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和新教材.ppt
《课程标准和新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标准和新教材.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1,XX市XXX学院计算机教育研训部XXXX年X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2,参加培训教师对培训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3,新课程标准,课改背景课改目标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综合实践活动课新课标的特点新课程标准的结构 如何描述课程标准教师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观学习方式的变化新课程评价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发展与反思网上课程的发展前景,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4,课改背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课改背景和动因:192年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
2、各科)教学大纲(试用),时隔几年,是否必要进行如此而已大规模的改革?学校教育制度 工业经济 知识经济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这样的人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能力);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3为什么说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生产方式的变革可以促成国爱的非常规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教育起奠基作用。4为什么
3、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由教师探讨完成)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5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5,课改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次课改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六项具体目标: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体
4、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6,义务教育课程设计及比例,每学年按35周上课计算,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7,综合实践活动课,性质及特点 必修课,每周平均3学时。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具有如下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要内容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遵循原则 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
5、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整合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 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8,新课标的特点,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涵:按门类制定;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指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标准 新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0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