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检查-PPT.ppt
《血栓与止血检查-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与止血检查-PPT.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血栓与止血检查,陕西中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2,一、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二、血管壁检测三、血小板检测四、凝血因子检测五、抗凝物质检测六、纤溶活性检测七、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3,平衡:止凝血 抗凝血(纤溶),失平衡:止凝血 抗凝血(纤溶)血栓 出血,一、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血管壁 止血机制 血小板 凝血机制 抗凝机制 纤溶机制,(一)、血管壁的止血作用,血管的收缩:释放血管紧张素及5-羟色胺 血小板的激活:内皮下胶原暴露,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形成血小板血栓 凝血系统的活化:启动内、外源凝血系统 局部血粘度的增高,(二)、血小板止血,血小板粘附:血小板粘附于血管破损处,vW因子(
2、von willebrand factor,vWF)介导血小板与暴露的血管内皮细胞下胶原粘附 血小板聚集:血小板与血小板,形成血小板栓子 释放反应:释放ADP、ATP、5-羟色胺等,加速聚集 促凝血活性:加速凝血酶原的活性和凝血酶的形成 血块收缩:血清析出,血栓更为牢固,(三)、凝血机制,内源性凝血途径 外源性凝血途径 凝血共同途径,8,9,参与因子 筛选试验外源,Ca2+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内源,Ca2+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共同,Ca2+TT(凝血酶时间),11,(四)、抗凝血机制,1、体液抗凝作用:主要为抗凝血酶,占总抗凝作用的50%67%,可灭活凝血酶、因子a、a、a
3、、a等;2、细胞抗凝作用:单核-吞噬系统与肝细胞吞噬清除凝血物质(凝血酶原激活物、免疫复合物等);,12,(五)、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作用:,血液凝固,纤溶酶原激活物从血管内皮、肾小球释放入血,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纤维蛋白降解介产物,纤维蛋白原,纤溶酶,纤溶酶原,13,二、血管壁检测 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原理:给毛细血管以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新出现 的出血点数目来估计血管壁完整性及其脆性。参考值:5cm直径圆内:男性5个;女性及儿童10个。临床意义:血管壁结构和/或功能缺陷,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过敏性紫癜、VC或VP缺乏等;血小板的量和/或质异常,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4、或增多症、先天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症;血管性血友病(vWD)等。,14,二、血管壁检测 2、出血时间测定(BT),原理:皮肤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停止时间。参考值:测定器法:6.92.1min,9min异常。临床意义 血小板明显减少,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功能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和巨大血小板综合征;严重缺乏某些凝血因子,如vWD、DIC;血管异常,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药物干扰,如服用乙酰水杨酸、双嘧达莫(潘生丁)等。,15,二、血管壁检测,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on Willebrand factor antigen,vWF:Ag)测定 原理:免疫火箭电泳
5、法:含vWF抗体的琼脂凝胶板+受检血浆电泳,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火箭样沉淀线 参考值:94.1%32.50%临床意义:减低:vWD,是诊断vWD及其分型的指标之一;增高: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脑血管 病变、糖尿病、妊高征、肾小球疾病、大 手术后等。,16,三、血小板检测 1、血小板计数,采用镜下目视法或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减少 PC生成障碍:再障、放射性损伤、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晚期等;PC破坏或消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SLE、淋巴瘤、上呼吸道感染、风疹、DIC、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输血后、先天性);PC分布异常:脾肿大、
6、血液被稀释等。增多 原发性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17,三、血小板检测2、血小板平均容积和分布宽度测定(MPV、PDW可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MPV、PDW表明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离散度。参考值:MPV 711fl PDW1517%临床意义:MPV:a.Plt破坏增加而代偿功能良好;b.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是造血功能恢复的主要表现。MPV:a.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白血病患者半数MPV。b.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指标之一。PDW 表明均一性高,反之血小板大小悬殊。,18,三、血小板检测 3、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7、PAIg)测定,原理:ELISA参考值:PAIgG 078.8ng/107PLT PAIgA02.0ng/107PLT PAIgM07.0ng/107PLT临床意义9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AIgG增高,SLE 等也为阳性;激素治疗的ITP PAIgG降低,复发时升高;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恶性淋巴瘤、慢活肝、慢淋、MM、Evan综合征等也增高。,19,三、血小板检测4、血小板粘附试验(PAdT),原理:受检血液以一定速度通过含一定量玻璃珠的玻璃柱,供血小板吸附,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后,检测吸附前后血小板数的差,计算黏附率。参考值:62.5%8.61%临床意义:黏附率增高: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
8、疾病;黏附率减低:血管性血友病、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和SLE等。,20,三、血小板检测5、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原理:血小板聚集是指血小板之间互相黏附,也是血小板的一种重要的止血功能。参考值:各实验室制定临床意义:增高: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增强,血小板被激活及其释放反应亢进,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糖尿病、脑血管病变、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梗塞、口服避孕药、晚期妊娠、高脂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减低: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肝硬化、骨髓增生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
9、血症等。,21,三、血小板检测 6、血块收缩试验(CRT),参考值:血块收缩率 48%64%临床意义 减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无力症、红细胞增多症、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增高:先天性和获得性因子缺乏症等。,22,四、凝血因子检测,1、2个传统试验:(1)凝血时间测定:离体血液接触玻璃试管后凝固的时间。612min。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2)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给待检血浆中加入Ca+和兔脑粉(组织因子、组织凝血活酶)后,观察血浆的凝固时间。1113s。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23,四、凝血因子检测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0、原理:在37下,用接触因子活化剂激活(内源性凝血途径启动),以脑磷脂(部分凝血活酶)代替血小板3因子(PF3提供磷脂表面,有利于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在Ca+的参与下,观察凝血所用的时间。由于磷脂仅是凝血活酶的一部分,所以称部分凝血活酶试验。本试验是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各因子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24,四、凝血因子检测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参考值:3243秒,较对照延长10秒以上为异常。临床意义 延长:因子、明显减少,如A、B型血友病、因子缺乏症;凝血酶原重度减少,如严重的肝损伤等;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如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严重肝损伤等;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时;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
11、降解增加时;循环抗凝物质增加,如类肝素物质增多等。缩短:高凝状态,25,四、凝血因子检测 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原理:在被检血清中加入兔脑粉(因子,即组织因子)和Ca+后,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参考值 PT 1113秒 超过正常对照值3秒以上为异常。临床意义 PT延长:先天性凝血因子I、V、缺乏;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口服抗凝剂、异常凝血酶原增加等。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 如DIC早期、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性骨髓瘤等。,26,四、凝血因子检测4、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原理:在受检血浆中加人一定量凝血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栓 止血 检查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05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