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建设3-第三章osi-tcpip.ppt
《计算机网络建设3-第三章osi-tcpi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建设3-第三章osi-tcpip.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1999,Cisco Systems,Inc.,1-1,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教学内容3.1 网络体系结构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3.3 TCP/IP参考模型3.4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3.1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1、网络协议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由多个互联的结点组成,结点之间要不断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每个结点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定、约束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Protocol)。2、组成网络协议三个要素:1)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2)语义:
2、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做出的响应。3)时序: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3.1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层次体系结构,将多台位于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设备通过各种通信信道和设备互连起来,使其能协同工作,以便于计算机的用户应用进程交换信息和共享资源,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设计问题。将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问题,尔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进程,进程,进程与程序:“动态”进程的状态:就绪运行阻塞,进程,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作用,这些进程都将无法向前推进死锁的原因:
3、系统资源不足进程推进顺序不当,进程,题目:某系统中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会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_.,10,3.1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3.1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3.1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3、分层遵守的几个主要原则:1)每层功能应是明确的并且相互独立。当某一层具体实现方法更新时,只要保持层间接口不变,就不会对邻层造成影响。2)接口层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层数应当适中。若太少,则层间功能划分不明确,多种功能混杂在一层中,造成每一层的协议太复杂。若太多,则体系结构过于复杂,各层组装时的任务会困难得多。,3.1网络体系结构
4、 计算机网络层次模型,4、计算机网络中采用层次结构的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并不需要知道底层是如何实现的,而仅需要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2)灵活性好。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例如由于技术的进步促进实现技术的变化,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则在这层以上或以下各层均不受影响。另外,当某层提供的服务不再需要时,甚至可将这层取消。3)各层都可以采取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它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因为整个的系统已被分解为若干个易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得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变得容易控制。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这主要是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都已有了明
5、确的说明。,*,3.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1、OSI七层参考模型:应用(Application)层表示(Presentation)层会话(Session)层运输(Transport)层网络(Network)层数据链路(Data Link)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3.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层次模型中各层功能,1.物理层 物理层的作用是在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的数据比特流。当一方发送二进制比特“1”时,对方应能正确地接收,并识别出来。在物理层,传输的双方应该有一致同意的约定,如:媒体信道上有多少条线,相应的插头和插座的机械形状和大小,插针的个数和排列
6、、什么电信号(如多少伏电压)代表“1”和什么电信号代表“0”,1比特的持续时间是多长,每个插针或每条线传输的是什么信号(如电源或数据或控制等)最初的连接如何建立,传输完成后连接又如何终止等等。物理层负责在网络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这与数据通信的物理或电气特性有关。,3.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层次模型中各层功能,2.数据链路层 由于外界噪声干扰等因素,原始的物理连接在传输比特流时可能发生差错。数据链路层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原始的物理连接改造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数据链路层负责监督相邻网络节点的信息流动。它使用检错或纠错技术来确保正确的传输。当数据链路检测到错误时,它请
7、求重发,或是根据情况纠正。另外,数据链路层还要解决流量控制的问题:要解决发送方的高速数据淹没速度慢的接收方的问题,流量太大,网络会出现阻塞;太小了,又会使发送方和接收方等待时间过长。数据链路层还管理数据格式。物理层传送的是比特流,并不关心其意义和结构,在数据链路层我们将比特组合成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数据通常被组合成帧加以传输。帧是按某种特定格式组织起来的字节集合。数据链路层用唯一的比特组合对将要发送的每一帧的开始和结束进行标识,对接收进来的每一帧进行判断,然后把无错的帧送往上一层,即网络层。,在Windows 9X系列的计算机系统:依次单击“开始”“运行”输入“winipcfg”回车,出现如
8、图图形界面,其中适配器地址就是计算机的MAC地址。,差 错 控 制,冗余检测技术:在数据单元中加入附加比特以便在接收端进行错误检测.三种常用的冗余检测技术:垂直冗余检测技术(VEC,奇偶检测)水平冗余检测技术(LRC)循环冗余检测技术(CRC),差 错 控 制,奇偶校验(垂直冗余校验VRC)奇偶校验以字符为单位校验,一个字符由8位组成,低7位为信息字符的ASCII代码,最高位为“奇偶校验位”。原理:接收端、发送端“字符”中“1”的个数;“奇”或“偶”,*,差 错 控 制 ci,循环冗余检测技术(CRC):通过在数据单元的末尾附加上一串冗余比特,使得整个数据单元(包括这一串)可以被某个预定的二进
9、制数整除.到接受端,用同一个二进制数去除所收到的数据,如果除尽则正确,否则出错.,差错检测,海明码:第,m位为纠错位第位为,序列的校验位第位为,序列的校验位在中的序列的生成:第m位是连续m位的首位(m=0,1,2)先取m位开头的m位,接着去掉其后的m位,再取连续的m位,由 所取的序列构成算法中的序列,差 错 控 制,模2运算:0+0=0 1+1=0 0+1=1+0=1 1-0=0-1=1 1-1=0,数据链路规程,两种方式:轮询应答(对等通信系统)轮询选择(主从通信系统),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3.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层次模型中各层功能,3.网络层 网络层关心的是通信子网的
10、运行控制,主要任务是如何把网络协议数据单元(通常称为分组)从源传送到目标。这需要在通信子网中进行路由(routing)选择。路由选择算法可以是简单的、固定的,也可以是复杂的、动态适应性的。网络层管理路由策略来处理路由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在双向的环形网络中,每两个节点间有两条路径。一个更加复杂的拓扑结构可能有很多路由可供选择。哪一条才是最快、最便宜或最安全的呢?哪些路由才是宽阔、没有阻塞的呢?是让整个报文采用同一路由,还是把报文分组后分别传送呢?ARP RARP,3.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层次模型中各层功能,4.运输层 运输层是第一个端对端,即主机到主机的层次。有运输层后,高层用户就可利用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建设 第三 osi tcpip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0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