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说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说课.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课题1),说课人:赵志玲,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分子、原子,化学反应实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计算,研究,定量计算,宏观微观统一,承 上,启 下,化学方程式书写,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从微观的角度正确认识化学反应。,(二)教学目标,在探究活动中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发展严于求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
2、律的理解和应用。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且能用质量守恒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二、学情分析,认知状况:已认识一些化学反应,了解元素、化学式、分子、原子等知识,但微观知识的应用大多数学生依旧困难。,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方法还处于启蒙阶段。,心理状况:对实验充满好奇与渴望,情绪都比较兴奋。,三、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对比分析法、交流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三、教法和学法,(二)学法指导,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通过观看课件,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3、
3、通过对生活中化学变化的解释,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巩固学习成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实验探究、探索新知,动画模拟、突破难点,反馈练习、盘点收获,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三、教学过程,硫的燃烧,铁丝的燃烧,燃烧前后,物质的质量有变化吗?,从学生熟悉的实验入手,导入新课,目的在于告诉学生知识是连续的。,?,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质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根据小组所分仪器药品,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一,(4)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2)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本环节我对教材中的实验
4、做了微型调整,白磷的燃烧学生不易操作,我把它设定为下一环节实例分析,将盐酸与碳酸钠粉末的反应提到这一环节,同时新增了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和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现象描述能力对比探究能力。,分组实验,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交流,请各小组代表描述实验现象,比较并作出初步分析.,实验1、4:反应后天平仍然平衡,分析 反应前后烧杯总质量不变。,实验2、3: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分析反应前 后容器总质量改变。,?,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呢?四个实验中各物质的种类、质量有什么变化?,本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实例分析 白磷在空气中
5、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借助视频进行白磷燃烧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所做实验,进而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现象:反应前的物质的质量=反应后物质的质量橡胶塞、玻璃棒、锥形瓶 橡胶塞、玻璃棒、锥形瓶细沙、白磷、氧气 细沙、五氧化二磷空气的其它成分 空气的其它成分,去掉两边质量相同的物质,白磷、氧气的质量总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总和也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质量总和,实验探究一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借助视频进行白磷燃烧的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所做实验,进而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结合白磷燃烧的实例分析对所做实验从反应物的种类、质量两方面进行再分析。,引导
6、学生分析实验中烧杯、水、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变,比较归纳有气体参与和生成的反应的特点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合作探究,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为什么相等?,2个实验中的等式关系,汇报交流,自主归纳,准确表述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讨论分析,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关系;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关系。,探索新知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实验2、3探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改进装置,再次实验,并分析归纳总结。,?,2、3实验反应前后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7、呢?,本环节主要通过动画模拟,从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突破难点。,揭示本质,概念深化,水 氢气+氧气,直 流 电,波义耳,爱因斯坦,167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将金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两个小时打开密闭容器,进行称重,物质的质量增加了,反复实验得出同样结果,该实验未能使波义耳得出正确的结论,1756年俄国M.V.罗蒙诺索夫首先测定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将锡放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重量没有变化,由此得出结论:“参加反应的全部物质的重量,常等于全部反应产物的重量。”1774年法国A.-L.拉瓦锡重复类似的实验,并得出同样的结论。,随着爱因斯坦相对论和质能关系公式的提出,
8、人们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现时科学家把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合二为一,称为质能守恒定律。,波义耳,爱因斯坦,通过科学史的介绍,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增强学生严谨求实,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思考:,蜡烛燃烧后变短了,这样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蜡烛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初学完知识后,解释生活中同学们最熟悉的化学变化,不仅巩固了知识,且体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在A+BC的反应中,5gA和一定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C,则反应的B是 克。2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A.物质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种类 D.分子数目3.亚硝酸钠(NaNO2)加热到320
9、oC,能分解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该气体可能是()ANO2 B.N2 C.NH3 D.S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升氢气和1升氧气反应能生成3升水。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少,这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C.只有固体、液体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与,就不遵守该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 丝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总和。,基础过关题,拓展提高题,本环节我设计了两道基础应题,两道拓展延伸题,从而达到巩固基础,拓展提高,分层优化,全面提高的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那些知识?,板书设计,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三不变”种类不变 数目不变 质量不变,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本环节我采用天平简图式板书简明直观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谢谢指导 再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0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