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教材第七章123节).ppt
《货币需求(教材第七章123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需求(教材第七章123节).ppt(9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货币需求(教材第七章123节)第一节 货币需求概述 一、货币需求及其理论 253 1、货币需求:253 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个人、企业单位、政府)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的需要,或社会各阶层对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2、货币需求理论:253 货币需求理论所研究的内容是一国经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多少货币量,货币需要量由哪些因素组成,这些因素相互之间有何关系,以及一个经济单位(企业、家庭或个人)在现实的收入水平、利率和商品供求等经济背景下,手中保持多少货币的机会成本最小、收益最大等问题。,二、货币需求的分类 254 1、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1)宏观
2、货币需求:是这样类型的货币需求,当我们从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考察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所必需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量能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地发展。,(2)微观货币需求:254 是指我们从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的微观角度考察,在既定的收入水平、利率水平和其他经济条件下,保持多少货币最为合适。,2、名义货币需求和真实货币需求 254(1)名义货币需求:254 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要量。通常记作:Md(或: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影响时的货币需求),(2)真实货币需求:255 名义货币需求的对称,是指在扣除价格变动以后的货币需要量,也就是以某一不变
3、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商品和劳务量对货币的需求。通常记作:Md/P(或:是指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影响时的货币需求),第二节 货币需求理论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258 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货币流通的两个规律公式中,即金币流通规律和纸币流通规律。,1金币流通规律:258 是马克思在关于流通中金属货币需要量的理论分析中所揭示的规律。主要内容为:(1)(2)(3),(1)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2)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少金币来实现它;,(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金币却留在流通之中可以使另外的
4、商品得以出售,从而一定数量的金币,流通几次,就可使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出售。即:M=PT/V 式中(详见下页),式中(M=PT/V),M: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P:商品价格水平,T:流通中的商品数量,PT:商品价格总额;V: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结论: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 P,进入流通商品数量 T 和货币流通速度 V 三个因素。,2纸币流通规律:259 是马克思针对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需要量的决定所揭示的规律。主要内容为:(下页),马克思指出,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流通才能作为金的代表。由于流通所能吸收的金量是客观决定的,这样,纸币投入越多,每一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量越少,即纸币贬值,物价就上涨
5、。于是,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纸币数量的增减则成为商品价格涨跌的决定因素,即把金币流通条件下的货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决定关系颠倒过来了(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量)。,二、典型的货币需求理论 1、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2个)(1)现金交易数量理论(费雪方程式或现金交易说)257,191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出版了货币购买力一书。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 或 P=MV/T 式中,M流通中货币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 物价水平 T 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总量,交易方程式虽然说明主要是M决定P,但当把P视为给定的价格水平时,这个交易方程就成为货币需求的函数:M=1/VPT 该式表明:一国货币需求量是
6、由物价水平P、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量T、货币流通速度V决定的。,说明:从形式上看,P=MV/T 是一个事后的会计恒等式(即将费雪的交易方程MV=PT作一简单的变换),没有因果关系,称不上“理论”。,为使恒等式P=MV/T 具有理论意义,费雪分析了决定方程式中M、V、P、T的各种因素及方程式中各项因素的变化情况。,他认为,V 可视为常数。因为货币流通速度V是由支付制度、个人习惯、技术发展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因素决定的;由于这些因素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在长期内变化缓慢,因而,可将V视为常数。,T 可视为常数。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由于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是稳定的,因而,也可将T视为常数。在V和T为常数的情况下,M
7、就成了自变量,P就成了因变量。,结论:物价水平P的变动是由货币数量M的变动决定的,而且,两者之间保持着同比例变动的关系。这就是费雪现金交易数量论的理论精髓。,(2)现金余额数量理论 对于费雪提出的交易方程式,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有不同的看法。马歇尔认为费雪的交易方程式仅为恒等式,而末明示支配货币流通速度的原因。,为了发现这个原因,他提出必须考察该国人民持有通货的动机。一般情况下,人们对自己财富和收入的支配方式有三种:一部分以货币持有 一部分购买实物投资 一部分用于直接消费,人们以货币持有自己的收入和财富构成了货币需求,该需求的大小 一是取决于自身收入财富的大小;二是取决于持有货币所得到的利益
8、与直接消费所得到的享受及投资于生产所得到的收益的均衡(机会成本)。,如果流通中货币大量增加,超出人们意愿持有的货币需求量的时候,物价水平必然上涨。为了将马歇尔的这一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剑桥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庇古用数学方程式对其作出了注解,该方程式为 Md=k P Y,式中,M 货币需求量;k PY与Md的比,也就是一年中人们愿意以现金余额方式持有的货币量占商品交易量的比率。它的着眼点是个人对货币持有的需求,重视微观主体的行为。P 物价水平 Y 总收入,该式(Md=k P Y)表明: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际上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的资产问题。决定人们持有货币多少的,有个人财富
9、水平,利率变动(包含在P中)以及持有货币可能拥有的便利等诸多因素。,说明:剑桥方程式是交易方程式的变形与发展,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交易说重视货币作为媒介的功能,而剑桥说强调货币的价值贮藏手段功能,与交易说不同,剑桥说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以个人持有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金融及经济制度等因素,而剑桥说则重视持有货币的成本与持有货币的满足程度的比较,重视预期和收益等不确定性因素。,交易说没有明确地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而剑桥说的货币需求是实际的货币需求,它不受物价水平的影响,因为物价变动只能影响名义货币需求。,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259
10、(1)凯思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是马歇尔的学生,在货币需求理论问题上,他继承了马歇尔创立的现金余额理论,同样重视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他把决定人们货币需求行为的动机归结为三个方面:交易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详见下页),交易动机: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说明:货币的预防性需求和交易性需求都与收入有关,是收入y的函数,可以合写为:M1=L1(y)式中,M1 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 y 表示国民收入 L1 表示函数关系,投机动机:指个人或企业
11、为将来的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这种投机活动最典型的就是购买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并同利率水平存在负相关系。可以写为:M2=L2(r),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M=M1+M2=L1(y)+L2(r)凯思斯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是他做出的同古典学派不同的、对货币理论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结论: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直接而明确地指出货币的投机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至于交易需求,则不受利率影响。,说明:流动性偏好:指人们宁可持有没有收益但周转灵活的货币的心理倾向,实质上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行为。理由是:货币是具有流动性,有货币在手,则机动灵活,放弃货币也
12、就是放弃机动灵活。,“流动性陷阱”:(这是由“流动性偏好”判断出发,凯恩斯提出的著名假说。)内容: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跌的预期,投机性动机的货币需求弹性就会使得无限大,即无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货币供给,都将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称为“流动性陷阱”。(见下页解释),解释:根据凯恩斯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个正常利率,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当利率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都持有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中央继续增加
13、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2)凯恩斯理论的发展 261 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鲍莫尔怎样发展了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其政策意义何在?)(掌握“平方根法则”即可。),鲍莫尔认为,交易性货币需求既是收入的函数,也是利率的函数,进而提出了一个“平方根法则”。表达形式如下:M=k Y1/2 r-1/2 该式表明,微观经济主体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成正比,与利率成反比。,说明:y 的指数1/2,说明其增加的幅度会较小,即交易性货币需求有规模节约的特点 r 的指数-1/2,说明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变动
14、呈反方向变化,其变动幅度较利率变动幅度小。,鲍莫尔的模型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说,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交易动机货币需求理论重大发展。从现实(政策)意义上说,鲍莫尔的存货模型对凯恩斯学派以利率作为中介的货币政策主张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上的支持。,3、货币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T: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单一规则”:货币供应必须同经济增长的客观要求相一致。,作为现代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承袭了传统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即非常看重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因果联系。同时,他也接受了剑桥学派和凯恩斯以微观主体行为
15、作为分析起点和把货币看做是受到利率影响的一种资产的观点;,他按照微观经济学需求函数分析方法,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262 或类似上式:Md/P=f(Y,(rb-rm),(re-rm),(e-rm),),分析:Md/P=f(Y,(rb-rm),(re-rm),(e-rm),)式中,M 0P 实际货币需求 y 永久收入 rm 货币预期回报率 rb 债券的预期回报率 re 股票的预期回报率 e 预期通货膨胀率 反映主观偏好、风尚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数,弗里德曼认为:第一,在货币需求中,利率的影响很小,因为利率变化后,rm与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需求 教材 第七 12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0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