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ppt
《自然资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自然资源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 资源科学的基本原理 资源科学的研究方法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系统的构建与模型,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一、世界面临着各式各样严重的环境威胁 二、自然资源、人类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一、世界面临着各式各样严重的环境威胁,从古至今人类就遭受着环境的威胁。例如:苏美尔文明的衰落 土壤盐化 耕地减少 当时的文字记载:“earth turned white”,地中海地区的环境退化与古文明衰退玛雅文明的消亡丝绸之路沿线文明的衰亡,(一)资源短缺是世界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共同威胁,在20世纪的100年
2、间里,能源消耗增长了100倍。目前世界上缺水的国家已达到80个。如按1998年的世界储量与开采量计算,世界石油储量可采41年,天然气58年,煤炭218年,铅、金、汞、锌、锡25年。,(二)资源利用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由局部问题变为全球性问题。耕地、牧场迅速扩大,森林迅速缩小,生态系统破坏严重。能源消耗引起大气污染。,(三)资源的国际分割使得国际资源的供应随时有中断的可能,70年代初世界性大规模的粮食危机1973年中东战争爆发,(四)国际资源贸易的不稳定性危及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资源进口国 资源出口国 因此,国家资源市场的波动,将造成资源产业的大起大落,危及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二、自然资源、人类
3、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中国为例:(一)前工业化阶段 尽管中国人口众多,但由于经济不发达,生产水平低下,人口和经济尚未对自然资源构成压力,自然资源的供需矛盾并不尖锐。,(二)工业化迅速发展阶段 人口和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压力相当大,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相当尖锐,同时环境也将成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三)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资源不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人口与资源矛盾可望得到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可实现持续发展。,第二节 资源科学的基本原理,一、地域分异规律原理二、因地制宜原理三、自然节律原理四、生态平衡原理五、林德曼定律原理六、系统论原理 七、价值规律原理,一、地域
4、分异规律原理,地域分异规律决定了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性特征,因此,资源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也必须具有明确的地域概念。地域分异的规模有大有小。,二、因地制宜原理,因地制宜就是要实现资源-生态-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协调,即协调人与资源的关系。,三、自然节律原理,非人为的自然过程所表现出的时序规律性,称自然节律。,(一)自然节律的表现,1、叠加性 在地理环境中,任何一种地理成分都经受着各种类型自然节律的共同作用。2、分级性 高一级的节律性制约着低一级的节律性,低一级的节律性中必定保留有高一级节律性的痕迹。,3、变异性,(1)倘若高一级的节律发生某种变化,势必影响低于它的其他所有节律性。(2)通过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资源 研究 理论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601314.html