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原理和策略.ppt
《课堂教学原理和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原理和策略.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教学原理和策略,教学与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教学前的准备策略;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教学后的评价策略。,开展课堂行动研究的基本方法从事教学研究的基本技能,第一部分 课堂教学原理,第一章 教学与教学理论,第一章 教学与教学理论,(1)汉语中教学的含义*教学即学习*教学即教授*教学即教学生学*教学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教学的词源分析,第一章 教学与教学理论,(2)英语中教学(teach)的含义*描述性定义*成功式定义*意向式定义*规范式定义*科学式定义,一、教学的词源分析,第一章 教学与教学理论,(一)教学的含义 我国著名教育学者王策三认为“所谓教学,乃是教师教,
2、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统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二、教学的含义及意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15-)认为,“教学是通过引导学习者对问题或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者正在学习中的理解、转换和迁移能力。”,在这些不同的认识也能找到一些共同点:第一,都强调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或统一;第二,都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第三,都指出了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功能。现在我们认为,教学的定义中应该明确地或隐含地从两个方面给以说明:教学应该怎样;教学应该如何。,现 代 教 学 观,我们认为,教学就是
3、指教师和学生在一定场境中借助一定的中介互动、交流、共享,以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感等的过程。,(二)教学的意义,首先,就学生接受教育的来源看,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但主要是靠学校教育。其次,就学校实施教育的途径看,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但在所有的教育途径中,教学是最基本的。,鉴于此,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教学为主,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其他的教育活动,学校一定要全面而妥善地安排教学和其他各种教育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全面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以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二)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4、,1 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另一方面,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他们的关系(如图41)所示。图41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图,(二)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2 教学与智育 一方面,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却不是惟一途径,智育也需要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另一方面,教学要完成智育任务,但智育却不是教学的惟一任务,教学也要完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如图42所示)。图42 智育的途径和教学的关系图,(二)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5、(一)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引导者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互动的中介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效率的保障 在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虽然有它们各自独立的地位和作用,但它们又是作为一个整体发生作用。,(二)教学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只有使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形成最佳的组合,才能达成教学的最优化效果。这是因为:首先,教师引导作用的发挥如何要看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发展及发展程度和方向;其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是自主的,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是学生的自主发展,所有的教学因素是否都是围绕着学生而组织安排的;再次,教
6、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是否合理,要看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各方面发展的程度,教学内容应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中介;最后,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合理有效,既要根据学生特点又要根据教师的特点,同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三、教学过程的本质,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理论工作者众说纷坛,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认识说(二)发展说(三)双边活动说(四)交往说,认识说,认识说是一种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的教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在我国是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该学说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逐步
7、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发展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该观点认识到了“认识说”的局限性,认识到了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的其它任务,尤其是发展的任务,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过程。”,双边活动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认识到了教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认识到了教与学的相互依存性,突破了“认识说”和“发展说”从教学任务看教学本质的局限性,而在一定程
8、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机制。但也存在对教学主要矛盾揭示不到位的不足。,交往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但学者们对教学与交往的关系理解差异较大,对交往有不同意义的定位,但共同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存在,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人的主体性才能确证、生成和发展;只有通过主体间的亲身感悟、理解和体验,人才可以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教学过程完全可以视为师生交往过程,交往即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这一观点虽然从教学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了教学活动的社会属性,但是,仍然不能揭示出教学过程这一特殊实践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评 价,以上不同的学说试图从不同的视角
9、揭示教学过程的本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着不同的片面性。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培养人的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看到师生的平等性,也要承认师生客观上的不对等。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通过特定的中介进行特定的互动而实现学生特定的发展的过程。,四、教学与课程,思考:说说你对“课程”与“教学”两个概念的理解?,课、科目、学科、课程的区别,课:有三种含义,1一门学科或一类学科。如语文课、数学课等。或工具课、基础课等。2教材结构的基本单位。如语文课就有许多课组成,每一课既是全部教材的组成部分,但又是相对独立的段落。3课堂教学的
10、简称或其时间单位。如上课、下课或一节课、二节课。每节课的时间由学生的年龄特点等情况而定,在中国中小学,一般是35、40、45分钟不等。,科目:有两种含义,1、教学科目的简称。2、中国隋唐以来设科举士的名目。,学科:有两种含义,1一定科学领域的总称(如人文学科、数学学科等)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社会科学部门的经济学、史学、教育学等)。2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学内容的基本门类。,课程:有三种含义,1、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2、泛指课业的进程。在一定时间内应完成的一定分量的学业。3、学科的同
11、义语,如语文课程,数学课程。,误解,由于“课”“学科”与“课程”有时当作同义语来理解,这样就造成许多人误把“课”“学科”当作“课程”。课程就是一种产物,一种结果,或者说就是教科书。课程就是语文+数学+外语+即教学内容总和。,“课程”的涵义,说文解字“课,试也。从言果声。”按标准使用为试,按标准考核为课“程,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从禾呈声。”斗量为科,尺度为程,“课程”的涵义,“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孔颖达“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工夫。”-朱熹,“课程”(curriculm)的涵义,名词:指“跑道”,重点是在“道”动词:指“奔跑”,重点是在“跑”
12、“课程”从词源上就预示着歧义与矛盾,第一个提出“课程”(Curriculum)这个术语并界定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斯宾塞,课程内涵的界说,一、从课程的要素或属性层面来界定 1.课程是知识 2.课程是经验 二、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界定 1.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2.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三、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1.理想的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2.正式的课程(formal curriculum)3.领悟的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4.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5.经验的课程(experiential c
13、urriculum),课程的本质,比较令西方人接受的定义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校中获得的一切经验”。崔允漷:课程是一种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体验。从本质上说,它是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back,“课程”涵义的共同认识,静态的课程设计与动态的课程实施相结合,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表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包含关系,表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相互独立关系,表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交叉关系,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包含论,独立论,交叉论,表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循环关系,循环论,总而言之,这几种不同的观点一方面反映了学科既分化又综合的趋势,反映了人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深化和
14、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从理论角度,分化与整合都有利于学科发展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从实践角度,分化与整合都有利于教育尤其是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塞勒的三个隐喻,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这是赛前由教练员和球员一起制定的;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隐喻三:课程是一曲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思考与讨论:,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你赞同上述哪一个观点?为什么?,“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相互规约:教学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课程作为中介,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教学 原理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0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