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ppt.ppt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ppt.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天津农学院动物医学,兽医微生物学,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2,兽医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天津农学院动科系动物预防医学教研室制作2003/02/28,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3,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及应用,兽医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与贡献。细菌总论 共七章,介绍细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消毒与灭菌,细菌生态、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细菌分类与命名等。免疫基础 共七章,介绍抗原抗体,免疫系统,抗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免
2、疫技术及应用等。细菌各论 共十二章,介绍各属重要病原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等。真菌 共二章,介绍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病毒 共十四章,介绍病毒的形态、构造、繁殖、遗传、培养,病毒的致病性。各科属重要病毒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等。实验 共十多个,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及构造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长表现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重要病原菌的认识,真菌与病毒培养测定等。,内容简介,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4,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
3、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第三章 消毒与灭菌第四章 细菌的微生态第五章 细菌的致病机理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变异第七章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第一篇,总论,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5,第二章 细菌的生理,第一篇,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第三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第五节 细菌生化试验第六节 细菌生存的调节,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6,第一节 细菌的化学组成,细菌的元素成分:碳、氮、氢、氧四种主要的有机元素和磷、钾、镁、硫、钙以及铁、钠、氯、铜、锌等各种灰分元素。这些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状态存在,构成了细菌细胞的水分
4、和有机物、无机物等成分。(一)水分 水分在细菌细胞中含量最大,约占菌细胞总重量的75-80。细菌的芽胞含水较少(40左右)。菌体中的水分,可分为结合水和非结合水,前者是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质的组成成分,后者是细胞物质的溶媒。,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7,(二)固体成分(干物质)细菌细胞内的固体成分,约占总重量15-25。包括有机物和矿物质。有机物占90-97,矿物质占3-10。1.有机物 包括蛋白质、核酸、糖、脂类等。蛋白质 细菌细胞体内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约占固体成分的50,多者可达80,少者只有13-16。蛋白质中包括单纯蛋白质和复合蛋白质(如核蛋白、糖蛋白
5、、脂蛋白等),后者含量较多,也较重要。核糖核酸 包括RNA和 DNA。前者在胞桨内,功能是翻译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酶),后者在核质中,储存和转录遗传信息。,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8,糖 糖占10-30,如荚膜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等。糖类往往和蛋白质或脂类结合存在,共同构成细胞构造的组成物质。一些糖类呈游拐状态。糖类是细菌的重要碳素来源,是细菌活动所需能量的原料。脂类 脂类包括游离的脂肪酸、中性脂肪、磷脂、类脂质和蜡质等,含量约为3-7,多者可达40,少者不到2。脂类常和蛋白质或糖类结合为脂蛋白或糖脂,或者形成蜡质,成为细胞的构造成分。其
6、他化合物 少量维生素(主要是B族维生素);生长因素、色素等。,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9,2.矿物质(灰分)矿物质约占3-10,以磷、钾、硫、钙、铁、镁、氯、钠等为主,尚有铜、锌、碘及其他微量元素。其中以磷最多,钾次之。这些矿物质元素,一部分参与有机物的组成,一部分则组成无机盐类。,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0,细菌为了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进行分解与合成代谢。(一)细菌的营养需要及营养类型 细菌的营养需要可以分为:水、碳素营养、氮素营养、灰分元素及生长因素等。1.水 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之,同时又
7、是一种良好的溶媒,各种生命活动必须有水。2.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 碳素和氮素都是构成原生质所必需的主要成分。由于各种微生物的合成能力不同,对各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对碳素营养和氮素营养的利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代谢过程,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1,有的细菌有高度合成能力,可以利用无机碳和氮作养料,有的则不能,必须有机物存在才能生长。根据微生物对碳素利用能力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自养菌和异养菌。自养菌 有些细菌有高度的合成能力,利用CO2或碳酸盐类作为唯一碳源,利用氨、氨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等作为氮源。这类细菌又可称为无机营养菌。又分为化能
8、自养菌和光能自养菌。异养菌 这类细菌对无机物的利用能力较差,不能利用C02或碳酸盐类为唯一的碳素营养,需要有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如糖类、醇类和有机酸等作为碳源才能生长,又称为有机营养菌。又分为化能异养菌和光能异养菌。,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2,根据其寄居对象的不同,异养菌又可分为腐物寄生菌和活物寄生菌。前者通常利用死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后者需寄生在动、植物的活组织中,吸取营养而营寄生生活,病原菌即属于这一类。微生物对具体营养物的利用有一定的专性范围。这种专性,在微生物的鉴定上具有重大意义。3.灰分元素营养 细菌对灰分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灰分元素对细菌的作
9、用却十分重要。它们有些参与细胞组成,有些则组成无机盐类,有维持原生质胶体状态和调节渗透压。有些更参与酶的组成或起激活酶的作用。灰分元素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非常重要。,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3,4.生长因素 有些细菌的生长还需要少量的生长因素,生长因素实际上就是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微量有机物质,包括维生素类(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一些有机酸、嘌呤、嘧啶等,如硫胺素、核黄袁、生物素、泛酸、叶酸等。这些生长因素多半是辅基或辅酶的主要成分,对细菌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充足的生长因素可使细菌生长加快数百倍。各种细菌对生长因素的需要情况有所不同。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和积累生长因素
10、的特性,已被用于人类生产和医药、食品、饲料等。,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4,(二)细菌的酶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机催化剂。胞内酶与胞外酶 细菌含有各种酶系统,包括很多种酶(大肠杆菌有30多种)。有些酶仅于细胞内部存在和起作用,称为胞内酶。如呼吸酶类等。有些则透过细胞壁膜分泌于细菌体外,称为胞外酶。如水解酶类等。固有酶与诱导酶 在正常情况下稳定存在和发挥作用的酶称为固有酶。而当环境中存在某些本来不能利用营养物质时,也可以诱导产生能对该物质起作用的相应酶类,称为诱导酶。当诱导物质消除后,诱导酶也随着不再产生,而固有酶则仍然存在。,第一章,19991228002,
11、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5,(三)细菌的呼吸1.细菌呼吸的概念 由细菌引起的,使代谢基质发生复杂的氧化-还原作用,以释放能量,供细菌生命活动利用的生物化学过程,称为细菌的呼吸。细菌的呼吸作用既是能量代谢过程,也是物质代谢过程。由细菌的呼吸酶系统完成,其主要的化学作用,是使有机物分子的碳-碳链破裂,分解和释放能量。呼吸酶分为两大类:发酵酶类和氧化还原酶类。一种细菌只能具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呼吸酶,其呼吸作用,可利用一定的基质,产生一定的产物,这是具有种的特征性,在生产上和微生物鉴定上有实际意义。,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6,2.细菌呼吸的类型 具有不同呼
12、吸酶系统的细菌,在进行呼吸时,对于空气中分子氧利用能力也是不同的。据此,可以把细菌及其呼吸作用分为三个主要类型。(1)厌氧性细菌及厌氧性呼吸 有些细菌由于缺乏利用分子氧的酶,它们的呼吸属于厌氧性呼吸,这类细菌称为厌氧性细菌。这些细菌只能在没有分子氧存在于的环境中,才能够进行呼吸及生长发育,分子状态的氧对这类细菌来说,不但不能被利用,而且还是有害的。厌氧性呼吸是使基质脱氢(或失去电子)氧化,并把脱出来的活化氢(电子)转移给非氧受氢体,使基质氧化而释放能量的呼吸过程。,第一章,19991228002,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17,(2)需氧性细菌及需氧性呼吸 在有分子状态氧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应用技术 学习 内容提要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0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