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创建.ppt
《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创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创建.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创建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王建勤,Copyright Prof.Jianqin Wang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第三讲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对比分析假设及其理论误区第二节 中介语假设及其理论构念 第三节 习得顺序研究与创造性建构假设,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阶段,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早期的理论创建阶段;80年代初期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发展阶段;90年代后:尽管还有许多新理论不断涌现,但大部分学者都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并对现有的理论进行检验、补充和发展
2、。,早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假设,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的对比分析方法,提出了提出了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并且引起了激烈的论战;偏误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理论第一次把目光放在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为观察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打开了一个窗口,尽管这个窗口可观察的范围有限。,早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假设,“中介语”理论,把“学习者的语言”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提出了支撑这一系统的心理语言学基础;“创造性建构假设”,向对比分析理论提出了挑战,提出了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具有普遍意义的习得顺序问题;Dickerson(1975)提出的学习者语言变异研究,提出了在阐述中介语的系统性的同时,如何解释
3、学习者语言系统的可变性问题。,早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假设,在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在当时最有影响理论假设:对比分析假设;中介语假设;“创造性建构假设”。Sharwood Smith(1994)将上述假设称作“三大假设”。,第一节 对比分析假设及其理论误区-兼论偏误分析的得与失,“对比分析”产生并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对比分析的兴盛时期。Fries(1945)作为对比分析的首倡者率先提出了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科学的对比和描写的观点。Fires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在他的著作中:“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
4、age”,一.对比分析的基本观点,Fries(1945)在书中指出:The most efficient materials are those that are based upon a scientific description of the language to be learned carefully compared with a parallel description of the native language of the learner.,Lado(1957)指出:We can predict and describe the patterns that will ca
5、use difficulty in learning,and those that will not cause difficulty,by comparing systematically the language and the culture to be learned with the native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the student.,对比分析的系统表述,对比分析的三个假设,1.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的主要困难来自于母语的干扰;2.对比分析的任务就是把学习者的母语和他所学的目的语系统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可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3.理想的教材应该建立在对比的
6、基础之上,以减少母语干扰的影响。,对三个假设的分析,从上述基本观点可以看出:对比分析假设实际上反映了其倡导者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一种理论假设。这种假设反映了这些学者对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基本看法。对比分析这些看法和假设都能够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那里找到合理的解释。,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新的行为习惯。在学习新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旧的行为习惯必然会对新的行为习惯的学习产生影响。对比分析的观点认为,L2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母语的干扰。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将学习者的母语与其目的语进行系统的描写和对比。目的是要预测学习者的难点,并作为编写教
7、材的依据,以减少母语对目的语学习的干扰。,CA-强势说(strong version),对比分析的最终目的:通过两种语言系统的对比来预测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Lado认为,通过学习者母语、文化与其目的语、文化系统对比,可以预测造成学习者困难的语言模式。,强势说的其他观点,Banathy,Trager,Waddle(1966)认为:学习者的难点可以等同于学习者的母语、文化与其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别。语言学家的任务:鉴别这些差别;编教人员的任务:在差别描写的基础上编写教材;外语教师的任务:把这些差别作为教学重点;学习者的任务:学习这些差别。,CA-“弱势说”(weak vers
8、ion),不主张通过差异的对比来预测学习者的难点,而强调对学习者的错误进行解释;主张从学习者的错误分析着手,在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对比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学习者产生错误的原因;弱势说的重要贡献:强调学习者自身、学习者的语言形式以及所运用的策略。,强势说受到激烈的批评,研究表明,对比分析通过差异对比所预测的难点在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中并不存在;强势说的逻辑在理论和实践上遇到的困难,最终导致人们放弃强势说的观点。,二对比分析的理论误区,1.关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心灵学派认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借助试验室条件下的动物的学习行为来解释人类在自然条件下的语言学习是毫无意义的。刺激反应的理论无法解释人类语言学习的复
9、杂性。模仿与强化的概念也无法说明人类语言学习的创造性。,二对比分析的理论误区,2.对比分析的两个“虚假命题”:命题一:语言的“差异”等于学习的“难点”;命题二:学习的“难点”必然导致语言表达的“错误”。问题:“差异”是语言学层面上的问题,“难点”则属于心理层面的问题。结论一:“难点”无法直接从两种语言差异的程度来推测。结论二:实践表明,对比分析确定的难点不完全导致错误的产生。,二对比分析的理论误区,3.分类范畴的普遍性问题对比分析必须是建立在统一的语言范畴基础上。但是,试图寻求两种不同语言系统,即使是表层结构的普遍一致性都是不现实的。即使表层结构对等的句子,其交际功能也很难一致。因此,失去对比
10、范畴的一致性,科学、恰当的或者说有意义的对比便无从谈起。,二对比分析的理论误区,理论误区:试图用简单的语言学的方法解决复杂的心理学问题。第二语言习得涉及到学习的主体和客体的方方面面。对比分析却仅仅局限于语言系统的对比。对比分析强调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两个系统的对比,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却熟视无睹,忽略了学习者这一主体及其习得过程。,Selinker对对比分析的评价,Selinker(1992)认为:70年代人们对对比分析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是不公正的。虽然对比分析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但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仍然是观察和分析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一个良好起点。,三偏误分析的得与失,偏误
11、分析产生于60年代,兴盛于70年代。由于对比分析受到挑战和批评,偏误分析取代了对比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仅仅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系统进行对比,忽视了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研究。偏误分析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理论,提出了调查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方法。学者们认为,偏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个恰当的起点。,三偏误分析的得与失,早在50年代,学习者的偏误分析就是作为语言教学研究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的偏误分析缺少严格的分析方法,而且缺少分析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理论框架。直到70年代,Corder发表了一系列偏误分析的文章后,偏误分析才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公认的一部分。,偏误分析的程序和步骤,。Cord
12、er(1974)提出了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1)学习者语言样本的收集;(2)偏误的鉴别;(3)偏误的描写;(4)偏误的解释;(5)偏误的评价。,关于学习者语言样本的收集,语料收集通常涉及三方面的问题:语料收集的范围:大规模、特定规模、个案;影响学习者语言偏误的因素:口语、书面语的、会话、叙述;话题的内容;学习者的水平、母语背景、习得的环境语料收集的方式:自然表达、面谈、诱导、实验;横向与纵向;,关于学习者语言偏误的鉴别,问题之一:“偏误”和“失误”的鉴别问题鉴别困难的原因:把学习者“语言能力”看做是“单质”(homogeneous)的,因而无法解释学习者语言偏误中出现的“变异”现象;问题之二:
13、如何区分学习者的“显性偏误”和“隐性偏误”。,关于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描写,语言偏误的描写方法:1.根据目的语规则的分类进行描写;2.“表层策略分类法”:“表层策略”是指学习者在语言表达中改变语言表层结构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习者的认知策略和认知过程。描写方法的局限性:如果这些表层策略并没有反映学习者实际的认知过程,那么这些描写方法的价值就值得怀疑。,Corder关于描写方法的分类,1.“前系统偏误”学习者不知道目的语规则,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了某种规则形式;2.“系统偏误”学习者能够发现一些规则,但往往是错的,学习者不能纠正错用的规则;3.“后系统偏误”学习者知道正确的目的语规则,但
14、常出错。,关于学习者偏误的解释,对学习者偏误的解释需要对偏误的来源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建立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过程。学习者偏误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心理语言学方面的,也可能是社会语言学方面的,也可能是认知方面的。但是偏误分析主要是从心理语言学方面对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解释。关于学习者偏误的来源,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关于学习者语言偏误的评价,对偏误的评价涉及三个问题:1.究竟哪类偏误问题更严重,有人认为,词汇偏误比语法偏误更严重;有人认为,整体偏误比局部偏误更严重;2.母语者和非母语者在评价学习者偏误时是否有差别。研究表明,非母语者的评价比母语者更严格。3.评价的标准问题。研究表明,母语者与非
15、母语者在评价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别。,偏误分析衰落的原因,偏误分析虽然提出了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步骤,但是偏误分析的方法存在许多问题;偏误分析的局限概括地说,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分析方法上弱点,二是研究范围的局限。这些问题在每一个分析步骤都存在。由于偏误分析这些问题,70年代后开始衰落。,关于偏误分析得失的评价,Ellis(1994:68)认为,偏误分析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研究方法。偏误分析重要的贡献是它为70年代心灵学派与行为主义理论的论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学习者偏误并不是完全是由于母语干扰造成的。70年代的偏误分析不仅对教学而且对观察学习者怎样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偏
16、误分析得失的评价,局限之一,偏误分析仅仅考察学习者的偏误,而不是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全过程;局限之二,偏误分析是横向研究和静态描写,难以区分学习者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偏误,难以观察学习者的习得过程;局限之三,学习者采取回避的策略。由于偏误分析关注的是学习者产出的偏误,而对回避策略却无法观察到。,关于偏误分析得失的评价,Ellis在评价偏误分析时指出,实际上学者们对偏误分析的批评也有不当之处。Corder清楚地认识到检验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全过程的重要性。偏误分析仍然可以作为研究学习者语言一种工具。事实上,80年代,有迹象表明,偏误分析开始复苏。,第二节 中介语及其理论构念,一、中介语理论构念产生的缘
17、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对象是什么?Selinker(1972)认为:只有那些有助于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心理语言学结构和过程的“行为事件”(behavioral events)才是与第二语言习得相关的研究对象。,一、中介语理论构念产生的缘起,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面临的第二个问题:依据什么标准、建立何种“理论构念”?Selinker认为:必须建立某种“理论构念”(theoretical construct)作为理论框架,一方面有助于澄清要研究的语言现象;另一方面有助于建立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心理语言学理论。,一、中介语理论构念产生的缘起,基于上述原因,Selinker根据
18、对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言语行为事件的观察,提出了“中介语”这一理论构念。所谓“理论构念”是指基于可观察的现象通过推论而获得的概念。这种构念有助于言语行为事件的观察和分析。中介语这一理论构念的提出,标志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的根本改变。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由此走向科学的发展道路。,一、中介语理论构念产生的缘起,“中介语”这个概念最初是Selinker1969年提出的,但是中介语理论并非Selinker一个人建立的。在早期的中介语理论建设中,还应提及另两位先驱,即Corder和Nemser。他们几乎是同时提出了与Selinker的理论相似的理论假设。,一、中介语理论构念产生的缘起,Corder(1967,
19、1971)提出了“过渡能力”(transitional competence)的假设 Nemser(1971)提出了“近似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的假设Selinker(1969,1972)提出了“中介语”的(interlanguage)理论假设,二、Cord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过渡能力”假设所谓“过渡”是指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不断地向目的语的方向发展。Corder认为,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是一个由学习者的母语系统向目的语系统过渡的过程。,简单代码的再建构过程,按照这种假设,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起点类似于儿童习得母语最初阶段的“简单代码”(simple code)。这
20、种简单代码随着习得过程的发展逐渐复杂化。这一过程是一种“再建构”(re-structure)过程。复杂的结构不断地替换简单的结构,并不断地进行整合,逐渐接近目的语规则。,简单代码的再结构过程图示,简单代码 复杂结构,母语 目的语,“过渡方言”假设,Corder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定义中介语,称为transitional dialect;从语言学的意义上讲,具有某些相同语法规则的两种语言,其中一种语言是另一种语言的变体,构成一种方言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者的语言也是一种方言。,“过渡方言”假设图示,“特异方言”假设,从非语言学标准来看,方言必须享有某一社会群体的言语行为。按照这个标准,学习者的语
21、言系统不能算是一种社会方言。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一种社会群体。,Corder的基本观点,“失误”(mistakes)与“偏误”(errors)的观点Corder认为,“失误”与performance相关,是非系统性的。“偏误”则与competence相关,具有系统性。区分这两个概念的意义:失误是偶然的、非系统性的。这种描写对语言习得的研究是没有意义的。偏误反映了学习者现时的语言知识或过渡能力,可以作为观察习得过程的窗口。,Corder的基本观点,“输入”(input)与“吸纳”(intake)的观点 Corder认为,“输入”是外部环境提供的语言材料,“吸纳”则是学习者实际吸收并准备加工的语言材料
22、。经过加工的语言材料才能“内化”(internalization)成为学习者的语言知识。“输入应该是吸收的东西”(what goes in)而不是“用来作为吸收的材料”(not what is available for going in)。Corder将学习者所接触的语言材料称作“输入”,将语言材料的吸收叫做“吸纳”。,Corder的基本观点,关于“内在大纲”的观点所谓内在大纲是指学习者拥有的一种控制学习目的语规则的程序化的序列。这个序列并不因为外界因素(如教学序列)的影响而改变。教师如果不了解学习者的内在大纲,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新的规则,学习者还没有处于一种“预备”(ready)状态,便无法
23、获得新规则。教师只有按照学习者内在大纲选择适当的切入点引入新规则,学习才能获得成功。过早地引入应该在以后学习的规则似乎是浪费时间。,Corder的基本观点,关于假设检验与过渡系统的建构的观点 当学习者接触外在的言语输入时,其内在的习得机制作为系统生成器便通过对输入信息的加工建立所谓“过渡的规则系统”。当新的规则信息与目前的过渡系统不一致时,这种新的规则信息便反馈给系统生成器。学习者的内在习得机制便像一个“小语言学家”一样引导过渡系统规则的更新。,三、Nems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1Nemser关于“近似系统”的定义Nemser(1971)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描述为“近似系统”,即“学习者实际
24、运用的偏离的语言系统”。其定义包括3个含义:(1)学习者的“近似系统”是相对于目的语系统而言的;(2)学习者的近似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3)学习者母语系统是一种干扰源。,(1)“近似系统”以目的语为参照,学习者的“近似系统”是相对于目的语系统而言的。也就是说,这个近似系统是以目的语为参照的。Sharwood Smith(1994)认为,学习者的近似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系统。它使学习者越来越接近目的语系统,越来越远离源语言系统(the source system)。,“近似系统”图示,a表示近似系统,a1lan表示近似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些不同阶段的近似系统构成了一个连续体。学习者在
25、不断地加工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逐渐地建立起近似目的语的系统。,(2)“近似系统是动态系统,学习者的近似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系统。由于这个近似系统是以目的语系统为参照的,两个语言系统的差异必然会促使学习者不断地向目的语标准靠近。另外,学习者不可能在瞬间接触到整个目的语系统,他必须逐渐地加工和消化目的语规则。由此推动近似系统向目的语系统靠近。,(3)母语系统是一种干扰源,按照Nemser的看法,学习者的母语系统是一种干扰源。母语的干扰使学习者的语言系统偏离目的语系统。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相对于目的语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偏差”(deviant),或者说是对目的语系统的背离。,2.Nemser的基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言 习得 研究 理论 创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0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