CHO、RCH2COPh、RCH2CO2Et、CH2(CO2Et)、CH3COCH2CO2Et和CH2(CN)2 常用的强碱主要有:叔丁醇钾(pKa20)、二异丙基酰胺锂(LDA,pKa4 0、丁基锂(pKa40、氢氧化钠(pKa16)、碳酸钾(pKa10)。,17,具有活性-H的醛、羧酸酯和1,3-羰基化合物与碱作用时,一般只形成一种结构的碳负离子,而不对称酮
8、分子在碱作用下,可以形成两种不同结构的碳负离子:,因此,反应过程中会出现区域选择性的问题。目前已发现,不对称酮在特定反应条件下可以发生高选择性的脱质子反应。在低温下与强碱作用后,易产生烷基取代少的碳负离子;在较高温度下与碱性较弱的碱作用后,易产生烷基取代多、热力学稳定性高的碳负离子。,18,2-庚酮在碱作用下的三甲基硅基化反应:,甲基的酸性较强而立体位阻小,易被强碱LDA攫取,形成烷基取代少的碳负离子,此过程属于动力学控制。然而,烷基取代少的碳负离子的热力学稳定性较低,一旦它与烷基取代多、热力学稳定性高的碳负离子间形成动态平衡,那么反应将有利于生成烷基取代多的碳负离子相应的产物,此过程属于热力
9、学控制。,19,具有活性-H的醛酮与伯胺反应后形成的亚胺与LDA在醚类溶剂中发生去质子反应后,形成的亚胺负离子也属于d2-合成子,,20,与肼作用后生成的腙经去质子后,也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d2-合成子,它与亲电试剂反应常表现出很好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具有活性-H的醛酮与仲胺反应后形成的烯胺是一类有用的电中性的d2-合成子,它可以与卤代烃、,-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及丙烯腈等亲电试剂发生反应。常用的仲胺主要有四氢吡咯、六氢吡啶和吗啡啉。,21,具有活性-H的羧酸与氨基醇反应后可以得到2-噁唑啉。后者与LDA在THF中反应后得到的碳负离子是一种很有用的d2-合成子。利用该合成子可以合成-取代羧
10、酸和-取代醛。,22,连有乙烯基和疏基的亚甲基化合物具有足够强的酸性与丁基锂等强碱发生质子交换反应,形成具有一定利用价值的d3-合成子。,23,某些环丙烷衍生物也已经发展成为d3-合成试剂,,24,2.2.2.2 a-合成子,受电子烷基合成子R+可以看做是由RX发生CX键异裂后产生的。最常用的合成等价体:卤代烷、硫酸甲酯、碳酸二甲酯、磺酸酯、磷酸三甲酯、Meerwein试剂(Me3OBF4)羰基正离子是具有代表性的a1-合成子。合成等价体:酰氯、羧酸酐、羧酸酰胺和黄原酸酯以及O-三烷基硅基硫代半缩醛。,25,常见的a2-合成子主要有:,-羰基正离子,-羟基正离子,-卤代羰基化合物,环氧乙烷及其
11、衍生物,-不饱和硝基化合物也是a2-合成子的合成等价体。,26,常见的a3-合成子主要有-羰基正离子,相应的合成等价体是,-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饱和羧基化合物和,-不饱和腈。烯丙基型正离子和炔丙基正离子也可以视为a3-合成子,它们相应的合成等价体主要为3-卤代丙烯、3-卤代丙炔、2-丙烯醇的磺酸酯和2-丙炔醇的磺酸酯。氧杂环丁烷有时也可以充当a3-合成子的合成等价体。,27,结构特殊的环丙基甲基化合物可以充当a4-合成子的合成等价体:,28,2.2.3 极性转换,导致合成子类型改变的过程,称作极性转换。,a-合成子的合成等价体,d-合成子的合成等价体,反应中心碳的原子迁移,29,2.2.3
12、.1 杂原子的交换,通过交换合成试剂分子内的杂原子,可以使一些常见的a-合成子转换成d-合成子。,+,-,a-合成子,d-合成子,30,PPh3,叶立德试剂,+,-,+,-,31,酰氯是提供酰基正离子的有效合成试剂(a1),它与四羰基铁酸钠作用后可以转变成酰基负离子的合成试剂(d1)。,32,2.2.3.2 杂原子的引入,普通的烯烃由于分子内存在-电子,通常属于给电子试剂。若将烯烃氧化成环氧乙烷化合物,即引入一个氧原子后,那么原来双键上的碳原子的反应性就被逆转。,+,-,33,烯醇负离子与卤素(通常为氯或溴)反应,即在分子内引入一个卤素原子后,其-碳原子的反应性由亲核性变成了亲电性。,-,+,
13、34,2.2.2.3 碳片段的引入,尽管在合成试剂分子内引入某些碳片段后可以使反应中心发生极性逆转或迁移,但这方面的应用实例较少。芳香醛(a1)与氰氢酸加成,使醛基碳原子的极性发生逆转。,+,-,35,醛(a1)与乙炔负离子加成得到的2-炔醇经氧化成2-炔酮后,末端炔氢原子易被强碱攫取形成炔碳负离子(d3),从而使反应中心的位置发生了迁移。,+,36,+,+,-,Mg,乙醚,-,-,37,2.2.4 简单化合物的逆向合成分析 2.2.4.l 逆向合成分析的基本知识,从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着手,把分子按一定的方式切成几个片断。基本原则是这些片断可以通过已知的或可以想到的化学反应进行重新连接。每一个片
14、断必须有相对应的试剂,且该试剂应该比目标分子更易得到。在进行逆向分析时,结构上的每一步变化被称为转换,一般用双线箭头表示;而通常合成步骤的每一步被称为反应,一般用单线箭头表示。,38,逆向合成分析:目标分子 C B 起始原料 合成路线:起始原料 B C 目标分子 为了更加合理地对分子进行切断,人们还常常采用下述手段;官能团的连接和重排(Con/Rearr);官能团的互换(FGI);官能团的添加(FGA);官能团的移去(FGR)。,39,通过这些手法的处理后,一般应该可以将目标分子转换成更容易得到的化合物。,40,2.2.4.2 简单化合物的逆向合成分析,对开链单官团分子,通常可以考虑在官能团的
15、-碳或-碳的连接处进行切断。例如,叔醇化合物可以在其-碳上进行切断:,41,对双官能团分子,通常可以考虑在两个官能团之间的某个位置进行切断。,r1-合成子,a1-合成子,d1-合成子,42,不过,也有不少1,2-双官能团分子可以通过FGI和FGR法进行反合成分析,例如:,43,对1,3-双官能团分子,通常可以利用a1-合成子和d2-合成子的组合方式进行切断。例如:,44,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用a2-合成子和d1-合成子的组合方式进行切断。例如:,45,对1,4-双官能团分子,通常可以利用a2-合成子和d2-合成子的组合方式进行切断。例如:,46,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用a3-合成子和d1-合成子
16、的组合方式进行切断。,47,对1,5-双官能团分子,通常可以利用a3-合成子和d2-合成子的组合方式进行切断。,48,对1,6-双官能团分子,通常可以利用Con和Rearr两种方法将其转换成环已酮或者环已烯及其衍生物,后者在适当的反应条件下已被氧化开环。,49,对环戍烷化合物,通常可以根据环上官能团的数目和性质来切开:,50,对环己烯衍生物,通常可以利用4+2环加成的逆反应方式将环切开:,51,例:1-溴-3-甲基-2-丁烯的逆合成分析,52,53,FGI,FGI,54,2.3 分子设计和分子工程2.3.1 分子设计与分子工程的基本概念2.3.1.1 分子设计,分子设计:在已有有关结构与性能关
17、系的理论指导下,以合成特定结构或性能的化合物或分子聚集体为目标,在原子和分子水平上对目标物合成路线及其合成方法进行设计的理论和方法。,55,2.3.1.2 分子工程,分子工程是将分子设计的思想与工程学原理相结合,按照某种特定需要,在分子水平上实现结构的设计和施工。结构主要代表原子在空间相互结合成分子或其他化学实体的方式。还要考虑电子结构和晶体缺陷等其他层次和类型以及有关结构的原理。因此,分子工程是一个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学以及微电子工程学的交叉学科。,56,揭示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是分子工程学研究的中心。功能是体系对外界作用的响应,或者说是体系对受到的输入变换为输出的方式,开展各种层次功能体
18、系微观键合和空间结构的研究,对分子工程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作为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以及相关现象和规律的化学学科,在分子工程学中处于核心地位。,57,2.3.1.3 分子组装,所谓分子组装,是指按照分子工程原理,从原子和分子出发,由小到大向上应用化学合成和组装等方式进行操作,在较温和的控制条件下分阶段地将分子基块(分子组元)有序地组装出所需的分子聚集体。,58,当代的科学技术发展表明,比起零维的原子或离子来,分子聚集体的排列次序及组合方式,即物理上的所谓有序性对其性质和功能有着重大影响。例如,对于硝基苯胺(NO2C6H4NH2)这类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相互分离而又重叠的偶极分子,在
19、气态或稀溶液中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因而是无序的。,59,必须对分子进行设计和组装。,非对称中心的结构,对称中心的结构,具有非线性光学倍频性质,60,2.3.2 分子设计与分子工程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了分子科学与分子工程专集,提出了从原子、分子和固体的结构来讨论材料和器件的分子设计课题。从此以后,分子设计的提法就屡见不鲜。在化学合成中出现的“有机合成子”、“前体物”和“分子基块”等名词就是源自分子设计的概念。,61,现代有机合成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以分子识别作为设计、合成、组装有机分子的基础。所谓分子识别,是指分子互补性。分子互补性使有机分子在弱作用力的推动下能够组装为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成 路线 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