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程序编译原理第1章引论.ppt
《计算机程序编译原理第1章引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程序编译原理第1章引论.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编译原理Compiler Principles,刘玉葆中山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课程要求,教学方式:理论(59)+实践(13)考核方式:考试(70%)+作业和实验(30%)先修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语言参考书籍:吕映芝等,编译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陈火旺等,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国防工业出版社 李建中等译,编译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美Alfred V.Aho,Ravi Sethi,Jeffrey D.Ullman,Compilers:Principles,Techniques,and Tools),第1章引论,什么是编译程序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 编译程序的结构编译程序的组织方式编译程
2、序的自展、移植和自动化 编译程序的编写系统 并行编译程序 本章小结,翻译程序,程序设计语言1、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特点: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难写、难读、难修改、编写程序的效率低下2、高级语言:FORTRAN1、C语言等特点:独立与机器、接近自然语言、编写程序难写、难读、难修改、编写程序的效率高翻译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由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而只能执行机器语言程序,因此,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由一个翻译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翻译的方式:(1)编译方式;(2)解释方式,编译方式,先将源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程序(目标程序),然后再执行它。,解释方式,和编译方式不同,解释方式并不事
3、先生成目标程序然后再执行,而是对源程序边解释边执行。,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词法分析,扫描源程序,分解和识别出每个单词,并把单词表示成相应的机内表示。语法分析,把单词符号串分解成各类语法单位,如表达式、语句等。语义分析,对源程序进行语义检查,保证标识符和常数的正确使用,为代码生成收集信息。中间代码生成,根据语义规则,将源程序表示成某种中间代码的形式,如三元式,四元式等。中间代码优化,调整和改变中间代码中某些操作的次序,最终生成更加高效的目标代码。目标代码生成,将中间代码转换成等价的目标代码。,词法分析,例.某源程序片断如下:begin var sum,first,count:real;sum:=
4、first+count*10end.,保留字begin保留字var标识符sum(id1)逗号,标识符first(id2)逗号,标识符count(id3)冒号:保留字real分号;标识符sum赋值号:=标识符first加号+标识符count乘号*整数10保留字end界符.,id1:=id2+id3*10,语法分析,赋值语句,标识符,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标识符,整数,标识符,:=,表达式,*,id1:=id2+id3*10 的语法树,id1sum,id2first,id3count,10,:=,id1,+,id2,*,id3,10,(形式2),(形式1),语义分析,id1:=id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程序 编译 原理 引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06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