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3劳动价值理论.ppt
《资本论3劳动价值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3劳动价值理论.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三讲 劳动价值理论(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2,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第一篇 商品和货币,第一章 商品,第二章 交换过程,分析货币的职能,揭示商品内在矛盾的进一步发展。,从商品内在矛盾入手,分析价值范畴的各个侧面,揭示出形成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实质是“物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分析商品内在矛盾在商品交换中的表现,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3,主要内容的逻辑关系,商品内在矛盾,价值形式,货币的起源,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价值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价值形式的逻辑发展,价值形式的历史发展,一般等价物,五项
2、职能,4,1、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及其矛盾,(2)交换价值及其特点,(3)价值及其特征,(1)使用价值及其特征,概括总结: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对商品内在矛盾的分析,5,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1)使用价值及其特征(5点),使用价值同人所耗费的劳动量无关,它由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6,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决定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使用价值之间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2)交换价值及其特点(3点),交换价值
3、表示的是商品之间在质上的共同东西。交换价值只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7,“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象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2)交换价值及其特点,交换价值在现象上表现为使用价值之间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8,“因此,小麦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既然量鞋油、量绸缎、量金等等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那末,量鞋油、量绸缎、量金等等就必定是能够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
4、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一夸特小麦=量鞋油=量绸缎=量金,交换价值表示的是商品之间在质上的共同东西。交换价值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9,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夸特小麦和担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只要是交换价值,就必定能化为这第三种东西。,夸特小麦担铁,等量的共同的东西=第三种东西,10,这种共同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几何的、物理的、化学的或其他的天然属性。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
5、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共同的东西使用价值,(3)价值及其特征,排除法 抽象法,11,(3)价值及其特征,“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手里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末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首先从商品中抽去使用价值,商品这个“有用物”就变为抽象的“劳动产品”。,12,运用抽象法的典范,“它们也不再是木匠劳动、瓦匠劳动、纺纱劳动,或其他某种一定的
6、生产劳动的产品了。”,“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质的消失,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也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再从生产商品的劳动中抽去有用性质,“具体劳动”就化为“抽象人类劳动”,13,“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运用抽象法的典范,(3)价值及
7、其特征,14,使用价值,劳动产品,抽象的人类劳动,价值,W,具体有用的劳动产品,劳动的有用性,劳动的抽象性,撇开,撇开,分析过程:两次抽象,(3)价值及其特征,结论:决定着交换价值的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实体);价值是商品社会属性的体现,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交换关系的实质是一种价值关系,即社会关系而非物的关系。,15,概括总结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一个物可以有用,而且是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谁用自己的产品
8、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他生产的就只是使用价值,而不是商品。”,自然物和单纯的劳动产品可以只有使用价值,16,“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而且不只是单纯为别人。中世纪农民为封建主生产交代役租的粮食,为神父生产纳什一税的粮食。但不管是交代役租的粮食,还是纳什一税的粮食,都并不因为是为别人生产的,就成为商品。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的人的手里。最后,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商品必须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17,“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
9、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因此,商品必须全面转手。这种转手就形成商品交换,而商品交换使商品彼此作为价值发生关系并作为价值来实现。”,商品中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又是相互排斥的,通过商品交换实现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分离,如交换成功则二因素的矛盾得以解决,反之则形成二者之间的对立,18,2、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及其矛盾,“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在前一种情况下,是怎样劳动,什么劳动的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是劳动多少,劳动时间多长的问题。”,“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
10、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有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19,抽象劳动:考察劳动的量。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回答劳动多少和劳动时间多长,形成价值,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具体劳动:考察劳动的质。是不同质的劳动,回答什么劳动和怎样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生产力的高低。,20,具体劳动 与抽象劳动,统一,对立,同一劳动同时具有的两个方面,区别,排斥,劳动的质,劳动的量,具体劳动要还原为抽象劳动,如果交换成功则具体劳动就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转化
11、为价值;反之则形成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和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的对立。,2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首先由我批判地证明了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资本论中所有问题都与此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是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说明了抽象劳动形成价值,是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钥匙,是区分一系列科学范畴的依据,V C 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 P R,22,3.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和变化规律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相同的人类劳动,是同一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体现在商品世界全部价值中的社会的全部劳动力,在这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本论 劳动 价值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