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g.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g.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金 融 学,第四篇 宏观均衡,2,第四篇 宏观均衡,第九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3,第九章 目录,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4,第九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5,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前人的货币需求思想,1.中国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管子:“币若干而中用?”2.按每人平均铸币多少即可满足流通需要,一直是中国控制铸币数量的主要思路。直至建国前夕,在有的革命根据地议论钞票发行时,仍然有人均多少为宜的考虑。,6,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1.西欧,许多古典经济学家早
2、就注意到了货币流通问题,并作了多方面的理论分析。如货币数量论,如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的观点,等等。,7,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古典经济学到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2.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后人多用“货币必要量”的概念来表述。假设条件是完全的金流通。基本公式是:,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的水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因素。,8,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费雪方程式,1.费雪方程式。这一方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中是一个重要的阶梯。以M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9
3、,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费雪方程式,2.费雪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量T,对产出水平常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大体稳定。因此,只有P和M的关系最重要:P的值特别是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10,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费雪方程式,3.费雪方程式虽然关注的是M对P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4.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的影响。,11,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剑桥方程式,1.剑桥学派研究货币需求时,重视微观主体动机。认为,处于经
4、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2.每个人决定持有货币多少,有种种原因;但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对整个经济体系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有:Md kPY,12,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1.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2.投机动机分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论证,人们保有货币除去为了交易需要和应付意外支出外,还是为了储存价值或财富。,13,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3.凯恩斯设定,用
5、于储存财富的资产有二:货币与债券。货币是不能产生收入的资产;债券是能产生收入的资产。但持有债券,则有两种可能:债券价格下跌;债券价格上升。如果债券价格下跌到持有债券的收益为负的程度,持有非生利资产货币就优于持有生利资产的债券,货币需求增加;反之,债券的持有量则会增加,货币需求减少。,14,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4.由于债券的价格取决于利率水平,微观主体预期利率水平下降,也就意味着债券价格将会上升,人们必然倾向于多持有债券;反之,则倾向于多持有货币。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同利率负相关。,15,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5.由交易动机和预防
6、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则取决于利率水平。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MM1M2L1(Y)L2(r)6.式中的L1、L2,是作为“流动性偏好”函数的代号。凯恩斯也常用“流动性”指货币。,16,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后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1.发展一:关于交易性货币需求和预防性货币需求同样也是利率函数的问题。相应地,分别有如下两个函数式:,17,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后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2.发展二:凯恩斯在论证其投机性货币需求时设定:投资者或选择货币,或选择债券。然而,即使社会财富只有货币和债券两种形式,现实生活中,微
7、观主体的选择往往是既持有货币,又持有债券,变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此外,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事实上并非只考虑收益,而且还要考虑风险,等等。所以,微观主体事实上不得不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并找出持有货币和债券的最佳比例关系。从而引出了多样化资产组合选择理论。,18,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1 弗里德曼的一个具有代表性个人货币需求函数:,式中,为实际货币需求。,19,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2.恒久性收入 y 是弗里德曼分析货币需求中所提出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预期未来收入的折现值,或预期的长期平均收入。货币需求与它正相关。3.弗里德曼把财富分为
8、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类。人力财富很不容易转化为货币。所以,在总财富中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出于谨慎动机的货币需求也就越大;而非人力财富所占的比例越大,则货币需求相对越小。这样,非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率 w 与货币需求为负相关关系。,20,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4.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变量()。货币需求与这些变量为负相关关系。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货币是作为不生利资产看待;而弗里德曼考察的货币扩及 M2 等大口径的货币诸形态,其中有相当部分,如定期存款,确是有收益的。,物价变动率,也就是保存实物的名义报酬率。把物价的变动变量纳入货币需求函数,是通货膨胀
9、的现实反映。,21,第九章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5.强调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是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一个特点。恒久性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作用可以用实证方法证明。对于货币需求,弗雷德曼最具概括性的论断是:由于恒久性收入的波动幅度比现期收入小得多,且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对稳定,因而,货币需求也是比较稳定的。,22,第九章 货币需求、货币供给与货币均衡,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23,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均衡与非均衡,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满足货币需求,MsMd 货币非均衡是指货币供给超过或者满足不了货币需求,MsMd,24,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
10、衡与市场均衡货币均衡与利率,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非均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用。货币供求决定均衡利率水平 r0;或在均衡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见图:,25,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均衡与利率,3.如果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即由货币当局决定,货币供给成为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即货币需求只对利率有影响,却不能通过利率机制影响货币供给。见图:,26,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市场总供求,1.在商品、服务市场上:市场总供给AS,包括消费品供应和生产品供应;总需求AD,包括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2.总供求均衡的条件是: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消费品供应+生产品供
11、应,27,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市场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1.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从根本取决于有多少实际资源需要货币实现其流转并完成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相互联系的再生产流程。这是市场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的基本理论出发点。,28,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市场总供给与对货币的需求,2.然而宏观货币需求是通过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体现出来的。只有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才能直接引出货币供给;能否使货币供给为流通所吸纳,也取决于微观主体对货币的需求。3.微观主体的货币需求有独立性,因此,微观的货币需求,其总和,在实际上并不总等于由市场总供给决定的货币需求量。,29,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
12、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1.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的关系可以这样描述: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但同等的总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货币需求;货币需求引出货币供给,但不是等量的;,30,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供给成为总需求的载体,同等的货币供给可有偏大或偏小的总需求;总需求的偏大、偏小,对总供给产生巨大影响;总需求可以通过紧缩或扩张的政策予以调节,但单纯控制需求,难以保证实现均衡目标。,31,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2.以MS、Md、AS、AD分别代表货币的供与求、市场的供与求,它们的关系见图:,32,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
13、均衡与市场均衡,3.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有紧密联系,货币均衡有助于市场均衡的实现。但货币均衡并不必然意味着市场均衡:市场需求是以货币为载体,但并非所有货币供给都构成市场需求;,33,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市场供给要求货币使之实现,因此提出对货币的需求;但这些货币需求也并非对货币需求的全部。,34,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市场供求失衡与价格波动,1.在总供给给定时,在典型的市场经济中,市场供求失衡的直接后果是物价水平的变动;而就价格这个角度来说,它的升降则是使失衡的供求重新取得平衡的市场机制:价格下跌,会刺激市场需求;价格上扬,则会抑制市场需求。2.在典型的集
14、中计划体制下,市场供求失衡并不能直接由价格表现出来,但价格趋升、趋降的压力也会促使计划价格做必要的调整。,35,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与扩张界限,1.“面纱论”和马克思的“第一推动力”:“面纱论”认为,货币对于实际经济过程来说,就像罩在人脸上的面纱,它的变动除了对价格产生影响外,并不会引起诸如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的变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第一推动力”的说法。他认为再生产扩张的起点是企业对实际生产的投资。,36,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与扩张界限,2.在货币量能否推动实际产出的论证中,联系潜在资源的状况进行分析的方法得到广泛的
15、认可。社会资源的状况不同,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也不同:,37,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及其扩张界限,只要经济体系中存在着现实可用做扩大再生产的资源,且其数量又比较充分,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货币供给能够提高实际产出水平而不会推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待潜在资源的利用持续一段时间而且货币供给仍继续增加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实际产出水平同价格水平都在提高的现象;当潜在资源已被充分利用但货币供给仍在继续扩张,经济体系中会产生价格总水平上涨但实际产出水平不变的情况。见图:,38,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货币供给的产出效应与扩张界限,A 和 B 两个拐点分别代表由货币供给增加形成的产出率和物价上涨率不同组合阶段的界限。,39,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紧缩效应,1.当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从而减少总需求,以求回复均衡,是国内外常见的政策主张和实践。2.在经济周期过程中,并不存在一种力量可以使经济进程在碰壁之前约束其停止需求的过度扩张。而危机后的萧条阶段,往往却是伴随着加剧萧条的紧缩过程。这样的情况论证了宏观政策的必要性。,40,第九章第四节 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紧缩效应,3.20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二战之后,对控制需求的效应,曾有颇高的估价。但实践经验证明,政策调控的作用仍是有限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1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