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论.ppt
《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论.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嵌入式系统概述,嵌入式系统原理与接口技术,2,内容提要,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微型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微型计算机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嵌入式系统的性能指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3,计算机系统的分类,计算机系统按应用范围分为以下两种:通用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系统,4,通用计算机,具有一般计算机的基本标准形态,通过装配不同的软件,以基本雷同的面目出现并应用于社会各领域。通用计算机按处理字长、运算速度、结构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实例,5,大型计算机实例,“银河”计算机从1978年开始研制,到1983年通过了国家鉴定。它是由中国国防科技大学自行
2、设计的第一个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10万亿次曙光4000A超大型计算机,是一套由中国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该系统使用了共2560个AMD Opteron 850 2.2GHz处理器,速度达每秒10万亿次。该系统于2004年6月投入服务,当时在全世界所有超级计算机中排名第十,现排名降至42。,6,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系统:是专用计算机,以核心部件的形式出现在各种装置、设备、产品和系统中。例如:监控设备、移动电话、家电、机器人、视听设备、医疗设备等装置中所用的计算机。,7,内容提要,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微型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微型计算机
3、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嵌入式系统的性能指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8,微型计算机,通常所说的“微机”,准确的称谓应是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从局部到全局存在三个层次: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系统,9,微处理器,微处理机MPU/微处理器/CPUMPU(P)=ALU+CU+R+内部总线微处理机包括:算术逻辑部件ALU(Arithmetic Logic Unit);控制部件CU(Control Unit);寄存器组R(Registers);内部总线。,10,微处理机的组成,11,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Micro Computer)或简称微机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加上由大规模
4、集成电路制作的存储器M(ROM和RAM)、I/O(输入输出)接口和系统总线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微处理机+ROM和RAM+I/O接口+系统总线,12,微型计算机的结构框图,13,微型计算机的三种总线结构,在单总线结构中,系统存储器M和I/O使用唯一的一套信息通路,因而微处理器对存储器和I/O的读写只能分时进行。大部分中低档微机都是采用这种结构,因为它的逻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实现容易。,1.单总线结构,14,双总线结构中,I/O和M都各自具有到MPU的总线通路,即MPU可以分别在两套总线上同时与M和I/O口交换信息,这相当于展宽了总线带宽,提高了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高档微机就是采用这种结构。
5、在这种结构中,MPU要同时管理与M和I/O的通信,这势必加重MPU在管理方面的负担。为此现在通常采用专门的I/O处理芯片即所谓的智能I/O接口来履行I/O管理任务,以减轻MPU的负担。,2.双总线结构,15,在这种结构中,MPU通常通过局部总线访问局部M和局部I/O,也可以作为主设备访问全局M和I/O。当对全局M和全局I/O访问时,必须由总线控制逻辑统一安排才能进行,这时该微处理器就是系统的主控设备。这种结构可以实现双重总线上并行工作:并且对等效总线带宽的增加、系统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效率的提高效果更明显。目前各种高档微型机和工作站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双重总线结构。,3.双重总线结构,16,微型计
6、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系统:MCS=MC+外围设备(外存+I/O外设)+电源+辅助电路+软件(系统 软件、应用软件)微型计算机系统(Micro Computer System)是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再配以相应的外围设备,电源、辅助电路和控制微型计算机工作的软件而构成的完整的计算系统。,17,微型计算机系统系统软件:用来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与运行的,它包括操作系统、标准实用程序和各种语言处理程序等。应用软件:用来为用户解决具体应用问题的程序及有关的文档和资料。,18,19,内容提要,计算机系统的分类,微型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微型计算机及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嵌入式
7、系统的性能指标,嵌入式系统的应用,20,嵌入式系统,嵌入式计算机/嵌入式系统嵌入式计算机是专用计算机,以核心部件的形式出现在各种装置、设备、产品和系统中。嵌入式系统=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接口电路/外围电路+外设+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软件。,21,嵌入式系统,嵌入式处理器及其分类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及组成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嵌入式系统的分类,22,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微处理器(EMPU)、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嵌入式DSP处理器(EDSP)、嵌入式片上系统(SOC)。,23,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processor Unit
8、,EMPU)嵌入式微处理器必须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在电路板上必须包括ROM、RAM、总线接口、各种外设等器件(俗称单板计算机)。嵌入式微处理器=CPU+硬件接口(存储器接口,键盘接口等)+辅助电路(时钟、A/D、D/A、调试电路等),24,和工业控制计算机相比,嵌入式微处理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的优点。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是由通用计算机中的CPU演变而来的,8038680387。与计算机处理器不同的是,在实际嵌入式应用中只保留和嵌入式应用紧密相关的功能硬件,去除其他的冗余功能部分,这样就以最低的功耗和资源实现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25,嵌入式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m186
9、/88、386EX、SC-400、Power PC、68000、MIPS、ARM系列等。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26,嵌入式微控制器(MCU),嵌入式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嵌入式微控制器俗称单片机,是将整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一块芯片中。单片机这种位的电子器件目前在嵌入式设备中仍然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嵌入式微控制器一般是以某一种微处理器内核为核心,芯片内部集成ROM/EPROM、RAM、总线、总线逻辑、定时/计数器、WatchDog、I/O、
10、串行口、脉宽调制输出、A/D、D/A、Flash RAM、EEPROM等部件。,27,MCU=CPU+存储器+I/O接口+辅助电路(时钟、A/D、D/A等)。微控制器的最大特点是单片化,体积大大减小,从而使功耗和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微控制器是目前嵌入式系统工业的主流。微控制器的片上外设资源一般比较丰富,适合于控制,因此称为微控制器。,28,嵌入式微控制器目前的品种和数量最多,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系列包括8051、P51XA、MCS-251、MCS-96/196/296、C166/167、MC68HC05/11/12/16、68300等。目前MCU占嵌入式系统约70的市场份额。近来Atmel推出
11、的AVR单片机由于其集成了FPGA等器件,所以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势必将推动单片机获得更高的发展。,29,嵌入式DSP处理器(EDSP),嵌入式DSP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EDSP)。嵌入式DSP是专用于离散信号的处理、计算,针对某些领域而设计的处理器。DSP处理器对系统结构和指令进行了特殊设计,使其适合于执行DSP算法,编译效率较高,指令执行速度也较高。DSP算法:数字滤波、FFT、谱分析等。,30,DSP的理论算法在70年代就已经出现,但是由于专门的DSP处理器还未出现,所以这种理论算法只能通过MPU等由分立元件实现。1982年世界上诞生
12、了首枚DSP芯片,在语音合成和编码解码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DSP的运算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使得其应用领域也从上述范围扩大到了通信和计算机方面。,31,课后阅读材料,嵌入式DSP处理器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是Texas Instruments的TMS320系列和Motorola摩托罗拉的DSP56000系列。TMS320系列处理器包括用于控制的C2000系列,移动通信的C5000系列,以及性能更高的C6000和C8000系列。摩托罗拉公司于1997年推出了24位DSP56300系列的首枚芯片DSP56301,并不断升级,该系列24位DSP提供了大容量的片内存储器、滤波器、协处理器,具有较优异的性能与体
13、积、价位、功耗比。,32,嵌入式片上系统(SoC),片上系统SoC(System on Chip):将系统功能模块集成于一块芯片上的系统。嵌入式片上系统从整个系统性能要求出发,把微处理器、芯片结构、外围器件各层次电路直至器件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建立在全新理念上的系统软件和硬件的协同设计,在单个芯片上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33,课后阅读材料,SoC设计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它是一种系统级的设计技术。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行芯片设计的技术称为片上系统技术,即SoC。使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阵列CPLD/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进行芯片设计的技术称为可
14、编程片上系统技术,即SoPC(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片上系统SOC.doc,34,嵌入式系统的概念,IEEE(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定义:嵌入式系统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原文为devices used to control,monitor,or assist the operation of equipment,machinery or plants)。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35,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嵌入式系统=嵌入式处理器+存储
15、器+接口电路外围电路+外设+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硬件部分软件部分开发环境,36,硬件部分,存储器,接口电路外围电路,37,嵌入式微处理器,EMPU嵌入式微处理器EMCU嵌入式微控制器EDSP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ESoC嵌入式片上系统,38,存储器,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按其所处位置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内部存储器位于嵌入式处理器芯片内部,其特点是容量小、可快速访问。外部存储器位于嵌入式处理器芯片外部,其特点是容量大、访问速度慢。,39,存储器的类型,静态易失性存储器SRAM动态存储器DRAM非易失性存储器:EPROM 紫外线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内部存储器位于嵌入式处理器芯片内部,其特点
16、是容量小、可快速访问。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存储器。Flash闪速存储器(Flash Memory)亦称快擦写存储器。主要特点是既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长期保存信息,有非易失性,又能在线进行快速擦除与重写,兼具有EEPROM和SRAM的优点。其集成度与位价格己接近EPROM,是代替EPROM和EEPROM的理想器件。,40,接口电路外围电路,通信接口:非易失性存储器:RS-232接口(通用异步收发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UART)软件开发调试时,用于进行各种输入输出操作。USB接口(通用串行总线)。Ethernet(以太网接口
17、)。,41,输入输出设备,电源及辅助设备,输入/输出设备LCD:液晶显示器。触摸屏:触摸屏可实现鼠标和键盘功能。工作原理:触摸屏由触摸检测部件和触摸屏控制器组成;触摸检测部件安装在显示器屏幕前面,用于检测用户触摸位置,接受后送触摸屏控制器;而触摸屏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电源及辅助设备,42,软件部分,软件部分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相应的各种应用程序。嵌入式操作系统:一种支持嵌入式系统应用的操作系统软件,具有编码体积小,面向应用,可裁剪和移植,实时性强,可靠性高,专用性强等特点。典型的嵌入式操
18、作系统有:windows CE、vxWork、嵌入式Linux,C/OS-II 等。,43,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结构框图,44,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组成,嵌入式操作系统通常包括:驱动层: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和设备驱动接口;如:LCD、触摸屏的驱动及接口。操作系统层:系统内核(基本模块),扩展模块(可裁剪)。应用层:应用程序接口。,45,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多任务管理/进程调度:提供调度机制(调度程序)控制程序的起始、执行、暂停和结束。进程的状态:运行状态、就绪状态、等待状态,等待,运行,就绪,结束,新进程,三种状态关系图,46,进程的调度:调度程序的调用由某些特定事件引起,如:进程的创建,进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嵌入式 系统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